2019-09-19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點擊上方藍字一鍵關注
本文專家:郭曉強博士,生命科學領域科普作家
最近,一篇名為
"熬夜一年狂打遊戲,
22歲小夥患上惡性淋巴瘤!
這4種人最危險"的文章,
在網上瘋傳
網傳新聞截圖
內容顯示
22歲的小夥子
經常玩遊戲熬夜到清晨五六點
這樣的狀態,大約持續了一年
後來發現腹股溝出現了一處腫塊
最後被確診為惡性淋巴瘤!
圖片來源:江蘇新聞
消息一出
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也引起了好多人好奇
淋巴主要在身體的什麼部位?
對身體起著怎樣的作用?
哪些原因會引起淋巴病變呢?
今天
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淋巴在身體的什麼部位?
淋巴在體內不是一個器官,而是一個系統。是由淋巴器官、淋巴組織(淋巴結)、淋巴管、淋巴細胞等構成。
流經系統的無色透明液體稱為淋巴,每天約2升-4升淋巴在整個系統循環。
淋巴器官包括脾臟、胸腺、扁桃體,有時還包括參與B-淋巴細胞生成的骨髓。
這些器官都在身體內部,我們通常難以直接感知。
淋巴結遍布全身,大約有600個,既可位於身體深處如腹部或骨盆等,又可以離皮膚很近如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等,後者可以用手摸到。
圖片來源網絡
注意,人受傷時淋巴一般不會獨立於血液直接流出來的。淋巴是組織與血管間的橋梁,通常先進入血液,而普通受傷流出的一般是血液。
淋巴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淋巴系統的三個主要功能是:
1、維持血液與組織間液體平衡作用
2、促進消化系統脂溶性吸收作用
3、免遭感染性疾病的保護作用
淋巴中含有大量淋巴細胞,最重要的有兩種,為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它們分別介導了體液免疫(分泌抗體)和細胞免疫(直接殺傷)。
當細菌、病毒、毒素等進入我們身體後,它們會被及時發現,然後關進「小黑屋」——淋巴結。此時淋巴細胞從四面八方趕來痛打「壞人」,最終將其消滅,維護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
淋巴結還可具有預防癌細胞轉移作用。當癌細胞脫離原發灶時,也會被關進淋巴結,然後被淋巴細胞殲滅。
可是如果淋巴系統不給力讓癌細胞跑掉了,那麼這些「突圍成功」的癌細胞最終會在其他部位駐紮並形成轉移灶,癌症治療難度就會明顯加大。
常見的淋巴病變有哪些?
淋巴結腫大是一種最常見淋巴系統病變。
淋巴結中聚集的細菌、過敏性微粒和來自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細胞一方面募集周圍淋巴細胞,另一方面刺激淋巴細胞增殖,進一步開啟一場「生死大戰」。因此,會導致淋巴管流動受阻,淋巴結內液體積聚,產生腫脹。
大多數情況下淋巴結腫大並不危險,這是機體抵抗感染的一種重要方式,表明機體正與感染源進行著殊死搏鬥,往往作為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標誌。
等到感染去除,腫大症狀也就相應消失。
但如果腫大持續不減弱,或者堅硬不動,亦或伴隨其他嚴重問題,就應引起特別注意,檢查是否存在癌細胞轉移可能。
臨床上通過觀察或檢測淋巴結腫大進行癌症轉移判斷。
淋巴瘤是淋巴系統的一種常見腫瘤,它是由於淋巴組織或淋巴細胞基因突變組織出現惡性增殖的疾病。
淋巴瘤主要分為霍奇金氏和非霍奇金氏兩大類,每種又進一步細分為多種亞型,此外還可以根據疾病進行程度分為急性和慢性。
圖片來源網絡
據統計,淋巴瘤主要發生原因在於先天的基因異常或環境因素引發的基因突變,其發生率在萬分之二左右,愈後相對良好,五年生存率約70%,而不同亞型淋巴瘤治療效果存在很大巨大差別。
如何保護淋巴這個「守護神」?
如果出現了慢性疲勞、慢性淋巴結腫大、長期肌肉和關節疼痛、頻繁感染等,通常表明淋巴系統出現大問題。
要預防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感染:淋巴系統主要工作是抵抗感染,如果出現長期慢性感染會嚴重幹擾淋巴系統正常工作,從而影響其他功能的發揮。
2、健康飲食:由於淋巴系統還參與脂溶性物質吸收,因此過多油脂性食物攝入一定程度上也加重淋巴系統負擔。
3、加強鍛鍊:淋巴系統不像血液系統有心臟作為動力,而是藉助肌肉收縮等動力來驅動淋巴流動,因此適當外界運動有利於循環和細胞更新。
圖片來源網絡
4、釋放壓力:過大壓力對淋巴系統的正常運轉也具有損害作用。
5、生活習慣:禁菸少酒、睡眠充足、起居規律等良好生活習慣對淋巴系統也具有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
淋巴在體內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平常大家一定要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支持我們請評論點讚☟☟☟
公眾號ID:Science_China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
中國科協官方微信 國家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