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的北方,有一種美食叫做大鍋菜,用農村的土話說叫做熬菜,熬菜又叫大燴菜,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道傳統的農村燉菜,而且正經的大鍋菜不是說每家每戶都可以做到,因為用一個巨大的大鐵鍋,正常人一家根本就吃不完,這種菜餚通常是農村紅白喜事上才能吃到。舌尖上的美食:農村「柴火大鍋菜」全村都來吃,好吃到湯都不剩!
說起大鍋菜我猜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其中主要的菜餚都是北方最經常見到的家常菜,多種食材雜在一起亂燉,大鍋菜雖然土,但是在北方的農村,尤其是辦紅白喜事的時候,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甚至在我們這裡已經形成了一種老傳統。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條件都很一般,也不是像現在,頓頓都能吃上肉,所以小的時候,童年的樂趣就是看誰家辦事兒,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別人家裡吃大鍋菜,對於8090後的人來說,相信很多人都有和小編一樣的記憶吧。
用最普通的蔬菜和肉類,根據季節的不同,食材就有大很大的差別,比如到了冬天,大鍋菜裡邊的主要食材就是蘿蔔白菜豆腐,春秋天的時候,很多都會用南瓜,白菜,冬瓜,土豆,裡邊的肉通常都是豬肉,而且是肥瘦相間的那種,用農村人的土話來說,帶有肥肉的肉才香。做大鍋菜的時候看起來很霸氣,這種配菜都要提前的洗好切好,都是用桶和大盆裝的。
所謂大鍋菜,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大鐵鍋做出來的菜,只有用大鐵鍋熬出來的菜才好吃,才有韌勁兒。將大鐵鍋洗乾淨之後,先倒上油,將蔥姜蒜,花椒爆香,就像圖片中的這樣,連蔥姜蒜油都需要倒上很多,將這些蔥姜蒜爆香之後,撈出蔥姜蒜殘渣。
倒入提前準備好的一大盆一大盆的食材。
這樣的大鍋菜通常不是由一個人能完成的,將這些食材,按照平常炒菜的順序倒進去之後,比較容易熟的菜放到最後炒,一般在我們農村這裡,一口大鍋菜,需要像圖片中三個這樣成年男性才能炒熟,因為要不停的翻攪防止糊鍋,將這些菜先炒一遍之後再開始燉,這樣吃起來更香。而且農村的大鍋菜,還必須是用柴火燒出來的,柴火和大鐵鍋,是農村大鍋菜缺一不可的兩大必備條件。
最後燉成一大鍋菜,通常這樣的一大鍋菜,需要兩個男人才能抬得動,一般在我們農村辦事的時候,全村的人都來湊熱鬧,所以像這樣的大鍋菜,一般會一次性燉上三大鍋。
賓客們一般會來的有早有晚,誰來誰吃,就像我們去吃自助餐一樣,旁邊就放著一盆乾淨的碗和筷子,親戚朋友們來了之後,自己拿著碗筷就開始去盛菜,記得我小的時候,這種燉菜一次能吃兩碗,不知道這樣的飯菜你們吃過嗎?
往往一大鍋菜,不到幾分鐘就被搶光了,好吃到湯都不剩!不一會下一鍋就燉成了,這樣的場面你沒見過嗎?現在雖然人們的經濟條件都好了,這種大鍋菜也不多見了,但是每次吃這種大鍋菜,都有一種小時候的感覺,這種特殊的味道的大鍋菜,是我們家裡有一般的鍋做不出來的。
這樣的農村大鍋菜,全村人都來吃,堪稱農民下飯利器,好吃到湯都不剩,做法簡單,不知道你們吃過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