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瘦弱就「拼命餵養」,喝奶也能積食,媽媽學會3看1聞辨積食

2020-08-20 浩一媽媽

養娃是個十分需要細心和耐心的「活兒」,寶寶的吃喝拉撒媽媽都要仔細處理好,寶寶才能健康成長。

寶寶瘦小媽媽心疼,餵養過度反而不愛吃奶

慧慧的寶寶早產了幾天,生的寶寶5斤多,婆婆說這孩子太瘦了,別家寶寶生出來都七八斤呢,看著心疼。慧慧也覺得自己寶寶看著瘦瘦弱弱的,身上也沒有多少肉,也覺得婆婆說的對,所以對這孩子從小就精心呵護。

但是寶寶越長大越不愛吃奶,但是有時候還要尋奶的動作,慧慧看著疑惑,找到我訴苦,我告訴慧慧,這是孩子積食了,你就算想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的,也得分情況啊。

寶寶積食都有什麼表現呢?

醫院統計:積食的寶寶,佔醫院就診人數的30%,那麼寶寶積食都有什麼表現呢?

✿看寶寶舌苔

寶寶自然是不會說,「媽媽我吃多了。」所以好多寶媽練就了一項看舌苔「神功」。如果寶寶的舌苔比較厚,上面有一層白白的舌苔,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積食了。

✿看寶寶大便

看大便的顏色形狀也是看寶寶是不是健康的方法,積食的寶寶大便比較乾燥,發硬,有點便秘的感覺。

✿看寶寶胃口

最近寶寶是不是吃不下奶呀,吸奶吸兩口又不吃了,明明之前寶寶哭著要吃奶,等到吸上又不吃了,這可能是積食的症狀。

大數據顯示: 4到6個月的寶寶每天餵5次,差不多4個小時1次,每頓不超過250ml。但是寶寶吃奶量也要依據不同體質不同奶量分別。

✿聞寶寶的味道

積食的寶寶口腔會有一股味道,這是肚子的食物無法吸收,食物經過胃酸在腸胃裡發酵後的味道。

發現寶寶積食了,媽媽應該怎麼做?

☞調整飲食

寶寶吃不下了就不要強迫寶寶多吃,最好摸索出寶寶的吃飯規律,定時定量的吃飯對身體也有好處,積食期間就吃一些好消化的東西。

☞幫寶寶按摩

寶寶吃完飯休息一會之後,對寶寶的肚子順時針按摩,寶寶也會很舒服的,飯後或者睡前15分鐘左右就好啦。

☞寶寶睡醒不要吃

寶寶從睡夢中甦醒之後,媽媽不要因為寶寶哭了就給寶寶馬上餵奶,剛睡醒的寶寶身體機能還沒有完全甦醒,這時候吃太多容易積食。

☞就醫

寶寶積食太嚴重就要去醫院了,吃點醫生開的小兒消食的藥就好了。

怎麼預防寶寶積食呢?

✿睡前不要吃太飽

寶寶睡前吃東西不容易消化,這樣容易積食。

✿七八分飽

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中醫追求健康就是,吃飯七分飽,吃多了就會積食也傷脾胃。

✿寶寶吃完多運動

媽媽在寶寶吃完後給寶寶拍嗝,讓寶寶休息一會之後,跟寶寶玩一會,不要讓寶寶自己在那邊躺著,多動才有助於消化。

相關焦點

  • 寶寶積食怎麼辦?「三看一聞」早發現,「兩食物一按摩」輕鬆緩解
    寶寶積食的6個表現寶寶積食,指的是寶寶吃東西不知道節制、或者父母餵養不當,或者吃了太多生冷瓜果以及難以消化的食物,造成的食物停滯於腸胃,從而引起的胃脾不和。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積食一般多發生於嬰幼兒身上。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積食?寶媽一看二聞三摸,這種判斷多半錯不了
    看孩子睡眠情況積食的寶寶睡不安穩,睡覺的時候可能滿床翻騰、哭鬧、煩躁不好哄。這是因為寶寶積食會帶來一連串的問題,比如腹痛、上火後心神不安,還可能突然喜歡趴著睡了,可能是想要借這種姿勢緩解腹痛。所以,看寶寶的睡眠情況,也能略知一二。
  • 寶寶積食怎麼辦?想讓寶寶少受罪,媽媽要學會這幾招
    這裡是文章圖片\1.jpeg糾正餵養方式寶寶若是積食了,媽媽首先要糾正餵養方式,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為了讓寶寶的身體發育更加迅速,媽媽都會注意給他補充營養,但是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吃太多或者多食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都很容易讓他消化不良,因此寶寶的飲食一定要適量,還有就是少油膩,多清淡。
  • 寶寶又積食了,寶寶一直積食怎麼辦?小兒推拿就能搞定
    姐姐很苦惱,找不到原因,每天大人陪著熬夜精神瀕臨崩潰,找到我的時候,我直觀判斷問題肯定還是出在飲食上,我讓姐姐把最近三天具體喝奶吃輔食的時間和量發過來看看。
  • 孩子身體發出3個信號,說明已經積食,媽媽要學會正確調理
    醫生看了看孩子的舌苔後,直言小寶寶這是積食了。「孩子不消化自然也就沒了胃口。」張女士這才反應過來,婆婆最近給孩子吃了不少的鵪鶉蛋,大概這就是積食的原因。對於表達能力不強的寶寶而言,發生積食的情況是日常餵養中比較容易發生的情況。
  • 寶寶積食、消化差,多是餵養不當惹的禍,別讓你的愛成了娃的負擔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入了夏之後,原本不怎麼生病的寶寶先後發了兩次熱。體溫升的不快也不高,但卻容易在傍晚時分反反覆覆。後來去看了醫生才知道,寶寶這種情況是家人餵養不當引起了消化不良,繼而讓寶寶的免疫力降低,才會出現發熱。
  • 你真的了解寶寶積食嗎?寶寶積食要這樣預防和應對
    很多家長生怕寶寶餓著,餵奶的時候多放點奶粉,餵食物的時候總讓寶寶多吃點。卻不知道,寶寶的脾胃功能還很弱,不能容納和消化太多的食物,過度餵養就會導致寶寶積食。積食程度嚴重還會發展為疳積,這樣會影響寶寶的營養吸收,身體變得瘦弱,甚至是虛弱。那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有積食呢?
  • 家長必學:寶寶積食了,這樣處理!
    食慾差,舌苔厚孩子原本食慾不錯,能正常吃飯喝奶,但慢慢的變得不愛吃,進食慾望逐漸下降,吃一點就容易飽,變得挑剔,並由開始的挑食,一步步進展成厭食。3、腹部脹滿、不適感有的寶寶肚子會鼓起來,積食或者腸胃蠕動減慢、消化酶活性下降,導致食物不被完全消化出現腹部脹滿感,未被消化的食物「異常發酵」產生過多氣體,所以會有「不適感」。
  • 什麼是「積食」?嬰兒吃多了「積食」怎麼辦?
    寶寶積食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胃腸道發育不成熟,吃多了就會「積食」;二是因為活動量太少,或者肚子著涼等,都有可能導致積食的發生。積食是因為小兒餵養不當,內傷乳食,停積胃腸,脾運失司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症,且不利於寶寶健康成長。所以寶媽們應隨時關注著寶寶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問題就應及時採取應對措施,而下面幾個信號將幫助寶媽們判斷寶寶是否積食。
  • 小兒積食危害大,影響身高和智商,學會一看二聞三摸,精準判斷
    醫生解釋說「「積食會導致孩子的營養攝入跟不上,抵抗力變差,很多積食的寶寶都會有發燒咳嗽的情況發生。」聽到醫生這樣說後,樂樂媽才明白為啥孩子總是反覆生病。醫生建議:在日常餵養方式上有所調整,孩子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得太多了反而會讓孩子消化不了,影響孩子的正常身體發育。
  • 小孩積食發燒怎麼辦,送給新手媽媽的餵養指南
    小孩積食發燒怎麼辦?昨天作為新手媽媽的閨蜜半夜給我發微信,說她們家的豬豬寶寶積食發燒了,問我應該怎麼辦~作為二胎媽媽,曾經也因為這種問題而不知所措,只能求助醫生或者有經驗的人。
  • 積食的寶寶,堅持3件事,脾胃會好轉,不積食生病少
    2、看腹部 孩子出現積食之後會出現腹痛,腹脹的情況,喜歡趴睡的孩子也是腹部不適的一個表現。 3、看大便 大便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如果孩子出現積食,大便會出現腐臭味,拉稀或者大便硬結,顏色發黑。
  • 寶寶積食是萬病之源,兒科醫生這樣判斷積食,父母在家也能照著做
    判斷積食,學會六看是關鍵積食一症多發生於嬰幼兒,兒科被稱為「啞科」,兒童患者不會和醫生交流,所以在看是否是積食的時候,需要觀察以下六點來判斷。一是看腹部是否脹滿。三是看孩子的口氣變化。有積食問題的寶寶,舌苔會出現變厚、發黃。敏感一點的媽媽,在離寶寶一段距離,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四是看孩子的睡眠情況。
  • 積食和攢肚有何區別?積食應該怎麼辦?
    一般小寶寶在1、2、3月左右,會出現幾天不拉大便的情況,這種情況持續時間不久,且寶寶吃奶量正常,精神頭也很好。 攢肚子是因為寶寶的消化能力逐漸提高,能夠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母乳,導致每天吃下所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這樣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一般2~5天左右,不排便也不會有痛苦的表現。
  • 寶寶積食壞處多,千萬別讓寶寶積食了
    3 其他因素腹部著涼,過度哭鬧,情緒緊張,感染及濫用抗生素等,都會減弱胃腸道消化吸收能力,導致積食。寶寶積食了,怎麼治療如果寶寶出現了消化不良,言外之意就是營養的吸收受到了阻礙,那一段時間內的生長受到了影響。但如果孩子身高體重在這段時間內長得非常好,就不用擔心;否則,如果這段時間長得偏慢,那就要帶孩子去看醫生,並尋找原因。
  • 過度餵養導致積食,寶寶發出的積食信號,你看懂了嗎?
    如下圖:但是如果小寶寶積食了,舌苔就會反應出來問題。如下圖:1.2.手足:手足心熱,指紋青紫一般積食的寶寶,手腳心都會發熱,這個可以理解,指紋青紫可能很多媽媽比較迷茫了。3.腹部:腹脹,腹痛一般積食的寶寶,肚子是鼓鼓的,如果家長不確定小寶寶的肚子鼓不鼓,這裡教大家一個方法:用你的一隻手放在孩子得肚子上,另一隻手敲剛放的那隻手的手指上
  • 孩子積食,百病蜂起,這種「飲料」常給娃喝,脾胃強健,積食好轉
    靜靜也沒有辦法,也不知道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從網上瀏覽信息之後了解到,通過看孩子的舌苔,判斷孩子的身體狀況,靜靜看了自己孩子的舌苔,已經變得又厚又黃,舌頭胖,大大顏色非常紅,不是正常的粉嫩顏色,再結合孩子日常的這些表現,就更加確定孩子出現了積食。
  • 寶寶積食有哪些表現?5個方法緩解寶寶積食,家長學會孩子不遭罪
    而因為孩子年齡過小,不懂得自己進行控制適量,也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於是經常出現餵養過度、孩子出現積食。而寶寶在出現積食時,如果家長不注意寶寶積食的表現,就會造成延誤寶寶治療的時間。1、通過飲食進行調理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積食之後,可以利用食療給寶寶進行治療的時候,家長可以採取雞內金烙油饃給寶寶吃。
  • 寶寶積食有哪些表現?積食了怎麼辦?如何預防寶寶消化不良?
    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判斷寶寶是否積食?怎樣用簡單的方法改善寶寶積食的症狀呢?孩子積食的表現孩子的積食多發生在嬰幼兒時期,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這個時期的小孩子並不知道饑飽,家長一旦放鬆,小肚子常常吃得鼓了起來。
  • 寶寶手心發熱 提醒媽媽可能「積食」了
    通俗一點就是小孩本身脾胃虛弱,如果餵養不當,暴飲暴食,或吃太多難消化食物,或像現在大夏天時候吃太多冷飲,都會加重脾胃負擔,經常如此就會損傷脾胃功能,消化吸收功能差,就會出現大家所說的積食。  從上面可以看出,飲食不節制是積食主要發病原因。所以千萬不要覺得小孩吃得多就讓他多吃,不節制。殊不知,這樣愛孩子其實在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