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新生兒攢肚?積食和攢肚有何區別?積食應該怎麼辦?

2020-12-19 騰訊網

寶寶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便都不會很規律,每天都要排便七八次,少則也有五六次。每次寶媽在清理大便的時候都會很煩惱,都特別希望寶寶快一點攢肚,這樣自己就不用頻繁清理大便了。作為家長怎樣判斷寶寶「攢肚」呢?一般會有以下幾個特徵:

1、寶寶排便軟硬正常

寶寶攢肚之後,排出的便便軟硬都正常的。如果寶寶便秘,便便就會幹結、顏色發黑或者帶有血絲等情況,同時便秘的寶寶排便時表情痛苦。

2、寶寶奶量沒有明顯變化

寶寶是否「攢肚」,可從寶寶的喝奶量判斷。寶寶「攢肚」前後奶量沒有明顯變化,那就說明寶寶沒有腸胃問題也沒有生病。

3、寶寶精神狀態和往常沒區別

「攢肚」是寶寶生長過程中正常表現,所以不會影響寶寶的精神狀況。如果寶寶生病或者便秘的話,會出現精神不振、玩得不歡、大聲哭鬧等症狀。

4、寶寶肚子沒有脹氣

如果寶寶腹脹,可能會出現「假攢肚」的症狀,這時寶寶會哭鬧。家長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寶寶肚子明顯鼓起來。寶媽可以雙手輕按著寶寶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幾分鐘即可。

溫馨提示:

正常情況下,寶寶2-3個月就開始「攢肚」,寶寶攢肚越早說明腸胃功能越好。如果寶寶超過4個月仍未「攢肚」,寶媽就要注意了,如果是母乳餵養的,說明母乳有問題,寶媽可以從自身檢查,看看自己有沒有亂吃東西導致寶寶久久不能「攢肚」,如果是搭餵奶粉的,可能是這種奶粉不適合寶寶腸胃,需要重新調換。

新生兒積食和攢肚有何區別?

一般小寶寶在1、2、3月左右,會出現幾天不拉大便的情況,這種情況持續時間不久,且寶寶吃奶量正常,精神頭也很好。

攢肚子是因為寶寶的消化能力逐漸提高,能夠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母乳,導致每天吃下所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這樣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一般2~5天左右,不排便也不會有痛苦的表現。再次排便仍然是黃金色的軟便,而且量不多,這種就是我們常見的生理現象,也叫攢肚子。

而寶寶有積食的話,會有哪些表現呢?主要是寶寶吃不下飯,而且對食物、奶類提不起興趣。寶寶的肚子發硬,且大便乾燥,有些可能會出現腹瀉的現象。小寶寶可能還會有發燒、咳嗽的表現,主要是免疫力低下,而且睡眠不好,即使睡著了,也很容易醒來。大寶有次積食,我連著哄了四五天,最後才逐漸好轉。

如果媽媽,比較細心,靠近能聞到寶寶的嘴巴裡有酸腐的味道,這也就說明,寶寶是積食了,得及時調整飲食方式,或者採用藥物幫助。

寶寶攢肚、積食應該怎麼辦?

對於寶寶積食,媽媽們可以平時按摩腹部(順時針打圈),讓他逐漸的消化掉,腸胃內多餘的食物。如果寶寶還是很難擺脫,建議遵醫囑服用藥物。一般積食發生在較大月齡寶寶身上,尤其是添加輔食以後。可以查看下,是哪些食物引起的積食,把它從食譜中去掉,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攢肚子則說明媽媽的母乳質量好(奶粉餵養比例掌握的好),這樣可以讓寶寶很好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也說明寶寶的胃腸蠕動不需要太充分,基本都吸收掉了。

攢肚子的寶寶,可以繼續餵養,並不需要太過調整,基本寶寶的這種快速代謝需求,持續3~5天就逐漸消失了,並不用做額外的處理。

攢肚子對寶寶來說,並不是壞事情,而且寶寶也不會特別的哭泣或難受,更應該警惕的是積食。如果寶寶出現積食了,媽媽們可以每天給寶寶堅持做腹部按摩,也可以讓寶寶仰臥,然後抓住他的雙腿,做屈伸運動(伸一下,屈一下),10次為一組,每天做2~3次,也可以改為單腿屈伸,能幫助寶寶加強胃腸蠕動,且有利於大便的排出。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攢肚?和便秘有區別嗎?媽媽應該怎麼辦?
    什麼是攢肚?很多新手媽媽們攢肚和便秘傻傻分不清。攢肚通常在寶寶滿月前後開始出現,這個時期的寶寶消化功能在不斷完善,但還是會出現2-3天,甚至4-5天都沒有排大便,也 沒有痛苦的表現,即便排出的大便也仍然是黃色軟便,沒有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這種現象稱為攢肚。
  • 攢肚與便秘的區別
    根據以往的經驗,我覺得這個朋友的孩子是攢肚了。那麼攢肚與便秘有什麼區別呢?攢肚攢肚的攢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積攢食物殘渣,排不出來。它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新手爸媽不要太過於擔心。因為母乳含的雜質較少,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需求母乳的量多了,產生的糞便也就會跟著減少。
  • 武漢兒保中心:新生兒什麼時候開始攢肚?
    新生兒什麼時候開始攢肚? 2~6個月的小寶貝「攢肚子」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很多寶媽因為是新手,所以寶寶幾天不拉臭臭就開始很擔心,如果知道是「攢肚子」導致的就不必那麼擔心啦,為了讓媽媽們分清楚寶寶不拉究竟是「攢肚子」還是便秘,賓姐邀請到國賓兒科虞曦明醫生和樂幫海醫生給大家做科普!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幾天不拉便便,是便秘還是攢肚?應該怎麼辦?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幾天不拉便便,是便秘還是攢肚?應該怎麼辦?版權所有,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及出處,侵權必究,小兒推拿李波!!!一、什麼是攢肚?新生兒出生後排完胎便,母乳餵養的嬰兒隨後大便轉為淡黃色黏稠便,每天可能有3-4次,3-6周後,一些母乳餵養兒可能1周才大便一次,這就是老百姓俗稱的「攢肚」現象。只要排出的糞便是軟的,孩子精神好,體重平穩增長,吃奶好,均屬於正常情況。
  • 寶寶攢肚,寶媽你知道多少
    攢肚又叫攢肚兒、攢肚子, 最主要的症狀就是寶寶不排大便,對寶寶身體並無不適。攢肚一般發生在寶寶滿月後,寶寶對食物的消化能力提高,致使產生的食物殘渣非常少.有的寶寶兩三天不拉便便,是正常的,就是說的攢肚子。有的寶寶並不是天天得排洩,有的可能兩三天,甚至一個星期都不便,老人們稱之為攢肚子。
  • 寶寶攢肚跟母乳質量有關?不怕孩子攢肚就怕便秘,兩者區別還挺大
    這些東西聽上去就非常的嚇人,可問題是,生病會難受,而寶寶難受的表現應該非常明顯:又哭又鬧,還吃不下東西。現實是,自家寶寶胃口好,睡得香,完全看不出有何不對勁的地方。其實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嬰兒攢肚"。那麼,"嬰兒攢肚"是一種疾病嗎?
  • 寶寶「攢肚」和「便秘」之間,有這些區別,分清了才能更好護理!
    ,這時候有經驗的老人家通過觀察寶寶,摸一摸寶寶的小肚子,就知道寶寶並不是便秘,而是在攢肚。寶寶「攢肚」和「便秘」之間,有這些區別,分清了才能更好護理!1:發生的原因攢肚是由於寶寶的腸胃功能提升而造成的正常現象,母乳餵養的寶寶對營養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強,體重也會逐漸增加,停留在肚子裡的殘留物少了,自然排便就不頻繁了,所以寶爸寶媽們根本不用擔心寶寶攢肚,反而應該為寶寶的成長開心才對。
  • 積食怎麼辦?DHA和魚肝油只吃一個就行嗎?
    問題三:@*不不丶媽米:怎麼判斷寶寶是否積食,該吃什麼或怎麼做緩解?積食表現:1、面部:舌苔變厚,舌紅,口唇紅,口腔異味,面紅等。5、按摩:給寶寶捏脊、揉腹、揉大腸穴位有助於緩解積食(如下圖)。6、藥物使用:益生菌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對緩解積食有一定的作用。積食嚴重的情況下,應謹遵醫囑使用消食藥。
  • 寶寶幾天不大便,該怎麼辦?是攢肚還是便秘?
    有時候寶寶會出現好幾天不大便的情況,可能就有大人們覺得他是便秘了。於是大人們就開始各盡奇招,有的是寶寶肛門塞點肥皂頭,或者是用開塞露,更有甚至直接去醫院給寶寶灌腸。其實這是過於擔心了,很多時候這可能只是寶寶攢肚兒,而不是便秘。
  • 寶寶「攢肚」會出現這些特徵,看你家娃有沒?有的話說明發育很好
    如果家中有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的話,寶媽們可能會發現寶寶有時候幾天都不拉大便,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些老人會說,這可能是寶寶出現了「攢肚」,那麼,「攢肚」又是什麼呢?當寶寶出現了「攢肚」之後,通常就意味著寶寶的消化功能已經發育得比較完善了,可以充分消化吸收母乳中的營養,所以每天消化後的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到腸道,進而排便。而且當寶寶出現「攢肚」以後,他們在頻繁排尿或排便情況的問題上也會有所改善,從這以後,寶媽也會感到更加的放鬆。那麼,「攢肚」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 小月齡寶寶多日不便便,這是便秘還是攢肚?三個區別來幫寶媽判斷
    小月齡寶寶多日不便便,這是便秘還是攢肚小周的寶寶現在只有兩個月大,寶寶平時排便都非常正常,消化也非常好,可最近小周發現寶寶排便出現問題,已經有五六天沒有排便了。剛開始小周以為寶寶是便秘了,擔心寶寶出現其它問題,於是向醫生諮詢,聽完小周的描述,醫生判斷寶寶這並不是便秘,有可能是在攢肚!
  • 小月齡寶寶多日不便便,這是便秘還是攢肚?三個區別來幫寶媽判斷
    剛開始小周以為寶寶是便秘了,擔心寶寶出現其它問題,於是向醫生諮詢,聽完小周的描述,醫生判斷寶寶這並不是便秘,有可能是在攢肚!三個區別來判斷寶寶是便秘還是攢肚區別一:排便時寶寶的表情寶寶攢肚的時候不是不排便,只是排便的間隔變長了,而且寶寶排便仍舊非常順暢
  • 寶寶好幾天不排便,是便秘還是「攢肚」?
    有些家長會認為這是便秘,但其實很有可能是出現了「攢肚」的情況。要學會區別攢肚和便秘,不能隨意給寶寶使用治療便秘的藥物。那麼,該怎麼辨別便秘和「攢肚」呢?「攢肚」是什麼?寶寶多大會出現這種情況?攢肚」?雖然攢肚和便秘的表現形式均為排便次數明顯減少,但是兩者又有許多不同之處。
  • 了解寶寶的攢肚與便秘
    作者:寶寶知道 鈺森媽媽了解寶寶的攢肚與便秘最近,到店裡諮詢與調理便秘的寶寶特別多,經常會聊到攢肚的話題,今天我們就共同探討一下「區分寶寶的攢肚與便秘」什麼叫攢肚出現攢肚兒的寶寶多為母乳餵養兒。而母乳餵養兒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這些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由於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殘渣產生很少而不能及時形成對直腸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攢肚」的。知道了這個道理,媽媽就可放心了,這是一種生理現象。如何辨別攢肚與便秘攢肚的寶寶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這就是攢肚與便秘的區別的關鍵之所在。
  • 孩子積食怎麼辦?醫生提醒:孩子積食不消化,堅持做好3件事
    醫生告訴我,孩子是出現了脾胃虛弱,體內有大量的積食,「堵塞」了腸道,造成消化不暢,所以孩子才會喊肚子疼,這是明顯的積食症狀,時間拖得越久,越容易損傷孩子的脾胃功能。醫生詢問了孩子最近的飲食情況,孩子最近補充了大量的營養,家裡輪番做大補湯,餐餐大魚大肉不重樣,醫生嘆息:也難怪孩子會積食。我國中醫理論認為,足部穴位-陽明胃經絡處於下眼瞼的位置。
  • "一睡二哭三攢肚",這些育兒小細節,新手父母可不能忽視
    帶娃一事看似簡單,但很多方面都很講究細節,以至於很多人面對小寶寶時無從下手,孩子吃睡不同大人時就心慌,其實有妙招。有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很多都有一定的道理,對於新手爸媽帶娃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讓他們在育兒方面少走了些彎路。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這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新生兒發育口訣,各位媽媽們記住了,再照顧寶寶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哦!他們在胃脹氣時,往往會有這些表現:睡覺總是很不踏實,而且小臉總是憋得紅紅的,肚子也總是鼓鼓的,肚子還總是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另外,還會在一定時間內總是哭鬧,有時還會抗拒喝奶。
  • 菲菲說:怎樣解決嬰兒攢肚
    嬰兒在滿月前後,由於消化能力的提高,對母乳消化和吸收會加強,加上母乳比較好吸收,腸道形成的殘渣就會比較少,不足以促進腸道蠕動,因而會導致大便的次數明顯減少,這其實是發生了攢肚,
  • 寶寶攢肚有好壞之分?醫生:摸這個部位判斷,一摸一個準
    小芳很迷惑,她告訴醫生,自家寶寶幾天才拉一次大便,應該是便秘了。醫生笑著說,其實寶寶這種現象並非是便秘,是新生兒常見的攢肚現象。隨後,關於攢肚現象,醫生向小芳做了詳細解釋。寶寶為什麼會攢肚寶寶攢肚子其實就是攢大便。新生兒出生後,腸道消化能力比較弱,拉出的大便會比較稀。
  • 娃幾天不排便,「便秘」還是「攢肚」咋區分?四個區別一看便知
    除了便秘,攢肚也可能改變寶寶的排便節奏。當娃有一天突然不拉便便了,到底是便秘還是攢肚,這篇教你來區分。「便秘」還是「攢肚」寶寶不排大便,寶媽著急是一定的,那麼如何判斷這個排便「空窗期」到底是咋回事呢?別急,寶寶日常的狀態也是充分的判斷依據。攢肚的寶寶,腹中的食物都已經消化掉了,飲食狀態和平常無異,甚至因為消化良好,寶寶可能吃得更多;便秘的寶寶因為腹中有「宿便」,感覺不舒服,食量會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