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天不大便,該怎麼辦?是攢肚還是便秘?

2020-10-20 合肥安恩貝月子中心

有時候寶寶會出現好幾天不大便的情況,可能就有大人們覺得他是便秘了。於是大人們就開始各盡奇招,有的是寶寶肛門塞點肥皂頭,或者是用開塞露,更有甚至直接去醫院給寶寶灌腸。其實這是過於擔心了,很多時候這可能只是寶寶攢肚兒,而不是便秘。



寶寶幾天不大便,該怎麼辦?

1.寶寶如果排便間隔長且難排出兼有腹脹、哭鬧等應請教醫生排除是否因肛門、結腸發育等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嬰兒最好一天排一次便,最多兩次。如果排便間隔長於一天,懷疑便秘;如果一天排便超過三次,認為腹瀉。每個孩子有著自己的胃腸狀況和排便規律。只要進食正常;生長正常;生活規律能輕易保證;排便過程不費勁,就不要過於關注排便的間隔時間。應關注結果,不要過於強調過程。

由於便秘,乾結的大便會導致肛門損傷,引起排便時帶血。其血液附著於大便外,不與大便混合。解決便秘是關鍵。服用纖維素,比如乳果糖等。如果同時服用益生菌,效果會更明顯。頭兩天,需要使用開塞露,排空結腸中已乾燥的大便。便秘解決後,鼓勵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青菜等,維持正常排便。



2.如果奶消化吸收的好,食物殘渣少,排便間隔長且大便不幹則有可能是攢肚。

排便間隔時間長「攢肚」與便秘(大便乾結)不同。很多嬰兒會有排便間隔長的情況。如果奶消化吸收的好,食物殘渣少,排便間隔長且大便不幹。如果排便間隔長,且總有便意但很難排出,且腹脹、哭鬧明顯應請教醫生,排除是否因肛門、結腸發育等原因所致。多數情況下排便間隔長都是生理現象。


什麼是攢肚?

出現攢肚子的嬰兒多為母乳餵養的寶寶,有的寶寶滿月以後開始攢肚子,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後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的一種常見現象。

這種攢肚兒和的情況而便秘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攢肚兒的寶寶儘管是排便次數比較少,但是不會出現痛苦的表現,而且每次排的便便還是黃色的軟便,也不會硬結,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爸爸媽媽無須擔心。



攢肚與便秘的區別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數和性狀發生了改變。便秘不僅僅是指大便次數減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結、乾燥、排出困難。有時糞便堅硬擦傷了腸黏膜還會在糞便外粘有血絲或黏液,大而硬的糞塊還會造成肛裂、肛門疼痛,使孩子食慾減退、腹脹、左下腹可觸及糞塊,這一點和攢肚是截然不同的。

當孩子滿月前後至兩個月的一段時間內,由於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2~3天或4~5天一次大便。攢肚的孩子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這就是攢肚與便秘的區別的關鍵之所在。

二者的其他區別可表現在排便時無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量不多、無硬結等。



寶寶攢肚怎麼辦?

寶寶出現「攢肚兒」只要是母乳餵養的正常大便(糊狀),媽媽不用過於著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處理,也不用喝水。寶寶攢肚,一方面表示媽媽母乳的質量相當高,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寶寶的消化能力也提高了,能把母乳充分的消化吸收。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當寶寶出現攢肚的情況,就表示母乳的餵養量剛好或者是略有不足的情況,所以這個時間應該及時調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數,一般在一天1~2次,以保證寶寶在嬰兒期快速新陳代謝的需求,同時抓住這個時期,培養寶寶良好排便的習慣,這可以很好地預防以後的便秘情況。這時爸媽可以採取以下的措施:



1、培養孩子定時大便。因攢肚現象一般在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所以在此時訓練孩子定時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讓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2、每天堅持做腹部按摩。用手掌輕輕摩擦嬰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覆進行3回。

3、嬰兒仰臥,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這樣會幫助寶寶腸蠕動,有利於大便排出;

4、適當多喝水。對於胖寶寶的攢肚出現,可以每天在兩次奶之間餵一些白開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滿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就可以徹底解決這種大便狀況了;

5、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減少,體重增加不理想,是因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麼可以及時給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寶寶已經4個多月了,還可以添加一點大米湯,就能較好的改善大便的狀況。

相關焦點

  • 寶寶好幾天不大便,是便秘還是「攢肚」?
    有媽媽跟我們說,寶寶現在五個月了,是純母乳餵養,現在每次拉粑粑都是5~7天一次,時間太長了怕孩子會憋壞,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母乳餵養的寶寶長時間不拉大便,有可能是寶寶「攢肚」了,那什麼是攢肚呢?我們該如何區分攢肚和便秘呢?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幾天不拉便便,是便秘還是攢肚?應該怎麼辦?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幾天不拉便便,是便秘還是攢肚?應該怎麼辦?版權所有,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及出處,侵權必究,小兒推拿李波!!!許多寶寶都有過幾天不拉粑粑的經歷,這個時候不少媽媽就開始不淡定了,糾結寶寶究是不是便秘了?我們能感受到家長們面對不拉便便的寶寶時,滿滿的焦慮感。其實,寶寶不拉便便,除了是便秘,那還有可能是攢肚。
  • 寶寶幾天不排便,是攢肚還是便秘?這樣分辨
    原創 文婷Wendy 馬蕾孕哺育最近在公號後臺看到很多提問: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了,到底是攢肚還是便秘呢?能不能用益生菌?能不能用開塞露?是不是上火了?能不能餵點涼茶?
  • 寶寶幾天才大便一次,是攢肚還是便秘?
    有的母乳寶寶在滿月前後,大便次數會突然減少,之前一天好幾次,突然一下幾天都不拉。爸爸媽媽可能感到疑惑:這就是大家所說的「攢肚」嗎?1-2天不拉還好,3-5天也不拉要不要處理呢?能不能用開塞露,或者用肥皂刺激一下肛門?這篇文章,我就來詳細講一講攢肚。
  •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是便秘還是攢肚了?
    *圖片源於網絡這就涉及到一個知識點了,寶寶究竟是攢肚還是便秘了?攢肚和便秘最大的區別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無症狀,小朋友有沒有排便痛苦或者大便乾結。便秘通常是顆粒狀的,大便的前頭特別乾結、幹硬,甚至因為排便的時候太痛苦還會造成寶寶肛門疼痛或肛裂,便便外面會粘有血絲。
  • 寶寶幾天不「拉臭臭」,是便秘還是攢肚?關注兩個問題立馬分清
    ,是便秘還是攢肚?,上面都沒有排便的痕跡,寶寶這幾天眼角也有點分泌物,該不會是上火便秘了吧?由於寶寶身體突然出現這種變化,寶媽一時適應不了也是情有可原。更關鍵的是,同為幾天不排便,攢肚與便秘很容易混淆,而後者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痛苦。
  • 寶寶好幾天不排便,是便秘還是「攢肚」?
    不少寶寶在滿月後,出現好幾天不排便的情況。有些家長會認為這是便秘,但其實很有可能是出現了「攢肚」的情況。要學會區別攢肚和便秘,不能隨意給寶寶使用治療便秘的藥物。那麼,該怎麼辨別便秘和「攢肚」呢?「攢肚」是什麼?寶寶多大會出現這種情況?
  • 小月齡寶寶幾天不排便,到底是攢肚還是便秘?如何區別?
    她想知道孩子到底是什麼情況,該如何區別攢肚還是便秘?說實話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過我。畢竟我也生過孩子,孩子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裡也出現過這種情況。按照我的經驗來說,幾天不排便的小月齡寶寶,區別便秘還是攢肚看這三點。
  • 寶寶幾天不排便,是在「攢肚」還是便秘?教你一招,一看便知
    寶寶的降生,為家庭帶來無盡的幸福與歡樂,但同時也為每位新手爸媽帶來數不清的累與淚。話說「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歡樂與淚水其實是共存的。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分享一個,很多寶寶都容易被「絆倒」的事:寶寶幾天不排便,別單純的以為是在攢肚。
  • 娃幾天不排便,「便秘」還是「攢肚」咋區分?四個區別一看便知
    每當寶寶排便節奏發生變化,寶媽們難免憂心忡忡:娃是不是便秘了?會不會影響身體發育呢?除了便秘,攢肚也可能改變寶寶的排便節奏。當娃有一天突然不拉便便了,到底是便秘還是攢肚,這篇教你來區分。」還是「攢肚」咋區分?
  • 了解寶寶的攢肚與便秘
    作者:寶寶知道 鈺森媽媽了解寶寶的攢肚與便秘最近,到店裡諮詢與調理便秘的寶寶特別多,經常會聊到攢肚的話題,今天我們就共同探討一下「區分寶寶的攢肚與便秘」什麼叫攢肚出現攢肚兒的寶寶多為母乳餵養兒。而母乳餵養兒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這些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由於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殘渣產生很少而不能及時形成對直腸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攢肚」的。知道了這個道理,媽媽就可放心了,這是一種生理現象。如何辨別攢肚與便秘攢肚的寶寶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這就是攢肚與便秘的區別的關鍵之所在。
  • 寶寶好幾天沒有大便,是便秘還是攢肚?可以根據這2點進行判斷
    生了寶寶之後,寶媽會變得很細心,也非常敏感,哪怕是寶寶出現的一點微小的變化,都逃不過寶媽的眼睛,不過照顧寶寶就是需要這樣,因為有一些小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有些寶媽發現寶寶好幾天都沒有大便了,不知道寶寶是在攢肚還是便秘了,其實這兩種情況很不好區分,很多寶媽搞不清楚,導致寶寶很難受。
  • 寶寶三五天不大便,是攢肚還是便秘?5種區別很明顯,寶媽要知道
    新生兒的護理,無外乎「吃喝拉撒」,只要注意這幾個方面,寶寶的發育都不錯。只是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做起來卻不容易。就拿「拉撒」來說,老話常說「一睡二哭三攢肚」,其中的攢肚就是關於寶寶大便的問題,有些寶寶三五天不大便,媽媽著急得不得了,又是喝水,又是揉肚子,但是仍然沒有效果,於是就急衝衝的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 「科學育兒」正確區分寶寶攢肚與便秘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新手爸媽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總是手足無措。有時候,寶寶排便不正常了,寶爸寶媽第一反應就是寶寶便秘了。其實不然,寶寶排便不正常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攢肚。很多家長就很疑惑,攢肚究竟是什麼?
  • 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了!攢肚還是便秘?媽媽知道嗎?
    便便作為寶寶健康的晴雨表,是極為重要的指標!我又怎能不緊張呢?我就是那種可以不在意大姨媽,但不敢不時刻關注娃大便的老母親啊。我家姑娘情況比較複雜,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無比自責和心疼!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很好地護理和及時幹預,著實讓寶寶受了不少罪!
  • 寶寶便秘還是攢肚?3點教你區分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當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很多媽媽就會開始擔心,寶寶到底是便秘還是攢肚子呢?下面就來介紹下寶寶攢肚和便秘的相關知識。什麼是攢肚?常見於2-6個月的母乳餵養寶寶,表現為3-5天排便一次,甚至更長時間,有些寶寶有可能十多天不排大便也無痛苦表現,待到排便時仍為黃色軟便,不幹不硬,這種現象稱為「攢肚」。
  • 寶寶開始攢肚,好幾天不大便怎麼辦?寶媽要這樣「按摩」
    寶寶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寶媽的心,就連寶寶什麼時候大小便,寶媽都會記得特別清楚,如果寶寶好幾天沒有大便,寶媽會很著急。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不知道寶寶是便秘還是攢肚。其實便秘和攢肚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寶媽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區分開來。
  • 嬰兒十天沒有排大便嚇壞媽媽,到底是便秘還是攢肚?一文教你區分
    哪頓飯寶寶吃不下、哪次排便不正常,寶媽們都要跟著憂心忡忡,擔心這擔心那。小寶寶們總是不夠整齊,整天不是便秘就是腹瀉,擾得寶媽們也是心神不寧,帶娃可真是難如登天。到了一定月齡,寶寶就像商量好的一樣開始不排大便,到底是便秘還是傳說中的攢肚,應該如何分辨呢?
  • 一分鐘教你判斷寶寶是攢肚還是便秘
    寶寶出了月子以後,可能幾天拉一次大便,老人們常說攢肚了,這樣就胖了。那到底怎麼判斷寶寶是攢肚還是便秘呢?接下來我們仔細區分一下。1 便便的形狀攢肚:寶寶只是便便的次數減少,但便便的性狀依然是稀糊狀,寶寶排便時不費勁;便秘:寶寶的便便比較幹、硬,所以排便時會比較費勁,有時候能把臉憋紅。
  • 寶寶幾天不便便,是攢肚還是便秘,爸爸媽媽別再傻傻的分不清楚了
    導讀:寶寶幾天不便便,是攢肚還是便秘,爸爸媽媽別再傻傻的分不清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