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幾天不排便,「便秘」還是「攢肚」咋區分?四個區別一看便知

2020-10-30 孕育島

寶寶在出生3~6周以後,由於消化能力的迅速提升,可以在短時間內把胃腸中積攢的母乳消化掉,導致大便量明顯減少、次數降低,形成攢肚的現象。

編輯:邱寫寫

嬰兒便雖然臭臭的,但卻是寶寶健康信息的晴雨表,擔憂的寶媽們可以通過寶寶的排便情況,來判斷娃的飲食結構是否正常。

每當寶寶排便節奏發生變化,寶媽們難免憂心忡忡:娃是不是便秘了?會不會影響身體發育呢?

除了便秘,攢肚也可能改變寶寶的排便節奏。當娃有一天突然不拉便便了,到底是便秘還是攢肚,這篇教你來區分。

娃幾天不排便,「便秘」還是「攢肚」咋區分?

雪英的寶寶剛4個月大,小傢伙在之前一直都是吃了睡、睡了吃的狀態,生活節奏非常穩定,是個人人都誇的天使寶寶。

從打幾天前開始,雪英就發現了一個怪現象,那就是寶寶好像不排大便了一連三天,紙尿褲上只能看到淡黃色的小便,大便連影子都沒有。

「孩子是便秘了嗎,要怎麼辦啊?」雪英到寶媽群裡去求助,一位熱心的寶媽解釋說:「這個月齡也可能是攢肚,你看看這幾個特徵是否符合。」

這位寶媽給雪英列舉了好幾條,包括日常狀態、吃奶情況等等,雪英跟自家寶寶對比了一下,發現寶寶還真是傳說中的「攢肚」時期來臨了。

寶寶「攢肚」到底是咋回事

出生3~6周的寶寶,因為腸胃的消化能力出現了明顯的提高,母乳或配方奶的吸收率明顯增高,腸胃中留下來的食物殘渣就變少了。

寶寶大便的量變少,排便次數自然也就下降了,甚至會出現3~5天不排大便的奇怪現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攢肚」

攢肚是寶寶發育好、乳汁營養好的標誌,其實是一件好事,寶媽們不需要太擔心。並非每個寶寶都會發生攢肚,即使你的娃沒有攢肚,也不用著急哦。

四個區別看清「便秘」還是「攢肚」

寶寶不排大便,寶媽著急是一定的,那麼如何判斷這個排便「空窗期」到底是咋回事呢?

1)發生的時間

攢肚一般在寶寶3~6周以後出現,高發於4~6月齡,小在月齡寶寶當中比較常見。

便秘是不挑月齡的,一般在6月齡以後,寶寶開始引入輔食了,便秘的情況會發生得比較多一些。

2)便溺物形態

便秘的三要素就是:大便乾結,排便費力,哭鬧不安。部分寶寶可能還存在腹脹、便血等異常。

攢肚的娃大便形態沒有明顯異常,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通常呈現金黃色的軟稀狀,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相對粘稠一些,質地同樣是偏軟的。

3)吃奶的情況

寶媽可能想吐槽了:寶寶壓根不排便,怎麼看大便形態呢?別急,寶寶日常的狀態也是充分的判斷依據。

攢肚的寶寶,腹中的食物都已經消化掉了,飲食狀態和平常無異,甚至因為消化良好,寶寶可能吃得更多;便秘的寶寶因為腹中有「宿便」,感覺不舒服,食量會有所下降。

4)日常的精神

攢肚僅僅表現為不排便、排便少,寶寶沒有不適感,日常吃嘛嘛香、睡得倍棒;而便秘的寶寶腹脹不適,經常哭鬧不安,情緒會比較煩躁。

娃便秘、消化不好咋辦

寶寶消化好,才能讓營養充分利用,當娃身體不舒服、便秘的時候,應該咋緩解呢?

▼ 0~6月齡

母乳寶寶不建議餵水,媽媽可以適當改善飲食結構,多吃蔬菜水果,以改變乳汁的結構;奶粉餵養的寶寶,要注意避免衝調過濃,可以在醫生建議下少量飲水。

▼ 6月齡以上

這個階段的寶寶飲食廣泛,蔬菜和水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促進腸胃的蠕動,對寶寶便秘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不少寶寶趕在6月齡的關頭便秘,其實是輔食搭配不合理導致的,輔食中鹽分、油脂較多,蛋白質和維生素偏少,可能會引起便秘,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

這部《兒童長高食譜書》,針對寶寶營養進行了詳細剖析,適合0~6歲的娃,38種常見食材,193種食譜,從寶寶輔食到營養搭配,書中都配有詳細的視頻講解。

我本來是個「做飯痴」,雖然理論知識記得挺牢固,真正上手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還是感到發懵,這本書給了我不少啟發。兩杯奶茶的價格,承包寶寶幾年的食譜,確實很值。

小島今日話題:你家娃攢肚了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

相關焦點

  • 寶寶幾天不排便,是在「攢肚」還是便秘?教你一招,一看便知
    寶寶的降生,為家庭帶來無盡的幸福與歡樂,但同時也為每位新手爸媽帶來數不清的累與淚。話說「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歡樂與淚水其實是共存的。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分享一個,很多寶寶都容易被「絆倒」的事:寶寶幾天不排便,別單純的以為是在攢肚。
  • 寶寶好幾天沒排便,攢肚還是便秘咋判斷?詳細區分主要看這3點
    寶寶的日常飲食、睡眠、排便情況,樣樣都需要媽媽來操心打理。寶寶排便次數多了,媽媽擔心是不是拉肚子;寶寶排便次數少了,媽媽又開始擔心,難道是便秘了?4~6月齡的寶寶們,常發生攢肚的現象,和便秘傻傻分不清楚。媽媽們記住三個區別,其實區分起來沒那麼難。
  • 小月齡寶寶幾天不排便,到底是攢肚還是便秘?如何區別?
    文|秘籍君前兩天在後臺看到有媽媽這樣提問:自家寶寶快兩個月,這一段突然四五天了都沒排便,自己很擔心,生怕寶寶便秘,想要抱去醫院看看。可家裡老人卻說這種情況很正常,是在攢肚,而且孩子小別總往醫院抱,怕被傳上病。
  • 如何區別寶寶是「攢肚」還是「便秘」?寶寶排便次數對照一下
    如何區分「攢肚」和「便秘」攢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持續時間為幾天到十幾天,不超過1個月。如果持續時間長,要考慮是便秘,而不是攢肚。因為一旦形成長時間不排便習慣,隨著奶量增加或輔食的添加,食物殘渣增多,攢肚一定會變成便秘的。
  • 寶寶幾天不排便,是攢肚還是便秘?這樣分辨
    原創 文婷Wendy 馬蕾孕哺育最近在公號後臺看到很多提問: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了,到底是攢肚還是便秘呢?能不能用益生菌?能不能用開塞露?是不是上火了?能不能餵點涼茶?
  • 寶寶5天沒拉「臭臭」,是「攢肚」還是便秘?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怎樣區分娃是攢肚還是便秘呢?雖然攢肚是正常的,但是娃好幾天不拉,不少家長還是會擔心娃是否是便秘了,畢竟攢肚和便秘確實不好判斷。這裡有三個方法教大家區分。1)看娃精神狀態攢肚的娃精神良好,吃喝也沒問題,和平常比沒什麼差異,而便秘的娃則是比較焦躁,因為肚裡的「存貨」積壓太多,又很難受,因此吃的也很少。
  • 寶寶5天沒拉「臭臭」,是「攢肚」還是便秘?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在育兒的過程中,屎尿屁永遠是寶媽們討論最多的問題,在這其中,寶寶「攢肚」又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有點兒說不清道不明的意思,堪稱未解之謎。 原因很簡單,很多家長分不清它和便秘的區別。
  • 寶寶幾天不大便,該怎麼辦?是攢肚還是便秘?
    只要進食正常;生長正常;生活規律能輕易保證;排便過程不費勁,就不要過於關注排便的間隔時間。應關注結果,不要過於強調過程。由於便秘,乾結的大便會導致肛門損傷,引起排便時帶血。其血液附著於大便外,不與大便混合。解決便秘是關鍵。服用纖維素,比如乳果糖等。如果同時服用益生菌,效果會更明顯。頭兩天,需要使用開塞露,排空結腸中已乾燥的大便。便秘解決後,鼓勵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青菜等,維持正常排便。
  • 寶寶好幾天不排便,是便秘還是「攢肚」?
    不少寶寶在滿月後,出現好幾天不排便的情況。有些家長會認為這是便秘,但其實很有可能是出現了「攢肚」的情況。要學會區別攢肚和便秘,不能隨意給寶寶使用治療便秘的藥物。那麼,該怎麼辨別便秘和「攢肚」呢?「攢肚」是什麼?寶寶多大會出現這種情況?
  • 寶寶幾天才大便一次,是攢肚還是便秘?
    有的母乳寶寶在滿月前後,大便次數會突然減少,之前一天好幾次,突然一下幾天都不拉。爸爸媽媽可能感到疑惑:這就是大家所說的「攢肚」嗎?1-2天不拉還好,3-5天也不拉要不要處理呢?能不能用開塞露,或者用肥皂刺激一下肛門?這篇文章,我就來詳細講一講攢肚。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幾天不拉便便,是便秘還是攢肚?應該怎麼辦?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幾天不拉便便,是便秘還是攢肚?應該怎麼辦?版權所有,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及出處,侵權必究,小兒推拿李波!!!許多寶寶都有過幾天不拉粑粑的經歷,這個時候不少媽媽就開始不淡定了,糾結寶寶究是不是便秘了?我們能感受到家長們面對不拉便便的寶寶時,滿滿的焦慮感。其實,寶寶不拉便便,除了是便秘,那還有可能是攢肚。
  • 寶寶幾天不「拉臭臭」,是便秘還是攢肚?關注兩個問題立馬分清
    ,是便秘還是攢肚?性急的小宋剛想抱孩子去醫院,卻發現寶寶又排便了。小宋突然想到,都說孩子會攢肚子,兩個月的娃是不是有點早?誰也沒告訴自己,什麼情況屬於攢肚子,和便秘又有什麼不一樣呢?由於寶寶身體突然出現這種變化,寶媽一時適應不了也是情有可原。更關鍵的是,同為幾天不排便,攢肚與便秘很容易混淆,而後者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痛苦。
  • 嬰兒「攢肚」和「便不出」,有3個不同表現,寶媽寶爸需學會區分
    聽上去有些誇張不過這也是真實的帶娃經歷。父母關心孩子的各個方面表現,有沒有長個子、吃了多少奶還有每天便了幾次尿了幾次等等。嬰兒的「便便」看上去是小事,可是在家長眼裡卻是關係他的健康,因此當寶寶幾天不排便時家長會特別擔心。
  • 小月齡寶寶多日不便便,這是便秘還是攢肚?三個區別來幫寶媽判斷
    小月齡寶寶多日不便便,這是便秘還是攢肚小周的寶寶現在只有兩個月大,寶寶平時排便都非常正常,消化也非常好,可最近小周發現寶寶排便出現問題,已經有五六天沒有排便了。剛開始小周以為寶寶是便秘了,擔心寶寶出現其它問題,於是向醫生諮詢,聽完小周的描述,醫生判斷寶寶這並不是便秘,有可能是在攢肚!
  • 小月齡寶寶多日不便便,這是便秘還是攢肚?三個區別來幫寶媽判斷
    小月齡寶寶多日不便便,這是便秘還是攢肚小周的寶寶現在只有兩個月大,寶寶平時排便都非常正常,消化也非常好,可最近小周發現寶寶排便出現問題,已經有五六天沒有排便了。一般吃母乳的寶寶比吃配方奶的寶寶更容易出現攢肚現象,攢肚的時間短則幾天,長則二十多天,具體還要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來決定。那麼寶媽需要如何辨別寶寶是便秘了,還是在攢肚呢?
  •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是便秘還是攢肚了?
    *圖片源於網絡這就涉及到一個知識點了,寶寶究竟是攢肚還是便秘了?攢肚和便秘最大的區別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無症狀,小朋友有沒有排便痛苦或者大便乾結。便秘的話,寶寶精神狀況不好,吃不好睡不香,還會覺得肚子不舒服。
  • 嬰兒十天沒有排大便嚇壞媽媽,到底是便秘還是攢肚?一文教你區分
    哪頓飯寶寶吃不下、哪次排便不正常,寶媽們都要跟著憂心忡忡,擔心這擔心那。小寶寶們總是不夠整齊,整天不是便秘就是腹瀉,擾得寶媽們也是心神不寧,帶娃可真是難如登天。到了一定月齡,寶寶就像商量好的一樣開始不排大便,到底是便秘還是傳說中的攢肚,應該如何分辨呢?
  • 寶寶好幾天不大便,是便秘還是「攢肚」?
    有媽媽跟我們說,寶寶現在五個月了,是純母乳餵養,現在每次拉粑粑都是5~7天一次,時間太長了怕孩子會憋壞,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母乳餵養的寶寶長時間不拉大便,有可能是寶寶「攢肚」了,那什麼是攢肚呢?我們該如何區分攢肚和便秘呢?
  • 寶寶三五天不大便,是攢肚還是便秘?5種區別很明顯,寶媽要知道
    新生兒的護理,無外乎「吃喝拉撒」,只要注意這幾個方面,寶寶的發育都不錯。只是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做起來卻不容易。就拿「拉撒」來說,老話常說「一睡二哭三攢肚」,其中的攢肚就是關於寶寶大便的問題,有些寶寶三五天不大便,媽媽著急得不得了,又是喝水,又是揉肚子,但是仍然沒有效果,於是就急衝衝的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 吃奶粉的寶寶幾天不排便,除了便秘還可能是它!
    寶寶在滿月前後,大便次數可能突然減少,媽媽們也不必慌張,除了便秘,還可能是攢肚。這種情況下,到底要不要進行幹預呢,下面就詳細講一下寶寶的排便次數,以及便秘和攢肚的區別~寶寶的排便次數參考首先就要了解寶寶的大便次數,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