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出生3~6周以後,由於消化能力的迅速提升,可以在短時間內把胃腸中積攢的母乳消化掉,導致大便量明顯減少、次數降低,形成攢肚的現象。
編輯:邱寫寫
嬰兒便雖然臭臭的,但卻是寶寶健康信息的晴雨表,擔憂的寶媽們可以通過寶寶的排便情況,來判斷娃的飲食結構是否正常。
每當寶寶排便節奏發生變化,寶媽們難免憂心忡忡:娃是不是便秘了?會不會影響身體發育呢?
除了便秘,攢肚也可能改變寶寶的排便節奏。當娃有一天突然不拉便便了,到底是便秘還是攢肚,這篇教你來區分。
雪英的寶寶剛4個月大,小傢伙在之前一直都是吃了睡、睡了吃的狀態,生活節奏非常穩定,是個人人都誇的天使寶寶。
從打幾天前開始,雪英就發現了一個怪現象,那就是寶寶好像不排大便了,一連三天,紙尿褲上只能看到淡黃色的小便,大便連影子都沒有。
「孩子是便秘了嗎,要怎麼辦啊?」雪英到寶媽群裡去求助,一位熱心的寶媽解釋說:「這個月齡也可能是攢肚,你看看這幾個特徵是否符合。」
這位寶媽給雪英列舉了好幾條,包括日常狀態、吃奶情況等等,雪英跟自家寶寶對比了一下,發現寶寶還真是傳說中的「攢肚」時期來臨了。
出生3~6周的寶寶,因為腸胃的消化能力出現了明顯的提高,母乳或配方奶的吸收率明顯增高,腸胃中留下來的食物殘渣就變少了。
寶寶大便的量變少,排便次數自然也就下降了,甚至會出現3~5天不排大便的奇怪現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攢肚」。
攢肚是寶寶發育好、乳汁營養好的標誌,其實是一件好事,寶媽們不需要太擔心。並非每個寶寶都會發生攢肚,即使你的娃沒有攢肚,也不用著急哦。
寶寶不排大便,寶媽著急是一定的,那麼如何判斷這個排便「空窗期」到底是咋回事呢?
1)發生的時間
攢肚一般在寶寶3~6周以後出現,高發於4~6月齡,小在月齡寶寶當中比較常見。
便秘是不挑月齡的,一般在6月齡以後,寶寶開始引入輔食了,便秘的情況會發生得比較多一些。
2)便溺物形態
便秘的三要素就是:大便乾結,排便費力,哭鬧不安。部分寶寶可能還存在腹脹、便血等異常。
攢肚的娃大便形態沒有明顯異常,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通常呈現金黃色的軟稀狀,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相對粘稠一些,質地同樣是偏軟的。
3)吃奶的情況
寶媽可能想吐槽了:寶寶壓根不排便,怎麼看大便形態呢?別急,寶寶日常的狀態也是充分的判斷依據。
攢肚的寶寶,腹中的食物都已經消化掉了,飲食狀態和平常無異,甚至因為消化良好,寶寶可能吃得更多;便秘的寶寶因為腹中有「宿便」,感覺不舒服,食量會有所下降。
4)日常的精神
攢肚僅僅表現為不排便、排便少,寶寶沒有不適感,日常吃嘛嘛香、睡得倍棒;而便秘的寶寶腹脹不適,經常哭鬧不安,情緒會比較煩躁。
寶寶消化好,才能讓營養充分利用,當娃身體不舒服、便秘的時候,應該咋緩解呢?
▼ 0~6月齡
母乳寶寶不建議餵水,媽媽可以適當改善飲食結構,多吃蔬菜水果,以改變乳汁的結構;奶粉餵養的寶寶,要注意避免衝調過濃,可以在醫生建議下少量飲水。
▼ 6月齡以上
這個階段的寶寶飲食廣泛,蔬菜和水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促進腸胃的蠕動,對寶寶便秘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不少寶寶趕在6月齡的關頭便秘,其實是輔食搭配不合理導致的,輔食中鹽分、油脂較多,蛋白質和維生素偏少,可能會引起便秘,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
這部《兒童長高食譜書》,針對寶寶營養進行了詳細剖析,適合0~6歲的娃,38種常見食材,193種食譜,從寶寶輔食到營養搭配,書中都配有詳細的視頻講解。
我本來是個「做飯痴」,雖然理論知識記得挺牢固,真正上手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還是感到發懵,這本書給了我不少啟發。兩杯奶茶的價格,承包寶寶幾年的食譜,確實很值。
小島今日話題:你家娃攢肚了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