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近期,鎮江警方破獲一起環境汙染案件,抓獲嫌疑人5人,發現私自挖設和用於排放汙水的滲坑3處,現場查獲已加工完成的塑料碎片20餘噸,未加工的塑料製品100餘噸!
事件回顧,2020年8月下旬,鎮江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查支隊接到群眾舉報稱在丹徒區橫山凹某道觀附近有人非法排汙汙染環境,支隊立即將線索轉給潤州公安分局。
9月8日,鎮江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查支隊大隊長糜紅金和潤州公安分局竹林路派出所所長笪洪芳、民警徐霄遠三人冒雨前往該地點進行喬裝偵查。
到達現場後民警發現一個掛著廢品收購站牌子面積近300平方簡易搭建的廠房,空地上堆放著大量的廢舊建築材料,可能因為天氣原因,現場周邊沒有發現人員,也沒有機器生產發出的噪音。
難道這裡不是舉報人舉報的地方還是舉報的事實有誤?
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的糜紅金突然看到廠房外邊有兩個塑料大桶,裡面裝滿已經切割加工完成的細小塑料碎片,笪洪芳又發現一根排水管從廠房通到旁邊一個水塘,水塘的水已被嚴重汙染,呈現黑色渾濁的顏色,民警確定此地有人實施廢水排放,汙染環境的違法行為,為了不打草驚蛇,渾身已經淋溼的三人先行撤離了現場。
一根電線漏破綻,民警巧尋窩點
9月9日,鎮江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查支隊牽頭成立「909」環境汙染案件專案組,由潤州公安分局對此案進行偵辦。當天,專案組組織30餘名警力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對現場進行查控並抓捕嫌疑人。
民警到達後並將前期偵查鎖定的廠房承租人趙某生、趙某明父子通知到場。趙氏父子二人辯稱今年4月因丹徒區環保局曾對其從事非法生產和排汙的情況進行查處、警告,早已停產,只是在做些廢品收購。
民警在現場仔細搜查後發現除了兩個裝滿塑料碎片的塑料大桶和堆放的大量疑似危險廢物的廢舊塑料製品,未查獲其他物品,廠房內的機器看上去許久未曾工作的樣子,通往水塘的排汙管也是非常乾燥。
該廠房雖處於停產狀態,但民警根據貨物堆放情況判斷,趙氏父子肯定將生產地點進行了轉移,且距離不會太遠。正當民警一籌莫展的時候,「你們看這根電線!」潤州公安分局竹林路派出所民警徐霄遠指著從廠房內延伸出來的一根工業生產用電電線,大家順著徐霄遠手指的方向看到電線詭秘地通向了樹林深處,趙氏父子聞言神情頓時緊張起來。
「380伏的工業生產用電和普通居民用電電線是有細微差別的,普通居民不會用到工業電,電線那一端肯定有生產設備。」
細心的徐霄遠立即帶領民警沿著電線走向進行排查,5分鐘後,在距離500米處發現了一處新廠房,現場抓獲3名正在作業的工人,接近1000平方的廠房內堆放著已經生產包裝好的塑料碎片,將近400平方的場地上堆滿了機油桶、建築結構膠桶、化工原料桶等危險廢物在內的塑料製品。
經過清點,現場查獲已加工包裝完成的塑料碎片20餘噸,未加工的包含危險廢物在內的塑料製品總共100餘噸;3臺切割機正在轟鳴作業。
民警在廠房的北面發現了一個用鐵皮蒙蓋住2×5米的水坑,滿滿一坑狀似粘稠的黑水發出難聞的刺鼻氣味,一根排放汙水用的PVC管從廠房通到水坑,經測量這個水坑深度達到2米,這個水坑裝滿了汙水容積能夠達到20噸。見此情形,趙氏父子只得承認了排放汙水的犯罪事實。
破壞汙染青山綠水,終須付出代價
2016年初,趙某生見同鄉通過加工塑料賺取錢財非常容易,即購買設備在上海市松江區周邊回收塑料製品然後加工成塑料碎片轉賣給有需求的廠家進行再加工。
因為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將收購來的諸如機油桶、建築結構膠桶、化工原料桶等含有危險物質殘留的塑料製品進行清洗加工後才能出售,所以趙某生即通過「溼洗」的方式即在切割加工過程中使用河水或者其他水源對塑料碎片進行衝洗,而衝洗出的含有危險成分的汙水則需要進行排放。上海開始嚴查環境汙染後,趙某生「轉戰」浙江,浙江開始嚴查後又「轉戰」揚州。
今年1月趙某生來到了鎮江,通過熟人介紹租賃到了這個地方並搭建起了簡易廠房,招聘了3名操作工,由趙某生負責加工生產,趙某明負責洽談業務收購適合加工的塑料製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汙水直接排放到了旁邊的兩個水坑中。
今年4月,有群眾舉報此地有人汙染環境,丹徒環保部門上門進行了查處。
趙某生將簡易廠房關停表面只做廢品收購,實則將廠房搬遷至不遠處繼續從事塑料加工,因為架設工業用電變電箱需要重新申請且周期較長還要交納一定費用,趙某生為了節省時間和變電箱安裝費用,私自找電工將簡易廠房的工業用電拉至新廠房用於非法生產。
趙某生還專門挖了一個蓄水池用以存放排放的汙水。「嫌疑人趙某生知道排放的汙水有危險性,所以在挖掘的滲坑底部鋪上了水泥,然而四周沒有做處理仍然是泥土,而且排放的汙水經常溢出,所以周邊的土壤還是會受到汙染。」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查支隊支隊長湯子牛說。
經過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其對廢機油桶、建築結構膠桶等危險廢物進行處置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已經造成土壤受汙染。民警通過查獲的帳簿發現趙某生在鎮江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加工銷售了100餘噸塑料製品,違法所得已達30餘萬元。
「對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違法犯罪行為我們堅決採取「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保護好我市的生態環境。」
據了解,今年以來鎮江市公安機關開展了「崑崙2020」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和涉野生動物等領域違法犯罪,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已破獲食藥環領域刑事案件15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9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之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汙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目前,涉案五名嫌疑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他們為謀取非法利益換取的將是沉重的代價。
2020年是塑料汙染治理迸發的一年,也是嚴打汙染企業的一年,再生塑料行業作為塑料循環中重要的部分,可類似的「散亂汙」小作坊層出不窮,打著治理汙染的旗號,卻造成更多汙染,實際就是為了賺取更多利益。
商業行為就是利益驅動的,但是我們決不容許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換取私利的本末倒置的行為,這部分的利益應該由正規的、具有排汙標準的企業獲得。但這些企業的卻被這些小作坊霸佔著生存空間。
我們希望國家的嚴抓嚴查行動繼續下去,同時出臺更利於正規企業的政策,莫讓劣幣驅逐良幣,讓塑料循環行業真正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主力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微LINK再生資源,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