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東營:「家」竟然是孩子受傷害最多的地方?!

2020-09-10 青春東營

在我們的心目中,

家是安全的港灣。

殊不知,

家居然是傷害發生最多的場所。


來自全國傷害監測系統門急診監測數據統計,每天平均360多名孩子送醫急救,門急診0-18歲兒童傷害病例中,1到4歲年齡組最容易受傷,此外,有近5成傷害事故就是發生在家中。


孩子獨自在室內,都容易遇到哪些危險?

又要如何應對呢?

這5個居家的安全隱患都避開了嗎?

這些常識一定要告訴孩子

關鍵時刻可是能救命的!


窗臺不可隨便上

1.陽臺和窗臺附近不要放置矮櫃、凳子等可供攀爬的家具,以免孩子踩著玩耍出意外。陽臺圍欄應定期檢查與維修,以免老舊鬆動。

2.提醒孩子不要倚靠外露的陽臺、欄杆;家中有幼童時一定要安裝防護欄,陽臺登高面到上沿的高度在110釐米以上,欄杆設計非橫向,以免誤導兒童攀爬。


廚房燃氣煤氣別亂動

1. 時時向孩子灌輸安全概念:告誡孩子不玩火,不攜帶火種,教育孩子不玩打火機、煤氣、電源等。

2. 對於未具備獨立操作能力的孩子,要嚴禁他們使用各種火源和熱源,孩子獨自在家的時候,要把這些熱源、火源做好隔離,防止孩子擅自操作。

3. 家中有幼兒時在灶臺前加一個防護罩是很必要的,把長鍋柄轉向灶臺的後側,對著牆壁,而不是對著人站立的一側,以防兒童夠著後燙傷。

4.幫助孩子了解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發現火災不得逞能上前滅火,要及時報告大人或直接報警。

5. 讓孩子遠離燒水壺、熱水杯、湯鍋等危險熱源,儘量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6.如果孩子發生燙傷,一定要第一時間用涼水衝洗,並立即趕往醫院。


電器使用要規範

1. 電源插座最好安裝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如果插座位置較低,則可用茶几、邊櫃等小家具遮擋;

2. 告訴孩子電源開關在哪裡,如發現電器冒煙、冒火花、有異味時,應立即關掉開關;

3. 不準將手或導電物插進插座孔中;

4. 不能用溼手或溼布觸摸電源插頭、插座等;

5. 當電風扇高速運轉時,千萬不能用手或其他物品去觸摸;

6. 遇雷雨天氣時,最好不要使用電器,並拔掉電源插頭;

7. 告訴孩子在使用微波爐時,不能加熱帶殼(如雞蛋)、帶皮(如玉米)的食物。也不能將加熱時間設置得過長,否則容易燒焦食物。另外,當微波爐啟動後,孩子應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以減少微波輻射。


雷電室內也要當心

1.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躥入室內造成危害。

2.不要看電視、上網,應拔掉電話線、電視天線以及音響、空調機等一切可能將雷擊引入室內的電源插頭。

3.打雷時,不要靠在牆壁邊、門窗邊、陽臺,坐在房間正中央最為安全,但不要停留在電燈正下方,以免在打雷時產生感應電而發生意外。

4.不要靠近室內金屬設備,如暖氣管道、自來水管、鋼柱等,以防雷電電流經它們躥入人體。因為避雷針只能保護建築物,對從電線、電話線、金屬管線等侵入的雷電無能為力。

5.不要穿溼的衣服和拖鞋。

6.儘量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固定電話也應避免在雷擊時使用。如果是在有避雷針的建築物內,有電磁屏蔽,可以在室內使用無繩電話或手機。

7.雷雨天氣時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設備洗澡。因為雷電有可能會沿著水流襲來。及時關掉煤氣,並時刻注意煤氣是否洩漏。


陌生人

1.如果家長事先沒有交代過,孩子獨自在家遇到有人敲門時,一定不能開門。

①如果來人是送東西的,可以請他先把東西放在門口;

②如果來人說是檢查煤氣管道的,可以告訴他家長馬上就回來了,讓他先在門外等一等;

③如果來人說是家長讓來取東西的,可以與家長通電話確認一下。

總之,孩子獨自在家時一定不要放陌生人進門。

2.教孩子勇敢面對壞人的技巧。

一些壞人發現孩子獨自在家時可能會誇孩子聰明能幹有禮貌,用好聽的話騙孩子開門,或者用兇狠的話嚇唬孩子,讓孩子開門。孩子要勇敢應對,要有分辨能力,千萬不要上當開門,若害怕的話可大聲喊:「你快走!不走我就報警了!」如果是壞人,他就會被嚇跑了。

3.家長提高防範意識。想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技巧,家長先要提高自己的防範意識。

平時,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教育,提高孩子的警覺性。既要防範作惡多端的壞人,也要警惕以「善意」出現的「好心人」,教孩子識別陷阱和圈套。同時也要教孩子運用聰明才智與壞人周旋,儘量避免意外傷害事件。

正所謂

安全無小事,責任大於天

保證孩子的安全最重要的是從父母做起

相關焦點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讓孩子不受傷害
    孩子是很敏感的,小時候,父母就是他們的天,她們很在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也許父母覺得已經盡力給兩個孩子同樣的愛,但結果還是讓其中一個孩子受到傷害。二胎家庭如何養育孩子?應該注意些什麼?才能讓兩個孩子不受傷害,今天我們一起聊聊。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讓孩子不受傷害
    孩子是很敏感的,小時候,父母就是他們的天,她們很在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也許父母覺得已經盡力給兩個孩子同樣的愛,但結果還是讓其中一個孩子受到傷害。二胎家庭如何養育孩子?應該注意些什麼?才能讓兩個孩子不受傷害,今天我們一起聊聊。首先,在二胎家庭裡,比較是件危險的事周末去閨蜜家時,剛好看到閨蜜在輔導她家大寶和二寶的作業。
  • 家長送禮,受傷害的終究是孩子
    餘周周憑自己的努力獲得特等獎,得到全省「故事大王」的稱號,卻被同學告知,因為送禮才得到機會,餘周周的努力不被認可,對她傷害太大。小孩子們一邊神神秘秘地表示著自己的鄙視和不屑,卻又會在回到家之後央求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去付出點努力,像別的家長一樣常常去跟老師「溝通溝通」「搞好關係」。像李玫瑾教授說的一樣,規則一旦被打破,就會有好多家長效仿,怕自己的孩子被區別對待,就會有好多家長去跟老師「溝通溝通」「搞好關係」。
  • 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容易受傷害?
    大多數的傷害都不是發生在父母處於戒備狀態或看護孩子的最佳狀態時,相反,都是發生在父母處於壓力之下的時候。孩子遇到下面這些情況時,通常容易受傷害。飢餓或疲勞(如晚飯前大約1小時)母親處於懷孕期家中有人生病或去世孩子的保姆被更換父母關係緊張環境突然改變,例如搬進新的房子或度假中。
  • 不讓一個孩子受傷害,是成年人的「開學第一課」
    在校學生之間的暴力、欺凌事件雖是極少數,卻是最受關注的校園話題之一,時不時引起討論。開學季,如何直面並去克服這一難題也應是「開學第一課」的題中之義。 當然,在國內外,學校針對學校暴力、欺凌都習慣性採取一些這樣的措施,比如通過「揪出」奇裝異服、不聽話的「壞學生」,實施特殊管理。只是,這樣能防患於未然嗎?
  • 開學:就像談戀愛,期待又怕受傷害
    時時想著,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孩子有風險嗎?N2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孩子安全嗎?學平險最多做基礎保障配置,保額較低,並不能很好地起到風險轉移的作用。N4哆啦建議9月開學季,家長都期待又怕受傷害憂則是怕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孩子遇到什麼危險。學會放手,是家長的必經之路。
  • 男子保護家人免受傷害竟然被拘留?鄰裡間那些事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鄰裡間因矛盾大打出手的事件,只因為樓上鄰居家小孩淘氣,經常傳來吵鬧的聲音。樓下一位媽媽帶著兩個二十多歲的兒子衝進鄰居家大打出手,樓上男主人在保護家人免受傷害時與其發生肢體衝突,事後竟然被拘留,這點著實令人不解。
  • 家中發生兒童意外傷害最多的場所,這些家電要當心
    喬國柱建議,家裡有小孩的時候,應當把刀具還有破壁機、豆漿機、電吹風、電風扇等物品放置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防止對孩子造成傷害。邯鄲市消防救援大隊長喬國柱說道:「我們平時的救援中,我們發現在家庭中給孩子造成嚴重傷害的還是電和火。所以有小孩的家庭,一定要把家裡的電器設備看護好,特別是一些電源插座上的小孔洞,要防止孩子小手指插進去。家裡的打火機,應該放置到小孩接觸不到的地方,小孩玩火不僅給小孩本身帶來傷害,還會給家庭、家人帶來危險。
  • 兒童意外傷害常見發生地排名,第一名竟然是它!
    但你知道嗎,傷害孩子的隱患其實就藏在你萬萬沒想到的地方裡!在我國 ,意外傷害是造成 0~14 歲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據有關部門統計,兒童意外傷害常見發生地排名,位列第一位的竟然是家庭!沒想到吧?你以為孩子的「避風港」,其實竟然是最暗含「危機」的地方!
  • 親子心理探索:身為父母,我竟然和孩子說起了別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你為啥學不會?為啥分數這麼低?你為啥總貪玩?你為啥不聽話?」而長大後,身為父母,竟然發現自己也會不經意的出現這種習慣,去比較,去誇獎「別人家的孩子」,去拿這種對比性話語說給自己的孩子聽。
  • 隨母姓,其實最受傷害的是孩子
    在我國,隨母姓的家庭其實非常的少,很少有家庭能接受孩子隨母姓,如果家庭成員思想不夠開放,為了家庭和睦,小編並不建議隨母姓。現在隨母姓的孩子一般是家裡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孩子的,要麼是父母離婚了,孩子改成母姓,還有就是爸爸入贅女方,這三種情況要多一點,根據現在的觀察,隨母姓的孩子有的已經有十幾歲了,這些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幾個扎心的問題,給大家分享一下。
  • 高燒不退,喜歡尖叫 都可能是孩子受傷害的信號
    警官主講,學生助教如何對兒童侵害說不今年上半年,連續發生的女童被侵害,以及不法分子傷害兒童的事件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某控股集團董事長、身家近200億的王某某因涉嫌猥褻一名9歲女童,被上海市普陀區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浙江淳安9歲女童章子欣失蹤案也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 兒童意外傷害常見發生地排名,第一名竟然是它
    但你知道嗎,傷害孩子的隱患其實就藏在你萬萬沒想到的地方裡! 而據有關部門統計,兒童意外傷害常見發生地排名,位列第一位的竟然是家庭!
  • 離婚受傷害最大是孩子,你怎麼看?
    最近,在網上看到有人討論:離婚受傷害最大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你怎麼看?首先,離婚無疑是對孩子有一定的傷害的,他們的身心靈都沒有完全成熟,對事物的認識尚淺,如果家庭氛圍一直很和諧,很溫馨,孩子會很不解為什麼父母會離婚。
  • 它竟然是傷害寶寶的兇器,你絕對想不到!(真實案例)
    導讀:它竟然是傷害寶寶的兇器,你絕對想不到!(真實案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它竟然是傷害寶寶的兇器,你絕對想不到!(真實案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人家的孩子」,是多少人的噩夢,父母的比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這次考試又考了第一名」,「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懂事,每天都幫媽媽做家務,再看看你除了吃就是玩的」……相信這是每一個孩子都聽父母說過的話,在父母的眼中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最好嗎,而自己的孩子好像永遠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 家長們長點心吧,裝修時注意這10個方面,保護孩子不受傷害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尤其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小孩,都當作寶貝一樣來照顧,不願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傷害。那麼,在裝修時,家長們就要格外留意了,很多地方考慮不周全的話,也會對孩子產生危害,威脅到他們的安全。不過,對於裝修這麼一件複雜的事情,家長們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難免會忽略一些東西,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 46%的夏天兒童傷害,竟然發生在家中 6 個地方!
    根據2010-2015年全國傷害監測系統收集的《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的案例數據統計表明 ——「家中」才是青少年兒童受到意外傷害的主要地點,佔比竟高達46.34%!俗話說的好,給孩子萬千疼愛,不如讓孩子遠離傷害!作為爸媽,要做的就是在儘量保護好孩子好奇心的同時,為他們的每一步成長,保駕護航。
  • 說不出口的家內性侵,如何避免孩子被身邊的人傷害?
    有一次母親帶著她去舅舅家玩,晚上在舅舅家過夜。7歲的她和13歲的表哥一起刷牙洗臉。洗完臉後,表哥伸手拉她的領口,伸脖子要往裡看,並哄她「你讓我看看你的胸口,我給你糖吃。」如果你去知乎上搜索有關親人性侵的問題,竟然能看到數不清的提問和回答。生父、繼父、養父、爺爺姥爺、堂表哥,甚至還有阿姨,這些溫暖的稱謂,全都變成了施暴者的代名詞。
  • 家有女孩兒,父母該如何教給女孩兒,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這幾個詞中,最令人震驚的,是「鄰居作案」,最讓人憤怒的,是「猥褻」,最讓人欣慰的,竟然是「ICU」。因為進了ICU,最起碼說明孩子還活著,還有救,比起「猥褻」,留住生命更重要。案件一發生,引起全網震驚和憤怒。從古至今,各種針對女孩子的猥褻,強姦,層出不窮,從未間斷。無論法律多麼嚴肅,多麼公正無私,都沒能保護所有的女孩子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