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送禮,受傷害的終究是孩子

2020-09-12 張小強LL

餘周周,你媽媽給老師送禮了。」

這句話就像一根針,把身邊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粉紅泡泡一個個地戳破。

送禮——被表揚——讀課文——得到講故事的機會………

她以為一切都是她自己努力得來的。她以為是上帝吹了一口氣送她站上了最高的舞臺。

其實,送她上青雲的,根本不是自然風。

餘周周憑自己的努力獲得特等獎,得到全省「故事大王」的稱號,卻被同學告知,因為送禮才得到機會,餘周周的努力不被認可,對她傷害太大。

其實,她也曾經聽過同學們的議論,關於背景,關於送禮。

小孩子們一邊神神秘秘地表示著自己的鄙視和不屑,卻又會在回到家之後央求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去付出點努力,像別的家長一樣常常去跟老師「溝通溝通」「搞好關係」。

像李玫瑾教授說的一樣,規則一旦被打破,就會有好多家長效仿,怕自己的孩子被區別對待,就會有好多家長去跟老師「溝通溝通」「搞好關係」。

為什麼有些家長非要去給老師送禮?非要去打破規則?

不信任老師

絕大多數老師,都是好老師,老師其實很單純,從學校畢業,再到學校教書,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和孩子打交道,環境單一,人際關係簡單,不會有太複雜的想法。

老師教學生是為了傳道授業解惑,教學生做人,實現自己的價值,幫助學生,並不是為了讓學生感謝自己,為了一點物質,他們是有大愛的。

有些家長不信任老師,不送禮,老師就不好好教,不送禮,老師就會區別對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長開始打破規則,開始送禮。

不要考驗人性

規則一旦打破,沒有公平性而言,而是利益化,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老師看學生也是看利益。

不是說老師不好,而是,這是人性,試想全班40個人,39個人都送了禮,只有你沒送,老師會不會心裡不高興,會不會對你態度不好?

你給所有老師送了禮,單單沒有給歷史老師送禮,歷史老師會不會心裡有想法:別人都有我沒有?看不起我?這科就不重要?非給你點顏色瞧瞧!

這就是人性,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

受害的還是孩子

沒有規則,送禮成風,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就像《你好,舊時光》裡的餘周周。

不送禮,老師看你不順眼,即使你很優秀,老師看不見,而是表揚送禮但表現平平的同學。

送禮,自己終於有機會去展現自己,得了大獎,同學說是因為你媽媽送禮,你才得獎,一點也不光彩,自己的努力全被抹殺。

沒有規則,孩子怎麼做都會受傷害。

學校應該是一片淨土,快樂的學習知識,快樂的交朋友玩耍,而不是過早的被利益所捆綁。

我同意李玫瑾教授說的,應該像反腐一樣禁止家長送禮,讓孩子自己去努力,體會到努力終將會有回報。

相關焦點

  • 聰明的家長,是孩子受老師關照的前提,看別人家長如何給老師送禮
    良性的家校關係是有助於教學的,可是不少家長在處理家校關係上,都比較簡單粗暴。開學後給老師送禮,甚至有的家長積極當選家委會,想用為老師分擔教學任務的方式,贏得老師好感,這樣老師就能對孩子好一些。在我的教學實踐中,當家長完全不配合老師的時候,我還會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種心有餘力不足的感覺。所以,聰明的家長是孩子受老師關照的前提,想和家長朋友聊聊,開學後如何給老師「送禮「。
  • 近六成受訪家長教師節慾送禮 怕老師記住沒送禮
    北京多數中小學的學生和家長均在教師節前夕,收到來自校方和老師「拒絕收禮」的類似通知。「到底送不送」,不少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犯難。  日前,新京報對97位北京家長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今年教師節期間,近6成家長和學生仍準備送禮,送禮者大部分是幼兒園孩子和小學生的家長。禮品既有自製賀卡和畫作,也有價值數千元的購物卡、加油卡。受訪家長中,準備的禮品價值最高的達3000元。
  • 發紅包又舉報,如此送禮太絕情,家長給老師送禮值得嗎?
    家長給老師送禮都有他自己的私心在裡面,老師呢,手裡沒有給人辦事的權力,無非就是給孩子調調坐位,多提問幾次,課堂上往孩子身邊多站站,根本也不值得家長去送禮。你見過自己的孩子不聰明,一送禮孩子就變聰明了,成績就在班級裡名列前茅啦,這都是不可能的事。不值得送禮,可家長為什麼還去給老師送禮呢?這是一種心理在作怪。文中的那個家長純粹是一種報復心理,他想通過送禮讓老師受到處分。
  • 李玫瑾俞敏洪對談:明明知道給老師送禮不對,家長為何偏偏要做?
    其次,一小部分家長給老師送禮,最後受傷害的是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如果老師收禮,養大了胃口,那些不送禮的家長和學生將會受害。即便是鄭淵潔,也不敢公開得罪老師,說到底就是怕孩子受傷害。那麼,關於給老師送禮,鄭淵潔是什麼態度呢?不要這樣做。
  • 教師節不送禮,孩子會被孤立?孰是孰非,家長該如何面對?
    ,搞好關係很重要;有一部分家長認為「送禮」是不正之風,不能助長。第一種:會送,為求心安,怕自己成例外這部分家長送禮是為了求個心安,認為送禮了老師會對自己的孩子更上心、更關照。如果教師節別人都送了,就你不送,反倒成了例外,怕老師區別對待。
  • 教師節家長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這樣送禮,老師不尷尬,家長也開心
    不用送禮也行吧。結果沒過幾天,朋友又跑來吐槽:不行啊,別的家長都送禮物啊,有的送口紅,有的送香水、購物卡什麼的,我要是什麼都不送,我家孩子豈不是要落在別人後面了?我無奈的告訴朋友,國家規定不允許送老師禮物,你要是送了,老師其實也挺為難的。這不僅不是在感激老師,反倒是給老師添了很多麻煩。
  • 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看看優秀孩子的家長都是怎麼做的
    剛糾結完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現在又要糾結中秋國慶要不要給老師送禮,後面一直往後還有更多節,當家長可真累。別怕,想要知道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看看優秀孩子的家長都是怎麼做的。一諾上學前,我很注重培養她的自主能力,上學後,由於她的自主能力強,老師們都很喜歡她。她也很喜歡老師。
  • 教師節的「送禮攻防戰」:家長的無奈,老師的尷尬
    湯琪 攝  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湯琪) 送花、送月餅、送話費、送微信紅包、送購物卡……教師節來臨,這些看起來和其他節日並無區別的送禮方式再次浮出水面。然而,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讓送禮、收禮逐漸演變成一場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攻防戰」。這禮到底該不該送?送了之後,真能為孩子爭取到老師更多的關照?
  • 教師節,家長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看完再也不為難了
    關於這個話題,家長們分成了三派:送禮派:當然要送了,中國是個人情社會,送禮好辦事。你送了老師能在學校更關注你的孩子,給孩子更多機會。不送禮:我們和老師的關係實質是服務關係,我們付了學費的,老師就得給我們家孩子服務,送禮真的沒必要。
  • 給老師送禮的陋習到底應該怪誰?聯繫實際告訴家長杜絕送禮的方法
    有些孩子特別調皮,而家長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個時候,家長都會選擇給老師送禮,在人情社會中,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多加照看。第二類是孩子有上升空間的家長。有些孩子成績中等,假如經過努力,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這個時候,家長也會想到給老師送禮。第三類不送禮心中不安的家長。有些孩子成績本來就很好,但家長不放心,心裡總想著其他家長都送禮了,假如我不送的話,恐怕對自己的孩子不利。
  • 孩子考駕照給教練送禮;學生開學給老師送禮,有必要嗎?
    那就是:用不用給老師送禮?送了禮,老師會不會對孩子更好一些?送什麼禮物好?用什麼方式送好?老師如果不收會不會產生尷尬?總之是猶猶豫豫、頗費心思。我要說,如果你心胸坦蕩不是想搞特殊化就不要送;如果你不想為敗壞社會風氣添油加醋就不要送;如果你想要孩子健康正常地成長就不要送。因為絕大多數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跟家長的心是一致的。家長是望子成龍;老師是希望桃李芬芳。
  • 又是一年教師節:家長送禮無奈 老師收禮尷尬
    薛先生的孩子在海口市第九小學就讀,對於節日送禮的目的他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送禮的直接目的就是希望老師在眾多學生中多關注下咱家的孩子。我們家的孩子比較調皮,希望老師平時多多提點一下。不然全班這麼多學生老師哪裡看得過來。」  去香港出差的胡女士忙完了公事就開始忙著給老師置辦禮物,最後選中了四五百元一瓶的香水。
  • 周圍家長都給老師送禮了,我也要送嗎?
    廣州受訪家長有 52 .24%表示會給老師送禮; 而佛山問卷調查的這一數字僅 25.57%,接近一半的佛山受訪者表示 不會給老師送禮。另一方面,62%的廣州教師對家長送禮有點糾結, 表示收不收都兩難。家長冼女士表示,「其實送 禮也很煩,送多少、怎麼送都是問題。」冼女士孩子讀小學五年級, 從幼兒園開始就一直給老師送禮,一般是 200-500 元不等的購物卡。 冼女士說一來想表達對老師的心意,二來也希望跟老師走近些,以後比較容易交流。「剛開始是親手交給老師,後來是包好放在孩子書包裡,讓孩子去送,最近這一兩年風聲很緊,改成 ems 送了。」
  • 這3種孩子在幼兒園最受老師"歡迎",和送禮沒關係,你家中了嗎
    這3種孩子在幼兒園最受老師&34;,和送禮沒關係,你家中了嗎?對於孩子來說,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和自己的家人待在一起的,因此進入幼兒園對他們來說是第一次離開父母,自己獨自面對老師和同學,這也是孩子走進集體生活的第一步。
  • 教師節前夕幼兒園發簡訊「預防」家長送禮
    調查顯示逾四成受訪家長明確表示教師節不送禮,不過有個別家長仍變著法子送大禮新快報記者 沈逸雲 王娟 通訊員 張梅芳 鍾麗鈴「嚴禁老師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支付憑證、鮮花、卡片等財物……」教師節前夕,就當不少家長還在為今年教師節送禮頭疼時,天河區一幼兒園的家長們收到了這條「定心丸」簡訊,希望家長們配合監督。
  •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給老師送禮,該不該給老師送禮?家長說法不一
    孩子上學了,老師教孩子學習知識,這是老師的職責。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作為家長首先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師,教育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而不是要考慮給老師送禮的問題。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唯恐自家孩子落在別的孩子後面,又害怕老師不盡心。
  • 武漢市教育局:教師節家長不要籌款送禮、贈送鮮花
    當然,有些家長表面上在猶豫,但其實內心深處是不情願送禮的。教書育人本來就該是老師的本分,但不送禮又擔心自家孩子被老師區別對待,或迫於無奈,或盲目從眾,只能想方設法給老師「意思意思」。>「教師節送禮」現象的厭惡——家長留言:今年能不能杜絕教師節送「花」?
  • 孩子在幼兒園受委屈,原因令家長感到憤怒
    羨慕之餘也就聊到的子女的教育問題,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現在很多家長也都選擇把孩子送往私立的幼兒園,因為私立幼兒園會教孩子很多東西,而公立幼兒園則不會,但是筆者的一個同事就遇到了一些煩心事。事後才了解到,上這個幼兒園的家長在開學前老師家訪的時候都送過禮,自己的孩子這麼被老師針對,實際就是自己沒有送。
  • 家長給孩子老師送禮,算不算違法?
    首先要弄清楚,家長送禮的目的是什麼?送多?送少?如果說,家長為了「巴結」老師額外對自己孩子好點,得到特別照顧。特地送點「小意思&34;數額達到犯罪的額度,那就另當別論了,家長的行為就算得上行賄犯罪了。如果老師收了也算得上是受賄犯罪了。當然,如果老師本人或是家裡人,遭受不測災禍,家庭經濟陷入窘境,為了報達老師恩情,送點禮物援助也是應該的。若是禮物過大,還是要通過學校組織轉交為好。
  • 教師節家長為防被拒快遞送禮
    家長為防被拒欲快遞送禮 老師:教師節莫變味送禮節  作者:林穎穎 李芹  今天是教師節,為了孩子,家長們在送禮上動起了腦筋,而其中又以剛「入門」的新生家長最為積極。記者近日從滬上大中小學了解到,已有大一新生家長準備乘機給老師送上「見面禮」,而有些中小學新生家長為防送禮被拒,則準備用快遞方式送禮到教師辦公室。     這些家長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卻可能給孩子和老師造成負擔。一些大學輔導員表示,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想讓孩子得到重視,並不能通過送禮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