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志願錄取逐漸公布,
大家聊天的話題也都是圍繞的子女的教育開展,張三家的孩子考上了清華北大,李四家的孩子考上了交大復旦,聽的人眼熱不已。
羨慕之餘也就聊到的子女的教育問題,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現在很多家長也都選擇把孩子送往私立的幼兒園,因為私立幼兒園會教孩子很多東西,而公立幼兒園則不會,但是筆者的一個同事就遇到了一些煩心事。
事情是這樣的:同事自認為,孩子在上小班之前上過早教班半年,已經適應集體生活,而且她比較早熟,吃飯睡覺上廁所根本沒問題,甚至穿衣穿鞋疊被子都OK,上學第二天,爸爸送到幼兒園大門口,丟下她就趕去上班,她自己刷了入園的門卡,憑著第一天的記憶找到自己的班級。相比剛入學有的孩子要哭好多天的,同事覺得她是很棒了。
結果才過了一個禮拜,老師就要求見家長,開門見山:孩子吃飯時腿不好好放、上課時老是不注意聽講自己玩自己的、睡覺時老是找其他小朋友說話、小組互動和其他小朋友相處也不好……聽起來,一無是處啊。
一開始同事還想著息事寧人,按捺住火頭,先是檢討,說好話。但是老師還是不依不饒。最後終於沒忍住,和老師吵了起來,和老師發生了衝突,梁子也就這樣結下了。
事後才了解到,上這個幼兒園的家長在開學前老師家訪的時候都送過禮,自己的孩子這麼被老師針對,實際就是自己沒有送。
其實當別人說要送禮的時候,同事心裡有考慮,但是她老公死木疙瘩,堅決不同意,想著自家孩子語言表達清晰,自理能力強,就算老師不特殊照顧,也不至於有什麼問題,所以最後沒送。結果鬧成這個結果,讓同事也懊惱不已,現在是想著給老師送禮緩和關係,還是轉學到別的幼兒園?畢竟還有三年時間,同事怕自己孩子受更大的委屈。
有些同事就覺得老師很不負責任,因為一般幼兒園老師跟家長溝通時,會先提出孩子的問題,然後給出糾正的辦法,並告知家長需要如何配合。一下子說孩子一堆毛病是幾個意思?很明顯是禮沒到位,建議同事換幼兒園。她沒職業操守且得罪過她,孩子在幼兒園肯定要受委屈的。
有個同事就建議送禮緩和關係,畢竟一家就這一個孩子,送點禮可以省了多少事。不過剛說完就遭到另一個同事的反駁:堅決不送,就是有你們這種息事寧人的做法才助長了她們的氣焰,並且把老師的所作所為記錄下來,去舉報……
各位讀者們,你們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又是如何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