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是多少人的噩夢,父母的比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2020-10-03 小徐育兒講堂

「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這次考試又考了第一名」,「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懂事,每天都幫媽媽做家務,再看看你除了吃就是玩的」……相信這是每一個孩子都聽父母說過的話,在父母的眼中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最好嗎,而自己的孩子好像永遠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在綜藝節目《少年說》之中,有一個女孩對媽媽說了這樣一段話:你能不能別總是拿我各位能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並質問自己的母親: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但是這位小女孩的媽媽卻認為自己的女兒就是需要打擊,否則就會「飄」。

而這個小女孩卻是很優秀的——全班第一;全校第一;全年級第一;全聯盟第一,就這樣一位「四項全能」的女兒,媽媽卻還是不滿意;當女兒有一位「學霸」閨蜜時,媽媽卻說:「你這麼差,為什麼她會跟你做朋友?」這位媽媽對女兒的教育觸動了我內心的情緒,在這對母女的身上,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

在許多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有種種缺點——學習不好,任性不聽話、沒有才藝、嘴巴不甜,總之只要是別人家孩子身上的優點都能成為自己孩子的缺點,在家長眼中的「別人家孩子」是「十全十美」的,但是這樣「十全十美」的孩子真的存在嗎?

小時候鄰居家的孩子和我是同年級的同學,我倆經常一起上下學,也算是形影不離的夥伴;也真是如此兩家的家長就經常拿我倆一起比較。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回來的路上遇到了鄰居的阿姨,她看著我手裡提著菜籃子十分羨慕地對我媽媽說:」哎呀,你家孩子可真懂事,知道幫媽媽提著菜籃子。「我們一起回來的路上,媽媽還打聽了鄰居阿姨家孩子的期中考試成績,聽到人家孩子考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媽媽的語氣裡都充滿了羨慕。


回到家後,媽媽就開始催促我學習,還指著鄰居家的方向說:「你看人家孩子,又考這麼好,再看看你的成績,都要墊底了。」我就這樣因為媽媽莫名的怒火而被訓斥了一頓。第二天我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上學的時候i,我發現她也是垂頭喪氣的,我倆互相說了彼此的煩心事發現竟然都是因為對方,原來,我們都成了彼此「別人家的孩子」,她的媽媽誇我聽話懂事,我的媽媽誇她成績優異……


其實,當我們父母們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時,別人家的父母可能也在羨慕我們的孩子。父母看到的「別人家孩子」總是都是閃光點的,而對「別人家孩子」的不了解也使得父母們對「別人家的孩子」只能看到優點,從而概一而論;也正是因為這樣使得家長們無視自己孩子的優點,對孩子不斷提出更嚴苛的要求。


「別人家的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

1、使孩子失去自信,造成孩子自卑

當父母對對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多度的誇讚,而無視自己孩子的優點,長時間孩子就不敢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想法;甚至當孩子取得進步父母給予的不是讚揚與鼓勵,而是質疑與比較,這樣就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孩子自卑。


2、使得孩子質疑自己

「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每一個孩子最大的痛,自己的爸爸媽媽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而是不斷地讚揚別人,說自己的孩子「不好」、「不行」;父母是每一個孩子最值得信賴的人,如果連父母對他們都是質疑與批評,那麼孩子自己也會不相信自己的長處,產生質疑自己的心理。


3、扭曲孩子價值觀

「你看看誰誰誰……」有時候,父母的不斷比較不但起不到激勵孩子的作用,甚至使孩子產生對「別人家的孩子」仇視的心理,他們討厭自己的爸爸媽媽誇別人,討厭因為「別人家孩子」的存在使得自己變得「一無是處」,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就可能導致孩子的價值觀發生扭曲


4、使得親子關係變差

和諧的家庭關係中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關係的親密,而維護良好的親子關係更需要作為父母的智慧教育,但是如果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優點無視,而對毫無關係的孩子的讚賞;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有一個「外人」的障礙,使得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差。

相關焦點

  • 別人家的孩子,給多少兒女帶來了傷害
    中國青年報社有調查表明中國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父母有拿過自己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的行為,你是否是那其中的一員呢?父母之所以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是想要激勵孩子向別人的長處看齊,而孩子呢?孩子只會覺得你是在否定他。我小時候,就是你們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 別人家的孩子有毒,父母的默默支持叫愛
    沒有人定義,也沒有明確的標準,就是超越周圍所有人,成為最優秀的少數幾位,大概對家長來說就是有出息。於是,家長便開始不自覺地開始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孩做比較。你看隔壁家的小孩怎麼樣了,親戚家的哥哥姐姐又怎麼樣了。比如:你家小孩會走了呀,我家的還不會呢。人家王阿姨的兒子,早就起床了。你表姐早就做完作業了,你呢?還在磨蹭!
  • 有一種比較叫「別人家的孩子」,可我也想要「別人家的父母」
    網友C:這個孩子寫的好乖啊,就算爸爸這樣說自己,還是會說出親愛的爸爸,並且還希望爸爸身體健康,挺有愛的一孩子啊。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因為知道被比較有多傷自尊,多傷心,所以不拿自己的父母和別人的父母比較。
  • 「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傷人?父母的比較式教育,會讓娃越比越差勁
    文章/熊二編輯/馨月在小時候我們總是能夠從爸媽的口中了解到別人家的孩子,這個人有時候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有時候是我們仰慕的對象,有時候又是讓我們恨得咬牙切齒的人。這個人在我們第一次考試進步的時候就能夠次次保持年級第一;在我們剛剛學會第一支舞時,就已經能夠獨立上臺表演。這位孩子成為了支配我們童年的噩夢,而父母總是叫他們&34;,我們動不動就得被父母拿著和他比較。
  • 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對孩子有哪些傷害
    你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嗎?「你看看你的同桌」「鄰居家的孩子如何如何」這些都是父母用來比較的話。適當的比較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但如果經常用來比較,對孩子有什麼傷害呢?當父母經常「誇獎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優秀時」,目的是激發孩子的鬥志。可是會適得其反,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面子,技不如人,感受不到人格的尊嚴和重視,個人的存在價值也受到否定。
  • 「別人家的父母」教出「別人家的孩子」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作為家長要先正視 「不如別人」這一現象。只要有比較,就會出高下,而且評判標準不同,結果也會不同。既然,默認了比較這一行為,那麼,就要承擔比較結果不如人的風險。在這一前提下,我們再來探討如何讓結果更好看。
  • 事業婚姻生孩子,在父母的比較下,誰能永遠當「別人家的孩子」?
    可殘酷的現實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是血緣關係,即便別人家的孩子再優秀,父母內心親近和深愛的都只有自己的孩子。可在父母的比較話語體系下,被比下去的孩子感受到的愛打了折扣。而「別人家的孩子」即便再辛苦再優秀,得到的愛也僅限於自己的父母。
  •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父母應扔掉比較,讓孩子獨自美麗
    導讀:「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父母應扔掉比較,讓孩子獨自美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父母應扔掉比較,讓孩子獨自美麗!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要總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家長們也樂於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育我們。大多數父母心中都住著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中國父母總是喜歡拿自己家的小孩和別人做比較。在節目《少年說》裡,有一個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她坦言,在她的父母口中也存在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即使自己各科成績都很優越,可是父母卻還是拿自己的弱勢科目——體育去比較。
  • 曾經一直被父母拿來比較的「別人家孩子」,現在都如何了?
    記得小的時候,父母總愛拿我們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成績上要比,才藝上要比,甚至體重上飯量上都要比。你小時候有過這樣得煩惱嗎?所以說,你的兒時宿敵「別人家的孩子」現在如何了?,別人只會看到你有多優秀,而不會在意你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 別讓「別人家孩子」傷了自己孩子
    我們小時候可能都曾被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傷害過,而等我們長大了成了父母,也變得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爸爸媽媽,你們知道這樣的比較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傷害嗎?傷害一:打擊孩子自信心當父母拿別的孩子與自家孩子比較時,孩子的第一感覺是自己不夠好,父母不喜歡自己,更喜歡鄰居家的小孩。因此,他可能會鬱悶會自卑,自我價值感降低,不再自我肯定,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 羨慕別人家孩子,先做別人家父母
    「別人家孩子」這個特殊的物種,多少媽媽見了兩眼放光,而且羨慕的咬牙切齒,多少自家孩子活在你的陰影中,甚至懷疑自我。 他們曾多次對著你吶喊:別人家孩子,請別讓我媽認識你。 父母滿眼是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卻只會盯著自家孩子的缺點;那你知不知道,在孩子眼裡你和別人家的父母,又是怎麼樣的存在?
  • 媽媽別拿我和別人比較了:學學別人家孩子,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其實這樣的家長很多,看到自家孩子哪點做得不好了,就會搬出別人家的孩子,想以此激勵孩子懂事上進。 殊不知,那種被比較、不被肯定的感覺會給孩子造成深深的心理傷害。 家長拿自己孩子和別人比較,本意是想讓孩子在對比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學習對方身上的優點。
  • 父母吵架,輸得永遠都是孩子!吵架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你了解多少
    父母吵架,輸的永遠都是孩子! 父母吵架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1.讓孩子產生消極的情緒孩子都是對父母充滿依賴的,渴望得到父母的關心和呵護。平時父母都是和藹可親的,但是吵架時的父母完全沒有了平時的樣子,取而代之的是緊張的環境,這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和焦慮的情緒。甚至有的時候父母為了孩子的事情吵架,孩子會認為這都是自己的錯誤,進而以後做事會小心翼翼,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 一等父母鼓勵孩子,二等父母比較孩子
    導讀:一等父母鼓勵孩子,二等父母比較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等父母鼓勵孩子,二等父母比較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看,學習好,又懂事,仿佛我們再用功再努力也無法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這個時候就想問一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不同家庭會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希望我們不要再用別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激勵。
  • 比暴力更可怕的是「軟暴力」,父母切忌情緒勒索,給孩子造成傷害
    作者/蓓蓓編輯/蓓蓓導語在每個人的印象中,肯定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父母總是會拿那些優秀的孩子與自己比較,想以此達到激勵自家孩子的目的,但父母卻沒有想到這樣的做法,會讓這個&34;成為自家孩子的噩夢。
  • 不要總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優秀的孩子不是和別人比出來的。
    愛比較百害無一利,尤其是孩子。 我們每一個人心裡可能都有過被比較的苦…… 每一個人發展軌跡都不同,有什麼好比呢。只是短暫心理滿足或者心理宣洩而已。 我從來不喜歡比較,尤其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的孩子比較。
  • 該不該拿自家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因為現在不少孩子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社會的經濟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長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空前提高。多年前,一篇名為「別人家的孩子」的帖子甚至在網上「走紅」。以至於現在「別人家的孩子」竟然成了不少家長們酸溜溜的口頭語。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已經成了一種十分普遍的社會現象。
  • ...討厭聽「別人家孩子」?大多數父母低估了這句話對孩子的精神傷害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的陳美齡說:永遠不要拿孩子和別人去比對,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生活中,像天天爸爸這樣,喜歡將「別人家的孩子」作為參照來激勵子女的家長,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