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這次考試又考了第一名」,「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懂事,每天都幫媽媽做家務,再看看你除了吃就是玩的」……相信這是每一個孩子都聽父母說過的話,在父母的眼中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最好嗎,而自己的孩子好像永遠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在綜藝節目《少年說》之中,有一個女孩對媽媽說了這樣一段話:你能不能別總是拿我各位能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並質問自己的母親: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但是這位小女孩的媽媽卻認為自己的女兒就是需要打擊,否則就會「飄」。
而這個小女孩卻是很優秀的——全班第一;全校第一;全年級第一;全聯盟第一,就這樣一位「四項全能」的女兒,媽媽卻還是不滿意;當女兒有一位「學霸」閨蜜時,媽媽卻說:「你這麼差,為什麼她會跟你做朋友?」這位媽媽對女兒的教育觸動了我內心的情緒,在這對母女的身上,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
在許多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有種種缺點——學習不好,任性不聽話、沒有才藝、嘴巴不甜,總之只要是別人家孩子身上的優點都能成為自己孩子的缺點,在家長眼中的「別人家孩子」是「十全十美」的,但是這樣「十全十美」的孩子真的存在嗎?
小時候鄰居家的孩子和我是同年級的同學,我倆經常一起上下學,也算是形影不離的夥伴;也真是如此兩家的家長就經常拿我倆一起比較。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回來的路上遇到了鄰居的阿姨,她看著我手裡提著菜籃子十分羨慕地對我媽媽說:」哎呀,你家孩子可真懂事,知道幫媽媽提著菜籃子。「我們一起回來的路上,媽媽還打聽了鄰居阿姨家孩子的期中考試成績,聽到人家孩子考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媽媽的語氣裡都充滿了羨慕。
回到家後,媽媽就開始催促我學習,還指著鄰居家的方向說:「你看人家孩子,又考這麼好,再看看你的成績,都要墊底了。」我就這樣因為媽媽莫名的怒火而被訓斥了一頓。第二天我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上學的時候i,我發現她也是垂頭喪氣的,我倆互相說了彼此的煩心事發現竟然都是因為對方,原來,我們都成了彼此「別人家的孩子」,她的媽媽誇我聽話懂事,我的媽媽誇她成績優異……
其實,當我們父母們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時,別人家的父母可能也在羨慕我們的孩子。父母看到的「別人家孩子」總是都是閃光點的,而對「別人家孩子」的不了解也使得父母們對「別人家的孩子」只能看到優點,從而概一而論;也正是因為這樣使得家長們無視自己孩子的優點,對孩子不斷提出更嚴苛的要求。
1、使孩子失去自信,造成孩子自卑
當父母對對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多度的誇讚,而無視自己孩子的優點,長時間孩子就不敢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想法;甚至當孩子取得進步父母給予的不是讚揚與鼓勵,而是質疑與比較,這樣就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孩子自卑。
2、使得孩子質疑自己
「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每一個孩子最大的痛,自己的爸爸媽媽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而是不斷地讚揚別人,說自己的孩子「不好」、「不行」;父母是每一個孩子最值得信賴的人,如果連父母對他們都是質疑與批評,那麼孩子自己也會不相信自己的長處,產生質疑自己的心理。
3、扭曲孩子價值觀
「你看看誰誰誰……」有時候,父母的不斷比較不但起不到激勵孩子的作用,甚至使孩子產生對「別人家的孩子」仇視的心理,他們討厭自己的爸爸媽媽誇別人,討厭因為「別人家孩子」的存在使得自己變得「一無是處」,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就可能導致孩子的價值觀發生扭曲
4、使得親子關係變差
和諧的家庭關係中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關係的親密,而維護良好的親子關係更需要作為父母的智慧教育,但是如果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優點無視,而對毫無關係的孩子的讚賞;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有一個「外人」的障礙,使得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