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祖志傳家風!一家三代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2020-12-13 瀟湘晨報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首席記者 杜慧 通訊員 劉書兵)翻開平山縣村莊考一書的兩河篇,你會發現一個非常醒目的名字,她叫喬建珍,擔任中國駐巴西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至今在巴西任教九年,為中國的漢語言文化在世界推廣做出了突出貢獻。值得稱頌的是她一家三代都是名師,為當地的教育事業奉獻一生。

喬建珍今年 56 歲,出生於平山縣兩河鄉兩河村。

她的爺爺叫喬端,1947 年在南甸鄉蘇白雁村創建了初級小學,擔任校長。那時農村條件差,有許多學生上不起學,他就拿出自己微薄的津貼來資助貧困生上學。

一年秋天,雨水連綿,學校教室漏水,因村裡窮無錢修繕,他就賣掉部分田產維修,當時人們都知道 " 喬端當老師,不圖名和利,賣掉家裡地,捐錢辦教育 ",他的善舉被評為 " 模範民主人士 "。

喬建珍的父親叫喬文質,中學畢業後,便子承父業,卻因家是富農被教師隊伍拒之門外,他鬱悶不已。

1978 年,他再次申請當教師。這時,許多人勸他,家有半升糠,不當孩子王,你幹什麼不行,非要去當一個收入低,被人看不起的窮教師?!

當教育部門找他談話時,他說,我當教師一不圖名,二不圖利,為的是給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因為我的父親就是一名偉大的人民教師,圖的就是子承祖業傳家風,代代教書來育人。

他的堅持感動了有關領導,經過層層考試,便批准他當了一名小學民辦教師。

那時民辦老師每月只有 6 元錢的生活補貼,主要收入還是靠種地來維持生活。

他無怨無悔,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學上,從未請過一天假。

有一年他任教六年級數學科,在升初中考試時,全班學生全部考入重點初中,他也成了學科帶頭人,那一年他被評為市級 " 優秀園丁 ",縣教育局將他轉為公辦教師,多年的教師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

1984 年,喬建珍高考成績優異,當填寫志願時,她猶豫不定,父親斬釘截鐵地對她說,咱家與教書有緣,你爺爺和我還有你渾身流淌著教書育人的血緣,還是報考師範類院校吧!

於是她填寫了河北師範院校。大學畢業後,留學成了一名大學教師。

這一幹就是 30 多年。

2012 年,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高,漢語熱持續升溫,全球對漢語教師的需求急劇增加,中巴兩國大學在巴西聯合創辦了裡約孔子學院,她被選拔為學院中方院長。有人勸她巴西條件苦還是放棄吧!她說,我到那裡是推廣中國漢語文化的,不是享福的,便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前往巴西的飛機。

在巴西,她除了上課,還要出席各種活動,協調各項事宜,每天馬不停蹄地工作著。

一次她外出參加由巴西有關部門組織的集會,不料遭到了搶劫,犯罪分子將她的手機,現金,洗劫一空。

2014 年,她的母親得了心臟病,情況危急,家人給她打電話說明情況。

那幾天,她正在為推廣中國漢語文化組織記者招待會,忙的不可開交。

她深知,自古忠孝難兩全,她既然選擇了祖國,那麼國家利益至高無上。

在她母親病重期間,她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為國家贏得了信義和榮譽。

喬建珍在巴西任教九年,為巴西國家培養漢語言文化人才 2500 餘名,這些人才在中巴各個領域為兩國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喬建珍被鄉親們稱為 " 巾幗英雄 "。

編輯:贊贊

責編:寧寧

【來源:燕趙晚報ZAKER石家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承祖志傳家風 喬建珍一家三代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值得稱頌的是她一家三代都是名師,為當地的教育事業奉獻一生。喬建珍今年56歲,出生於平山縣兩河鄉兩河村。她的爺爺叫喬端,1947年在南甸鄉蘇白雁村創建了初級小學,擔任校長。那時農村條件差,有許多學生上不起學,他就拿出自己微薄的津貼來資助貧困生上學。
  • 承祖志傳家風,一家三代教書育人
    翻開平山縣村莊考一書的兩河篇,你會發現喬建珍名字,她擔任中國駐巴西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至今在巴西任教九年,為中國的漢語文化在世界推廣做出了貢獻,然而更應該稱頌的是她一家三代都是知名教師,都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獻出了一生。
  • 一家三代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然而更應該被稱頌的是,喬建珍一家三代都是教師,都為當地的教育事業奉獻一生。   喬建珍今年56歲,出生於平山縣兩河鄉兩河村。她的爺爺叫喬端,1947年在南甸鄉蘇白雁村創建了初級小學,並擔任校長。那時農村條件差,有許多學生上不起學,喬建珍的爺爺就拿出自己微薄的津貼來資助貧困生入學。
  • 江西這一家三代6人執教,傳承的家風是「認真」2字​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在江西省萍鄉市有一個教師之家,祖孫三代,出了6位教師,他們還很受學生和家長歡迎。在第36個教師教師節前夕,72歲的退休教師龍小萍陸續收到了女兒們送上的祝福。對於教育事業,龍小萍這一大家子稱得上是滿懷深情:上一代,她的父母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教師;下一代,她的三個兒女都奮戰在教育一線
  • 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比如下面的這則俗語,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平常的的密切來往,以及外甥的崇拜模仿,加上血緣的關係,受到的這種影響至少能延續三代。即使這代不像,到下一代相象的也有,因此在農村老人們就常說「舅家風,三代傳」。 不過在筆者看來,人世間的親情不在於血緣,更多的在於平時的交往走動,看似無聊平淡的走動,才能真正的促進彼此間的感情。反之,即使是最親的舅舅,兩人的關係也會越來越淡漠。
  • 「話語鏗鏘,丹心閃耀」一家雙門三代教師,場面暖人
    一家三代人近百年的傳承從事同一份工作沉甸甸的教鞭一代代傳遞王兵、王亞楠的爺爺、父親也都是從事教育事業勤勤懇懇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當稱得一家雙門「教育世家」教書育人
  • 泉港:一家三代同守三尺講臺,累計已173年
    在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們這個書香門第的平凡故事。今年已是88歲高齡的柯友明,是一名退休老教師,1956年,23歲的他站上了三尺講臺
  • 三尺講臺為花朵,教書育人做園丁
    今天是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最美教師節」來臨了,從古到今,教書育人、言傳身教都是老師的職責和使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多少園丁都孜孜不倦的教導著祖國的花朵。春風化雨潤花蕊,三尺講臺寫春秋。
  • 人物故事 | 「教師世家」林文柏:一家三代六位教師
    一家三代出了六位教師,教齡加起來共117年。這個被評為「教師世家」的家庭是莆田市秀嶼區笏石鎮林文柏家。在林天章看來,執掌教鞭是他們這個家族的優良傳統。原來當年在林老師的精心輔導下,她參加學區數學競賽獲得二等獎,從此她對數學的興趣更濃,學習的積極性更高……考進軍事院校的李天佑,以前數學一般般,自從林老師經常給他「開小灶」後,他的數學成績進步很快……如今的林天章已是桃李滿天下。
  • 正派家風:從皇宮走出的一門三代國子監祭酒
    皇帝不僅親自確定前三名的名單,而且親自參加這個公布殿試成績的典禮。所以,來自四面八方的讀書人得以踏入皇宮,受到皇帝的禮遇,感受到金榜題名的無上榮耀,這對讀書人而言,的確有巨大的鼓舞和激勵作用。從明成化到萬曆年間,福州有林姓一家人,一家四代之中,先後有多人來到皇宮,參加殿試,結果出了七位進士。在這七位進士中,又先後出了三位國子監祭酒、五位六部尚書。
  • 大理故事 | 三代從教守初心 教師世家傳薪火
    「三代從師,桃李芬芳。」對於巍山縣退休幹部張紹仁一家來說,每年最重要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教師節。8月19日,記者走進巍山縣大倉鎮振興村,大理州最美家庭張紹仁的家就在村頭的一塊水稻田邊。他還組織了大倉老幹部家庭教育巡迴講師團,針對當地外出務工人員多,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乏的實際,深入村寨義務先後為2000多群眾講解家庭教育及家風知識。「有好家風社會風氣才會好,社會風氣好了,祖國才能更加和諧昌盛。」 張紹仁說。
  • 順德好家風:耳濡目染,一家三代愛書法
    從三個層面分別歸納了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以及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與之相呼應的是,在此前後,中央級媒體分別以報導或評論的形式,將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個具體現實和另一個宏觀抽象的兩個概念進行評點、探討與思考,並將家風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基本的載體進行關注。  落土順德,順德人的家風又是什麼?順德人又是怎樣理解家風的?
  • 集寧師範學院:春華秋實桃李滿天下,教書育人英才遍草原
    到了2000年新世紀,烏蘭察布盟師範學校和烏蘭察布盟蒙古族師範學校併入集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體。時隔九年之後,教育部批准在集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建立集寧師範學院。現如今的集寧師範學院,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而且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全區整體轉型發展試點學校。
  • 一家教書匠 「三代」不了教師情
    一家「教書匠」「三代」不了教師情> 俗話說,家有半升糠,不當孩子王,可在勝利鎮南新汪村,杜汝才一家三代人卻都義無反顧的選擇當「孩子王」,立足鄉村幾十年,用一腔熱血去傳承教育,擋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蠟燭精神」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 曾經的教師,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如今教師已經被某些人搞臭了
    曾經的教師,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如今教師這個職位已經被某些人搞臭了,體罰,主動索禮,上課不積極,下學收費補課題。
  • ...2020年全國最美家庭——​鶴峯縣周安秀家庭:科學教子傳家風
    最美家庭事跡展播|2020年全國最美家庭——​鶴峯縣周安秀家庭:科學教子傳家風 2021-01-07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鄱陽:洪氏家規家訓家風天下傳
    ,激勵一代代莘莘學子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兩個百年中國夢努力奮鬥。今年鄱陽文理科狀元洪巖、洪睿及36名洪門學子參加學習家規家訓家風活動,來自縣內外洪氏家親二百餘人參加共襄盛世。學家規,傳祖訓洪皓、洪邁、洪适、洪遵標領絕代、個個才華橫溢、忠心報國,他們的精神涵養著鄱陽的世風、文風、家風,歷經千年,彌久芬芳。
  • 傳承好家風 涵養好作風|「清風廉語」家風家訓之「書香傳家」系列(三)
    良好的閱讀習慣,會開闊視野、增長見聞、豐富學識、陶冶情操,為工作增添源動力、為家庭培樹好家風。本期「清風廉語」家風家教家規家訓系列展播將繼續「書香傳家」系列,與您共同分享讀書好家風! 一家「書蟲」共同在書香中成長——朱新玉家庭的家風朱新玉家庭,先後被評為淄博市、臨淄區最美「書香家庭」, 區教育系統「最美教職工」家庭。
  • 【教育世家】三代承前啟後 百年傳道授業
    來源:泉港區融媒體中心  在泉港區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們這個書香門第的平凡故事。概述:在泉港區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
  • 一家三代10位「教書匠」61年助上萬學生「出山」
    作者:石小傑一家三代 同為「園丁」紮根山村 教書育人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一家出了十個「教書匠」 三代人接力教書育人9月10日,教師節。對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甘棠鎮甘棠小學教師聶松來說,今天是最隆重的節日,因為一家三代中有十名教師都要在這一天共慶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