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中國打出了一支強大的炮兵部隊,喀秋莎功不可沒

2020-12-25 陸寧聊歷史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打出了一支強大的炮兵部隊,喀秋莎功不可沒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正式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隨著蘇式裝備的換裝,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輕武器的火力投射絲毫不遜於美軍。喀秋莎火箭炮是唯一能完全壓制美軍的武器。

整個韓戰期間,志願軍共裝備了120臺喀秋莎火箭炮,全部隸屬於第48軍第21炮兵師。由於喀秋莎火箭炮不同於常規火炮,對炮手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志願軍士兵甚至從來沒有見過喀秋莎火箭炮的模樣,所以他們在國內進行了長達5個月的訓練,然後才拉到朝鮮作戰。

1951年9月1日,志願軍炮兵第21師203團接到命令,支援志願軍第27軍79師235團對在後東裡布陣的美7師兩個營發起反擊。203團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地把24輛喀秋莎火箭炮開進了預設陣地,做了嚴密的偽裝。隨著志願軍團長的一聲令下,203團的24門喀秋莎火箭炮一起轟鳴,瞬間384枚火箭炮帶著無數條火龍衝向敵方防禦陣地,劇烈的爆炸將陣地上的美軍完全覆蓋。據戰後統計,在志願軍的火箭彈攻擊下,美軍兩個營有700多人犧牲。

目睹炮擊的志願軍士兵感嘆道:"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實在太大,它的威力足以毀天滅地,讓美國佬也嘗嘗被炸的滋味。"

喀秋莎火箭炮在朝鮮戰場上首次亮相,在志願軍的各大戰役中,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是志願軍戰士最信賴的朋友。

志願軍老戰士譚炳雲後來接受採訪時,對喀秋莎火箭炮有這樣的評價。"美國人的武器比我們先進很多倍,但蘇聯老大哥提供給我們的喀秋莎火箭炮幫了大忙,那東西威力很大,只要一發炮彈,美軍陣地上基本沒有活人。"

喀秋莎火箭炮最瘋狂的時刻就是晉城之戰,李承晚拒絕籤署停戰協議,並揚言即使沒有美國,也要和志願軍戰鬥到底。既然如此,志願軍就奉陪到底。此時的志願軍就像是突然翻身的暴徒,部隊全部換成了蘇式裝備,無論是火力還是兵力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這一次志願軍是鐵了心要狠狠的教訓一下李承晚的南朝鮮軍隊。

1953年7月13日晚21時,志願軍第20團1000多門火炮向南朝鮮軍陣地呼嘯而來,喀秋莎火箭炮發射器一次性發射69發炮彈。整個南朝鮮軍陣地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毫無還手之力。這是難得一見的火箭炮射擊場面,志願軍終於打出了一場和美軍一樣豐富的戰鬥。

抗美援朝戰爭使中國打出了一支強大的炮兵部隊,這支部隊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部隊之一,其中喀秋莎火箭炮功不可沒。

相關焦點

  • 走進抗美援朝英雄部隊丨邊打邊訓的志願軍炮兵 為建設強大的人民...
    炮兵素有「戰爭之神」的美譽,但在韓戰初期,我軍炮兵的數量和質量卻與美軍有著數十倍的差距,戰爭的強度與烈度,催促著我軍炮兵的加速發展。1950年冬開始,8個步兵師的近5000名幹部緊急集結於位於瀋陽的軍委炮校,他們要在3個月內完成從步兵到炮兵的轉變,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開始了。
  • 《金剛川》中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猛?一口氣384發碾壓美軍炮兵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擁有喀秋莎的時間,其實並不久。1951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志願軍炮兵21師正式成立了。該師前身是戰功赫赫的步兵143師,還誕生過董存瑞這樣的「全國戰鬥英雄」,因此解放軍把首次列裝火箭炮的任務交給了他們。炮兵21師轄5個火箭炮兵團,每團裝備24門БМ-13火箭炮。
  • 除了《金剛川》裡的喀秋莎,抗美援朝志願軍,還有其他底牌嗎?
    今年是我國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相信大家平時會頻繁看到一些關於此戰爭的一些紀錄片,而為了紀念這場戰役,媒體界還特意上映了電影《金剛川》。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出場和使用過程,在對美方陣地發出襲擊時,威力驚人,不少戰士都為之吶喊,隨後便迎來了戰役的勝利。
  • 喀秋莎首秀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慨嘆:這威力足可以毀天滅地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僅僅數年之後,喀秋莎火箭炮又活躍於朝鮮戰場,只不過她的對手換成了比德軍更加強大的美軍。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拉開序幕,但志願軍在入朝作戰初期,仍然在使用著「萬國牌」武器裝備,尤其是在重武器方面更是與美軍存在巨大的差距,隨著蘇式裝備的換裝,志願軍的武器裝備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輕武器的火力投射方面與美軍相比已經絲毫不落下風。
  • 「喀秋莎」給侵略者帶來滅頂之災!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喀秋莎」的怒吼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我們來看看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使用了哪些主要武器裝備。本集介紹志願軍使用的主要重武器,包括各種火炮、坦克、飛機。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志願軍炮兵裝備的主要是繳獲的日式、美式火炮,其中包括M2A1榴彈炮。
  • 蘇聯歌曲喀秋莎中俄文歌詞試聽 中國與喀秋莎的情緣
    中國與喀秋莎的情緣  5月9日俄羅斯的勝利閱兵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的進場音樂是著名的蘇聯歌曲《喀秋莎》,在50年代,這首歌曾經在中國風靡一時,而和這首浪漫的愛情歌曲同樣名字的卻是一種相當威猛的火箭炮。抗美援朝戰爭中,喀秋莎也在志願軍手中大顯神威。
  • 專家縱橫談: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抗美援朝戰爭可謂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中國的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並通過引進蘇聯的裝備和技術,使過去「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同時中國還通過得到「156項」重大援助為工業化奠基。今天的人們仍能感受到這一仗給我國帶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 國防大學退休返聘二級教授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 經過這場戰爭,中國陸軍有光榮傳統的步兵學會了打現代化戰爭,又打出了一個強大的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也有了飛躍發展  ● 1953年志願軍發動的夏季攻勢,得以突破金城一線的敵軍堅固防禦陣地,在停戰前夕向世界顯示了中方的力量是越戰越強  ● 新中國站在「第一線」出兵朝鮮,使自身的國際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並贏得了蘇聯敬重而獲得了「156
  • 《金剛川》 「史達林的管風琴」——「喀秋莎」火箭炮
    這首愛情歌曲在戰爭中得以流傳,在整個蘇聯,到處傳唱著這首歌曲。 1941年7月15日,德國法西斯一支部隊侵入白俄羅斯的奧爾沙市。下午2時許,氣勢洶洶的侵略軍佔領了火車站。大批坦克、裝甲車輛就在車站附近稍事休整。
  • 圖解美國南北戰爭聯邦軍炮兵部隊制服及裝備
    迪爾格是炮兵部隊最好的指揮官之一,他是德國移民,以前服役於巴登的騎乘炮兵部隊。聯邦優勢在戰爭的前半階段,聯邦軍隊的炮兵部隊一直佔有優勢。安提塔姆會戰被邦聯的丹尼爾·哈威·希爾(D.H.Hill)將軍描述為「炮兵的地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邦聯軍的炮兵是被吹離戰場的。
  • 《金剛川》:喀秋莎的射程就是和平的距離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而近日《金剛川》的上映,也讓我們有機會去重溫歷史,走近那場殘酷的戰爭,感受將士們的悲壯與溫情。《金剛川》以三個段落、三種視角聚焦了抗美援朝的一場戰鬥。為了完成「明天五點,必須過橋」的任務,炮兵連、工兵連的志願軍將士在美軍持續性的高空轟炸下不斷修橋、護橋,最後用血肉之軀架起「人橋」……影片由路陽、郭帆、管虎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交出了一份不止於合格的答卷。「這就是我們的喀秋莎嗎?」
  • 抗美援朝時50軍打出威名,戰後50軍去哪了,發生什麼樣變化?
    1951年1月4日,志願軍第50軍,在軍長曾澤生的率領下攻入漢城,成為第一個攻進漢城的志願軍部隊,50軍打出國威軍威,立刻威名遠揚。誰也沒想到50軍是剛投誠不久的國軍60軍,前身是滇軍改編而來。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
  • 《金剛川》之中的喀秋莎到底有多強?老軍:一輪齊射,基本沒活物
    ——15軍炮兵室晉鍾看過《金剛川》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喀秋莎,當美軍不斷轟擊橋體,三番兩次用榴彈炮挑釁,把戰場弄得一片焦糊味時,喀秋莎看不下去了,她宛如一個復仇女神,伴著管風琴聲,像一陣流星雨劃破暗夜,直接端了美軍的炮兵陣地,十分解氣。
  • 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副主任李慶剛:抗美援朝勝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心理支撐點
    李慶剛: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國威、軍威,粉碎了美帝國主義擴大侵略進而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企圖,極大提升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新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真正成為任何人都不敢小覷的重要政治和軍事大國。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人民軍隊是靠大刀長矛和「小米加步槍」的裝備水平進行戰爭的,對手主要是國民黨軍和侵華日軍。儘管他們的武器裝備明顯優於人民軍隊,但總體水平並不高,作戰基本還是依靠地面部隊。抗美援朝戰爭則不同,美軍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當時所有最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實行的是陸海空軍聯合、全方位立體作戰。
  •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加平之戰
    加平之戰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的經典戰例。
  • 在非對稱作戰中如何奪取主動權——談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
    1958年7月1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部隊的炮兵部隊受到安東市(今遼寧省丹東市)人民的熱烈歡迎。殊不知,從韓戰爆發那天起,毛主席就以其特有的戰略敏感關注著戰爭進展,洞察中國面臨的巨大威脅未雨綢繆,在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應變措施,包括迅速組建東北邊防軍;向蘇聯訂購武器裝備;加快空軍、炮兵、高射炮兵等軍兵種建設等,做出應付韓戰出現不利變化而可能出國作戰的各項準備。
  • 抗美援朝是錯誤的?荒謬!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意義
    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將這場戰爭稱為「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但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學者詆毀、否定抗美援朝戰爭,認為毛澤東決策出兵抗美援朝是錯誤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失敗的,所謂勝利不過是心理上的;中國在戰爭中的損失遠遠大於收穫。事實是這樣的嗎?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332)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的志願軍如何保密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面對裝備佔有巨大優勢的美軍,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達到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履行國際義務的雙重目標,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為中國和平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安全環境。
  • 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
    毛健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成立剛剛站立起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強大的美國互為主要對手進行的一場涉及軍事、政治、經濟、外交各方面的較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第一場大規模的國際性局部戰爭,是中國人民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
  • 韓戰,日本對中國改稱呼,日本學者:中國真的站起來了
    美軍的陸戰1師,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中資歷最老,規模最大的一支現役師級部隊。這支部隊在二戰中先後參加過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格洛斯特岬戰役、貝裡琉島戰役、衝繩島戰役,二戰後,該支部隊還參加了越南戰爭和海灣戰爭,是美軍的王牌部隊。但是,這麼一支歷史悠久、作戰能力強的的部隊,卻在韓戰中折戟,差一點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