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響了,是母親打來的。她語氣歡快地說起社區開展優撫信息採集、送米麵慰問的事,隔著電話都能感受到母親發自內心的愉悅。「要把工作幹好,不要光掛念著俺。」像以往一樣,母親認真地叮囑我。遠離故鄉的日子裡,母親的叮囑裡藏著她深深的愛,是我不斷拼搏和進取的動力。
母親生長在農村,六個兄妹中排行老大,小學沒讀完就輟學了。嫁給父親那年,最小的姑姑才6歲。父親在縣城上班,母親成了莊稼地裡的主要勞力,維持著家裡十幾口人的開銷。
母親雖說文化程度不高,但明事理。她那代人已把學業耽誤了,就把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從我記事起,在學習上,母親總是嚴格要求我和姐姐,還常常帶我們去外面的世界見見世面。有一年,二舅從南方部隊休假探親,捎回來幾個菠蘿,還獎勵我和姐姐幾本精緻的塑料皮筆記本。第一次吃上香味四溢的菠蘿,第一次擁有那麼精美的筆記本,我和姐姐興奮不已。母親以三個舅舅當兵、考上軍校的事為例,教育我從小要有理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懵懵懂懂中,我立志要以他們為榜樣,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
10歲那年,為了我和姐姐有好的讀書環境,父母靠省吃儉用和借來的錢在城裡買了商品房,四處求人把我們轉到了城裡最好的學校。最令我難忘的,是剛轉學後學校合唱團選拔那件事。之前在鄉村小學接觸音樂方面的知識少之又少,結果我沒有被選上,心裡非常懊惱,甚至開始厭學。母親知道後,為了不影響我上學的積極性,帶我到有音樂功底的親戚家突擊練習後,懇求選拔的老師再給我一次考核的機會。母親的執著感動了老師,為此成全了我。接著,母親又緊鑼密鼓地為籌備我的演出服裝忙活起來。那些天,為了多加工縫製出一些衣服賣錢,她連續熬到深夜,第二天天不亮就馱著裝滿衣服的單車到市場上售賣。最終母親用一筆不小的零活收入買了一套質量上乘的衣服和皮鞋,讓我和城裡孩子一樣體面地參加了縣裡的合唱匯演。現在回想起來,那幾乎是全家半個月的夥食費。這就是母親對孩子的愛,無私付出,不求回報。
可以說,在我成長的每個重要時期,母親的叮囑都讓我在人生道路上沒有迷失方向。從她身上,我學會了寬容,懂得了堅強。後來,我和姐姐相繼跳出農門考上中專,實現了那個年代「農轉非」的跨越。姐姐畢業如願分配到了醫院,端上了「鐵飯碗」。相隔兩年,因為我所學專業待就業人數多,只能進入人才市場待安置。幹個體、到工廠上班、自費讀書學技能幾條路擺在面前,母親提出了讓我報名參軍的想法。她拍著我的肩膀鼓勵我說:「趁年輕到部隊鍛鍊一下,長長見識,磨練一下性格,對以後有好處……」1998年冬天,母親親手給我戴上大紅花,像當年送走3個弟弟那樣,將我送上了開往南京的列車。
新兵連高強度的訓練和緊張的生活,對於沒有吃過苦的我來說,簡直是當頭一棒。體能成了我的短板,壓得我喘不過氣來。那段時間,我在家信中流露出消極的想法,母親十分牽掛。她認真讀每封來信並及時回信,句句叮囑凝聚著關愛與期盼。她還讓舅舅們寫信,用親身經歷來激勵我。我從中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既然自己選擇了從軍,就一定要堅持下來當個好兵。那段時間,我開始加班加點補訓。跑5公裡到最艱難的階段,我的腦海裡便會浮現出母親的面容,她那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成為我咬牙堅持下去的動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苦練,我最終達到了優秀水平。
2003年8月,我把軍校錄取的消息電話告訴母親,那是我參軍以來母親最高興的事。現在想來,是母親的不斷提醒和鞭策,讓我沒有荒廢時間,考取了軍校。
有一年,母親在一次給客戶送貨途中,中暑加之勞累過度,上公交車時從前門摔了下來,頭部著地當場休克,從那以後落下了頭部供血不足、偏頭痛的病根。兩年後,父親不經意地說漏了嘴,我才得知母親那麼拼命,是為了多賺點錢為我來年結婚做準備。那一刻,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從連隊、學員隊、大隊、院機關到校機關,我經歷過不少崗位,管過錢和物,母親千叮嚀萬囑咐:「不管在哪裡一定把工作幹好,對得起領導的信任,別貪圖錢。」這句話一直伴隨著我成長,每逢遇到誘惑和困難,我總會用母親的叮囑來提醒自己,不斷校正前進的方向。
母親老了,長期勞作使她的身體經受著病痛的折磨。親戚們勸她說,子女都有出息了,不要再忙活營生了,但母親執意不肯,堅持只要能動就不閒著。她從不輕易把痛苦表現出來,寧肯默默忍受也不打擾子女,電話裡永遠是報喜不報憂,永遠是滿滿的正能量。
聽著電話那端母親的嘮叨,她那滿頭的銀髮、微駝的身影仿佛出現在我眼前。母親對我微笑著,眼角的絲絲皺紋裡都閃動著慈愛,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認真地對母親說:「媽,我一定把工作幹好,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