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的酒店住宿,逐漸的和酒店老闆聊了起來,我們住的酒店叫「潘比池酒店」,始於60年前的法國人,後來輾轉成為中國酒店,提供住宿和餐飲,問及生意如何,老闆一臉的無奈,說原來這個酒店不管是客房還是餐廳都需預訂,特別是一到周末中國人人滿為患,吃飯請客的,尋找項目商機的,打發排遣鄉愁的,
但是現在基本上屬於冷冷清清,在坦桑的中國人由原來的5萬人銳減到不足一萬人,總體上國字號的企業以當地的工程基建為主,常年的工作籤證,而個體的貿易公司(機械建材),或個體的輕工製造投資(家具),都面臨著當地政府的兩大問題,一是長時間的工作籤證越來越不好辦,一個中國人的投資工廠要至少10人的當地人員就業,當地就是要逼著外國人教會本地人技術然後讓中房工作人員減少,但問題是有些工種當地人就無法適應;二是政府對貪腐的不作為讓經商環境越來越惡劣,持有旅遊籤的中國人不能在辦公室內工作,只能在旅遊區和酒店,違反將面臨被抓的危險
本地人眼中的「坦桑」今天中午戴維來到酒店說他邀請國家電視臺採訪我們,要報導我們的合作,非常自信而又驕傲地完成了拍攝,戴維說當地政府很重視養蜂業,並且自己也得到美國人的投資合作,一定要把這個行業做成集養殖,旅遊,科普,蜂蜜加工,外貿為一體的產業鏈,政府會給他很多幫助的,並聲稱國家農業部都很重視這個產業
對於當下的非洲市場拓展,困難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們堅決不能做「小馬過河」的遊戲,覺知真相需躬行,分步奏,找戰略客戶,影響當地用戶,讓我們得品牌形象和影響力逐漸滲透;在今天從坦桑到埃塞的飛機上,一個坦桑的黑人突然問我,他知道我們,說自己有500群蜂,在阿里巴巴上知道我們公司,看到我們的工裝和帽子後,感覺非常親切,互留電話,未來希望合作,感覺非常有成就感,我堅信,在未來此類的事情會越來越多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