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在這一天裡,我們似乎能比平常更加重視這顆星球一點。
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都能從各種渠道看到鋪天蓋地的關於地球與環境保護的呼籲。而在疫情席捲全球的2020年,在這個如此特殊的4月,人們似乎更加主動地去思考自己與自然的關係,反思人類與自然的相處。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荒漠化正以每分鐘11公頃的速度蔓延;耕地以每分鐘40公頃的速度減少;每分鐘就有1種植物滅絕,每天就有1種動物滅絕……不要認為,這種種災難都是他人造成的,其實「雪崩時,每一片雪花都有責任」,也包括我和你。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拯救地球的超級英雄,很簡單,從蔬食做起。
蔬食的崛起
對食物的選擇,也是對生活或者說生存方式的選擇,不僅關乎味覺和身體,更是關乎人與植物、與動物,以及與自然間的關係,正如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的那樣:「沒有什麼能像推廣蔬食那樣增進人類的健康,並增加地球上生命生存的機會。」而餐飲界的諸位名廚率先下場,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裡,以蔬食為載體,傳遞一種天然、健康、輕鬆、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法國 Alain Passard · 蔬食天神
二十年前在崇尚傳統烹飪的法國巴黎,有一個米其林三星廚師公然與主流背道而馳,提倡蔬食,禁絕紅肉,同時他還維持了自家餐廳三星不墜的奇蹟。這個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廚師,就是Alain Passard。Passard 並非一個素食主義者,事實上在他創立的米三星餐廳Arpège中,很多膾炙人口的招牌菜都跟肉有關。巴黎媒體甚至給二十年的他起過一個外號—「肉的魔術師」。然而這位魔術師在四十多歲的職業巔峰期,忽然宣布要專注蔬食料理。他購置了自己的農場,開始用自然的方式耕作,親自了解四季、風土、農藝,等待時蔬成熟的時刻,INS上寫滿了收穫與烹飪的快樂。面對新鮮應季的時蔬,Passard沒有任何固定的食單,也從不記錄食單,每天上午走進廚房,即興料理,像藝術家一樣為食客奉獻獨一無二的味道。
二十年過後,六十多歲的Passard成為了蔬食料理流派的先驅,他的門生遍布全球,比如大弟子Bertrand Grébaut開創了巴黎小酒館「Septime」,還有全球排名前十的Mirazur's 主廚Mauro Colagreco。這些餐廳每一季的蔬食出品,似乎都有著相同的DNA—取材自然、廚藝精湛、充滿藝術感。
美國 Thomas Keller · 北美三星教父
在Thomas Keller眼中,蔬食並不是一種飲食趨勢,它更像是一次餐飲潮流。作為全美唯一一個創立過兩間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大廚,Thomas Keller旗下的紐約餐廳Per Se和Napa餐廳The French Laundry的蔬食供應,來自6個不同的自有農場,全部分布在Napa山谷中。自然氣候存在很多變數,大廚家農場的收成與當年的日照、雨水息息相關。比如雨季蠶豆會生得肥嫩多汁,而旱季蠶豆雖然生得小而實,賣相併不太美,但是豆香味卻濃得多。相比肉類完善而穩定的養殖與分級體系,自然生長的果蔬對於廚師來說,其實挑戰更大。
與Passard的法國藝術家做派正相反,Thomas Keller在充分查看農場時蔬之後,出版了一系列素食食譜,專業廚師版與家庭自製版兼有。他更喜歡改良傳統肉食的烹飪方式,加入更多素食元素,也在素食菜單中加入蛋與奶的成分,使得更多人能慢慢接受素食。
西班牙 Elena Arzak · 巴斯克的女性繼承者
Elena Arzak,Juan Mari Arzak的女兒,西班牙老牌米其林三星餐廳Arzak家族中的第四位主廚。她絕對算是西班牙後分子料理時代的領軍人物。每年年初舉辦的 Madrid fusion(被譽為餐飲界奧斯卡的全球美食精英峰會)上,Arzak家族幾乎都會到場分享自己在過去一年中的前沿動態,2020年1月又是Elena上臺演講。今年她的主題是「水果酶」。
其實Arzak家族並不崇尚蔬食,他們的食單向以魚類和肉類為主,但是在他們著名的後廚實驗室中,幾乎能找到全球各個角落的蔬果與香料。為了更好的了解蔬食的特性,Arzak會在自家的試驗田中進行試種,並越來越多的運用蔬食調味。比如2015年他們曾用芭蕉葉、竹葉、檸檬葉等充當餐具包裹食物,讓傳統西班牙料理吸收到更多自然風味。今年Elena則利用木瓜、菠蘿、獼猴桃、橙子、無花果等水果中的天然酶來醃製魚肉。果酶與動物蛋白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激發出更為柔和與清新的鮮味物質。假如延長醃製時間,果酶甚至還能改變肉類的密度與質地。這些微小的變化被Elena Arzak敏銳的捕捉到,Arzak家族的烹飪風格也因此更具女性細膩與蔬食自然的特性。
美國 David Chang 紐約瘋狂網紅主廚
假如連 David Chang 都肯定了未來素食料理在餐飲界的領軍地位,那這個趨勢預測就有幾分可信度了。畢竟那可是能把肉夾饃、拉麵賣出米其林兩星;把便利店炸雞拍成 Netflix 紀錄片的 David Chang。這個瘋狂大廚來自美國Virginia州的一個韓裔移民家庭,是家裡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吃麵條、泡菜和韓國料理長大。2004年他在紐約開設了爆款餐廳 Momofuku,設計出融合中西元素的五花肉刈包,一炮成名。
2017年曾經宣稱不賣素食的David Chang,居然改口說「未來吃起來,是素的」,然後開始在自家餐廳售賣一款「會流肉汁」的素食漢堡。那是一隻用實驗室中誕生的人造肉製成的漢堡,它是由馬鈴薯蛋白、小麥蛋白、椰子油等多種天然素食合成,不僅吃起來軟嫩多汁,充滿「牛肉」的愉悅感,並且杜絕了養殖肉類中含有的膽固醇、抗生素、賀爾蒙激素,同時只需使用一般漢堡1/4的水量、1/12的土地,且減少了近九成的溫室氣體。這項耗資巨大的可持續發展素食研發項目背後,其投資推動者是比爾蓋茲、李嘉誠等的超級富豪。所以,當David Chang說自己被「人造肉」的味道徹底徵服時,未來世界的餐桌可能真會從此改變。
------------------------------------------
編輯 - S、G
撰文 - 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