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誦讀《弟子規》在國學經典中迎新年

2020-12-15 網易新聞

華西城市讀本訊(記者 宦小淮 實習生鄒婧)「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1月7日下午,達州市達川區沿河鄉中心學校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全校師生舉行了國學經典《弟子規》的背誦展示活動。

《弟子規》全文1080個字,要全部背下來很不容易,但是對於這裡的學生來說,這些還是小菜一碟。 一邊用洪亮的聲音朗誦著,一邊用左右手不停地來回交替做著動作,整個誦讀聲情並茂。

「我最欣賞《弟子規》中的『言語忍、忿自泯』這句話,它告訴我要寬容他人,以前別人輕輕碰我一下,我就會狠狠地打他,現在能夠克制了。」在現場,一位學生說,「學習了《弟子規》後不和父母頂嘴,不和姐姐吵架了。」

「《弟子規》是繼《三字經》之後,儒家思想啟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讀本。」據學校老師介紹,誦讀經典有助於學生將先人留下的諄諄教誨深深地記在了心間,在新的一年,學生將與《弟子規》同行,與聖賢為友,並以此嚴格要求自己。

作者:宦小淮 鄒婧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吟誦國學經典 書香浸潤校園—商丘二中首屆《弟子規》誦讀大賽
    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同學們閱讀國學經典的能力,豐富和積累文學知識,營造濃鬱的讀書氛圍,進一步推進語文規範,傳承中華文明,振奮民族精神,打造書香校園,陶冶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尊重長輩,知書達禮,成為新一代的四有新人,商丘市第二中學初中部於2019年10月18日開展《弟子規》誦讀比賽活動。主持人上臺介紹誦讀比賽規則,邀請各位評委就坐。
  • 誦讀國學經典《弟子規》孩子們發生爭吵以理服人
    天府早報記者 張瑾棠中外語學校附屬小學校長蘇萍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孩子在可塑性很強的時候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兒童誦讀文化經典就是學校其中一項基本的教育方法。
  • 國學經典進社區 醫院每周誦讀《弟子規》
    顏愛民教授向現場觀眾介紹國學經典《弟子規》。 華聲在線9月8日訊(記者 王一辰)昨天上午,長沙市望城區丁字灣街道會議室內,座無虛席。通過通俗、親切的演講,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人力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踐行國學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顏愛民與街道社區幹部、企業家和青年志願者一起,分享國學經典的精神大餐。 在兩個多小時的演講中,顏愛民教授從「文化自信」談起,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國學精粹的內涵和標準。顏愛民教授從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心的和諧三個方面與大家探討了國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等問題。
  • 今年寒假作業:和父母一起誦讀《弟子規》
    據悉,該校教師也將深入研讀國學經典,並計劃下學期將國學誦讀引入課堂,每周安排一堂國學經典誦讀課。  誦經典建議家長陪讀  成師附小是市教育局確定的首批15所「國學經典誦讀試點學校」之一。該校計劃通過學生、家長、教師在寒假中重點誦讀《弟子規》,逐步引導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陶冶性情品德的目的。
  • 世紀學校:舉辦「國韻世紀 誦讀經典」迎新年晚會
    在2021年到來之際,12月30日,我市世紀學校舉辦了「國韻世紀 誦讀經典」迎新年晚會,帶領大家領略國學的博大精深,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晚會共分為三個篇章:詩韻,雅思,追誦。開場舞《春曉》拉開了本次元旦晚會的序幕。
  • 國學滋養「讀書郎」 經典誦讀慶「六一」(多圖)
    泰和縣實驗三小的學生們慷慨激昂地誦讀國學經典名著《滿江紅》,以別樣方式迎接「六一」國際兒童節。 泰和縣實驗三小的學生們正在誦讀國學經典名著《笠翁對韻》 泰和縣實驗三小的學生們正在誦讀國學經典名著《三字經》  中國江西網吉安訊 通訊員司馬天民報導:5月24日,吉安市泰和縣實驗三小開展
  • 西湖一中「國學經典誦讀」成校園特色文化
    為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素養,以國學經典誦讀為特色的校園文化,正成為西湖一中傳統文化教育的一道風景線。學生根據安排,不但朗誦課內經典,還將《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等引進課堂。每到這時,校園內書聲琅琅,瀰漫著經典文化的氣息。
  • 濟南高新一中舉行「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大賽
    中國山東網5月22日訊國學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國學經典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燦爛遺產,也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近日,高新一中舉行「國學小名士」誦讀大賽,本次大賽旨在讓隊員們通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把傳統經典中的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本次大賽的主題是誦經典,傳美德,揚國學,創未來,爭做新時代好隊員。本次大賽分為筆試和誦讀兩大環節。
  • 武清區教育系統堅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國學經典誦讀課程教學中
    本報記者魏穎 通訊員張樹松 吳亞徽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水平,自2015年以來武清區教育系統開設國學經典誦讀課程,下發《武清區中小學國學經典誦讀課程安排》,規定國學經典誦讀課作為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表,每周不少於1節,每節不少於20分鐘,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國學經典誦讀課程教學中,教師在教授課程中規定的《論語
  • 如何讓國學經典親近現代兒童?《弟子規》入教材存爭議
    這套包含了《弟子規》、《論語》等在內的系列圖書在豐臺區不少小學被採用,除了國學小書院系列之外,一些學校還會使用北師大出版社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按年級涵蓋了古詩、論語等不同內容。在使用過程中,一些學校的老師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對學習生活有指導意義的內容。
  • 淮北多校開展誦讀經典活動 孩子學國學應分三步走
    學校黨支部書記吳爍介紹說,學生每天學習、背誦國學經典,並對照《弟子規力行表》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已經成為該校德育的一大特色,而這也是淮北市在中小學開展立德樹人活動,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縮影。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對學生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吳爍認為,只有讓學生每天感受到傳統文化,才能在生活和學習中記得更牢,更有教育意義。
  • 藁城南營鎮中心小學舉行《弟子規》誦讀比賽
    誦國學經典,促養成教育。為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全面檢測學生讀背《弟子規》的熟練程度,激發學生讀背興趣。2020年12月15日上午,我校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弟子規》誦讀比賽。
  • 區實驗中學舉辦《弟子規》誦讀比賽
    參賽班級登臺誦讀。(李薇薇/攝)近日,區實驗中學舉辦以「誦國學經典,傳聖賢文化」為主題的《弟子規》誦讀比賽。參賽的18個班級分別以朗誦、吟唱、舞蹈等表現形式,一一展示國學經典《弟子規》的深刻內涵。同學們在誦讀時語音清晰準確、情感表達豐富、儀表得體大方,飽含著學習國學經典的自豪感。據了解,近年來,區實驗中學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致力於《弟子規》教育實踐活動,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打造書香校園,實現教育強校不斷夯實基礎。
  • 國學經典之弟子規
    國學,不僅僅是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先進文化,不僅僅是時尚文化;也不僅僅是自然國學,不僅僅是生命國學,不僅僅是家庭國學,不僅僅是公益國學;國學更是一種起源於原始太初而傳承於歷史現實的活著的正在繼續的中正文明、和諧文化、智慧源泉,是中華民族核心的價值理念和追求,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
  • 第一學期國學經典誦讀學習計劃
    一年級《弟子規》學習計劃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給人類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詩文這些經典詩文寄託了先輩對人格與道義的追求與嚮往,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著名學者、教育家李毓秀先生所作。
  • 廣場路小學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展演暨傳統文化課題成果展示活動 用...
    近幾年來,學校經過多方面的探究,尋找到了一條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成人有效途徑,那就是加強國學經典教育,將經典誦讀課程化,讓書香浸潤孩子的童年。  誦讀經典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專注力和學習的效率,學校期待著學生們在書香校園的浸潤下,通過學習國學經典塑造人格,做中華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 在誦讀聲中揮別2020 問候2021——紫薇小學開展全校經典美文誦讀活動
    書聲琅琅辭舊歲,書香陣陣迎新年。紫薇小學於元旦前後開展了以「童聲誦美文 書香潤校園」為主題的誦經典、讀美文活動,全體師生積極參與,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向2020揮別,向2021問好。紫薇小學向來重視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把經典誦讀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 加強國學經典誦讀,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利用自編國學教材,組織國學經典誦讀及演繹活動,可以讓國學經典走進知識教學園地。但是現階段學術界、教育界仍然將國學經典教學看作與學生素質教育管理不相關的活動,僅僅將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國學知識傳輸作為學生課外學業的補充,或者興趣愛好。
  • 寒假誦讀 | 四大名著、弟子規、日有所誦等小學必備「國學」音頻+動畫講解
    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0~13歲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佳的時期。這個時期讓兒童誦讀經典,其文字就會吸收於兒童內心深處,而誦讀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口到、耳到、眼到、腦到」,會極大地調動多種感官的活力,從而奠定一生寫作、閱讀乃至對傳統文化感知力的基礎。
  • 偉人故裡,南岸學子誦讀《弟子規》緬懷毛主席
    清晨,南岸學子們來到毛主席銅像廣場,用誦讀《弟子規》的方式緬懷偉人。琅琅的誦讀聲化作千言萬語,表達了南岸學子們心中永遠的崇敬與懷念!南岸學子誦讀《弟子規》緬懷毛主席學院自2001年創辦以來,秉承「尋沿偉人足跡,傳承南岸命脈,研修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培育國學人才,推動民族復興」的辦院宗旨,培養和輸送了一批批國學人才。偉人故裡,韶水河畔南岸學子在充裕著傳統文化氣息的學院裡,學習古琴、書法、國畫、武術、圍棋、民族舞蹈及茶藝等中國傳統文化;誦讀中華經典,浸潤書香,寧靜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