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張先生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前幾天在家測了幾次空腹血糖都在7.1mmol/L上下,已經超過了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急忙到醫院去做了檢查,結果顯示是6.7mmol/L,達不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這到底是不是有了糖尿病?讓他很是鬧心。
【醫生評析】
糖尿病的診斷是以血糖值的高低作為依據的,且一旦診斷就將是終生的,所以診斷時要特別謹慎,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知曉評判血糖正常與否的標準,評判血糖的正常與否分三種情況,注意標準中的「和」與「或」。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和餐後2小時血糖4.4-7.8mmol/L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和(或 )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糖尿病: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標準是以血漿血糖為依據的,簡單地說是將血液經離心處理後,將血糖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分離出去後,只檢測血漿中血糖的高低,需要在醫院經專用的生化檢測儀測量,而家用血糖儀測定的是全血的血糖,與血漿血糖是有一定差異的。
那麼,血漿血糖與全血血糖有多大的差異呢?
答案是全血血糖會略低於血漿血糖,這是因為紅細胞等血細胞中會吸收部分血漿中的葡萄糖,使得血漿血糖濃度有所下降;而經過高速離心處理後一方面紅細胞等中的葡萄糖會被「甩」出來一部分,二是紅細胞等被分離出去,血漿濃度會更純粹,所以家用血糖儀測出的血糖相比於醫院測出的血糖會偏低。
可是張先生在家測出的血糖比在醫院測出的高,這又如何解釋呢?
首先,人的血糖在24小時中是不斷發生變化的,連續兩次測量的血糖都可能會不一樣,何況是不同日且用不同的檢測方法測出的結果,兩者沒有可比性。
其次,評判血糖的高低不能只看空腹血糖,還要同時關注餐後2小時血糖,且在正常血糖與糖尿病之間有一個區別被稱為糖尿病前期,只要血糖處於了這個區別就表明血糖已經發生了異常。正常人可以通過自身血糖調節機制將血糖始終維持在正常範圍,而一旦進入了糖尿病前期,血糖控制能力下降,血糖的波動區間就會變得很大,且未來進展為糖尿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些人可能會說「既然如此,在家自己測血糖還有意義嗎?」
當然有,而且很重要。雖然家用血糖儀測出的血糖會比醫院測出的低,但通常相差不會超過10%,對於處於糖尿病前期以及發生了糖尿病的人,這樣的差值對血糖波動的影響其實並不大,對監測異常血糖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也就是說,用家用血糖儀監測日常血糖是完全可以的,是一種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綜上所述,從張先生在醫院檢測的空腹血糖來看,雖然還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也不能排除糖尿病,還需要進一步檢測餐後2小時血糖才能最終得出結論。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張先生已經處於了糖尿病前期,是需要積極幹預治療的。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