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6月15日14時11分訊(李婷婷 通訊員 敖永春)近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總工會、團市委等部門聯合舉辦的「重慶好人榜」評選活動第59期榜單發布,重慶郵電大學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光電學院碩士研究生彭志強經支教服務地墊江縣推薦參評上榜,現階段由重慶市推薦參評2017年6月「中國好人榜」。
「電影《志願者》中有一句臺詞『假如人一生能活七十歲,一年就是生命的七十分之一』我願意花生命的七十分之一來做志願者」重慶郵電大學2011級微電子學專業學生彭志強始終將這句話記在心裡。2011年考入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2015年7月本科畢業後,他放棄了華為和深信服等公司的工作機會,毅然地加入了中國青年志願者第十七屆研究生支教團,走進牡丹之鄉——重慶市墊江縣,開展一年的支教工作。
在墊江縣永安中學,他負責教授初一地理課程。支教期間,他不僅盡心盡責完成教學任務,也參與當地誌願服務建設、基層教育發展和團組織建設,得到當地群眾和政府的一致好評。由於支教工作成績突出,2016年7月,在重慶市西部計劃項目辦西部計劃志願者考核中,他被考核為優秀(前15%)。同年12月,他被團中央、青年志願者協會授予中國志願服務領域最高榮譽——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
創新教學模式 激發學習動力
墊江縣是留守兒童大縣,支教學校80%的學生是留守兒童,學生性格內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較差等問題眾多。為了積極應對,課堂上,他採取「勵志故事+成長引領+物質鼓勵」相結合的方式,自己節省生活費購買小禮物鼓勵內向學生主動開口說話,增加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激發學生自信學習的動力。同時積極探索教學方法,課前通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大學同學錄製視頻的方式引入課外助手進行互動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他還積極參與學校課程改革設計,探索適合農村留守兒童的教學模式,在學校「微課設計大賽」、「卓越課堂教學大賽」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代表地理教研組參加學校說課大賽獲第一名。
與此同時,他一年34個周末免費為學習困難學生補課。慢慢地,學生從十幾分考到了90分,班級及格率由40%上升至92%,期末考試排名全年級第一(平均分比第二名班級高6分),優生人數(88分以上)和優生率在全校三個年級所有科目中排名第一,刷新學校地理單科最好成績,他也被學校評為「優秀支教教師」。
深化志願服務 大力擴大幫扶
他發現留守兒童由於沒有父母長期在身邊照顧,存在作業沒人講解、缺乏親情關愛、放學時間閒置等問題,於是他設計出「一路You你」留守兒童關愛計劃,以支教團所在的4個鄉鎮的社區市民學校為陣地開展學業輔導、健康安全、素質拓展、親情陪伴與結對幫扶五個方面活動。學業輔導方面,開設了「周末課堂」,累計34個周末免費為留守兒童輔導家庭作業;健康安全方面,開設了「初級跆拳道教學班」1期,開展趣味運動會3次,《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普法宣傳2次,為留守兒童健康安全保駕護航;素質拓展方面,開展了風箏燈籠節、傳統文化節、廢品製作大賽等系列賽事5次,提升留守兒童綜合素質;親情陪伴方面,打造出親情聊天室,利用電話或視頻的方式幫助留守兒童與父母進行通話23次;結對幫扶方面,號召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進行留守兒童新年願望認領210餘個,開展重郵志願者一對一心裡幫扶、科技作品展示、愛心風箏展示3次,推進結對幫扶。一年以來,該計劃累計幫扶留守兒童3000餘名,得到了墊江縣西部計劃項目辦的大力認可,並得以在全縣進行推廣,他也因此成為墊江縣青年志願者協會指導顧問。
與此同時,他致力於推廣「美麗社區·和諧節日」志願服務項目,該項目是以節假日為契機,開展各類居民喜聞樂見的志願服務活動,豐富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教師節、中秋節、重陽節、農民工日、3·5學雷鋒日、感恩節、兒童節、端午節等節日,他策劃了墊江縣「送溫暖、寫祝福、誦經典、傳文化」迎中秋活動、墊江縣「弘揚雷鋒精神,爭做志願先鋒」主題活動等縣級志願服務活動8個,最終將活動輻射至全縣38所社區市民學校,讓越來越多的群眾知道有困難就找社區市民學校,要參加活動就到社區市民學校。
立足基層教育 拓展服務領域
他在關愛自己學生的同時也積極探尋當地留守兒童在心理、性格、學習上存在問題的原因,他利用周末家訪了100餘戶留守兒童家庭,訪談了支教團4所支教學校的領導和老師40餘位,撰寫出《墊江縣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影響及對策》和《墊江縣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兩萬餘字調研報告,為農村基礎教育進言獻策。
為了將青春正能量傳遞給當地更多學生,他還主動參加了由縣教委、團縣委主辦的「好故事進校園」活動的六人分享團選撥工作,並成功入選,赴墊江二中、大石小學、普順小學等6所學校為2000餘名學生進行好故事宣講,分享黨史、國史、勵志成才故事。
支教期間,他主動承擔縣委組織部和團縣委關於《墊江青年》雜誌的籌辦任務,承擔了雜誌責任主編的重任,全面負責雜誌板塊設計、稿件收集修改、雜誌排版等全套工作,於2016年1月完成《墊江青年》首刊的創建工作。雜誌面向全縣青年進行徵稿,給全縣青年打造出一個發出聲音、展示風採的平臺。
在墊江縣縣級人才工程項目申報過程中,他主動向墊江縣西部計劃項目辦提議將西部計劃志願者作為青年人才項目進行申報,他作為第一撰稿人完成墊江縣「高校畢業生基層人才培養工程」項目的申報與實施報告,推進西部計劃志願者在墊江的服務模式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自我市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以來,該活動受到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已開展59期評選,共推出1000餘名「重慶好人」,有130餘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展示了「重慶好人」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