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的時候我們都很是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現在的小朋友也是如此。
而如今許多的娛樂設施或者網路遊戲,其實都有開設"過家家"這款遊戲,這是備受小朋友,特別是小女孩歡迎的遊戲。
最近小侄女也跟其他小朋友一樣沉迷於過家家的遊戲,甚至是拿著手機,也會需求她爸爸媽媽的幫助去幫她找有關過家家的遊戲。嫂子有點擔心其對遊戲太入迷,但是我個人卻覺得,孩子喜歡過家家的遊戲是件好事,只要父母加以利用,便可以讓孩子從沉迷在過家家的遊戲中得到理財思維的啟發,這遠比我們一直用說教的方式對孩子來說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的程度也會更高。
一、 什麼是"過家家"的遊戲
過家家是一種小孩子模仿家庭的遊戲,在海默《從城裡來的姑娘》裡就寫到了主人公關於過家家的這個遊戲,這也是過家家這一詞的早期來源。
在遊戲中,小孩子往往喜歡把自己扮演成父親、母親,將玩具娃娃視作自己的孩子,有時邀請鄰居的孩子來客串一個角色。孩子們玩這種遊戲時,是十分認真的,他們也會做一些決定,比如去市場買菜或者決定午餐晚餐吃什麼等等生活小事,在過家家中,他們儼然成為了一個小大人,對什麼都是頭頭是道,也在過家家的環節中玩得津津樂道。
二、 為什麼小孩子喜歡玩過家家
既然那麼多的小朋友都喜歡玩過家家,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喜歡玩過家家,我們又能從孩子玩過家家中得到什麼啟發呢?
1. 喜歡模仿
孩子是個神奇的生物,向來喜歡模仿大人的一切,很常見的比如,你穿你自己鞋子,孩子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穿上你的鞋子,向你炫耀著,又或者喜歡拿你的衣服套在自己的身上,因為她們想要模仿父母的樣子。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一個孩子學會模仿的同時也是他在成長的過程,對於父母來說,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玩過家家,因為可以模仿父母,而且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雖然總會鬧出笑點,但這是孩子的成長必經之路。
2. 對長大生活的嚮往
一個家庭中,往往孩子的主導權是最小的,這對孩子來說,他們覺得很不甘,為什么爸爸媽媽有決定權而自己沒有。然而當孩子處於過家家的遊戲的中時,孩子常常會把自己當做一個大人,自己決策事前,儼然把自己當做是一個大人。
從過家家的遊戲中,孩子們能體會到當大人的好處,這是他們因為還小一直幻想著長大,對未來成為一個大人的憧憬。
3. 滿足自己的假想
小朋友的對零食玩具的欲望是很強烈的,在現實中,可能父母會對其嚴加看管,不讓其買或者吃。而小朋友覺得在過家家的遊戲中,他們能夠為所欲為,滿足他們的假想,可以吃,可以喝,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用受父母的逼迫,或者去上幼兒園,而是在自己假想的環境中,可以快樂,自由自在的成長。
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個體,每一個孩子都對過家家報有一定的期望,因為在這個遊戲中,他們覺得自己是過得快樂的,是一個大人的模樣,不用挨罵,不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孩子都很喜歡過家家這個遊戲。
三、 從小孩子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孩子都很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當從中得到什麼啟發?又應該如何讓孩子在過家家的遊戲中得到成長,學會理財思維呢?這是也是值得我們討論和探究的。
1. 孩子對現狀的態度
孩子在玩過家家的遊戲中,往往就是假想自己所處的環境加以理想化,而作為父母,不應該單單把這看成一個孩子間無聊的小遊戲。而應該重視起來,在孩子玩過家家的遊戲中,認真的觀察孩子的表現,看到孩子對現狀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同時發現了孩子不滿意的地方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能加以訓斥或者指責,而應該是加以反思,看是不是在平時對孩子的想法上沒有加以關注,沒有注意到孩子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或者孩子對生活身邊的人或者事物有什麼不滿。
特別是當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回家玩過家家的時候,父母更應該仔細觀察,校園欺凌、小孩子性侵等等校園事件,可能在過家家的時候,小孩子就會表現出來,所以父母一定要加以重視。
2. 陪孩子一起玩耍,讓孩子認識新的事物
孩子越來越大,需要父母的陪伴其實是越來越多的,建議孩子在玩過家家的遊戲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參與其中,陪著我們的孩子一起玩耍。孩子這個階段正處於一個新的認識階段,父母可以買一些生活用品的道具,如廚房用具、瓜果蔬菜等道具,讓孩子在玩過家家的遊戲中,認識這些新鮮的事物,幫助孩子更好的記住一些生活常識和get到更多的生活技能。
給孩子買一些煤氣爐小道具的同時,用邊演示邊告訴他們,如何用,以及如果使用不當會發生什麼事情,讓孩子對火,易燃易爆炸的事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3.讓孩子獨立解決過家家中的小麻煩
孩子的過家家遊戲都是理想化的,作為父母參與其中,其實可以假設一些小矛盾,讓孩子想方設法來解決這個矛盾,當然這個矛盾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不可太過。孩子可以從這個矛盾中學會與人如何相處,如何協調人際關係,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在孩子解決這個矛盾的時候,他們是需要思考的,這樣可以讓他們反思到自己在日常生活與朋友家人之間的相處是否有他們自己不合理的地方。通過這樣的方式,更能讓孩子得到啟發得到鍛鍊。
4.放手讓孩子去做
作為父母,當孩子在玩過家家的遊戲時,主導權應該在孩子手上,你可以假裝孩子的角色,讓經濟大權掌握在孩子手上,孩子要買什麼就讓他買什麼,不用限制他。剛開始孩子都會看到什麼買什麼,噹噹他們的錢開始不能滿足他們要買的東西的時候,他們就會停下來思考自己哪裡做錯了。
孩子後悔之前做的決定,這也是他們在過家家這個遊戲中得到了成長。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明白之後要如何合理安排金錢的使用,這個時候,無形之中孩子的理財思維已經逐漸形成了,那麼玩過家家這個遊戲的目的其實對父母來說也已經達到了。
而且通過玩遊戲讓孩子逐漸領悟到理財思維比一頓純理論的說教對孩子來說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清晰明了。所謂的實踐出真知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共同參與,有時候通過遊戲教育孩子學會各種事物比單純的說教會來得更加直接有效。這需要為人父母的我們用心的去體會去參與。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