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611、京東618,中概股為何扎堆「回家」?

2020-12-11 七禾研究

在美股「闖蕩」6年的京東,今日(6月8日)正式踏上「回家」之路。

今日上午九時開始在香港公開發售,預計6月11日定價,6月18日在香港聯交所交易,而6月18日也是京東的成立周年紀念日,以及購物節。在港上市最高公開發售價為 236 港元/股,將發行1.33億股發售股份,股票代號為9618。

第四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

京東——公司目前是中國最大的自營零售商,同時也是中國排名前三的電商。京東集團業務已涉及零售、數字科技、物流、健康、保險、物流地產、雲計算、AI等領域。

京東以電商起家,不斷拓展自身的業務版圖,形成以電商為核心,物流、金融、新零售相互協同的生態圈。以電商業務為核心,各個業務板塊協同效應明顯,從自給自足到開放賦能,為京東未來的業績增長提供了持續的動力。

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京東建立,2014年京東在美國上市。2014年京東市值只有260億美元,如今京東市值已經高達867億美元。與6年前赴美上市時不同的是,京東已陸續分拆出京東金融、京東物流、京東健康3大板塊,估值均超過10億美元。

如果京東成功上市,將成為港交所第四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亦是繼阿里之後第二家在美國、香港同時上市的電商公司。京東在港上市後,市值很有可能突破千億美元。

據了解,創始人劉強東持股4.485億股普通股,佔股15.1%,投票權為78.4%。騰訊持股5.272億股普通股,佔股17.8%,為最大股東,投票權為4.6%。沃爾瑪持股2.89億股普通股,佔股9.8%,投票權為2.5%。

網易,本周四登陸港股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二十年後,網易也和京東一樣選擇回歸港股。繼阿里巴巴之後,網易成為第二支來香港上市的中概股。

6月2日,網易正式啟動港股招股,根據計劃,網易擬發行1.71億股股份,其中,香港公開發行515萬股新股,國際發售16633萬股新股,分別佔全部發行股份的3%和97%。國際發售與公開發售的最終發售價均已確定為每股123港元。待香港聯交所批准後,預期將於2020年6月11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當天,網易將推出期貨及期權產品,亦容許沽空,而相關的衍生權證亦可於上市首日發行。

網易誕生於1997年,是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技術公司。除了網際網路公司的身份外,網易的營業範圍還覆蓋了電商、在線教育、資訊、音樂等,另外還有特別值得關注的遊戲業務。根據行業知名的移動應用數據分析機構APP Annie提供的數據,2019年網易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移動遊戲公司。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中,網易實現了營收171億元人民幣的成績,同比增長18.3%,僅在線遊戲這一項就貢獻了135億元的收入,佔比78.94%。網易的在線遊戲不僅在國內受歡迎,也逐漸打開了海外市場。2019年,其海外遊戲收入已佔在線遊戲收入的11%,自研遊戲與代理遊戲多點開花。

2000年,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是第一批登陸美股市場的網際網路中概股之一。2019年10月,網易旗下子公司網易有道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在香港上市後,網易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家母公司及子業務在紐交所、納斯達克、港交所同時掛牌的網際網路企業。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網易 CEO 丁磊將在快手直播帶貨,首次直播日期選在網易上市當天,據悉,這次合作主要由快手商業化部門和網易嚴選部門推動,丁磊首次直播帶貨也以網易嚴選商品為主。

為什麼選擇回歸港股?

由於近來美國持續收緊對中概股的監管,尤其是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讓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陷入空前困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6月4日表示,今年將是首次公開發行重要的一年,許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今年可能會在港交所上市。

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它具有離岸市場的優勢,同時,港交所是一個國際化程度較高的成熟市場,它不僅有105家外國上市公司,而且外地投資者在港股交易額佔比超過40%。這是一個「國際範」十足的成熟市場,它與納斯達克具有同樣的魅力。港交所不僅是自由化程度極高的國際市場,而且其標價、交易、結算貨幣是港幣,而港幣是可以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因此,港交所具有更高的國際接受度,能更好地對接中概股的「第二上市」,以及未來的「轉板」。

2018年港交所推出了有史以來最大力度的改革措施,修訂後的港股《主板上市規則》新增3個章節,為3類企業赴港上市打開「綠色通道」: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以及尋求在香港第二上市的公司,以空前的力度吸引內地和全球的新經濟企業來港IPO。而符合條件的中概股均是阿里、京東、百度、攜程、拼多多一類的企業。在港交所開綠燈之前,尚未盈利的中國企業只能選擇納斯達克。自上市新規實施以來,84家新經濟公司(包括醫療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已在香港上市,共募集3,023億港元,佔同期香港整個新股市場總融資額的50.8%。

而對中概股而言,二次上市也是最為方便的選擇。相比於中概股從境外回歸一般要經過私有化、拆VIE架構和國內上市或借殼上市三個流程,耗時長且成本高。光是從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約到最終完成大概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還沒有算上再次排隊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時間。以360為例,360創始人周鴻禕表示,360私有化過程中,退市價超過了發行價的5倍,總成本差不多100億美元。

據李小加6月5日透露,目前有超過1260家內地企業在港上市,總募集資金超過6.7萬億港元,總市值達到26萬億港元。同時,經過不懈努力,香港交易所推出了助力新經濟發展的重大上市制度改革,為香港市場注入新經濟的DNA。短短兩年裡,共有87家新經濟公司成功上市,包括越來越多的中概股回歸,累計集資超過3000億港元。

還有哪些中概股要回歸?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成為首家同時在美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彼時,李小加感嘆,「阿里都回來了,有理由相信那些漂泊在外的中概股會回來。」半年後,李小加的「相信」正在變為現實。除了網易和京東,百度、攜程、拼多多等中概股亦不斷曝出擬赴港二次上市傳聞。

那接下來會有哪些中概股公司會選擇回歸?

據了解,目前美股共有247隻中概股,市值佔全部美股比例在5%左右。但並非所有的中概股都具備赴港二次上市的資格。據統計,截至目前,符合港交所二次上市要求的中概股共有22家,其中有12家實行同股不同權。

其中,市值超過400億港元的有17家,包含京東、網易、百度等大型公司;市值大於100億港元且2019年歸母淨利潤超過10億港元的有5家,分別是陌陌、歡聚時代、泰邦生物、和黃醫藥、樂信。

CNN援引華爾街投行高盛的分析稱,儘管美國眾議院還未對《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表決,但美國政府對中概股愈發嚴苛的限制,將加速這些中國企業赴港二次上市的步伐。這對香港資本市場是很大的利好,尤其是香港在去年發生一系列風波之後。若從美股回歸的中國科技企業大規模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將從這波「上市移民潮」中獲得數千億美元資金。CNN稱,有研究表明,紐約股市比香港股市表現更佳的原因之一在於,美股比港股更好地淘汰了發展停滯的企業,同時吸引有活力、有未來的公司。如果港股能夠做出改變,恒生指數未來或成為代表中國科技企業活力的指數。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2020年註定是中概股回歸元年。兩個原因:第一,早在2018年,港交所和中國證監會就已作好中概股回歸的通道設計;第二,美國對華為及中國高科技的無底線、赤裸裸打壓,已經嚴重波及中概股的生存,目前中概股在美國掛牌的成本與風險被數倍放大,甚至可能面臨集體摘牌的風險。因此,以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為代表的中概股,已率先回歸港交所,並搭建了中概股「第二上市」的通道,其他中概股也會紛紛效仿。

您對中概股回歸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金山雲逆勢IPO,京東網易百度等中概股「敦刻爾克大撤退」
    與此同時,一場中概股逃離美國、回歸港交所二次上市的「浪潮」正在醞釀當中。5月5日,據彭博社報導,網易(Nasdaq:NTES)已秘密提交在香港二次上市的申請,已經與顧問進行了溝通,最快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二次上市。另據IFR報導,網易可能考慮通過在港上市最多籌資20億美元。
  • 冷眼旁觀中概股
    下周 618 大促當天,京東也要在香港上市。拼多多、好未來、百度也時不時跟回港上市的消息扯上關係。 日趨複雜的國際關係肯定促成了一部分公司的回歸。但拋開這層因素,網際網路中概股在美股待著不香麼?它們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群體?借著這一波中概股返港二次上市潮,正好捋一捋中概股在美股的情況。
  • 中概股回流,香港能否成為亞洲版納斯達克?
    一、中概股為何扎堆回歸?這樣一來,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需求激增。中概股回歸港股市場、紅籌回歸A股市場、科創板與創業板進一步深化註冊制改革、主要股票指數優化調整等趨勢成為資本市場熱點。二、中概股回歸潮起,為何首選香港?前不久,在瑞幸事件發酵後,有人對回港上市提到一個頗為有意思的說法,「為什麼要回香港上市?
  • 中概股回歸潮下港交所將成大贏家 中企赴美IPO或進入低潮期
    在瑞幸財務造假催化之下引發的中概股做空潮,以及美國監管機構在底稿審計、上市規則等加強監管的情況下,遭遇退市危機和信任危機的中概股再掀回歸潮。6月11日,網易正式在港交所掛牌,首日收盤漲近6%,次日略有下跌,市值超過4400億港元。此外,京東也將在「618購物節」在港二次上市,百度、拼多多等多家中概股亦傳出在港上市的消息。
  • 京東回港上市有何好處?網際網路企業會否引領中概股回歸潮?
    最重要的是,去年回歸港股的阿里巴巴已經趟出了一條新路,估值的暴漲更是為準備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增添了不少信心,可以預見,在京東、百度、攜程之後,或許還將有大批中概股,已經做好了「回家」的準備。中概股回歸潮去年11月,阿里巴巴的回歸為海外中概股樹立了標杆,也正式掀起了中概股的回歸潮。這背後,一方面是源於港交所的改革,引入同股不同權制度,對還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打開了通道;一方面則是美股市場變化,尤其在瑞幸事件後,中概股接了被質疑的飛刀。
  • 京東二次上市定在「618」?在港券商已開始攬客打新
    券商中國此前報導,京東將於6月初啟動招股,預計6月18日在港交所掛牌,而類似於雙十一,每年「618」是京東等電商平臺年度大促時間點。對此,券商中國記者向京東集團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不予置評,只是表示「618」期間將有多項大促動作。
  • 中金:京東(JD.US)百度(BIDU.US)等19支中概股有望回歸港股
    要聞 中金:京東(JD.US)百度(BIDU.US)等19支中概股有望回歸港股 2020年2月18日 09:55:03 中金研究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中金點睛」,作者:王漢峰。阿里巴巴(09988)完成在港股二次上市後,中概股回歸港股話題得到廣泛關注。
  • 一萬多億美元的中概股有機會回港上市,我們梳理了最關鍵的20個問題
    有多少中概股有資格回港二次上市? 港交所對中概股在港二次上市有幾大核心要求:需為創新型公司;市值高於 400 億港元,或市值高於 100 億港元且年營收高於 10 億港元;必須有兩財年在紐交所、納斯達克或倫交所上市歷史。目前已經回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有三家,包括阿里、京東、網易,三家公司為港交所帶來了5500億美元的市值。
  • 艾德一站通:京東最快6月赴港IPO?中概股回歸迎來港股打新良機
    剛剛,中概股回歸再次傳來大消息!京東(JD.US)計劃赴港IPO。這也是今年繼百度(BIDU.US)之後,又一個重磅中概股。而京東(JD.US)2014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目前為第二大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根據京東(JD.US)此前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京東集團全年淨收入為57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9%;淨利潤為1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1%。如此優秀的業績,並未讓京東(JD.US)的市值進一步攀升。
  • 中概股慘遭血洗:阿里百度紛紛刷新52周低點
    在美上市中概股周三收盤普跌,阿里巴巴等七隻知名中概股多數下挫,其中阿里巴巴跌超5%,京東、百度和網易也下跌了至少3%以上,僅有搜狐收盤漲逾4%。阿里巴巴股價盤中觸及137.92美元的低點,刷新52周最低價;京東股價盤中觸及22.70美元的低點,逼近22.65美元的52周最低價;百度股價盤中觸及192.20美元的低點,刷新52周最低價;搜狐股價盤中觸及15.89美元的低點,刷新52周最低價,但收盤反彈轉漲。
  • 美國強化對中概股監管,這次需要擔憂嗎?
    今年4月、5月可謂是中概股的「至暗時刻」,在激化的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衝突的背景下,一邊是「瑞幸事件」餘波未平,另一邊又是美國持續收緊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ADR)的監管,甚至傳出要禁止美國大學捐贈基金等投資中概股。6月以來,隨著京東、網易成功在香港股市「二次上市」,也令中概股軍團暫舒一口氣。
  • 中概股回A有三大懸疑
    與此同時,多位業內人士直言,中國資本市場實現「BATJ」夢,除了要出臺措施扶植新經濟企業上市之外,還包括讓業務主戰場在境內的優質中概股回歸A股。隨著360的回歸,中概股的回歸也再度引發市場關注。在360借殼上市方案公布當日,證監會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曾公開表態,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
  • 這隻中概股今年漲逾1110% 還有22隻股價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中概股近期表現強勢,阿里巴巴、京東、網易、蔚來等多隻熱門中概股本周創出歷史新高。反映中概股走勢的紐約梅隆銀行中國ADR指數年初至今大漲27.29%,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同期8.58%的漲幅。記者梳理發現,年內已有23隻中概股股價實現翻倍,其中點牛金融股價漲逾11倍。
  • 焦點分析|58份中概股做空報告梳理:「狙擊」命中率為何降低?
    另一個老牌獵手「格勞克斯」 成立以來做空的27隻股票中有16隻為中概股。它的中概股做空之路始於2011年,也是它做空中概股最多的一年。數據來源:格勞克斯(Glaucus Research)官網 製圖:36氪為了貼近中國投資者,有的做空機構甚至製作了中文做空報告。「殺人鯨」自成立以來做空的8家公司中,7家為中概股公司。
  • 中概股創近一周最大漲幅 瑞思英語暴漲超17%
    來源:新浪美股新浪美股 北京時間10月10日訊,美國三大股指結束連續兩日的跌勢,集體收漲,中概股追隨大市,多數收漲。瑞思英語大反彈,暴漲17.5%,創下上市近兩年最大漲幅;報7.78美元。衡量中概股走勢的紐約梅隆銀行中國ADR指數上漲1.4%,創下近一周最大漲幅;金龍中國指數上漲1.1%,大多數成份股收高。重要中概股,京東上漲2.34%報收28.38美元,阿里巴巴上漲2.01%報收165.19美元,拼多多上漲1.70%報收31.78美元,百度上漲0.32%報收99.85美元。
  • 又一美國利空傳來,中概股加速撤退,港交所為何能成資本敦刻爾克
    先是網易、後有京東登陸港交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港交所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高光時代。港交所——中概股「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終點。美股市場上對中概股的偏執和不滿的火藥桶終於要爆炸了,導火索是瑞幸咖啡作假。很快,這一家企業的違規行為,幾乎讓所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都成了被殃及的池魚:做空機構如餓狼般窮追不捨,恨不得再打趴下一家中概股分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相關官員也公開表態,不要碰「中概股」。隨後,美方高效出臺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業內人士指出,該方案幾乎是為「中概股」企業量身定製。在這一嚴苛的框架下,中概股企業幾乎是被刀架在了脖子上。
  • 熱門中概股漲跌互現 搜狐同意出售全部所持搜狗股權
    熱門中概股漲跌互現,其中搜狐上漲11.42%,消息面上,搜狐已同意出售公司的所有搜狗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以獲得總計約11.8億美元的現金。如果股票購買完成,搜狐將不再擁有搜狗的任何實益所有權。  其他熱門中概股方面,阿里巴巴上漲0.33%,拼多多下跌1.86%,京東下跌1.24%,搜狗上漲2.31%,蔚來上漲10.85%,嗶哩嗶哩下跌2.75%,百度下跌2.75%,愛奇藝上漲0.97%,網易下跌2.84%,攜程下跌2.28%,唯品會下跌3.08%,新東方下跌1.62%,雲集下跌1.69%,樂居下跌5.74%,鬥魚下跌3.65%,虎牙下跌4.44%,好未來上漲0.61%,騰訊音樂上漲
  • 網易回家:網際網路巨頭齊聚香江
    網易其他創新業務包括網易CC直播平臺、網易郵箱,其中網易郵箱擁有超過10億註冊用戶。不久前,丁磊在致股東信中說,早在2000年初,網易就確定了精品戰略,精品,意味著持久鑽研、洞悉人心,意味著精雕細琢,這些都急不得。
  • IPO簡報|傳京東(JD.US)將在下周尋求通過香港上市聆訊 最快6月18日...
    來源:丫丫港股圈網際網路巨頭京東赴港上市傳聞一直不斷,而這次京東想為今年的6·18大促送上一份大禮: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敲鐘。今日據香港媒體報導,京東(JD.US)香港二次上市進程已臨近,或將於下周尋求通過上市聆訊,最快於6月初啟動招股,預計6月18日掛牌。
  • 中概股收盤普漲:趣頭條大漲逾8% 攜程跌近5%
    騰訊證券10月17日訊 在美上市中概股周二收盤普漲,阿里巴巴等七隻知名中概股多數走高,其中微博大漲4%以上,阿里巴巴和網易雙雙漲超3%,但搜狐則逆市大跌逾7%。其他中概股中,富維薄膜大漲逾兩成,韓華新能源和上為集團雙雙漲超一成。另一方面,富嶺環球和尚高公司均下跌一成左右。被譽為中概股「視頻三傑」的嗶哩嗶哩(BILI)、愛奇藝(IQ)和虎牙(HUYA)漲跌不一,其中虎牙漲超4%,但嗶哩嗶哩跌逾3%。攜程網目標價遭摩根史坦利下調,其股價收盤大跌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