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4 15:02 |寧波晚報
■現在,老婁當起了河道義務保潔員。
■由他親手種下的樟樹已經長成了直徑20釐米左右的大樹。
每天清晨,寧海縣一市村一市港邊,前來洗刷的村民總是絡繹不絕。而以前,這裡垃圾滿河,根本不能洗衣服。說起這事,75歲的陳婆婆就會念叨:「每年一遇大水,垃圾都會漂到家門口。現在河堤修好了,垃圾也沒有了。這可多虧了婁賢友哦。」
原來,一市鎮村民婁賢友,13年堅持不懈,一個人自費修理了家門口400米長的河堤,在當地成為了美談。村民們親切地叫他「老婁」。
由來 河堤年年被衝垮,該做點什麼
1955年出生的老婁,是一名普通的農民,沒有多少文化,靠打零工養家。「一年收入三四萬元。」老婁伸出手指跟記者比劃道。
昨天,記者在一市鎮看到,眼前是一條寬闊的河流———一市港,該河位於一市小學段400米左右、10多米寬的河堤特別引人注目:河堤用水泥和石頭築起,一排正方形的過河踏腳石橫跨河中,靠近村居的一段河堤,修了一排由搓衣石板和一個個石礅組成的洗衣點。河中很少能看到生活垃圾。
為何要修河堤?老婁說,2001年以前,這條河還是一片髒亂,河中遍布垃圾,雜草有一人多高,夏季河水發臭、蚊蟲滋生,豐水季節河水還常常湧到岸上,沿河一帶居民深受其害。
「水漫得最高的一年,到了小腿肚,進出得穿雨靴,垃圾都漂到家裡了!」老婁的妻子金美初告訴記者。雖然這條河堤經過多次整治,但始終沒能真正改變年年被衝垮的尷尬。
「我應該為家鄉和鄉親們做點什麼。」老婁終於坐不住了。2001年,老婁就開始修河堤,一修就是13年。如今這段河堤壩寬闊平整,老婁還在堤壩旁種上了花草,村民到河堤上洗衣服,累了可以在石礅上休息,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也變得安全了。
堅持 13年輾轉於打零工和修河堤中
修河堤,需要花錢買材料。由於家境並不富裕,家人只能節衣縮食支持他,10多年來,家裡沒有添置過值錢的家具,家裡房屋外牆開裂卻沒錢維修,妻子金美初多年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但是這些始終沒有動搖老婁咬牙堅持、修好河堤的決心。
「2001年,我打零工每天的收入是20元,現在是200元一天。」不管有多少收入,老婁一拿到工資就去買水泥、鋼筋、砂石,沒錢買材料了,他又去打工掙錢。
老婁沒錢請幫工,大小事都一個人幹。他常常推著手拉車去3公裡以外的山上找石塊,附近的山上都被他找遍了。為了找一塊合適的踏腳石,老婁常常走上5公裡,有時候出去一次,只拉回來兩三塊石頭。有的石塊重達三四十公斤,老婁想辦法用鋼筋撬起放入車中。「來回一趟1個多小時,一天要走上好幾趟。」老婁已經記不清磨破了多少雙鞋,來回走了多少公裡。由於清理河堤垃圾時,腳要長時間泡在水裡,腳被割傷的情況時有發生,常常晚上疼得無法入睡。
由於沒有學過水泥工,老婁只能靠打建築零工積累的經驗一點點摸索。「第一年,因為技術不過關,修堤的成效不大。」漸漸地,他對自己修河堤的要求也高了起來。「光好看不行,還要牢固,能抵禦大的洪水。」
村裡一名20歲出頭的小夥告訴記者,他從上小學起就看到老婁起早貪黑修河堤,常常不顧高溫天熱,一直幹到天黑才收工。「他一天的生活就簡單到吃飯、睡覺、修河堤。」這名小夥說道。
波折 有些鄉鄰不理解,老婁很傷心
剛開始修河堤時,由於和村民缺乏溝通,村民不理解老婁的行為。修河堤前,需要將堤壩周圍的垃圾清理乾淨,當清理到村民房子周圍時,有的村民認為老婁的行為會影響房屋地基,不同意老婁來清理垃圾,發生不愉快。也有的村民以為老婁修河堤只給自己用,不給大家用,將老婁告到了村裡。當誤會消除時,村民也不再反對老婁修河堤。
不過,直到現在,仍有不少村民無法理解老婁的做法,村民的議論也漸漸地傳到了老婁的耳裡。「他們當面說我是在做好事,背後卻笑我,罵我是『傻瓜』!」想起修河堤期間受過的委屈,老婁忍不住哽咽。當他抬起右手為自己擦淚水的時候,記者看到了他滿手的厚繭和傷疤。
妻子金美初每每看到這些,也會陪著落淚。這名樸實的農村婦女,話不多,卻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支持丈夫。10多年來,靠她一個人打工掙來的錢支撐家裡的大小開支。
不過,多數村民對老婁心存感激,沿岸的村民這樣告訴記者,自從老婁修好了河堤,大水不再漫進家裡,有了安全平整的洗衣臺,河面也變得乾淨了,村裡的生活環境變得更美了!
感言 「做這件事,我一點也不後悔」
13年春去冬來,河堤旁,那株由婁賢友親手種下的樟樹已經長成了直徑20釐米左右的大樹。「當初種下時只有我的大拇指那麼粗,1米多高,現在你們看,都這麼高了!」老婁撫摸著樟樹,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2014年,閒不住的老婁又對河堤進行了修補,在河堤旁開出了一條約半米寬的河槽,這樣村民洗衣服能更加乾淨。平時,老婁也沒閒著,他當起了河道義務保潔員,每天會拿著掃帚,將河堤掃一遍,將掉進河道中的垃圾撿起來。
10多年來,老婁花在治理河堤上的錢已經達到5萬元左右。「對於做這件事,我不後悔!」老婁平靜而又堅定地說。
寧海一市鎮黨委副書記徐善君說:「婁賢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五水共治』作出了榜樣,值得大家共同學習。」徐善君說,目前鎮裡已經在著手開展一市鎮鎮域規劃,預計用兩年時間,對一市港兩岸以及鎮域環境進行整治和美化,整治完成後,整個鎮域面貌將會煥然一新。
142035497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