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婁修河堤一個人堅持13年 花的錢已有5萬元

2020-12-25 浙江在線

2015-01-04 15:02 |寧波晚報

■現在,老婁當起了河道義務保潔員。

■由他親手種下的樟樹已經長成了直徑20釐米左右的大樹。

每天清晨,寧海縣一市村一市港邊,前來洗刷的村民總是絡繹不絕。而以前,這裡垃圾滿河,根本不能洗衣服。說起這事,75歲的陳婆婆就會念叨:「每年一遇大水,垃圾都會漂到家門口。現在河堤修好了,垃圾也沒有了。這可多虧了婁賢友哦。」

原來,一市鎮村民婁賢友,13年堅持不懈,一個人自費修理了家門口400米長的河堤,在當地成為了美談。村民們親切地叫他「老婁」。

由來 河堤年年被衝垮,該做點什麼

1955年出生的老婁,是一名普通的農民,沒有多少文化,靠打零工養家。「一年收入三四萬元。」老婁伸出手指跟記者比劃道。

昨天,記者在一市鎮看到,眼前是一條寬闊的河流———一市港,該河位於一市小學段400米左右、10多米寬的河堤特別引人注目:河堤用水泥和石頭築起,一排正方形的過河踏腳石橫跨河中,靠近村居的一段河堤,修了一排由搓衣石板和一個個石礅組成的洗衣點。河中很少能看到生活垃圾。

為何要修河堤?老婁說,2001年以前,這條河還是一片髒亂,河中遍布垃圾,雜草有一人多高,夏季河水發臭、蚊蟲滋生,豐水季節河水還常常湧到岸上,沿河一帶居民深受其害。

「水漫得最高的一年,到了小腿肚,進出得穿雨靴,垃圾都漂到家裡了!」老婁的妻子金美初告訴記者。雖然這條河堤經過多次整治,但始終沒能真正改變年年被衝垮的尷尬。

「我應該為家鄉和鄉親們做點什麼。」老婁終於坐不住了。2001年,老婁就開始修河堤,一修就是13年。如今這段河堤壩寬闊平整,老婁還在堤壩旁種上了花草,村民到河堤上洗衣服,累了可以在石礅上休息,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也變得安全了。

堅持 13年輾轉於打零工和修河堤中

修河堤,需要花錢買材料。由於家境並不富裕,家人只能節衣縮食支持他,10多年來,家裡沒有添置過值錢的家具,家裡房屋外牆開裂卻沒錢維修,妻子金美初多年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但是這些始終沒有動搖老婁咬牙堅持、修好河堤的決心。

「2001年,我打零工每天的收入是20元,現在是200元一天。」不管有多少收入,老婁一拿到工資就去買水泥、鋼筋、砂石,沒錢買材料了,他又去打工掙錢。

老婁沒錢請幫工,大小事都一個人幹。他常常推著手拉車去3公裡以外的山上找石塊,附近的山上都被他找遍了。為了找一塊合適的踏腳石,老婁常常走上5公裡,有時候出去一次,只拉回來兩三塊石頭。有的石塊重達三四十公斤,老婁想辦法用鋼筋撬起放入車中。「來回一趟1個多小時,一天要走上好幾趟。」老婁已經記不清磨破了多少雙鞋,來回走了多少公裡。由於清理河堤垃圾時,腳要長時間泡在水裡,腳被割傷的情況時有發生,常常晚上疼得無法入睡。

由於沒有學過水泥工,老婁只能靠打建築零工積累的經驗一點點摸索。「第一年,因為技術不過關,修堤的成效不大。」漸漸地,他對自己修河堤的要求也高了起來。「光好看不行,還要牢固,能抵禦大的洪水。」

村裡一名20歲出頭的小夥告訴記者,他從上小學起就看到老婁起早貪黑修河堤,常常不顧高溫天熱,一直幹到天黑才收工。「他一天的生活就簡單到吃飯、睡覺、修河堤。」這名小夥說道。

波折 有些鄉鄰不理解,老婁很傷心

剛開始修河堤時,由於和村民缺乏溝通,村民不理解老婁的行為。修河堤前,需要將堤壩周圍的垃圾清理乾淨,當清理到村民房子周圍時,有的村民認為老婁的行為會影響房屋地基,不同意老婁來清理垃圾,發生不愉快。也有的村民以為老婁修河堤只給自己用,不給大家用,將老婁告到了村裡。當誤會消除時,村民也不再反對老婁修河堤。

不過,直到現在,仍有不少村民無法理解老婁的做法,村民的議論也漸漸地傳到了老婁的耳裡。「他們當面說我是在做好事,背後卻笑我,罵我是『傻瓜』!」想起修河堤期間受過的委屈,老婁忍不住哽咽。當他抬起右手為自己擦淚水的時候,記者看到了他滿手的厚繭和傷疤。

妻子金美初每每看到這些,也會陪著落淚。這名樸實的農村婦女,話不多,卻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支持丈夫。10多年來,靠她一個人打工掙來的錢支撐家裡的大小開支。

不過,多數村民對老婁心存感激,沿岸的村民這樣告訴記者,自從老婁修好了河堤,大水不再漫進家裡,有了安全平整的洗衣臺,河面也變得乾淨了,村裡的生活環境變得更美了!

感言 「做這件事,我一點也不後悔」

13年春去冬來,河堤旁,那株由婁賢友親手種下的樟樹已經長成了直徑20釐米左右的大樹。「當初種下時只有我的大拇指那麼粗,1米多高,現在你們看,都這麼高了!」老婁撫摸著樟樹,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2014年,閒不住的老婁又對河堤進行了修補,在河堤旁開出了一條約半米寬的河槽,這樣村民洗衣服能更加乾淨。平時,老婁也沒閒著,他當起了河道義務保潔員,每天會拿著掃帚,將河堤掃一遍,將掉進河道中的垃圾撿起來。

10多年來,老婁花在治理河堤上的錢已經達到5萬元左右。「對於做這件事,我不後悔!」老婁平靜而又堅定地說。

寧海一市鎮黨委副書記徐善君說:「婁賢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五水共治』作出了榜樣,值得大家共同學習。」徐善君說,目前鎮裡已經在著手開展一市鎮鎮域規劃,預計用兩年時間,對一市港兩岸以及鎮域環境進行整治和美化,整治完成後,整個鎮域面貌將會煥然一新。

1420354979000

相關焦點

  • 冬修水利正當時 淥水兩岸河堤除險加固工程加快推進
    時序進入冬季,正是冬修水利之時。目前,淥口區水利等部門嚴密組織,迅速行動,掀起了冬修水利的高潮。 如果出現決堤的話,將會影響到6個村,3萬居民,近5萬畝糧田被淹。」 據了解,淥水兩岸河堤加固項目分為淥口鎮淥水右岸松西子保護圈項目和南洲鎮淥水左岸橫江保護圈項目。右岸工程總投資3664.4萬元,整修河堤約5km,能將防洪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左岸工程總投資541.83萬元,加高加固堤防約0.6km。
  • 浙江這對老夫妻花5年修了一條上山回家的水泥路
    2015年,眼看著狹窄的山路雜草叢生,想著老了上山不便,夫妻倆決定修路,修一條可以騎摩託車的水泥路。老蔡拿起鋤頭,說幹就幹。妻子嚴新卿拿出賣豬賣雞積攢起來的5萬元,兒子給老蔡買來小型發電機、電鑽、小型混凝土攪拌機……一米多寬,2.5公裡水泥敷面的摩託車路,開始在夫妻倆腳下延伸開來。每天早上5點,老蔡就起床幹活,晚上回到家老伴已經做好了可口的飯菜,365天天天如此。
  • 1990年一個人在銀行存5萬元,另一個人貸款5萬,現在分別是多少錢
    雖然在1990年國內已經有很多萬元戶了,但是5萬存款或者5萬貸款在當時也算是一筆巨資,不管是能在銀行存5萬的人或者是從銀行貸款5萬的人都不簡單,大概率是最早下海經商的那一批人。那如果在1990年一個人從銀行貸款5萬元,另一個人存5萬元,現在分別是多少錢,哪個人賺到錢了?
  • 這些年,融安的河堤兩岸都發生了什麼?
    說起融江(融安縣城段)河堤兩岸的變化,大多數人都會說:河邊建了很多住房高樓,河堤修到了二橋,還做好了亮化工程。 河西老菜市 而位於在龍舟廣場江對面的河西老菜市,未來即將建成迎賓廣場,屆時二者就要在這片土地上隔江相望。
  • 花156萬元買房子,光3次修繕就花了300萬元 百年四合院「重生」記
    市中區公立街就有一處四合院,建於清朝晚期,已有上百年歷史,是濟南市為數不多保存最完整的老濟南四合院,已被列為濟南市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7年前,這座四合院曾一度破敗不堪,被劃入「危房」之列。所幸,之後它迎來了一位愛惜古建築的新主人王偉,在前後耗資300萬元、經過3次大規模修繕後,8月8日,公立街13號歷史建築慶典儀式舉行,正式宣告這座百年四合院煥發「新生」。
  • 修河堤清淤泥 洋西河現雛形
    今年城廂區投入932萬元整治該段約1.3公裡長的河道,按3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建設,預計明年初完工,之後還將在兩岸建配套步道、綠化等。 受徵遷影響 明年初完工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荔城大道旁的洋西村,現場有數臺挖掘機正在清理淤泥和搬運石塊,靠近城常路一側,一段河堤已建成。記者注意到,這片空地中間有大量淤泥,只在兩側留有溝渠,眼下是枯水期,但還是有不少水往下流。
  • 秦始皇修萬裡長城花了多少錢,如果現在修需要花多少錢?
    秦始皇修萬裡長城花了多少錢,如果現在修需要花多少錢?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更何況在兩千多年前生產力落後的中國,真是一個奇蹟般的存在,如果放在今天,這樣的工程一共需要花多少錢呢?秦始皇修建長城耗費的人力物力據說當時秦始皇用了全國總人口二十分之一的人口來修建長城,而秦始皇時期的總人口約為2000萬,也就是說秦始皇共用了約100萬人修長城。
  • 畫家婁師白兩子為爭奪遺產對峙公堂
    2010年12月13日,92歲高齡的婁師白仙逝。一年半以後,長子和次子未能免俗,也陷入了名人後代爭奪遺產案。  昨天上午,朝陽法院開庭審理婁師白遺產糾紛案。婁師白到底有多少畫作,財產都去哪裡,雙方爭執不一。下一步,法院還將應長子要求調查婁師白的現金遺產。無疑,這將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
  • 村支書個人貸款墊支4.5萬元修村路 墊的錢遲遲未能收齊
    自家老房去年8月被一場暴雨衝垮,新房卻斷斷續續修了近一年,至今未能完全完工。「最主要的還是缺錢修,家裡本身還欠著外債,信用社不給貸款。」蔣通容說。蔣通容的丈夫是白果村的村支書張明星,張明星家欠的外債,與一條路的修建有關。3年前,白果村花20餘萬元修了一條碎石山路,解決了村裡貨物運輸難等問題,其中,張明星個人貸款墊支4.539萬元,這筆錢卻遲遲收不回來。
  • 鎮政府非法出租河堤 村民5萬餘棵樹木遭強砍
    劉小外2002年就與該村辦事處籤訂了20年的合同,承包了1公裡河堤種樹。他告訴記者,籤訂承包協議以後九年間,他投入了約7萬元種樹。原本再過3年這6500顆桉樹便能成材,可以賣得20多萬。如今這些桉樹被強行砍伐,現在最多只能賣個4、5萬,連成本都不夠。全村像劉小外這樣承包河埂種樹的村民共有13戶。10月19日,記者來到村民們種桉樹的河埂。
  • 上金村:「婁」姓的村莊,紅色的心
    「範先生可是個大文化人,他在1917年與柔石(原名:趙平復)一起考入省立第六中學,才氣在五四運動的時候就開始嶄露頭角。」婁江祥說。時間到了1941年4月20日,隨著寧波的淪陷,餘姚、奉化、寧海也相繼失守。在日軍肆意橫行的歲月裡,楊民奎以小學教師的身份作為掩護,領導上金村群眾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 筆記故事(一一一)婁師德二三事
    馬遲遲沒有牽來,婁師德身體肥胖,腿腳又不太方便,就找了一根橫木坐下等。過了一會兒,來了一個花白鬍子的縣令,看著也有一把年紀了。老縣令眯縫著眼睛瞅瞅婁師德,說:「鄉黨,叫我在你旁邊坐坐。」婁師德趕緊挪一挪胖屁股,請老縣令坐下歇息。老頭兒高興地坐了,自己報了姓氏官職,接著跟婁師德敘起了家常。兩人有說有笑了半天,正聊得開心時,那縣令的兒子從遠處來了,定睛一望,嚇得一溜小跑奔了過來,對老頭兒說:「爹!
  • 除夕夜盜竊373萬元黃金 男子被判刑13年
    首頁新聞除夕夜盜竊373萬元黃金 男子被判刑13年華商報09-06 07:22今年1月24日晚上(農曆除夕夜),興平市一家金店被盜,價值373萬餘元的黃金首飾不翼而飛。這件「黃金大劫案」在當時轟動一時。
  • 唾面自乾的婁師德
    婁師德自幼才思敏捷,20歲考中進士,被任命為江都(今江蘇揚州)縣尉,後升任監察御史。儀鳳二年(677),大唐邊境屢受吐蕃人侵犯,婁師德以文官應募從軍,西徵吐蕃。婁師德雖棄文從武,但治軍有方,屢立戰功,威名遠播 ,後官至宰相。婁師德一生為將相30多年,以謹慎、寬厚著稱,面對他人的誤解或羞辱,總能一笑而過。
  • 瀏陽籍書畫家婁師白、湖南提督婁雲慶及其家族瀏陽寧鄉瀏溈婁氏
    1912年瀏陽人婁德美隨官熊希齡北上定居北京,在北京香山慈幼院任職工程員。這婁德美正是婁師白的父親,來自湖南瀏溈婁氏家族。2010年12月13日清晨逝世於北京,享年92歲。譙國婁氏之譜創修於宋之滎陽十三代浩公,續修於元之新建十八代時遜公。瀏溈合譜修於1936年。瀏陽景華公支、寧鄉景譽公支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湖南瀏溈婁氏合修族譜。字派:景卿白志,孟世溪添,憲尚成高,忠應啟賢。
  • 防汛第一天 他在河堤上看到了父親
    每天都要向父親「匯報」工作1988年,曾建華的父親曾廣柏成為了當時五合剅村的黨支部副書記,直到2002年退休,15年間,他一直分管村裡的水利水電工作。用曾廣柏的話說,自己和堤壩有著特殊緣分。22年前,安鄉遭遇了特大洪水。「1998年夏天,洪水來得猝不及防。」
  • 第11期:越來越喜歡一個人清晨到河堤走走
    晚來的風,正吹散玫瑰天堂傳來隱約的和聲——啊,江山載酒,心靈故鄉,不如歸去……在河堤上>好久沒寫詩了胸中那點可憐的墨水仿佛一江秋水之凝止對詞語的珍愛與厭棄,如同攬鏡自顧滿頭花發總讓人對中年的定義產生懷疑越來越喜歡一個人清晨到河堤走走
  • 一個人自學英語要多久?自學英語需要花多少錢?有沒有效果?
    一個人自學英語要多久?自學英語需要花一、一個人自學英語要多久?因為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不高,自學英語的時間也是不一定的。按照每天花0.5小時學習英語,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學會;按照每天花1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6年的時間;按照每天花1.5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4-5年的時間;按照每天花2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3-4年的時間;
  • 河堤綠化帶上一大王椰樹竟長出兩樹冠
    在梅城江南路與南堤交叉處的河堤綠化帶上,一棵大王椰樹竟然長出了兩個樹冠,新樹冠從老樹冠的底部「破殼」而出,令人稱奇。這棵大王椰樹有5米多高,樹幹最大直徑有20多釐米。受不斷長大的新樹冠擠壓,老樹冠的部分葉柄和葉子已經枯黃,部分枝葉已有剝落的跡象。新樹冠上又長出了新枝葉,這些枝葉一部分向上長,而另一部分則向下低垂著。
  • 秦始皇修建的萬裡長城,放在現在修得花多少錢?答案難以置信!
    當時秦始皇修長城的時候,花了多少錢呢?首先,秦始皇為什麼要修建長城?大家都知道,在秦朝以前,中國都是四分五裂的。周圍的遊牧民族一直對中國南方虎視眈眈,時不時的就來侵略或騷擾一下。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國力不斷強盛,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徵匈奴,把匈奴趕出到了陰山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