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釋經講道是播道神學院的傳統。 最近我和一位老師一同出席某個聚會,會中負責分享信息的是一位校友。聚會結束後,我和那位老師都一同感嘆:真希望那些會眾不要知道這位講員其實是肆業於播神!因為他所傳講的信息,與我們期望畢業生所應該達到的水平相距甚遠。 為甚麼會出現「學了」釋經講道但卻「講不出」釋經講道的問題呢?背後可能有種種原因。或者部份講員真的因為恩賜或經驗不足而有心無力,但若他們有謙虛的心,積極學習,相信假以時日,在講道上必定有所進步。最困難的,是有些講道者連自己也騙了。他們自以為正在釋經講道,但事實上就連沒有受過講道訓練的會眾都察覺到他並沒有解釋聖經。若是這樣,講道但卻「講不出」釋經講道的問題呢?背後可能有種種原因。或者部份講員真的因為恩賜或經驗不足而有心無力,但若他們有謙虛的心,積極學習,相信假以時日,在講道上必定有所進步。最困難的,是有些講道者連自己也騙了。他們自以為正在釋經講道,但事實上就連沒有受過講道訓練的會眾都察覺到他並沒有解釋聖經。若是這樣,問題便很難處理,因為這樣的講員並不感到自己有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筆者認為釋經講道的基本定義,是講員忠於聖經作者的原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演繹一篇造就會眾靈命的信息。這個定義有以下三個重點: (1) 經文正確的分解 ── 這是學問的問題;(2) 講員真誠的演繹 ── 這是靈命的問題;(3) 會眾生命的建立 ── 這是牧養的問題。 一篇好的釋經講道,應該包含以上三個因素。若講員先用生命去體會一段經文,然後教導會眾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經文的信息,他所傳講的自然成為一篇造就教會的好講章。但若缺少任何一樣,講道的職事就會受到某程度的虧損,現用以下圖表列出: 筆者觀察到部份老牧者,可能因為從前釋經訓練不像現今普及,而在「釋經技巧」方面略遜於這一代的年青傳道;但他們對屬靈生命的追求十分認真,而且擁有愛護羊群的心腸,這些條件使前輩們能夠傳講造就信徒生命的信息。反觀現今的傳道人,可能聖經知識多了,但在屬靈追求及牧養心志上卻遠不及我們的前輩。因此可能只傳講「數據豐富」但卻沒有生命感染力的信息。更壞的是,部份傳道人在釋經技巧方面也沒有真正下過功夫,可想而知,他們的教會所受的虧損會是何等的大。 曾經有人問一位被神重用的講員:「你用多少時間預備一篇講章的呢?」他答道:「用一生的時間。」這是一個很有智慧而實在的答案。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成長到沒有「可進步的空間」,因此,我深盼望播道神學院能繼承前輩的優良傳統,在釋經的技巧、個人靈命的操練,以及牧養羊群的心志上多下功夫,好讓我們能為主傳揚造就教會的信息,建立信徒靈命。員:「你用多少時間預備一篇講章的呢?」他答道:「用一生的時間。」這是一個很有智慧而實在的答案。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成長到沒有「可進步的空間」,因此,我深盼望播道神學院能繼承前輩的優良傳統,在釋經的技巧、個人靈命的操練,以及牧養羊群的心志上多下功夫,好讓我們能為主傳揚造就教會的信息,建立信徒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