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力量助力宮頸癌篩查技術取得突破

2020-12-22 公益時報網
 8月1日,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喬友林博士為領導的團隊發布消息,CareHPV作為世界第一個宮頸癌篩查體外診斷檢測試劑,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蓋茨基金會供圖

2003年底,縱橫香港演藝圈21年的梅豔芳因宮頸癌在40歲就永別人世。由於梅豔芳巨大的影響力,很多人對被稱為「女性第二大殺手」的宮頸癌,開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事實上,在經濟發達地區,對宮頸癌這個「有明確病因、致病途徑清晰」的癌症,早已有了對策。像梅豔芳一樣的女性,如果能保證五年一次的定期檢查,早診早治,悲劇或可避免。但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目前,發達國家每年有40%到50%的女性做過宮頸癌篩查,而發展中國家女性做過此類篩查的比率僅為5%。全世界每年大約有50萬名婦女患上宮頸癌,每年27萬名患者不幸治去世,其中80%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一種能為發展中國家所用的宮頸癌快速篩查技術。2003年,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向美國健康適宜技術研究所(PATH)捐贈1300萬美元,對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通過的全球多中心宮頸癌快速篩查技術與預防研究(START)項目進行資助,該項目歷時五年(2003-2007)。

五年後,該項目在中國臨床試驗成功,並於2013年率先在中國上市。

又時隔五年,CareHPV作為世界第一個宮頸癌篩查體外診斷檢測試劑,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2018年8月1日,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喬友林博士為領導的團隊,在簡短的發布會上公布了這個消息。

至此,這項檢測產品已經走過了15年的歷程,而其因為「價格不超過5美元、檢測準確、結果獲得快、誰都可以操作」的特點,將通過中國的「兩癌篩查」行動和世衛組織的採購,惠及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女性。

從事腫瘤防治研究40餘年的董志偉教授表示,宮頸癌是人類防治的榜樣,疫苗在前,可以極大減少發生;篩查、早診早治,很好地阻斷了癌症的風險。此次世界衛生組織對careHPV檢測的認證,是第一步棋,下一步相信是對更合格、更便宜有效的疫苗的認證。

「今天的疫苗可能是幾千元,後期可能就幾十塊錢。」董志偉推斷道。

疫苗有了,但篩查仍不可或缺

2006年,美國的製藥巨頭默沙東(Merck)和美國的葛蘭素史克(GSK)相繼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宮頸癌預防性疫苗,之後該疫苗相繼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準上市。

但直到2017年,中國內地才獲準此疫苗上市。

有了疫苗並不等於萬事大吉。

在HPV疫苗收效最好的年齡組——尚未發生性行為的青春前期或青春期少女——接種三針HPV疫苗具有很高的挑戰性,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因為這些國家中該年齡段的女孩很少與健康服務發生聯繫。

雖然目前接受初級教育的兒童,尤其是女孩的人數不斷增加,但是有關宮頸癌疾病負擔及其與致病病毒的關係的知曉率極低,而且疫苗價格昂貴,加之女孩接種疫苗的社會文化價值觀的顧慮以及其他健康需求的競爭等,使得該類疫苗無法有效投入市場。

並且,喬友林指出:「就疫苗本身而言,當前的HPV疫苗還存在一些不足,因為這些疫苗只能預防70%左右的宮頸癌病例,而且對已經感染HPV病毒的女性(包括部分20歲以上女性)的預防效果欠佳。」

因此,篩查仍是當前20歲及以上女性預防宮頸癌的主要手段,並且至少在未來30年內,篩查仍將繼續應用於宮頸癌預防。

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篩查方法

目前宮頸癌的預防分三級進行。

一級預防是接種HPV疫苗,最近國家已經批准宮頸癌二價疫苗、四價疫苗、九價疫苗上市;二級預防是篩查,已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完全有可能早期發現宮頸病變,篩查包括HPV檢測和細胞學檢測,現階段HPV檢測作為宮頸癌的初篩手段已經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共識;三級是宮頸癌發生後的治療,由於接種疫苗後也只能預防60%到70%的宮頸癌,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是非常必要的。

誕生於上世紀40年代的檢測子宮頸脫落細胞病變的技術——巴氏塗片,更適合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發展中國家廣泛推廣該技術比較困難。

究其原因,喬友林說:「首先,需要建立符合規範、有較好質量控制標準的細胞學檢查系統,以及培養訓練有素、能準確閱讀巴氏塗片的細胞學技術人員,這兩方面所需的費用相當可觀。」

「在發展中國家,有限的醫療經費主要消耗在了疾病治療而不是預防上。其結果是,全世界的宮頸癌病例中,有80%是在發展中國家。」喬友林表示。

巴氏塗片不易在發展中國家推廣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敏感度並不令人滿意,假陰性率(漏診率)可高達40%。

其準確性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取材方法、圖片製作、染色技巧、閱片水平等,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假陰性的出現。

2003年,HPV第二代雜交捕獲技術(HC2)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宮頸癌篩查。

喬友林說,從理論上講,液基細胞學加上HC2,是針對HPV的最佳組合檢測方法,其假陰性率為2%,假陽性率為15%。

「唯一的問題是,做一次這樣的檢測需要花費500多元,即便是對城市工薪階層女性,這個費用也不低。它只適合中國比較發達的大中城市。」

但在發展中國家,貧困婦女是受宮頸癌威脅的最大群體。

為了解脫她們的痛苦,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衛生組織印度籍的腫瘤預防學家桑卡博士提出了基於醋酸染色肉眼觀察法的篩查技術(VIA)。

目前,醋酸染色觀察法是貧困地區宮頸癌篩查的主要模式。這個檢測只需要10元,但效果難如人意。

喬友林說:「如果婦科醫生不熟練,或沒有接受良好的培訓,醋酸染色肉眼觀察法的假陰性和假陽性率可高達40%和30%。」

許多地方早診早治的篩查技術不規範,成為了中國在癌症預防工作中的最大難題。因此尋找到一種經濟、準確、安全、快速而有效的宮頸癌篩查方法也就成為學術界和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差點因「非典」流產的項目

2003年,為了探索適合發展中國家的HPV快速篩查技術,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向美國健康適宜技術研究所(PATH)捐贈1300萬美元,對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通過的全球多中心宮頸癌快速篩查技術與預防研究(START)項目進行資助,項目歷時五年(2003-2007)。

中國的喬友林博士和印度的桑卡博士領導各自的研究團隊,分別負責START項目在中國和印度各自針對10000多名婦女、歷時5年的HPV快速篩查方法的研究實驗。

可是這項開始於2003年的項目試驗,差點因為那場席捲中國大地的「非典」而流產。項目選擇的是中國和印度兩個地方。在開始的兩年裡,印度方面交了白卷,作為中國的負責人,喬友林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項目做下來。他帶領團隊開始在山西襄垣和廣東深圳兩個項目點進行,才有了以下的成績。

「應該說項目的前四年,我們都在探索各種可能的生化檢測方法,除HPV快速篩查試驗外,還包括尋找其他腫瘤標誌物。但是這些腫瘤標誌物的試驗都失敗了。」喬友林說。

正當喬友林團隊還在貧瘠的子宮頸癌高發區反覆探索試驗時,美國的製藥巨頭默沙東(Merck)和美國的葛蘭素史克(GSK)相繼宣布,他們已成功研發出宮頸癌預防性疫苗。

2006年以來,預防宮頸癌的疫苗已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準上市。

2007年,一張題為《careHPV快速篩查與第二代雜交捕獲技術準確性比較》的數據表格成型,上面記錄著:careHPV快速篩查,敏感度為89.7%,特異度為84.2%;第二代雜交捕獲技術,敏感度為97.1%,特異度為85.7%。

至此,中國的HPV快速篩查臨床試驗宣告成功,並於2013年率先在中國上市。

「我們整個項目用了5年時間,花了蓋茨基金會提供的1300萬美元,終於得到這張數據表。」喬友林風趣地說。

careHPV快速篩查技術,除了效果接近第二代雜交捕獲技術外,篩查所用時間也顯著縮短。第二代雜交捕獲技術7小時出結果,而快速篩查技術兩個半小時即可獲得結果,當天就能送到病人手中。

喬友林說:「不要小看了這幾個小時的提速。早半天,就可以對病人實時地提供監測結果。等待時間一長,很多病人就流失了。醫生發現了癌前病變,病人卻不知去向了。」

越傻瓜的產品對背後的技術要求越高

為確保HPV檢測技術能夠惠及世界上所有地區的女性,careHPV檢測試劑具有無需水和電(可用電池)、攜帶方便、操作簡單、檢測時間短及結果獲得快的優點,這對於需要從偏遠鄉村長途跋涉到診所就診以及當天就需要進行治療的婦女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特別強調的是,這個產品是專門為發展中國家偏遠地區開發的。」凱愛健康董事長施晨陽說。

「越傻瓜,越難做,技術要求也越高。」施晨陽說,「我想再次強調,宮頸癌的預防不需要依靠任何未來的科技。今天我們已經擁有了這項技術,我們需要策略性地、明智地開展並普及有效篩查。我們所有人都可以為之努力。」

同時,蓋茨基金會中國區代表李一諾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越傻瓜的產品,對技術和開發人員的要求也越高,對開發人員的突破和創新能力,以及成本的控制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她引用了一句比爾·蓋茨的話:「我天生樂觀,堅信人類憑創造力和聰明才智可以讓世界日益美妙。」李一諾說,蓋茨基金會主要做的就是資助企業無法承擔的風險,這一次careHPV快速檢測的突破是典型案例。

另外,李一諾也表示,中國一方面可以應對自身的挑戰,比如首支獲世衛組織預認證的乙腦疫苗和此次的careHPV快速檢測;另一方面,也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解決相關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蓋茨基金會要著力推動中國的疫苗等產品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

董志偉對以喬友林為中心的團隊在尋找適合發展中國家宮頸癌防治的15年研究之路給與了高度肯定,他開玩笑地說:「王寶釧等薛平貴回家也不過苦守寒窯18年,這15年把我們這代人都做回家啦!」董志偉說,這其中的公益精神和職業精神值得大力倡導。這樣的研究不是為了追求金錢,而是通過自己高質量標準的工作惠及百姓,持之以恆,這是非常難得的。

同時,董志偉給出了自己的判斷,此次世界衛生組織對careHPV檢測的認證,是第一步棋,下一步相信是對更合格、更便宜有效的疫苗的認證,「今天的疫苗可能是幾千元,後期可能就幾十塊錢」。

董志偉解釋說:「這樣就把技術層面的東西做到公共衛生服務系統。技術再好,必須成為政策,技術只有做成政策,才會有完整的資金投入、完整的推動機制,這個事情才能做得有效。」

2018年5月19日,世界衛生大會總幹事發出總動員令:全球範圍內消除宮頸癌危害。

宮頸癌也將由此可能成為人類通過注射疫苗、篩查和早診早治來全面預防以至消除的第一個惡性腫瘤。

■ 本報記者 於俊如

相關焦點

  • 全球宮頸癌新發病例我國佔28%,公益助力貧困人口檢測出生缺陷
    在今天舉行的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暨2019中國衛生發展高峰論壇上,全國婦幼健康促進-宮頸癌和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公益項目正式啟動。項目將設立婦幼健康專項扶貧公益基金,為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供免費宮頸癌HPV篩查和出生缺陷檢測。
  • AI輔助宮頸癌篩查技術有突破 36秒可識別
    信息時報訊(記者 謝菁菁)日前,金域醫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聯合宣布,雙方在人工智慧(AI)輔助病理診斷應用開發方面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其推出高效的AI輔助宮頸癌篩查模型在排陰率高於60%的基礎上,陰性片判讀的正確率高於99%。同時,陽性病變的檢出率也超過99.9%。
  • AI輔助宮頸癌篩查獲突破
    來源:經濟日報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金域醫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在人工智慧(AI)輔助病理診斷應用開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基於病理形態學,通過深度學習技術,以病理專家的診斷標準訓練出精準、高效的AI
  • 人工智慧助力「兩癌」篩查顯著提升宮頸癌檢查效率
    人工智慧篩查雲平臺大大提高宮頸癌檢查效率然而,由於大眾普遍缺乏防治意識、知識和技能,加之HPV篩查費用偏高、操作複雜、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等原因,致使宮頸癌篩查覆蓋率仍然較低。如何既能快速、客觀、準確篩查,又不受人為因素影響且適合在基層推廣?
  • 金域醫學與華為雲聯合,AI輔助宮頸癌篩查方案獲得階段性突破
    6月11日,金域醫學與華為雲在2019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聯合宣布,雙方在人工智慧(AI)輔助病理診斷應用開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金域醫學病理專家團隊與華為雲AI團隊合作,首次基於病理形態學,通過深度學習技術,訓練出精準、高效的AI輔助宮頸癌篩查模型。
  • 「騰訊覓影」又放大招 AI攻克宮頸癌電子陰道鏡活檢瓶頸
    通過利用AI技術進行陰道鏡下癌前病變的輔助判讀,「騰訊覓影」能夠輔助婦科醫生快速識別宮頸轉化區、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和辨別病變位置,打通宮頸癌篩查鏈條的「最後一公裡」。2018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在全球消除宮頸癌的倡議,其中一個指標為宮頸癌的定期篩查覆蓋率要達到70%。
  • 魏麗惠教授:網際網路+HPV自取樣的宮頸癌篩查模式有助於提高篩查率
    6月18日,由華大基因聯合多家愛心機構聯合舉辦的「全國女醫護健康關愛公益計劃」直播科普順利開講。此次直播邀請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著名醫生魏麗惠教授作為嘉賓,以線上直播互動形式,為女醫護、廣大女性朋友帶來以《中國宮頸癌防控策略》為題的精彩講座。
  • 中國宮頸癌快速篩查技術獲世界認可 如何預防宮頸癌
    宮頸癌快速篩查技術——careHPV檢測,獲世界衛生組織資格認證,這意味著我國對宮頸癌的篩查技術已經得到世界的認可,這種技術檢測宮頸癌時間很短,相信這項技術一定可以給全世界的婦女的健康帶來福音。,因此,篩查對預防宮頸癌或者早起發現宮頸癌都非常有意義。
  • 發布AI輔助宮頸癌篩查技術—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近日,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域醫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宣布,
  • 三八節| 非城市戶口女性:快來市立東院免費篩查宮頸癌!
    在3.8「國際勞動婦女節」即將來臨之際,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健康管理中心和慢性病健康教育管理基地聯手奉獻愛心,舉辦大型公益活動,免費為150名30歲--60歲的非城市戶口女性,進行宮頸癌癌前篩查。   在3.8「國際勞動婦女節」即將來臨之際,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健康管理中心和慢性病健康教育管理基地聯手奉獻愛心,舉辦大型公益活動,免費為150名30歲--60歲的非城市戶口女性,進行宮頸癌癌前篩查。
  • 自己取樣,宮頸癌篩查在家也能做
    而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該病發生的必要因素,99.7%的宮頸癌都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關。研究表明:一生參加一次宮頸癌篩查可以降低宮頸癌累計發生率的比例為17%-32%,定期檢測是否感染HPV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途徑。為保護更多的女性免患宮頸癌,華大基因基於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推出適合大規模人群篩查的SeqHPVRHPV分型基因檢測。
  • 幫醫生確診早期癌變,AI輔助診斷系統助力宮頸癌篩查
    幫醫生確診早期癌變 AI輔助診斷系統助力「分級診療」 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可以預防和治癒的惡性腫瘤,宮頸癌的篩查與診斷引起世界各國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北京晚報記者日前從第十七次全國子宮頸癌協作組工作會議暨2019年亞洲-大洋洲生殖道感染和腫瘤研究組織(AOGIN)區域大會上了解到,宮頸癌篩查人工智慧電子陰道鏡輔助診斷系統研發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不但能幫醫生判斷受檢者是否需要活檢
  • 宮頸癌篩查是什麼 宮頸癌篩查這些要注意
    宮頸癌是女性朋友常見的惡性腫瘤。而且,這些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勢頭。所以,宮頸癌的篩查對於女性朋友預防宮頸癌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宮頸癌篩查是什麼,做宮頸癌篩查要注意哪些什麼是宮頸癌篩查宮頸癌篩查,顧名思義就是篩查宮頸癌的一項手段,它主要是指是通過液基薄層細胞試劑盒採集宮頸口的脫落細胞,使用全自動薄層細胞製片機製片,並根據細胞核形態進行細胞學分類診斷是否具有癌變症狀。
  • 浙江啟動預防宮頸癌公益項目,將為2000名婦女提供免費篩查
    本文轉自【新華社客戶端】;5月9日,由浙江省醫師協會、浙江省癌症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關愛母親健康、預防宮頸癌」公益項目正式啟動,將在全省20家醫院為2000名婦女提供免費宮頸癌篩查。據了解,適齡婦女宮頸癌的防治工作是一項持續性的系統工程,《健康中國2030》明確提出到2030年宮頸癌篩查覆蓋率超過90%,大量國內外研究數據表明,細胞學和高危型HPV聯合篩查能夠最大程度降低宮頸癌漏診率。然而,我國宮頸癌病例仍有逐年增多趨勢。
  • 深圳女性在家「自取樣」就可完成宮頸癌篩查
    早診早治是降低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關鍵。&nbsp&nbsp&nbsp&nbsp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婦產科吳瑞芳團隊,10多年,一直探索研究,在自取樣篩查獲得了與醫生取樣同樣的敏感性,並建立了經網絡實施的基於HPV檢測的自取樣宮頸癌篩查模式,這對宮頸癌的防控創新體系的構建與大規模人群推廣應用意義重大。
  • 宮頸癌篩查試水「網際網路」 冀以「自取樣」方式提高篩查率
    此後,農村婦女「兩癌」(乳腺癌、宮頸癌)檢查項目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國家新醫改方案和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通過自取樣篩查方式,提高宮頸癌篩查率   與其他惡性腫瘤不同,宮頸癌的發病原因明確,機理明確。誘發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是長期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
  • 華為與金域推出AI輔助宮頸癌篩查技術 36秒可識別
    華為與金域推出AI輔助宮頸癌篩查技術 36秒可識別 2019-0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中新社廣州6月11日電 (蔡敏婕 張金菊)人工智慧(AI)在輔助病理診斷應用開發方面取得進展
  • 中國宮頸癌防治工程(濟南站)公益巡講今日啟動
    本次大會由中國宮頸癌防治工程組委會主辦、山東省立醫院承辦、北京派特博恩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派特生物)協辦。曹澤毅教授、魏麗惠教授任榮譽主席,山東省立醫院李長忠教授任大會會議主席,山東省立醫院黨委書記王一兵先生特別出席會議。
  • 宮頸癌篩查什麼時候做最好 宮頸癌篩查有哪些注意事項
    核心提示:近年來癌症變得越發常見高發,尤其是在女性群體當中,宮頸癌已然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最常見殺手,而宮頸癌作為一個病因相對比較明確的惡性腫瘤,早期的篩查,對於它的生存預後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癌症變得越發常見高發,尤其是在女性群體當中,宮頸癌已然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最常見殺手,而宮頸癌作為一個病因相對比較明確的惡性腫瘤,早期的篩查,對於它的生存預後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那宮頸癌篩查什麼時候做最好?宮頸癌篩查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宮頸癌篩查什麼時候做最好?
  • 吳瑞芳教授:自取樣宮頸癌篩查前景非常好
    吳瑞芳教授表示,要防治宮頸癌,必須要進行持續有效的宮頸癌篩查,而自取樣篩查因為有很好的敏感性和非常好的接受度,是提高宮頸癌篩查覆蓋率的最有效措施。自取樣宮頸癌篩查研究的要點有三個:一是準確性,二是可接受性,三是大規模人群篩查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