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略
【試題引入】
讀圖完成1~2題。
1.補繪圖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氣環流箭頭,以表示正確的環流方向。
2.在大洋東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異常增溫,溫暖海水沿大洋東岸向南流,並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麼,圖示大氣環流強弱及赤道附近大洋兩岸的降水量將如何變化?為什麼?
【答題模式】
1.正常情況下,赤道太平洋的洋面刮東風,把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暖海水不斷向西吹,在西太平洋形成大片的暖水區,而東太平洋表層暖水被吹走後,下面的冷海水被迫上翻,形成一片冷水區,而暖海水加熱大氣,形成上升氣流,冷水區形成下沉氣流,形成順時針的沃克環流。
2.厄爾尼諾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海水溫度異常升高而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的現象。海溫偏高大於等於0.5度,並持續6個月以上認定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3.厄爾尼諾一詞源自西班牙文El Niño,原意是「小男孩」,也指聖嬰,即耶穌。厄爾尼諾年,太平洋洋面東風減弱,西風增強,堆積在西太平洋的暖海水向東蔓延。太平洋東西溫差減小,壓差減小,沃克環流會減弱。東太平洋營養豐富的冷海水無法上翻,赤道中東太平洋洋面海溫持續偏高,食物匱乏的魚類自然無法生存。
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影響總結如下:
(1)赤道太平洋西部氣溫降低,氣壓會升高。
(2)太平洋西岸降水量會明顯減少。
(3)太平洋東岸降水量會明顯增多。
(4)秘魯漁場漁業資源減少。
4.厄爾尼諾發生對我國汛期雨帶的影響。
(1)受厄爾尼諾影響,我國汛期雨帶移動異常,帶來旱澇不均。
對我國來說,影響我國最主要的天氣系統就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副高西側會引導水汽北上,而副高北界則常常與南下的冷空氣相接,所以副高的位置常常決定了雨帶的位置。厄爾尼諾發生後,中東太平洋海水變暖導致大氣產生對流上升,在高空形成自東向西的氣流,到了西太平洋上空以後下沉。這讓本來就在這一帶盤踞搖擺的副高更加穩定強盛。而南邊來的暖溼氣流則沿著副高邊緣,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南方地區,形成了接連不斷的暴雨。
(2)厄爾尼諾次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偏強,易使登陸颱風個數偏少,但強度偏強。
(3)厄爾尼諾次年,東南華南沿海需防禦強颱風帶來的暴雨洪澇和大風災害。
(4)厄爾尼諾次年,東南華南盛夏季節應注意高溫熱浪的不利影響,做好防暑降溫應急準備工作。
(5)厄爾尼諾次年易出現東北北部低溫冷害、西北東部氣象乾旱、西南地區山洪地質災害等現象。
答案:1.箭頭指向呈順時針方向。
2.大氣環流會減弱(或大氣環流變得不穩定),因為其下墊面(洋面)東西部的熱力差異減小(或產生變化);大洋西岸降水量會明顯減少,因為這裡的上升氣流減弱,對流雨隨之減少;大洋東岸降水量會明顯增多,因為沿岸暖洋流的加溼作用以及這裡的下沉氣流減弱。
【試題引入】
3.當「拉尼娜」發生時,住往會出現的現象是
A.熱帶太平洋東部暴雨頻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魚類大量死亡
C.東南亞地區持續乾旱
D.亞洲東部沿海颱風次數增加
【解題技巧】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小女孩,聖女」的意思,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總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後。
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東南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將近60釐米,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溼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海水上翻,致使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這種現象發生時會產生以下幾種影響:
1.大洋西岸颱風和熱帶氣旋次數增加。
2.太平洋東岸(秘魯、智利)更加乾旱。
3.太平洋西岸(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降水增多。
4.秘魯漁場漁業資源增多。
答案:3.D 加強的東南信風將大洋東岸溫暖的海水吹響大洋西岸,使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溼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
【做題鞏固】
4.厄爾尼諾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海水溫度異常升高而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的現象。圖中的垂直環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溫的東西面差異而產生的一種熱力環流——沃克環流。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
A.赤道太平洋西部氣壓降低
B.沃克環流勢力增強
C.南美西海岸可能出現洪澇
D.赤道暖流流速加快
5.2016年4月,太平洋周邊某些國家出現異常高溫乾旱天氣,有專家認為這與厄爾尼諾有關。根據厄爾尼諾影響的一般規律判斷,發生乾旱的國家可能是
A.日本 B.泰國
C.智利 D.秘魯
2016年2月全球氣溫再創新高,成為有氣溫記錄以來的最熱2月,全球氣溫已連續第10個月破同期單月全球氣溫紀錄。與此同時2016年5月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陷入乾旱之時,美國東北部會迎來多輪暴風雪,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也可能洪澇成災,非洲大陸卻是一片乾旱景象。據此完成6~7題。
6.結合地理知識,以上極端現象出現的原因可能是
A.日食
B.厄爾尼諾現象
C.拉尼娜現象
D.全球變暖
7.除了材料所說的極端現象,此次極端天氣還伴隨
①魚和海鳥會大量死亡
②東南信風減弱,向西流動的洋流減少
③辛巴威菸草產量減產
④秘魯沿岸海域溫度較常年同期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0月27日據美國boredpanda網站報導:號稱「世界幹極」的智利塔卡馬沙漠,由於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赤道附近的偏東信風減弱,致使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溫暖海水滯留在東部),荒漠裡休眠已久的各種花草瞬間綻放,形成「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下圖為塔卡馬沙漠位置和相關地理景觀示意圖。
分析2015年10月智利「沙漠花海」自然奇景的成因。
【學生總結】
微專題44.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4.C 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海水溫度異常升高,使赤道太平洋東西部的熱力差異減小(或產生變化),所以大氣環流會減弱(或大氣環流變得不穩定),赤道暖流流速減弱並流向大洋西部的暖海水減少,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太平洋東岸沿岸由於暖洋流的加溼作用降水量會明顯增多,可能出現洪澇。
5.B 厄爾尼諾是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增溫的現象;它的影響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魯多雨;日本大部分地區多雨;東南亞氣候變得乾旱,泰國乾旱嚴重。
6.B 全球氣溫再創新高且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陷入乾旱判斷為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7.C 厄爾尼諾是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異常增溫的現象。
8.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南太平洋東部水溫異常升高,導致阿塔卡馬沙漠附近下沉氣流減弱,降水增多;雨水下滲和當地的高溫促使沙漠中的種子迅速發芽、生長、開花。
掃描下面二維碼,進入淘寶店鋪,就可購買,記住我們的店鋪是——正大教育書店。其它店鋪皆為盜版。
點閱讀原文,搜索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