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錢紅豔) 在古色古香的環境裡,身穿漢服,體驗茶道和傳統遊戲;走進大自然進行植物標本製作、進行生物觀察……記者了解到,高淳區武家嘴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這幾年開發系統課程,以農業科技為特色,成為孩子們課外實踐的「第二課堂」。
高淳區武家嘴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位於武家嘴農業科技園,建於2008年,總規劃面積1.5萬畝,基地以農業科技為特色,打造特色農耕文化體驗項目。目前基地建有科技與生命安全體驗館、戶外拓展區、勞技與生活教育館、農耕體驗區兩館兩區。
9月新學期開學後,區內的中小學生絡繹不絕到基地參與社會實踐。記者在基地看到,高淳區東壩小學的500多名學生正在基地學農。到農田辨識農作物,學習無土培植蔬菜,體驗傳統農具使用方法,進行手工磨豆漿體驗……一天的體驗活動,孩子們既充實又收穫滿滿。
「我覺得學農很有意思,比如手工磨豆漿我就沒體驗過,還是第一次接觸。」現場一位學生說,「只有體驗過了才知道這些食物得來不易,也懂得了勞動的價值。」
基地負責人陳騰介紹,農耕文化課程是基地的一大特色,為的就是讓學生們通過豐富有趣的農耕活動,體驗農事活動帶來的樂趣,了解農村傳統習俗和文化。除此以外,基地還有特色自然教育課程和國學文化課程。
「自然教育課程包括走進大自然,做小生物學家,嘗試製作觀察地圖和植物標本,戶外搭帳篷、野炊等挑戰,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陳騰介紹,國學文化課程則設置了漢學禮儀、傳統民俗、國學誦讀、琴棋書畫等項目,引導學生進行非物質文化體驗。
「從暑假的夏令營到目前的學農活動,基地已經接待了萬餘名中小學生。」陳騰說,目前到基地實踐的學生以區域內以及周邊學生為主,包括春秋遊、夏令營、小農夫體驗活動、紅色教育系列課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