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農學子走進養殖一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

2020-08-13 給你給你寵愛

(通訊員:孫嘉俊 範鑫)「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為響應學校號召,「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7月26日起,華中農業大學動科動醫學院赴山東省濟南市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範鑫前往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富潤康生態牧業有限公司開展社會實踐。

知農愛農,懷一腔熱血投身於實踐勞作

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窺得其質。對於當代大學生而言,社會實踐就是從虛無縹緲的象牙塔尖裡走出來,下到基層去,深入群眾中,腳踏實地幹實事。習總書記曾說,下鄉要過「五關」: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勞動關是關鍵的一步,只有跨過了勞動關,樹立了「自找苦吃」的想法,才能砥礪前行。

初次來到富潤康的實踐團成員範鑫也面臨著「五關」,他笑道:「我的『五關』與習總書記所說的並無太大差異,只不過我實踐的環境中跳蚤少,蒼蠅多。」目前正在勞動關裡打拼的他總結道:「作為動物科學專業的學生,只有鑽過豬圈,幹過最髒最苦的活,才能更清楚如何才能讓後備豬生活得更舒服,吃得更舒服,進而培育出更加優質的豬肉。」不怕髒、不怕臭、不怕累已然成為範鑫的心態標籤。

務農踐農,學專業理論運用於實際操作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是範鑫在實踐中最深刻的體會。負責每日為母豬查情、配種的他在閒暇之餘總會翻閱《育種學》與《豬生產學》的書籍,溫習書中的知識,並結合工作的實際情況反思記錄以增進相關知識的認識。範鑫強調「社會實踐是學校與企業為我們提供的一個可以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的寶貴機會,因此每天都要有點收穫。」回想起這份經歷,他引用胡適先生的「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來詮釋自己實踐的體會。

同時,他在實踐中遇到困難與問題後,也會積極從理論知識中尋找答案,如查情時公豬與母豬雖有接觸卻並無刺激效果,原因在於二者接觸時間過短;母豬配種時出現部分空胎,只因人造輸精管未插入母畜輸卵管中,從而導致精液外流等等。

強農興農,綻絢爛之花踐諾於報國之志

「以理論與經驗為實學,以強興養殖業為己任。」範鑫如是說。大「疫」當前,我國畜牧養殖業也進入了關鍵時期,養殖業將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當代學農青年唯有知農愛農,強農興農,才能不斷推進養殖業縱深發展,使其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這一切的基礎,除了需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武裝頭腦外,還需有充足的實踐經驗相輔相成,更要有像育人一樣培育動物的心態,時刻關注它們的飲食、情緒、疾病等各方面情況,將動物當做自己的生命一樣去尊重,去愛惜。」他感慨道:「無論將來是做科研,還是養殖,都應當具備這種品質。」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以「雲組隊」形式開展社會實踐的華中農業大學動科動醫學院赴山東省濟南市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員雖身處各地,但他們心系「三農」發展,投身復工復產,在奮鬥中學真本領,在實踐中磨練意志,踐行了「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的主題,也再一次詮釋了「勤讀力耕,立己達人」華農精神。

相關焦點

  • 華農黨委書記王斌偉:精心培育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9月22日,《光明日報》刊登了華農黨委書記王斌偉的理論文章《精心培育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全文如下。「三全育人」需著力做到三個突出:一是突出黨建引領,落實黨對育人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建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工作引領知農愛農人才培養;二是突出協同育人,全面統籌各領域、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力量,構建具有農業大學特色的協同育人格局;三是突出問題導向,針對知農愛農人才培養「最後一公裡」存在的盲區弱點精準施策。
  • 瞭望|未來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
    不斷提升農科院校服務國家戰略的貢獻力《瞭望》:農林類高校天然肩負著強農興農的使命,請介紹一下華中農大在擔負這一使命中的貢獻和特色。李召虎:華中農大已走過122年辦學歷史,育人興農是我們一脈相承、薪火相傳的追求。從19世紀90年代末倡導「手腦並用,知行合一」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唱響「勤讀力耕肩重任,立己達人圖自強」,再到21世紀初凝練「育人為本,崇尚學術」的辦學理念和「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校訓,多年來學校不斷與時俱進擔負強農興農使命,塑造了一批知農愛農人才。
  • 華農到底有多好?權威媒體為你解讀!
    華農「最牛」畢業生創造知農愛農的育人環境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只有25所,華農是國內農林院校唯一入選,也是廣東省唯一入選的試點高校。在辦學中華農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將「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作為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和爭創一流的重要抓手,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農林專業,華農花大精力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 第六屆包頭牛羊肉產業大會凸顯「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
    本屆大會以「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為主題,組織來自國內相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有關盟市及包頭市優質綠色農畜產品生產經營企業、牛羊肉精深加工設備企業開展農牧業品牌展示、營銷推介活動,搭建牛羊肉及綠色農畜產品經銷商與採購商交流
  • 獨山興農中學開展軍訓 900多名學子迎來入學第一課
    8月16日,獨山興農中學組織高一新生開展軍訓,900多名學子迎來新生入學的第一課。當天,記者走進獨山興農中學看到,有的同學正在教官的帶領下,正認真學習著立正、稍息等基礎動作,有的同學正認真聆聽教官講解儀容儀表要求……雖然衣服被汗水浸潤,但同學們堅定的眼神和筆直的身影彰顯著他們不怕苦、不放棄的信心和決心。「軍訓能讓我磨鍊意志、增強體魄,從而更加堅定自己的目標,讓我為理想的大學奮進。」
  • 以農興旅 以旅強農 長泰農旅融合綻放「並蒂花」
    近年來,長泰縣堅持「農旅結合、農旅共強」的農業與旅遊發展戰略,推進農業資源與旅遊要素結合,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大力拓展農業休閒旅遊發展空間,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的新路子。來到位於長泰縣巖溪鎮的玫瑰農莊,記者看到,遊客們正在興致勃勃地體驗鮮花壓花技術,一幅美麗的壓花作品在遊客手中慢慢呈現出來。
  • 知農、富農、樂農——樂農之家構建網際網路農業生態圈
    最近,一家來自深圳的網際網路養殖平臺樂農之家,受到眾多都市人的關注,他們紛紛前來做一名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農人,通過網際網路+生態農場,足不出戶就能讓夢想抵達田園。     作為網際網路智慧農業的開創者和先行者,樂農之家率先在國內提出「新三農」理念:知農、富農、樂農,為中國傳統農業提供網際網路+轉型升級一站式解決方案,推進中國傳統農業的轉型與升級,,著力構建智慧型網際網路生態農業圈。
  • 樂農之家率先提出知農、富農、樂農新三農理念
    養殖農戶大多是個體散戶養殖或小規模農戶養殖,缺乏資金擴大養殖規模。養殖市場呈現混亂,質量沒有保障,養殖戶與市場溝通途徑少,養殖產品沒有形成有競爭力的農業品牌,賣不出好價格。同時,也無法分享到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環節的增值收益。
  • 興農中學為高考學子壯行 - 多彩貴州網 - 新聞頻道
    6月2日,興農中學2018屆高三畢業典禮在學校操場舉行,該校高三師生和家長上千餘人參加了活動。6月7日,這群花季少年們,將奔赴考場,寫下屬於他們的夢想。  這是一場青春歲月裡的特殊儀式,是對三年高中生涯辛苦求學的告白,更是對未來人生舞臺的致敬。當天的小雨澆滅不了內心的火熱,高三家長們早早來到學校,全神貫注整個典禮,抓拍屬於孩子們的每一個感動的瞬間。
  • 宏鑫興農布局好山好水 打造萬畝綠色生態基地
    而宏鑫興農致力於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直供會員服務模式,也讓食物的源頭品質成為了首要的考量因素。為此,宏鑫興農陸續合作開發建設數十個生態種植養殖基地,作為直供餐桌的蔬菜和肉蛋奶的源頭產地,為做好品質農業打下牢固地基。
  • 質量興農興牧 品牌強農強牧 內蒙古紮實推動農牧業優質高效轉型
    本網訊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韓雪茹)我區堅持質量興農興牧、綠色興農興牧、品牌強農強牧,推動農牧業向優質高效轉型。今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1.3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09億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糧食產量達到730億斤以上,實現「十七連豐」。
  • 心系興農 愛校如家 強校為志 榮校為願
    在愛的灌溉下,小樹苗開始生長,枝幹變粗、樹冠長高、枝杈向外延伸——興農,憑藉著這鑽天的氣勢,給繼往開來的興農人搭建了一架直達雲霄的天梯,一架通往理想的「夢之梯」。在興農,老師們孜孜不倦的教誨是學生源源不斷的動力,也正因如此,興農學子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母校也增添了許多榮光。
  • 廣東大華農公司將打造世界級生物科技企業
    2002年,國家農業部正式批准民營企業進入獸用生物製品行業,大華農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華農」)緊緊把握這一歷史機遇,建成了大華農公司第一個疫苗GMP車間,邁出了動物疫病防控事業的第一步。
  • 獨山興農中學699名學生誓師高考
    原標題:獨山興農中學699名學生誓師高考   「苦戰一百天,讓血淚埋葬。奮鬥一百天,讓夢想飛翔。」   「行健不息,自信自強。全力以赴,不棄不放。」   2月27日,在獨山縣興農中學(縣民族中學)操場上,震耳的誓詞響徹雲霄,即將踏上高考考場的699名高三學子齊聚在此,舉行2018屆決戰高考百日衝刺誓師大會。   興農中學是獨山結合教育實際,勇於創新思變,和貴陽市白雲興農中學聯合舉辦的一所國有民辦混合制高中。
  • 質量興農 品牌強農——南縣以特色品牌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近日,筆者走進「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縣南縣,探尋當地以特色農業品牌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的路徑。高位推進 謀劃品牌之策地處洞庭湖腹地的南縣,土質肥沃,水系發達,氣候適宜,是發展種養業的黃金地帶。據統計,縣域耕地面積87.6萬畝,其中水田63.5萬畝。但長期以來,該縣農產品結構單一、效益低下、綜合競爭力不強,嚴重製約經濟發展。
  • 老新聞·新故事:博學為農精業興藏的農院人
    原標題:老新聞·新故事:博學為農精業興藏的農院人   1979年4月11日,《西藏日報》報導了任憲威、俆鳳翔和群培多吉3位老師滿腔熱情獻身高原教育事業的感人事跡。如今,在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激勵下,湧現出一個又一個—— 博學為農精業興藏的農院人
  • 華農入駐隆平院士港,打造農科「黃埔軍校」
    華農入駐隆平院士港,打造農科「黃埔軍校」 2020-06-09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家九口都是華農人!這些「農」情家庭,有愛又有料!
    說起對華農的印象,鄭澤芳打趣道:「我喝了八年華農酸奶,兩個姐姐每回放假都會提著酸奶回家,初中我就想來華農讀書,因為這裡有全世界最好喝的酸奶。」話落,她的臉上滿是笑意。無巧不成書,鄭澤玲的愛情故事也源於華農,她的先生是同屆英語專業的同學,兩人在校巴上偶遇,「當時我是院紅十字會成員,他是信息協會的,經常遇見,我們一起工作,一起散步,一起逛超市。」
  • 竹狸養殖企業桂林森農新三板掛牌上市
    竹狸養殖企業桂林森農新三板掛牌上市(挖貝網wabei.cn配圖)挖貝網訊 12月23日消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告顯示,桂林森農(證券代碼:835087)的掛牌申請獲得批准,並於今日公開轉讓。公告顯示,2013年度、2014年度及2015年1-5月,桂林森農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67萬元、981.89萬元及383.66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7.78萬元、165.58萬元及46.81萬元。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桂林森農(桂林森農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8月8日,主營業務有竹狸種苗、商品狸的養殖和銷售。
  • 從「跑步雞」到「跑山豬」,京東生鮮精準扶貧計劃加速興農「新基建」
    從「跑步雞」到「跑山豬」,京東生鮮精準扶貧計劃加速興農「新基建」 2020 年是扶貧攻堅收官之年,為了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9 月 15 日,在豐收節到來之際,京東「京心助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