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一定要注意!

2020-12-12 騰訊網

「好端端一個人,怎麼突然就心梗了?」

冷熱交替的急劇變化,是影響心梗發生的關鍵。每年12月和來年1月,是心梗頻發的「魔鬼月份」。

我國每年僅死於心腦血管病的人數達300萬,心梗每年直接導致54萬人死亡,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總人口。

每年12月、1月是心梗爆發期

心梗的發生與環境因素密切,每年從12月到來年的1月,心梗的發病率都會攀升至全年高峰,北方高寒地區表現得尤為突出。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氣溫每下降1攝氏度,心梗風險就增加2%。75~84歲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響。

2012年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會在1月份升至高點,而「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正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

心梗小知識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於給心肌供血的冠狀動脈堵塞或全部堵塞,導致心肌缺血和缺氧,使得心肌壞死。當心肌壞死面積過大時,心臟就會發生停跳,最終導致患者死亡。

我國平均每3秒就有一個心梗發生,從2005年開始,死亡率逐漸上升,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目前估計我國心梗患者有250萬人,其中只有5%的患者得到了及時合理的救治,縮短心梗救治時間對於降低其死亡率至關重要

為什麼冬季更容易發生心梗?

1.冬季人的生理機能反應比較遲緩,時常處於應激狀態,從而加大心臟負荷。

2.室外溫差很大,外出時,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3.冬天人們戶外運動減少。吃得多、消耗少,導致能量攝入和代謝比例失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發生。

如何判斷心梗發作?

心梗最典型的表現:胸骨後壓榨樣疼痛,同時伴有發熱、面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症狀。

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症狀持續大於15分鐘以上,要高度懷疑急性心梗。

此外,心梗還會出現不典型症狀,如:胸背、肩頸、胳膊疼、胃疼、牙疼。

現實生活中,很多心臟病的症狀遠不止上述這些典型症狀。下面繼續跟大家聊一聊心梗的不典型症狀。不要忽視這些不起眼症狀,它可能也是心梗!

1.心前區疼痛

如果出現突發性的心前區壓榨性疼痛,持續20分鐘以上仍然不能緩解,並且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嘔吐、噁心、瀕死感等症狀,就要考慮是心梗。

2.前胸、左肩、左腋下疼痛

心臟病會導致左臂和左肩疼痛,有時也會反射到右臂。疼痛一般為鈍痛,而不是劇痛,通常僅限於前臂內側,有可能放射到小指和無名指。尤其是伴有胸悶、氣緊時,更要警惕心梗。

3.胸骨後、頸部痛

平時有冠心病史的人,如果出現胸骨後、頸部疼痛,呈陣發性脹悶痛,有明顯的胸部緊迫感,並可牽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處,應警惕是急性心梗。

4.後背痛

有研究發現,男性急性心梗發作症狀很明確,主要是持續胸痛和大汗;女性患者則主要是放射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多,胸痛和大汗相對少見。

5.上腹部疼痛

沒有明顯原因的氣喘,突然脈搏過快、過慢或不齊,四肢發冷,感覺「胃痛」等,也應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心臟病引發的「胃痛」,有壓迫、灼熱或擠壓感,有的可擴散到左肩、背及左上臂內側。

6.頸部痛、咽喉痛

嗓子疼、咽喉部辛辣感也是心梗的一種非典型表現。咽喉和心臟的神經由同一節段脊神經支配,當心肌缺血、缺氧時,產生的酸性物質及多肽類物質,會刺激神經產生疼痛,並擴散至咽部神經。若突然出現喉部堵塞感並伴呼吸不暢、大汗淋漓等症狀,又無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慮心梗。

7.下頜痛、牙痛

少數情況下,心梗可以表現為牙痛或者下頜痛,但它往往不僅僅有牙痛,多數會伴隨其他表現,包括胸痛、肩膀痛、出冷汗、瀕死感等。另外,這種牙痛還跟運動相關,人在靜止狀態時並不痛,一走路、運動就會疼痛,或是疼痛不止。

8.偏頭痛

有一種說法是,偏頭痛和心臟異常都是自主神經系統失衡的結果。還有人認為,心梗表現出偏頭痛,是由於心梗前血管痙攣期伴發腦血管痙攣所致。

9.左下肢、左腹股溝疼痛

突然左下肢劇烈地疼痛,並出現胸悶、憋氣及出汗,應警惕急性心梗。

10.無痛性心梗

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或腦血管病史者,如突然發生無誘因可尋的咳喘、胸悶、氣短、急性心衰、嚴重心律失常、暈厥及噁心嘔吐等表現,要想到發生無痛性心梗的可能,立即就診。

60歲以上的健康老年人應定期體檢,以減少完全無症狀性無痛性心梗的漏診率。

還有部分病人無疼痛,多為糖尿病病人或老年人,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少數病人在整個病程中都無疼痛或其他症狀,而事後才發現得過心肌梗死。

相關焦點

  • 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8個意想不到的前兆,知道能救命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證實,氣溫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關係,當寒冷地區氣溫每降低1℃時,心梗風險就會增加2%。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平時活蹦亂跳的一個人,突然就心梗了。
  • 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這個前兆,知道能救命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證實,氣溫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關係, 當寒冷地區氣溫每降低1℃時,心梗風險就會增加2%。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平時活蹦亂跳的一個人,突然就心梗了。每年12月、1月是心梗的「高發期」如果把人比作成汽車,那心臟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它負責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通過血液流向身體各個部位,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然而心臟的健康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 退休軍醫提醒: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8個意想不到的前兆,知道能救命
    也不用和戀愛的時候一樣。有一些明明已經結過婚了。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平時活蹦亂跳的一個人,突然就心梗了。讓我們欣賞她用這種布設計的裙子。敏銳的頭腦。保持樂觀的態度。旅客年發送量遠期可達每年330萬人人次。如果對舊愛留有舊情。因此。跟大多數國家的水平差不多。特別是免疫力不高的小孩子更要注意。2014年以後。從此脫離了集體。這樣的處理。D、你是一個非常有金錢觀念的人。
  • 心梗前兆有哪些一定要注意
    心肌梗死就是我們平時俗稱的心梗,是一種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其發病時間非常短,一旦發病,生命危險非常大。在心梗面前,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然而心梗的發生並不是突發性的,突發心梗之前的一段時間,身體一定會出現一定的症狀,這是在提示患者可能患有心梗的可能,因此平常如果出現了一些異常,不妨去做一個全面的心臟檢查。
  • 心梗並非毫無徵兆,有這些症狀,一定要注意心梗徵兆!
    發生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求救」AMI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壞死,常危及患者生命。提示:急性心梗一旦發生,部分心臟的供血會突然停止,此時要及時疏通阻塞的冠狀動脈,使心臟恢復供血。上述現象九成是心梗發作的表現,此時患者家屬必須立即撥打120,請求急救。防止心梗要記住五個竅門。當懷疑自己患上心梗時,最重要的是呼救,撥打120送醫院。
  • 注意保暖!12月,這些病迎來高發期!
    進入12月,全國多地迎來降雨降雪,氣溫斷崖式下降。此時,又到許多疾病的高發季,做好防護,才能既保命又省錢。【1】寒冷誘發腦出血:3小時來了7個腦出血一天晚上3個小時內,「排著隊來了7個腦出血患者,最年輕的才47歲......」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務人員此前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 又到心梗「高發期」!啥是心梗?有啥先兆?怎麼救治?來看記者專訪我...
    「心梗」一詞大家並不陌生近日記者採訪時獲悉1月份正值心梗高發期我市油田總醫院一周就接診了10多名心梗患者據大慶油田總醫院心內科副主任王柏穎介紹說,上周一周時間,僅他們醫院就接診了10多名心梗患者,其中急診手術就有7人之多。至於近期心梗患者為啥增多,王柏穎解釋說,每年10月-次年2月,我市就到了心梗多發期,尤其是12月和1月,由於氣候原因,發病率更是攀升為全年高峰。那麼,心梗是怎麼回事兒?到底和氣溫有啥關係?
  • 橘鄉她生活 | 注意保暖!12月,這些病迎來高發期!
    步入了12月,怎一個冷字了得,冷冷冷冷冷,是整個月的節奏嗎?那麼,在這寒冷的天氣裡,如何做好防護,才能既保暖又健康呢?既往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阻肺等病史的老年人,還應注意每年接種流感疫苗,3~5年打一次肺炎疫苗,以防疾病急性加重。3寒冷誘發心梗:別在清晨鍛鍊身體冬季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高發季節,河南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黃彥生提醒,高血壓等慢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要特別注意。
  • 又一名人突發心梗去世!這些心梗預兆,提醒你一定要注意!
    2020年7月19日,作家賴寶因突發心梗去世。他做過政府職員、編輯、記者等工作、脫口秀段子寫手。他還很年輕。我們都知道,高血壓、糖尿病、吸菸、高血脂,以及冠心病家族史是心梗的危險因素,這些人群更容易被心梗盯上。但我們忽略的是,還有很多心梗預兆是我們所意想不到的!
  • 都是心梗惹的禍!冬季了,一定要仔細看這個帖,關鍵時刻說不定能救命!
    這一年中,有太多的大事要留在歷史上——特別是中國人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偉大勝利一定將彪炳史冊!這一年中,我們也見過了太多的生死,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感染者已達8千多萬人,累計死亡170多萬人(據騰訊健康12月28日實時數據)。這場新冠肺炎奪去了太多人的生命!不過,新冠肺炎雖然今年在全球導致的死亡人數眾多,但它並不是每年奪去人們生命的「第一殺手」。
  • 注意保暖!進入12月,這些病迎來高發期
    進入12月,全國多地迎來降雨降雪,氣溫斷崖式下降。此時,又到許多疾病的高發季,做好防護,才能既保命又省錢。【1】寒冷誘發腦出血:3小時來了7個腦出血一天晚上3個小時內,「排著隊來了7個腦出血患者,最年輕的才47歲......」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務人員此前在朋友圈這樣寫道。據媒體報導,2017年12月17日晚上7點多鐘,李某正在家中看電視,突然感到自己肢體無力,並伴有頭痛頭暈的症狀。
  • 一代球王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心梗離我們並不遠,注意這些信號!
    他在數日前接受腦部手術後一直在那裡居住,10月30日他剛剛度過60歲生日。據了解,退役之後,由於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生活經歷,馬拉度納曾經多次入院,心臟和肺部都出現過病症,甚至一度遭遇過病危的險情。最嚴重的一次是2004年,他曾因肺部感染引發心臟病住院,當時甚至一度出現心跳和呼吸停止。2019年馬拉度納又因健康原因,不得不停止執教墨西哥第二級別聯賽的多拉多斯隊。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媽媽發文證實女兒去世消息,年僅25歲,死因疑似是心梗猝死。孫僑潞原名孫圳,1995年6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中國內地女演員。2008年2月,她主演的 《巴啦啦小魔仙》在全國各地熱播,使她擁有了無數的「粉絲」,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小明星」!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孫僑潞原名孫圳,1995年6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中國內地女演員。2008年2月,她主演的 《巴啦啦小魔仙》在全國各地熱播,使她擁有了無數的「粉絲」,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小明星」!疲乏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現,經常疲乏和熬夜、連續加班的人要注意定期到醫院檢查。  3、脈搏快或不規則  如果偶爾出現一過性心悸無須擔心,但脈搏加快或不規則,特別是在伴有虛弱、頭暈和氣短等症狀時,可能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表現。若不及時治療,可能誘發生命危險。
  • 寒冷季節是急性心梗高發期,這些救命知識你必須知道!
    除了熬夜,有以下這些不良習慣的人也要注意了! 1.懶得運動 2.愛吃大魚大肉 3.吃油超標了 4.不注意口腔衛生 5.吸菸 6.晚飯越吃越晚 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
  • 家裡有孩子的注意了,8月到12月高發期,不妨吃這些
    免不了得些小病,比如拉稀,腹瀉,而每年8月到12月是寶寶腹瀉高發期。寶寶生病,第一時間肯定應該去醫院,但如果只是輕微症狀的話,不妨試試食療。相比西醫注射治療,更溫和,適合輕微症狀,和預防疾病。1、腹瀉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後便瀉,面色蒼白等症狀:胡蘿蔔湯:取鮮胡蘿蔔250克洗淨,連皮切成塊狀,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
  • 「小話嘮」孩子家長要注意,抓住語言爆發期,4點做好領先起跑線
    今日問題:孩子變成"小話嘮"家長要注意,語言爆發期要抓住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某一個階段突然變得很能說,小嘴巴一刻都不停下來,有的時候因為孩子說的太多,家長缺乏耐心。孩子就是在這個時候經常纏著你和你說話,家長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矛盾的是,家長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說會道的。
  • 降溫1℃,心梗風險增2%!這10種特殊的「疼」是身體在提醒你
    來源:生命時報微信驟降的氣溫帶來的不僅是寒冷,更讓心梗發病率攀升至高峰。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約100萬人,寒潮來臨時,心臟也要注意「防寒」。2020年11月25日,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從昏迷到離世只有12分鐘。2021年1月1日,曾出演《巴啦啦小魔仙》的年輕演員孫僑潞心梗猝死去世,年僅25歲。
  • 2021年1月1日,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這個12月會不會離婚高潮期?
    文|文兒2020年5月8日,我國《民法典》通過審議並將2021.1.1生效。其中對原來《婚姻法》中的「離婚制度」進行了重大變革。增加了一個離婚冷靜期,總體而言,離婚更難了。然而,法律法規還是要如期施行。從進入十二月開始,看到很多省份發布了規定,2021年1月1日後就要實施新婚姻法了。上海聽說已經實施離婚冷靜期了。身邊很多朋友調侃,那這個12月會不會成為離婚高潮期?離婚冷靜期具體指什麼?
  • 冬季是心梗高發季節,出現這5個前兆,可能是心梗來臨
    哪些是心梗疾病來臨的前兆表現?1、晚上睡覺或者休息的時候出現胸痛,大家如果在平時生活中半月或者休息的時間出現胸口疼痛很可能是心梗疾病的發作。2、心絞痛症狀,如果你發現心絞痛症狀逐漸加重,或者胸痛次數比以前更加頻繁,程度越重範圍更大,時間比較長,一定要警惕是心梗疾病發生。3、無緣無故的胸痛,當我們在沒有任何外因或者疾病原因的情況下,出現胸痛症狀,並且伴有大汗淋漓,嘔吐,噁心頭暈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很可能是心梗疾病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