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故事對人們的確有一種吸引力。在人們的閒談之中,在收音機旁,在熱鬧的茶館裡,在有趣的故事會上,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講述著故事,傾聽著故事。它使許多成年人流連忘返。而故事對孩子來講,更是營養豐富的精神糧食。列寧曾經說:「我很了解,愛聽故事是兒童的天性。」事實的確是這樣,在我熟悉的幼兒中,有一個四歲的男孩,他的名字叫喬喬。他長得身強力壯,性情驕橫。
在幼兒園裡,誰也不是他的對手;在家裡耍起脾氣來,就連他爸爸也難以制服。但是,唯一能使他屈服的就是故事。只要你答應給他講故事,就會發現他嚎叫的聲音慢慢減弱,那急速踢打的手腳會漸漸放慢,然後睜開那閉著的眼睛,不服氣地小聲說:「那你給我講個啥子故事嘛?」這就是他妥協的開始。當你的故事一開講,他那掛著晶瑩淚珠的小臉上,馬上會浮起可愛的笑一個有趣的故事可以使幼兒終止哭泣,破涕為笑;會吸引幼兒放下手裡的玩具,停止愉快的遊戲,使活蹦亂跳的孩子安靜,使執拗的孩子變得溫馴。
所以,一個好的故事可以使孩子受到各種各樣的教育。象「三隻蝴蝶」這個故事,不僅對幼兒進行了團結友愛的品德教育,也讓幼兒學到了許多豐富的詞彙和知識。優秀的文學作品陶冶了孩子的心靈,從而促進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幼兒必須集中注意地聽,用心地記。他們的感情會隨著故事中人物命運的變化而變化,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發展。由此可見一個內容健康、語言優美的故事,是對幼兒進行德、智、體、美教育的強有力的手段,特別是對促進幼兒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情感的發展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其實,在你和孩子相處之中,你會發現幼兒常常向父母提出講故事的要求。只要你願意,他會無休止地要你講下去。年輕的父母,請不要責怪孩子對故事的貪婪,這正是求知慾的一種表現。孩子剛剛踏上人生的旅途,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十分陌生。而豐富多彩的故事,卻像生活的萬花筒,給孩子們展示出一個又一個新鮮而神奇的天地。它用有趣的語言告訴孩子們,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它巧妙地向孩子們傳授知識、啟迪智慧,豐富想像。它那優美生動的語言也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
如數學家陳景潤不正是在一堂數學課上,聽了學識淵博、循循善誘的沈元老師講的一段故事,才使他對哥德巴赫猜想流滿了幻想,才產生了在後來漫長的歲月裡去摘下那顆皇冠註明珠的勇氣和決心。故事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有效工具。那麼怎樣給學齡前幼選擇故事,怎樣給幼兒講故事,這倒是值得我們共同探討的一個問題。
所以,你在給幼兒選擇故事的時候,應該首先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徵。他們年紀小,生活經驗貧乏,理解力差。生動有趣,接近幼兒生活的故事,孩子們就喜歡聽。如孫敬修老師講的故事「孝鳥」,總共不到三百字,但通過烏鴉對父母的愛說明了什麼是真正的美。烏鴉的外表不太討人喜歡,聲音也不那麼好聽,但它的內心卻很美。他解釋什麼叫「孝」時,又是那麼自然有趣。他說「孝」就是孩子愛爸爸媽媽,愛爸爸媽媽的孩子就是「孝娃娃」。在歡樂的笑聲中,孩子們就知道該怎麼去做了。
如果說,不考慮孩子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去選擇故事,不但達不到教育目的,而且會鬧出許多笑話。有的人給孩子講電影故事「愛情啊,你姓什麼?」故事還沒有開始,幼兒已經莫名其妙了,他們天真地問:「愛情是誰?是叔叔還是娘滿?」象這樣的內容,幼兒不能理解,也不愛聽,我們最好不要取。
最後,為了擴大幼兒的視野,發展思維,還可以選擇一些知識性的小故事。象「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向幼兒介紹了青蛙的生長過程,讓幼兒學習認識事物的方法。「小壁虎借尾巴」是介紹幾種小動物的尾巴有什麼用處。「方方和圓圓」的故事,是向幼兒介紹圓形和方形的不同用途。
還有「金魚會睡覺嗎?」「鴨子為什麼會遊泳」,這些小故事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也激起了孩子們的求知慾,培養了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童話詩和故事詩是幼兒學習語言的範例。如「小弟和小貓」、「有趣的夢」、「我和星星打電話」、「拍手歌」,這些作品富有教育意義,而且讀起來十分順口,便於幼兒朗誦記憶。它以優美的語言和音樂般的韻律給孩子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