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方教育模式」講童話,讓故事更有「教育意義」,孩子更愛聽

2020-12-11 DJ媽媽

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都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家長們往往都把童話當作是孩子教育的啟蒙。於孩子而言,童話故事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本教材。

很多人都會覺得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只是一種消災解悶的方式而已,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孩子在童話故事當中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並且在相應的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童話故事往往比較通俗生動,豐滿多彩,淺顯易懂,很適合孩子閱讀,因而成為了能夠走進孩子內心的重要工具。

不可否認,童話故事對於學前期的兒童有著很好的教育作用。那麼,給孩子講童話故事有哪些好處呢?

01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的好處

1.增長孩子的閱歷

孩子在小的時候所見所聞比較少,閱歷淺薄。但是孩子們往往能夠在書籍當中增加自己的認識與經驗。我們在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的時候,孩子們會置身故事中,對故事情節進行思考。

童話故事是對生活幻想性的反映,其表達方式又最接近孩子的思想特徵,所以孩子往往能在童話故事中學到很多知識,豐富社會經驗與閱歷。

2.幫助孩子尋找真善美

童話故事當中所存在的真善美並不是一種蒼白的概念,其中所蘊含的真理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受用的。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童話故事來培養孩子最基本的價值觀,幫助孩子學會判斷好與壞、真與假、善與惡等。

孩子在小的時候往往是比較喜歡幻想的,所以童話故事往往能夠迎合孩子的胃口,讓孩子在童話的奇妙世界裡愉快的學習,對於孩子的成長大有好處。

3.穩固提升理解能力

孩子在聆聽或是閱讀童話故事時,需要開動大腦去理解故事,所以童話故事對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培養作用。

孩子的理解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後天的鍛鍊和培養才能夠提升。而童話故事就是一個比較好的載體。多聽童話故事,讓孩子愛上閱讀,對孩子的理解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都有較大的幫助。

所以說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父母只是把童話故事當作為孩子無聊時消遣的一種方式,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童話故事完全可以讓孩子得到應有的提升,那麼怎麼講好童話故事呢?我們大可以利用西方的教育方式來作為參考。

02如何運用西方教育法給孩子講故事?

1.站在孩子的角度講故事

我們在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的時候可以利用西方的教育方式,譬如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講故事。

我們所講的故事聽眾是孩子,目的是讓孩子去聽懂這則故事,並且能夠在這則故事當中尋找到真正的真理,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理解孩子的想法。

譬如我們在給孩子講小紅帽的故事時,我們應該讓孩子通過這個故事明白,對於一切陌生的人和事,都應該心存戒備。這樣做孩子才會對故事有一個深層次的認知,知道其中蘊含的道理。

2.多給孩子提問

我們在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的時候,不妨多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夠讓孩子更清楚地理解到這則故事到底講的是什麼。

我們大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包容孩子的想像力,開拓孩子的思維,助其養成勤於思考的好習慣。

3.將故事中的細節與現實連接

我們之所以要給孩子講故事,就是想要讓孩子看到虛擬故事中體現的現實世界。

比如我們在給孩子講狼來了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需要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千萬不要做一個會撒謊的孩子,文中屢次撒謊的孩子後果是被狼給吃掉,現實中撒謊也百害無一利。

將故事中的細節引申到現實中,孩子才會更加清楚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

西方的教育方式的確可以讓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並且讓孩子的能力有著更大的提升,所以我們不妨學習這樣的方式給孩子講故事。

相關焦點

  • 如何將睡前故事講得有「教育意義」?
    童話故事,從各方面綜合評比來看,都是最適合幼兒時期的孩子去閱讀和欣賞,同樣我們也能發現,童話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是更強大的,幾乎不必家長們的可以營造機會,孩子就會主動的喜歡上奇妙童話世界。  而不論是什麼種類的書籍,我們站在教育的角度來看,目的都是孩子能夠從中得到積極正面的感悟,童話世界很美好,向我們傳遞著真善美的優秀品質,完全能夠起到引導孩子塑造良好品格的作用。
  • 中國童話的「偏見」:中國童話故事,真的不如西方的經典?
    文|全文共208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小時候,你最愛看什麼呢?一定是童話書吧!童話,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夢,可以活躍孩子的思維,還能幫孩子認知社會。我兒子也經常跟我講他聽來的童話故事。晚上吃飯後,還跟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呢!
  • 原來格林童話原版,都是講給少女聽的西方女德故事
    01   很多童話故事  不過是歐洲以前的女德女訓故事  歐洲以前的所謂童話,不是講給孩子聽的,而是講給少女,很多童話故事不過是歐洲以前的女德女訓故事罷了。Gmelin於上世紀70年代所言:「童話就是特定人物在特定行為模式中扮演特定角色,從而導致一個結果以及得出一個道德。」  童話故事所呈現出的男女主人公最為經典的行為模式莫過於:女性陷入困境、消極無為等待獲救,而男性是女性的救星和解放者。
  • 從凱叔講故事《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讀懂教育的本質
    在《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之前,凱叔講故事主要通過線上音頻給孩子講故事,這個商業模式越來越通順,似乎沒有出鏡和孩子直接見面的必要。但在凱叔講故事4000萬的用戶中,有很多聽著凱叔聲音長大的孩子有一個強烈的願望,那就是見到凱叔,摸摸凱叔的大光頭。而且在5G+智能時代,也有更多的條件,讓凱叔團隊和全國的孩子們見上一面。
  • 童話故事怎麼講?——童話的意義
    在華德福學校裡,童話在兒童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各個民族的傳統童話,如「格林童話」被廣泛地應用到教育中。
  • 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區別,哪一款更適合當下的教育?
    最早的格林童話是以孩童的口吻講故事給大人聽的娛樂故事,後來才迎合潮流演變成給孩子講的故事,諸如《小紅帽》、《睡美人》、《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等。在今天讀來故事模式單一,有些情感匱乏,僅僅適合開始聽故事的小朋友。安徒生童話的故事開頭一般直接切入主題,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開頭「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天黑了……」沒有固定意義的好人和壞人,擴展延伸到光明與黑暗,罪惡與痛苦,悲劇性結尾的童話衝破了人們預期的感官,帶來更為深刻的情感體驗,有時候甚至讓人不敢再看第二遍,不是因為恐怖,而是因為悲傷。
  • 還在給孩子聽童話嗎?充滿智慧的歷史故事,孩子講出來更有吸引力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蒙曼老師曾說過:經常有人問我講歷史有什麼用,我說修電燈、修電線和水管一定是有用地,但是人不能僅僅靠著電線和水管活著,了解歷史的真正用處是給大家智慧和力量。
  • 教育深思|看小學語文老師如何把童話故事《灰姑娘》講出新高度
    《灰姑娘》的童話故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了,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灰姑娘,她是一個穿著破爛而又不受後母和兩位姐姐待見的小女孩,但她有老婆婆魔法師的幫助,有南瓜馬車,有水晶鞋,有王子的喜愛,故事也是一個happy ending 的結局。但是它作為小學課文的時候,我們的小學語文老師都是怎麼講的這堂課呢?
  • 那些漂亮的童話故事,到底在教育我們孩子什麼?
    網絡圖片 與故事無關這個童話故事為了設計情節,竟然安排了螞蟻們相互之間不信任——當最小的螞蟻說他有辦法了的時候,包括螞蟻媽媽在內的所有螞蟻們第一反應的不是高興,而是驚訝,更重要的是——他們驚訝的不是辦法,而是為什麼你這麼小卻能想出辦法來。還有先不聽辦法是什麼,而是先猜忌這方法是不是有用,原因當然是說想出這辦法的螞蟻太小了。
  • 童話故事對於孩子成長有多大的意義?
    童話故事裡,真善美通常都能戰勝假惡醜,這就對我們的孩子傳遞了一種正能量,讓孩子感受到,無論遇到了多麼可怕糟糕的事情,只要一直嚮往著光明,心存善念,最終所有困難都會被美好和幸福所取代。那麼童話故事代表有哪一些?孩子為什麼讀童話故事的意義在哪?
  • 孩子愛聽童話故事,家長給孩子講童話故事時,要講真實的童話故事
    小時候只要有時間就喜歡看童話故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童話故事就是《醜小鴨》這個童話故事我很痴迷。就覺得好厲害,可以孫悟空相提並論。醜小鴨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變成了漂亮的天鵝。小雪是我朋友家的女孩,已經六歲了,聽小雪媽媽說她的事情。小雪也喜歡醜小鴨的故事。
  • 為什麼每次給孩子講道理他都聽不進去——做一個會講故事的媽媽
    生活中,常常因為教育孩子,而變得焦頭爛額。為什麼天天給他講道理,天天告訴他該怎麼做,但是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聽,還哭鬧不止呢?本文的主旨在於,教媽媽運用故事的力量,來改變孩子的現狀,幫助孩子成長,促進親子關係。
  • 知名兒童內容教育品牌「凱叔講故事」完成C輪融資
    繼B+輪獲得1.56億人民幣融資之後,「凱叔講故事」不斷深化極致兒童內容的打造,並將故事中蘊含的教育屬性顯現化,以快樂的狀態使孩子通過聽故事獲取到詩詞、名著、歷史、科學等知識。「凱叔講故事」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朱一帆先生表示:「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通過口口相傳的故事來實現思想、常識、歷史的傳承,故事是非常好的文化和知識的載體,為孩子講故事,也恰是我們最愛和最擅長的事情,我們將很多的情感、希冀和知識揉在故事裡,講給孩子們聽。創立5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通過打造快樂、成長、穿越的極致兒童內容,努力成為影響每一個中國人的童年品牌。
  • 英孚教育白皎宇:深耕全人教育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決勝網「我從未如此堅信語言對孩子的無窮力量,更看到了我們在踐行全人教育上的累累碩果,學英語已經不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了解西方文化。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中國區總裁 白皎宇英孚教育已連續多年發起全球英語挑戰賽,號召孩子們用英語說出自己最愛的文化故事。
  • 越小的孩子越難講通道理,教育女兒,可以從改編童話故事開始
    所以,這位寶媽沒有用直白的方式告訴女兒社會的危險,沒有直接告訴女兒如何保護自己,而是通過改編童話故事的方式讓女兒學會保護自己。她說自己不知不覺中,改編了十幾部童話。第一次嘗試,《新白雪公主》寶媽發現女兒對公主的故事尤為喜愛,於是就決定對各種公主「下手」。
  • 西方教育VS中國教育,究竟哪邊更科學?
    近年來,隨著國內應試教育的弊端不斷被放大,許多人開始拿西方的教育模式來進行比對,列出了西方教育的種種優勢,可也有些人認為,西方的那一套用在中國身上還不如保持現狀,那到底西方教育和中國現有的教育模式到底哪個更好呢?
  • 低層次父母才會不停講道理,高層次父母教育孩子,用的技巧更有效
    之前在聽學校的講座的時候,一位教授給大家分享了她教育低齡學生的辦法,她說:「曾經有位家長和我訴苦道,她家的孩子非常地不聽話,怎麼說都沒用,即使我天天和他講各種的道理,他反而越來越能鬧。於是我就想告訴大家:和小孩子們講道理是最沒有用的一件事情。
  • 童話故事對於孩子成長有多大的意義?足夠影響孩子的一生
    童話故事裡,真善美通常都能戰勝假惡醜,這就對我們的孩子傳遞了一種正能量,讓孩子感受到,無論遇到了多麼可怕糟糕的事情,只要一直嚮往著光明,心存善念,最終所有困難都會被美好和幸福所取代。那麼童話故事代表有哪一些?孩子為什麼讀童話故事的意義在哪?
  • 英孚教育白皎宇:深耕全人教育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我從未如此堅信語言對孩子的無窮力量,更看到了我們在踐行全人教育上的累累碩果,學英語已經不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了解西方文化。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圓滿落幕英孚教育已連續多年發起全球英語挑戰賽,號召孩子們用英語說出自己最愛的文化故事。
  • 把世界說給孩子聽,這兩名記者用故事電臺做兒童博雅教育
    這是一部以故宮屋脊上的9個神獸為角色,創作的童話小說,裡面有很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鄧瑾告訴芥末堆,好多孩子聽了這個故事,就想去故宮,到了故宮他們就給爸爸媽媽當嚮導,因為他們對故宮、對中國的怪獸有了很多的了解。芥末堆 盧楠 1 月 24 日報導到了哈佛,鄧瑾覺得自己的人文基礎有點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