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叔,丟下農田 「跑到外地學手藝」 回來後做生意月入過萬

2020-12-17 執著的農民

作者:執著的農民

來自農村的王大叔,一直以種莊稼為生,然而在多年的務農下,王大叔仿佛對種田感到乏味,這些年,將自家的農田擱在那裡,跑到外地學了門手藝後,回來鎮子上做起了小生意,至此,今後的生活也慢慢的好起來...

王大叔,自從在外地學了門小吃手藝後,自家的田也長滿雜草,變成了荒田,至今也沒有在打理,原來,他想利用所學的的手藝做生意,他學的小吃手藝名叫"缸子肉」 ?這個名字,相信大部分的朋友感到陌生,小編亦是如此,圖為,王大叔在鎮上租的店鋪賣起來他的「缸子肉」

具王大叔介紹,「缸子肉」 是當地小吃,一般外地都沒有,更別說聽過,主要採用那種年久的鐵杯子,在裡面放上骨頭肉,配上姜蒜等佐料,蓋上杯蓋後,放在煤爐上熬,熬湯的水是特殊配置的,其實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圖為,一位顧客正是食用缸子肉,這位顧客也是王大叔的常客了,他說道,以前還沒有吃過這個,自從吃了幾回後,凡是趕集就會來這裡吃一杯,可以看出筷子夾到的骨頭肉,一般都採用大骨肉,或者豬腳,因為這樣的肉吃起來才有特殊口感...

如果吃一杯「缸子肉」不過癮或是吃不飽,還可以配上一個牛肉餅,這種餅也是王大叔賣的,王大叔說道,大部分村裡人趕集的時候,一般早上不會吃飯,想來鎮上下館子,如果一杯缸子肉吃不飽的話,還可以加個餅就剛好...

缸子肉,在王大叔這裡賣的其實並不貴,一杯缸子肉賣7元,一個餅賣2元,一天下來賣個七八十杯很正常的,生意好的時候賣過一百多杯,一天除去本錢要賺個200-300元之間,一個月萬把塊錢是有的,還是比較辛苦,早上要很早起床,晚上要很晚睡,不過看著有錢掙,再累也是值得的...

歡迎關注:(執著的農民)更多三農狀態,與你傾聽...

相關焦點

  • 農村小夥進城做餅月入3萬 200多人學徒拜師
    李磊來自安徽懷遠農村,2013年到揚州打拼,目前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來到揚州,李磊賣過爆米花、做過美甲。後來,一個安徽老鄉賣涼皮、雞蛋餅生意好,連開幾家店,這給了李磊很大的啟發。全家人一合計,李磊便購置設備,打造簡約版的三輪車煎餅攤。2014年3月份,他和父親在蘭苑小區西門擺出流動攤,父子倆賣起雞蛋餅等各種小吃。
  • 農村大叔堅守擺渡40年,三種人乘船不收費用,他最擔心手藝失傳
    「我從事擺渡這個行業40年了,從來沒有吃過一次安穩飯。每天來來往往乘船的農民比較多,只要遇到需要坐船的村民,我就要隨時丟下飯碗繼續幹活。」在大楊鎮王布口村渡口擺渡人王顯成說,渦河北岸就是沙土集,日常用品豐富而且較為便宜。
  • 農村大叔把拖拉機改成挖掘機,幹農活一個頂倆,鄰居想花10萬收購...
    但大叔卻沒有理會這些閒言碎語,他堅信自己憑藉這多年電焊工的手藝可以完成這件事情,於是便在簡單的設計之後開始了操作。農村大叔爆改報廢拖拉機,搖身變成挖掘機,網友:可以去車企上班了!在拖拉機座椅上就可以實現完美的操作,如果想要換個地方,轉過身去操控一把方向盤就可以了,大叔害怕在操控的時候車體會不穩定,於是便專門在下方安裝了兩個支撐臂,每一個細節都做到了盡善盡美。
  • 農村大叔把拖拉機改成挖掘機,幹農活一個頂倆,鄰居想花10萬收購
    最近在山東的一個鄉村有一名大叔為了產鏟地,將自家即將報廢的拖拉機改造成了挖掘機,一下子省了十幾萬元,而且還成為了十裡八鄉的風雲人物。但大叔卻沒有理會這些閒言碎語,他堅信自己憑藉這多年電焊工的手藝可以完成這件事情,於是便在簡單的設計之後開始了操作。僅用了一天時間這輛拖拉機就換了一副模樣,車後背安裝了一個挖掘機臂,在車頭上仍然是拖拉機原有的配置,只是加裝了一個液壓油罐。農村大叔爆改報廢拖拉機,搖身變成挖掘機,網友:可以去車企上班了!
  • 魚塘裡的水放幹,100多條魚在泥水裡掙扎,只有在農村才看得到
    魚塘裡的水放幹,100多條魚在泥水裡掙扎,只有在農村才看得到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在農村農民多是以農作業以及養殖業為主,只要有在農村裡生活過的朋友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田,這些農田都是農村每一戶人家都有份的。
  • 安徽農村大叔做「粉絲」小吃,純紅薯手工製作,每天400斤不夠賣
    安徽農村大叔做「粉絲」小吃,純紅薯手工製作,每天400斤不夠賣。現在生活越來越好,尤其是在日常的飲食中,小編就是挺喜歡農村純手工做出來的美食,非常的美味。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安徽農村大叔做「粉絲」小吃,全部都是純紅薯手工製作,預定的人非常多,每天400斤不夠賣。
  • 娶朝鮮媳婦,做韓國人生意月入50萬,這位大叔火了
    李強1975年出生,家在吉林四平的農村,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每年到了開學季就是他最發愁的日子,常常都是開學前一天媽媽才給他湊夠學費和細軟。從小懂事的他從來沒抱怨過自己的處境,只是希望能夠儘快從村子走出去,過上不用為明天發愁的生活。
  • 農村蕉芋多到沒人要,大叔挖回來做澱粉,做的蕉芋粑粑吃著特香!
    農村真的都是一個十分神奇的地方,這裡可以看到很多城裡面沒法看到的野生植物,因為城裡面到處都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土地都被鋪上了鋼筋水泥,只有在農村,才是最適合這些野生植物生長的,不知道大家對農村的野生植物有著多少了解呢?
  • 日本農民大叔實力種大米,年輕時帥過柏原崇……明明可以靠顏值!
    日綜《家、ついていいですか》總能通過採訪一個個普通人,讓人感受到每個人體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其中一期記者在東京採訪到了一位大叔,看起來不起眼的他,在了解過他的生活後,讓人忍不住感嘆:真好!他叫池上貴明(44歲),家住在神奈川縣座間市,興趣愛好是打網球,職業是種植水稻的農民。
  • 寫標語月入過萬的52歲大叔,身後藏著1000萬打工人的悔恨
    但也並非所有的打工人都一個命運,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視頻就刷新了我的認知:視頻中,一位52歲的大叔,僅僅依靠寫標語,就月入過萬。月入過萬,是什麼概念?騰訊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工作10年以上的受訪者月薪過萬人數比例僅為22.44%。換句話說,近八成的人工作10年月薪仍舊沒過萬元。而視頻中的這位大叔,僅僅依靠一雙手,一把刷子,不僅成了「新晉網紅」,還有了不錯的收入。
  • 農村做酒席可年入10萬,為啥做的人越來越少?只有農民自己知道!
    作為農村人,可能記憶尤深的就是農村宴席了吧。小時候都窮,啥吃的都缺,只有吃酒席的時候能吃到好的。那個時候,感覺農村廚師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很多農村孩子從小就立志要做廚師。那時候農村廚師也不怎麼賺錢,一天最多也就幾十上百塊。
  • 因為高標準農田,省農業農村廳給東莞發來感謝信
    6月10日,記者從東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向東莞發來感謝信,對東莞為全省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做出的貢獻表示肯定。根據省對地市2019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考核結果,東莞得分在全省排名靠前。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2019年以來,東莞市圍繞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高位統籌、多措並舉,紮實高效推進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東莞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7.34萬畝,其中2018-2020年度已立項的87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基本完工,完工面積為6.78萬畝。
  • 俗話說天幹餓不死手藝人,現在的農村人學手藝好嗎?學什麼手藝好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這是以前農村的學校老師和孩子家長說的,說的是有學問了到哪兒都有飯吃,餓不住。在農村老話中也有這麼一句,「天幹餓不死手藝人」,其實呢原來老話更狠,說的是「天幹三年餓不死手藝人」,說明啥?有手藝到哪兒餓不住,不像只會種地的農民。
  • 「農村霹靂大叔」靠直播年收入30萬(圖)
    崔新星出生在遼寧省大連市海濱農村。  既然是農民,就要主打農民的牌  家庭的變故沒有泯滅他追逐舞蹈的夢想,在與舞蹈結緣的近20年裡,他幹過農活,打過零工。但最終,他還是選擇辭去工作,每天穿梭於街頭、公園、廣場、馬路,跳他喜歡的舞蹈。
  • 農村大叔用牛奶做了一大鍋「湯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呢
    不過這位農村大叔的湯圓做法卻跟別人不一樣。對你們沒有看錯,這些就是牛奶,大叔把牛奶一瓶一瓶的倒進鍋裡,然後用把牛奶燒熱。然後往牛奶裡加了很多檸檬汁,然後不斷的攪拌鍋裡的牛奶直至牛奶成棉絮狀。然後把這些牛奶倒在鋪有紗布的桶裡,再用清水衝洗掉紗布裡牛奶的檸檬味。接著把多餘的水分擠掉,剩下的就是做湯圓的原材料了。
  • 傳統手藝拉絲麥芽糖,經典的客家小吃,自己做出來的味道很是正宗
    傳統手藝拉絲麥芽糖,經典的客家小吃,自己做出來的味道很是正宗。很多傳統小吃幾乎都是在農村裡存在,像是今天我們要說來的這種傳統小吃,是在客家地區最為經典的一種,很多人沒有吃過。,用最傳統的手藝製作而成,如今會做的人已經沒有多少。
  • 農村大叔路邊賣豆沙餅,一個豆沙餅3元,一天能賺幾百元!
    在我們生活中遇到的聽到的奇聞趣事特別多,其中關於美食更是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在路邊發現的稱得上奇聞的美食攤,一位農村大叔在路邊賣豆沙餅,生意很紅火,十分受年輕男女的喜愛,每天都能賣出幾千個,一天能賺上好幾百元,一起來看一下。
  • 妻子丟下孩子與第三者私奔,多年後被對方拋棄,丈夫:等你回來
    丈夫解釋稱,對方多次主動要求開房,實在沒能經受住誘惑才出去過一次。後來,妻子選擇了原諒「一時衝動」的丈夫。 荒唐母親丟下兩個孩子與情人私奔 常女士與朱先生結婚五六年了,為了家庭,為了能讓孩子過上更好地生活,常先生拼命打拼事業,才終於在兩年前買房購車。而有了孩子後,常女士就負責在家中當全職主婦。然而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的生活終究讓常女士的心產生了變化。
  • 大叔大媽擺攤賣「特色粥」,1杯5元每天最少賣300杯,月入過萬!
    大叔大媽擺攤賣「特色粥」,1杯5元每天最少賣300杯,月入過萬!現在我們的生活比原來有了很大的進步,因為國家的經濟發展特別迅速,我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原來想都不敢想的,不過我們身邊的美食種類也隨著大家的生活質量提高而越來越多了,但是大家對於吃的東西要求也越來越高,原來的時候只要做的不難吃,能夠填飽肚子的東西就是美食,現在必須要求色香味俱全,而且具有養生健康等功效才能被大家我接受,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種的特色小吃
  • 外媒:中國70%耕地受汙染 危及農村地區和農田
    為更多收穫,農田使用過量化肥,且高達65%的化肥使用不當,河流和農田因此受汙染,有毒物質留在土裡。土壤汙染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健康隱患之一。科學家在土壤樣品中發現了有毒重金屬和禁止使用的除草劑。一些專家認為,中國耕地總面積的70%已受到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