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山西省首個調解成功的刑事自訴案例在運城鹽湖人民法院調解成功

2020-11-21 三晉都市微運城

近日,鹽湖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刑事自訴案件,成為人民法院「多元解紛」機制建設中,全省首個調解成功的刑事自訴案例。

案情簡介

2020年6月,鹽湖區一位老人遭遇車禍後不治身亡,老伴郭某悲痛萬分,但因半身不遂,行動不便,遂委託其親屬王某代為處理事故賠償等相關事宜。在有關部門的調解下,王某與肇事司機達成調解協議,以代理人身份拿到賠償款共計71萬元。

得知消息後,郭某多次向王某索要賠償款,出乎意料的是,王某卻始終以各種理由拒絕歸還。郭某憤恨交加,認為王某將賠償款佔為己有,構成犯罪,便起訴到鹽湖法院,要求追究王某的刑事責任,並返還老伴的死亡賠償金。

鹽湖法院受理後,認為該案雖屬刑事案件,但符合最高院鼓勵刑事自訴案件自行和解或調解的規定。經研究並徵求當事人同意,決定由訴調中心嘗試採取訴前調解方式進行解決。

調解過程

案件被分至鹽湖法院特邀調解員李獻有、王引弟、田應傑及史雲英手上後,四人即刻著手調查案情,不久便找到了雙方的分歧所在:

被告人王某與死者是親姐弟,死者生前的一些債務均由王某代為償還,喪葬事宜及相關費用也是由王某一手操辦並墊付,王某認為這些費用理應拿賠償金折抵,郭某則以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身份主張權利,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鑑於自訴人郭某年過七旬,行動不便,四位調解員專程前往郭某家裡了解案情,並給郭某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郭某非常感動。但談及車禍後王某的所作所為時,態度堅決,語氣強硬,調解員無功而返。回到法院後,調解員又馬不停蹄的約見了被告人王某,王某也認為自己付出太多,不但出力,還搭賠了不少錢財,聲稱就是把錢燒了也不能給郭某。雙方的不敬不讓,讓調解員很是棘手,調解工作一時陷入了困境。

僵持不下的困難並沒有減退調解員的決心。他們決定調整化解思路,採取迂迴戰術攻堅。一方面,做工作讓被告人王某的孩子參與進來,同時調解員又兩次到郭某家,通過郭某女兒進行溝通,以事實勸解,用親情感化,郭某的態度有所緩和,將標準降到39萬元,王某也從當初僅同意歸還25萬元提高到33萬元。雙方之間態度的緩和,給調解工作帶來轉機。

調解結果

11月16日,通過調解員不耐其煩的勸導和不懈努力,雙方都做出了讓步,最終以王某支付郭某36.5萬元達成和解協議。

被告人王某當場履行了協議,將款項轉至自訴人帳戶,一起劍拔弩張的刑事自訴案件圓滿結束。

調解感悟

這起刑事自訴案件的調解成功,不但凝結了我院調解員執著的敬業精神和不辭辛苦的努力付出,彰顯出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的真摯情感,更體現出鹽湖法院「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的顯著成效。

近年來,鹽湖法院對進入法院的矛盾糾紛進行精準分流,力爭通過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律師調解等訴前調解方式和速裁程序予以化解,實現案件分流、多元調解、立案、速裁和精審等環節無縫銜接,做到「簡案調解、類案快解、繁案精解」,大量矛盾糾紛得以快調、快立、快審、快結,「多元解紛」工作始終走在全省前列。

來源:鹽湖法院

責任編輯:閆文斌

相關焦點

  • 7年心結1天化解,多元解紛平臺首案調解成功!
    當事人「沒有想到自己的案子解決得這麼好、這麼快,多元解紛平臺這個法子真應該好好推廣」!由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共同開發、搭建、應用7月30日正式亮相近日,鹽湖區人民法院通過多元解紛平臺成功調解的一起變更撫養權案,成為全省首個運用該平臺調解成功的案例。
  • 【全省首例】鹽湖法院應用多元解紛平臺顯成效
    近日,鹽湖區人民法院通過省高院最新開發的多元解紛平臺成功調解了一起矛盾糾紛,成為全省首個運用該平臺調解成功的案例。三部門攜手 三大平臺對接多元解紛平臺由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鹽湖法院黨組迅速意識到該平臺所蘊含的巨大效能:整合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公安掌上派出所、司法行政機關智慧調解服務系統三大平臺,合三為一,攥指成拳,徹底改變以往多元解紛「九龍治水」的工作局面。
  • 故意傷害案件、重婚案件也能調解結案?刑事調解書是什麼樣子的?
    調解結案則意味著當事人可以無罪,雙方和解,事情完美解決。故意傷害案件、重婚案件等刑事案件能不能以調解結案?本文簡單分析。一、刑事案件也可以通過調解結案刑事案件能否通過調解的方式結案呢?要分情況而定。由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刑事案件,是不能調解結案的。而當事人自行提起的刑事自訴案件,不論是故意傷害案件還是重婚案件,都可以通過調解方式結案。
  • 涉及刑事自訴、反訴案件的部分問題
    除此之外,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刑事自訴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也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起訴;自訴人不撤回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一)不屬於自訴案件範圍的;(二)缺乏罪證的;(三)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四)被告人死亡的;(五)除因證據不足而撤訴的以外,自訴人撤訴後,就同一事實又告訴的;(六)經人民法院調解結案後,自訴人反悔,就同一事實再行告訴的。
  • 刑事自訴再審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一、刑事自訴再審需要滿足哪些條件第一,有權申請再審的主體,只能是案件當事人。案件的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或者上訴人、被上訴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及判決其承擔實體義務的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當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依法亦有權代當事人申請再審。第二,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對象,只能是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協議。
  • 長治市檢察院成功調解一民事糾紛案
    該案的成功調解充分證明了檢察機關運用法律智慧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實現了「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該煤礦認為自己權益受到侵害,遂向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請再審,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再審申請。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該煤礦向長治市檢察院提出監督申請。  長治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受理該案後,隨即開展調查。
  • 刑事自訴案件相關法律規定匯總
    第二百六十一條 提起自訴應當提交刑事自訴狀;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應當提交刑事附帶民事自訴狀。第二百六十三條 對自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十五日內審查完畢。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決定立案,並書面通知自訴人或者代為告訴人。
  • 刑事自訴案件的範圍有哪些
    2、在法院審理過程中,適用調解,原告在法院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也可以撤回起訴。3、被告人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可以提出反訴。所謂反訴,就是被告人作為被害人控告自訴人犯有與本案有聯繫的犯罪行為,要求人民法院進行審判。4、自訴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無論是作為被害人還是作為他的法定代理人),有權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 探訪北京首個律所調解室:調解思想如何融入律師血液
    調解思想如何融入律師血液記者探訪北京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律師調解室◤ 張麗芳(中)主持調解一起糾紛。69歲的張麗芳感到有些疲倦地對《法制日報》記者說:「我本來想做刑辯大腕律師,沒想到成了一名調解律師,人人稱我『張大姐』。」張麗芳,北京市第一位調解律師,第一位以個人名字命名調解室的律師,從事調解工作14年,這讓包括記者在內的不少人感到好奇。北京首個律所開設調解室位於北京東四環內側的京師律師大廈,是一座古城樓式建築。
  • 盤州市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三起民間借貸糾紛案
    8月14日,盤州市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成功調解三起民間借貸糾紛案,充分發揮訴訟調解保障作用,及時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本院受理後,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三案中均有相同的被告,案由相同且本案當事人均為同一地方村民,法律關係明確且爭議不大,承辦法官在詳細了解各方當事人的訴求和調解意願後,授權組織雙方當事人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三案在庭前依法及時得到解決。
  • 朝陽法院製作格式化《委託調解函》
    2006-06-05 15:23:39        為進一步規範委託調解制度
  • 【案件速遞】從立案到調解僅用一天,湟中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金融合同借款糾紛案
    近日,在湟中區人民法院田家寨法庭內,法官巧用速裁調解程序成功調解一起金融合同借款糾紛案件,從立案到調解成功僅用時一天,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深受當事人好評。案件受理後,承辦法官經雙方當事人同意,立即組織了調解,雖然該案看似簡單,原、被告雙方對案件事實均無異議,但難點就在於被告目前履行能力欠缺,讓其一次性履行欠款幾乎不可能。承辦法官在充分聽取原被告雙方意見後分析認為,被告償還能力不足,其陳述真實可信。
  • 盤州市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發回重審案
    9月21日,盤州市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成功調解了一起發回重審案。據悉,2002年,原告範某某等四人於盤州市紅果鎮某村建造了居住房屋,後於2015年在原有房屋基礎上加蓋了二層房屋。2017年11月,被告孔某、範某在緊鄰四原告房屋處建造房屋,原告多次勸解無效,因未留出安全距離,從而導致四原告居住房屋整體傾斜,牆體大量開裂,經村委會多次調解協商未果,由此雙方產生矛盾。2019年6月13日,四原告以孔某、範某為被告向盤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判決由被告孔某、範某一次性賠償四原告的房屋損失7.5萬餘元,四原告不得再次向二被告主張賠償。
  • 濟南市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成功調解首例法院委派案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宣淞 濟南報導 近日,濟南市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成功調解一起外觀設計專利權侵權糾紛。這是該中心作為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組織接受訴前委派進行調解的第一個案件。案件的順利調解,為該中心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的紮實推進提供了成功案例。 2020年11月12日,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第二批特邀調解組織名錄,濟南市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名列其中。
  • 北票市法院:加大訴前調解力度,成功化解矛盾糾紛
    日前,北票市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成功訴前調解一起刑事案件民事賠償糾紛。該院受理後,承辦法官段錦秀查閱刑事卷宗,詳細了解案情,考慮到該案系因支付「工錢」一事引發,雙方之前並無矛盾,且承辦法官與被害人電話溝通得知,被害人於近日被檢查出患有肺癌,家庭生活困難。被害人雖表示不在本案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另行起訴,但如果民事賠償部分不能調解處理,此糾紛可能留有「後遺症」,雙方矛盾會產生激化。
  • 和風細雨化糾紛 調解為民促和諧——格爾木市人民法院指導特邀調解員參與並成功調解一起民事糾紛案件
    為多方位打造「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健全多元化解糾紛解決機制,加強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有效銜接,規範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工作,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格爾木市人民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的規定》要求,通過前期廣泛篩選、嚴格選拔,於2020年9月8日最終選定30名特邀調解員並授予聘書。
  • [乾貨]刑事自訴案件操作指南
    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分公訴和自訴兩種。公訴案件,由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自訴案件,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訴訟。 二、刑事自訴案件具有以下特點:1、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不經過公安或者檢察機關。
  • 湘西州郵儲銀行借力成功調解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成功調解一起小額貸款欠款民事糾紛案,成為湘西州第一家申請糾紛調解的金融機構。上午9時許,湘西州中級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郵政儲蓄銀行湘西州分行相關負責人來到吉首市人民法院調解現場。調解員在全面分析案情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提出切實可行的調解方案,最終達成共識,並籤署調解協議,成為湘西州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以來成功調解的首筆糾紛。
  • 水城縣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涉疫情租賃糾紛
    10月21日,水城縣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涉新冠肺炎疫情租賃合同糾紛,雙方當事人當庭達成和解並兌付標的款,原告當庭撤訴。案件受理後,水城縣人民法院高度重視,法官通過仔細翻閱卷宗材料,聽取原被告的意見,意識到案件存在調解的可能,問題的癥結在於當事人的情緒而非利益的分配。
  •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家事審判法官雙語調解 成功化解離婚糾紛
    8月26日,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法官使用雙語,成功化解了一對蒙古族青年的離婚糾紛案件。考慮到二人的離婚糾紛牽扯到雙方家庭,若不及時解決可能會激化雙方家庭矛盾,霍市法院家事審判團隊雙語法官迅速啟動庭前調解程序。調解中,法官通過本族文化習俗和共情心理安撫雙方情緒,同時進行釋法說理。經過長達2小時的調解,雙方均表示二人感情並未破裂,也意識到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