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宗:愛因斯坦給斯威澤回信的翻譯之我見

2020-12-13 科學網

斯威澤作為一介平民百姓給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問,總不能上去就問中國有沒有科學。所以於情於理,他都會寫下一些自己發問的理由,然後再提出自己的問題。誰也不能肯定他究竟寫了些什麼,但是列舉幾個中國古代的科學發現應該是那封信中最最起碼的幾行字。

這個小小的推測不僅有情與理上的支持,而且在愛因斯坦的回信中,又出現了支持這個推測的事實!因為沿著這個思路理解愛因斯坦的回信及其最後一段和最後一句話,不僅語義異常流暢,而且和Switzer羅列的中國古代科學發現一問一答,前後呼應,而一些圍繞其理解和翻譯的問題也隨之迎刃而解。

those discoveries(那些發現)」就是指的斯威澤來信中提到的、也是促使他發問的中國古代的科學發現。【全文閱讀】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對中國的批評」實則由英語翻譯的錯誤所造成
    我將先前的文章回答於問答裡以後,沒想到產生了很多爭議。鑑於爭議很多,我們不妨再來看看愛因斯坦問題的具體細節。這裡我先亮明接下來要說的問題,免得一些傢伙光想「簡明扼要」,在我看來,如果真的有什麼阻礙了中國科學的發展,那一定就是「大道至簡」這樣的信仰了。問題:1,愛因斯坦問題近年來之爭議究竟是誰引發的?
  • 翻譯之我見
    我所要講的題目是《翻譯之我見——從翻譯約翰生作品系列說起》。假定大家要先知道約翰生是誰和為何要翻譯他的作品?這裡有必要先作個簡要自我回答。  約翰生(有人譯詹森,生於1709,死於1784,終年75歲)是英國十八世紀傑出大文人,睿智作家,文壇領袖。
  • 愛因斯坦如何對待子女?令人意外,顛覆了愛因斯坦形象
    瑞士聯邦工學院1897級學習理論物理的學生共有5個,米列娃是其中唯一的女生,米列娃的獨特氣質與專業知識,深深吸引了愛因斯坦。後人整理愛因斯坦寫給米列娃的情書時,透過略顯發黃的紙張,還可以感受到少年愛因斯坦如火的激情。「我是多麼幸運,找到了你,一個和我平等又和我一樣堅強而獨立的生靈!
  • 愛因斯坦:這些話都不是我說的!
    "「宇宙最不可理解之處是它是可理解的。」這句話也存在類似問題。1926年12月愛因斯坦用德文給好友及切磋夥伴、理論物理學家馬克斯•博恩寫過一封信,這句話正出自這封信。這封信隨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版本並流傳到全世界。
  • 谷歌神經機器翻譯之我見
    我不太同意微博和知乎的某些網友們舉的那些極端的反例,以此證明Google Translate仍舊無可救藥。我相信任何一個外語系的學生只要親身體驗一下舊的在線翻譯(比如目前的有道、金山或者百度)和現在的Google Translate,是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二者之間的差別。但是我仍舊認為,以Google Translate目前的水平,依然尚未達到中文媒體所吹捧的那種「可以替代人工翻譯」的程度。
  • 正宗愛因斯坦「手寫體」 下月亮相南京
    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愛因斯坦倡導「世界不要戰爭」  邱吉爾的籤名信、愛因斯坦給朋友的回信、羅素的手稿……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愛因斯坦—羅素宣言》發表60周年,觀築歷史建築文化研究院主辦《百年風雲——世界名人手跡影像展》,藏品都來自南京文正書舍。
  • 愛因斯坦的隻言片語:讓整個大地都成為你的祖國吧
    愛因斯坦回信的原文是這樣的:有一天,我在伯爾尼的專利局收到一個大信封,裡面是一張裝幀精美的紙片。紙上用花哨的字體(簡直令我相信這是拉丁文其實是法文,用書寫體印成。)印了些貌似與我無關也無甚趣味的內容。這份令人難忘的文件上有個顯著錯誤,或許是它觸動了愛因斯坦的下意識並影響了他的行動:學位接受者被印成了「特恩斯坦(Tinstein)先生」而不是「愛因斯坦(Einstein)先生」。
  • 如何看待愛因斯坦當年關於中國的日記?
    我覺得最值得遺憾的,不是他當時對中國的看法缺乏溢美之詞,而是沒有能夠到北京大學講課。如果去了,將是多麼美好的事情!當然,歷史是不能夠改變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歷史。我倒是認為,他的這些私人日記具有難得的價值,他從一位天才科學家的角度,給當時的中國照了一下鏡子,便於我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還應該補充的是,他對當時中國的印象,還包括了他在香港的經歷,他在香港也有停留。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德語/英語: 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1892年,愛因斯坦開始讀伊曼努爾康德的著作。1894年,愛因斯坦一家人移居義大利米蘭。1895年,愛因斯坦自學完微積分。同年,愛因斯坦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失敗。愛因斯坦開始思考當- -個人以光速運動時會看到什麼現象。對經典理論的內在矛盾產生困惑。,
  • 與愛因斯坦會面後的遺產
    默瑟街112號,從1935年直至去世,愛因斯坦一直住在這裡。| 圖片來源:James Loesch面見「時空建築師」本尊那時,Sternglass剛進入海軍軍械實驗室(Naval Ordnance Laboratory)不久,他並沒有物理學相關的研究背景,只有電氣工程的學士學位。我們很難把這樣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和早已名滿天下的愛因斯坦聯繫起來。
  • 愛因斯坦抵達上海碼頭時說了啥?
    1922年11月至1923年初,愛因斯坦和妻子埃爾莎應日本改造社之邀在日本訪問,來回途中均在上海短暫停留。筆者根據愛因斯坦相關日記和信件,釐清愛因斯坦在上海和日本的主要活動,並全文翻譯了愛因斯坦在上海的日記。
  • 他是愛因斯坦一生最害怕的人,他就是數學之王希爾伯特
    愛因斯坦劍術無雙,身邊又有內力高深的俠女米列娃,二人聯手行走江湖,一時間江湖上風聲鶴唳,見者聞風喪膽,夫妻兩人本是一對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神鵰俠侶,可是隨著愛因斯坦聲名鵲起,這一對俠侶也有了問。1915年,希爾伯特再次邀請愛因斯坦,這次愛因斯坦欣然前往,因為這個時候愛因斯坦對廣義相對論的思考已經成熟,只是對於數學描述還有待時日,在哥廷根周上,愛因斯坦做了關於廣義相對論的講座。愛因斯坦在哥廷根的心情也頗為愉快,在他給物理學家索末菲的信中寫道"我對希爾伯特很是著迷,他是一個重要人物"。
  • 愛因斯坦與上海的緣分
    3月16日,《我的世界觀》譯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方在慶來到愛因斯坦在上海住過的浦江飯店(現中國證券博物館),實地講解愛因斯坦與上海的故事。該活動由建投書局、中信出版集團、中國證券博物館共同主辦,也是建投書局「從書店出發·閱讀城市計劃」的一部分。
  • 愛因斯坦說過這些話?西媒盤點被杜撰的「愛因斯坦名句」
    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導西媒稱,愛因斯坦也許是被引用名言最多的科學家,但實際上很多所謂的愛因斯坦名言並非出自他本人之口。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5月3日報導,愛因斯坦去世後依然活在所有人心中。英國科學期刊《自然》雜誌日前總結了一些並非出自他之口的愛因斯坦名言:「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只能活4年。」這句話一向被認為是愛因斯坦所講。這句不容置辯的話語引起了人們對傳粉昆蟲的重視,但卻忘記了世界上存在數千種傳粉昆蟲的事實。而且重要的是,愛因斯坦並沒有說過這句話,此話的出處很可能是比利時養蜂人的一場罷工。
  • 「我這人是不大知道怕的」,這封陳望道親筆回信今日捐給復旦
    澎湃新聞記者 張慧「振乾同志:承索拙譯《共產黨宣言》,知由於同志們熱愛馬列主義,熱愛共產黨之忱,感到無限親切……至於學習,我勸你們讀新著,新著有馬克思、恩格斯的許多篇序,比舊本完備得多。」陳望道的回信 復旦大學供圖8月21日,在「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
  • 義烏小學生驚喜收到意外回信 來自英國女王之手
    一封意外的回信,讓義烏小學生金漢邈難掩內心的激動。兩個月前,義烏稠城第一小學一年級學生金漢邈給英國女王寫了一封信,7月14日,他意外收到了英國女王委託工作人員給他寫來的回信。女王的回信「親愛的金漢邈,女王陛下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很高興看到你是如此喜愛學習。儘管無法親自回答你,女王十分感謝你對她的好意……」在回信中,女王對孩子的問候表示感謝,稱很高興聽到小漢邈告訴她關於自己和家鄉的事,希望能再次收到他的回信。
  • 愛因斯坦的少作 | 盧昌海
    這一年,愛因斯坦以全班最高的平均分「有幸通過考試」,結束了中學學業。愛因斯坦的中學畢業成績單(見下圖)是又一份書面證據,顯示所謂愛因斯坦是「差生」的傳聞之不確。中學畢業使愛因斯坦獲得了進入蘇黎世瑞士聯邦技術學院的「通行證」,也正式啟動了他的「未來計劃」。這一計劃的實施將不僅譜寫愛因斯坦的人生,而且會將科學帶入一個全新時代。
  • 愛因斯坦一生最偉大的問候
    這句普通的問候像一道千載難逢的雪亮閃電般耀眼奪目,斬破時空,一覽無餘地昭示愛因斯坦永不原諒德國知識精英的決心。他從此再未踏上德國土地一步。1949年,愛因斯坦出生地烏爾姆致信愛因斯坦授予他榮譽市民稱號,向來待人謙和的愛因斯坦回信斷然拒絕。愛因斯坦在致友人信中說:「您知道我從未在道德和政治方面高估德國人。但我必須承認,他們殘暴和怯懦的程度讓我吃驚。」
  • 奧古斯託回信小姑娘:考試加油!我在北京主場等你
    北京時間6月25日,國安外援奧古斯託給小姑娘親筆回信,將邀請她來國安主場觀賽,並祝所有學生球迷期末考試順利。此外,為保護孩子隱私,讓她能更健康地成長,後續活動將不再公開傳播。國安俱樂部以及奧古斯託本人均已得知此事,並由奧古斯託給小姑娘親筆回信,邀請她來國安主場觀賽,並祝小姑娘及所有學生球迷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俱樂部表示為保護孩子隱私,讓她能更健康地成長,後續活動將不再公開傳播。奧古斯託在回信中寫道:「Yuan Han你好,感謝你真摯的作文!祝你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
  • 雙語:中國小學生致信英國女王 兩個月後收到白金漢宮回信
    在致信介紹中英高速鐵路服務後,中國一年級學生金漢邈於近日收到了一封來自白金漢宮的回信。   The letter is based on the 19-day journey of the first China-U.K. freight 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