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媒總編走基層」窮山溝變身「金銀川」

2020-08-20 農家參謀雜誌社

策劃:範小紅 王澤遠 張克宣 楊學識 楊秋意

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刊聯合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河南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農業農村農民雜誌社等媒體組織實施「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報導活動。8月11日,採訪團再次走訪洛陽,探尋伊川、宜陽鄉村振興之路。

洛陽境內山川縱橫,溝谷交錯,大小溝岔不可勝數,僅長度在1公裡以上的溝谷就有1.6萬多條。洛陽市結合每個溝域自然條件、產業基礎、歷史文化等稟賦要求,因地制宜,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遊則遊,做到「一溝一規劃、一域一特色」。

採訪團在四天時間內,從伊川到宜陽,翻山越嶺,看到了一條嶄新的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之路:傳統種植變身為特色產業,荒山荒灘變身為綠水青山,貧瘠溝谷變身為條條綠谷,貧困山村變身為旅遊小鎮……

富硒伊川 「椒」「薯」爭豔

8月11日上午,採訪團來到了伊川縣鴉嶺鎮富硒花椒種植基地。還未走進基地,微風夾帶著濃濃的花椒香氣便已撲面而來,瞬間讓人耳目一新。截至目前,伊川縣鴉嶺鎮累計種植花椒5.3萬畝,畝收入8000元左右。近年來,該縣又進行了花椒產品深加工,花椒油、花椒醬、花椒製藥品等遠銷陝西、重慶、四川等地,深受歡迎。

紅彤彤的花椒掛滿了枝頭,伊川縣鴉嶺鎮王莊村種植大戶徐萬軍一大早就從鄰村接來七位大嫂幫忙採摘花椒。他說:「今年我種了25畝花椒,大豐收,光俺一家這幾口人咋著也摘不過來。」

「風水寶地天賜良硒」。伊川縣鴉嶺鎮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大力發展富硒花椒種植,憑藉一顆顆小小的花椒,帶動了當地百姓脫貧致富。

58萬畝富硒土地為伊川百姓提供了發展特色農業的基礎,除了富硒花椒,富硒紅薯也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農產品之一。

在伊川縣鴉嶺鎮樊店村富硒帶脫毒紅薯種植基地,拖拉機帶動著鐵犁,徐徐向前,一個個鮮紅長條的「嶺上硒薯」破土而出,村民們正忙著撿拾剛剛出土的紅薯。

近年來,鴉嶺鎮黨委、政府藉助土壤富硒這一優勢,大力發展富硒紅薯,按照「科研院所+合作社+深加工+電商+農戶」的模式,先後與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洛陽市紅薯協會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洛陽薯鄉薯業科創園,引進脫毒紅薯新品種,並聘請市紅薯協會專家團隊全程提供技術服務,讓平常的小紅薯增添科技含量,口感更好,營養更高,賣得更快,助推了當地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步伐。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的「嶺上硒薯」邊收邊賣,不愁銷路。

火紅的花椒,甜糯的紅薯,打出了伊川富硒農特產品之路。

山水宜陽 「香」「甜」醉人

8月13日上午,採訪團來到了宜陽香谷溝域經濟示範帶趙老屯村。宜陽縣香鹿山鎮趙老屯村是省級文明村、溝域經濟發展示範村、宜陽縣「三變」改革試點村。趙老屯因地制宜,發展溝域經濟,以該村為中心,流轉周邊7個行政村土地8000畝,引進洛陽迷迭香農業開發公司,大力發展迷迭香種植,開發系列迷迭香產品,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群眾則依靠土地租金、勞務薪金、服務佣金、經營現金實現「四金」增收致富。

香鹿山鎮副鎮長陳新國在接受採訪時說,下一步,趙老屯村將著力打造「三個屯」,促進鄉村振興。

一是「屯香興旺產業」。圍繞「迷迭香」打造尋香之旅,2019年年產值達到了5000萬元,為美麗鄉村建設、休閒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二是「屯綠提升生態」。村裡在全面完成廁所改造的同時,對景觀水系進行升級,形成山水林和諧自然生態景觀。

三是「屯文留住鄉愁」。堅持發展文化生活,滿足村民的精神需求,使村民村風向上向善,孝老敬老蔚然成風。

8月13日下午,採訪團一行走進宜陽縣上觀鄉——一個被稱為宜陽「小西藏」的地方。在宜陽上觀鄉三岔溝村豫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桃農正在採摘、包裝桃子。

宜陽縣上觀鄉三岔溝海拔600米,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使得當地產的水蜜桃含糖量很高,甜度能夠達到15%,而普通水蜜桃的甜度在8%-9%左右。農家參謀雜誌社社長範小紅評價其為「醉桃」,是靈山秀水出「仙桃」。

近年來,上觀鄉大力發展水蜜桃、花生、核桃、菸葉等四大產業,並逐步向鄉村生態休閒遊轉型。這裡的蜜桃採摘期從每年5月持續到10月,依託高山蜜桃,上觀鄉還建立了桃緣小鎮,形成了「春觀桃花來踏青,夏觀星星來納涼,秋觀紅葉來採桃,冬觀雪景來祈福」的旅遊發展格局,幫助不少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掙上了「旅遊錢」,踏上了「旅遊路」。在維護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的同時,實現了「抓好一個產業、帶出一條遊線、繁榮一片經濟」的發展局面。

新時代,伊川、宜陽大力發展溝域經濟,這樣的特色產業數不勝數。

1 伊川縣路氏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葡萄、草莓、西瓜、西蘭花套種為主,一個棚(一畝)年收入10萬左右,帶動村內118戶農戶增收。

2 煙雲澗鎮以青銅器產業為依託,大力發展青銅器文化,被稱為「中國第一仿古青銅器村」。目前,煙雲澗村從事仿古青銅器製造的村民有2000人以上,青銅器加工戶257家。

3 伊川縣葛寨鎮葛寨村洛陽農發京東農場伊川富硒小米種植基地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藉助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打造全程可視化溯源體系,實現對粟米種植、加工、倉儲、銷售等全環節的監控。

4 宜陽縣皮划艇激流迴旋訓練基地作為我國北方唯一按照國際標準建設的皮划艇賽道,已具備承接國內、國際性大型比賽的資格,也接到了許多高規格賽事舉辦方拋來的「橄欖枝」。

5 宜陽縣文旅產品電商中心通過「電商+文化旅遊」「電商+消費扶貧」等模式,將該地水蜜桃、花生、雜糧、蜂蜜等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截至目前,全縣通過線上直播交易額已達到4.7億元,有效解決了農特產品銷售的「最後一公裡」。

6 宜陽縣蓮莊鎮陳宅村按照定特色、定產業、定標準、定路徑、定節點等鄉村建設五定方案,依託文化底蘊,發展文化旅遊及農業生態旅遊,致力於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美麗鄉村。

伊川縣委書記李新紅在接受專訪時說:「發展溝域經濟,不是守著山溝過窮日子的『緣木求魚』,更不是消耗自然資源的『竭澤而漁』,是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嶄新路徑。」

「宜陽持續堅持走強縣富民道路,著力處理好改革和發展的關係,堅持工業和農業一起發展、城鎮和鄉村融會貫通的思路謀劃鄉村振興」。宜陽縣縣長張漢智接受專訪時表示。

縱觀伊川、宜陽溝域經濟發展實踐,「一溝一產業,一域一特色」的發展脈絡格外清晰,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植入鄉村土壤,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溝域經濟發展形態。隨著一批溝域經濟示範帶應運而生,昔日無人問津的窮山溝儼然已經成為人人稱羨的「金銀川」。

編輯:張阿蒙

相關焦點

  • 「農媒總編走基層」生態南召入畫來
    8月27日上午,「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暨『鄉村振興 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市縣融媒體中心採風活動儀式」在南召縣上店鄉玉蘭博覽園國家儲備林基地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200多名記者用無人機、攝像機、照相機、手機等現代新聞報導工具,記錄著生態南召的大美風光。
  • 「農媒總編走基層」民權:黃河故道話振興
    策劃:範小紅 王澤遠 張克宣 楊學識 楊秋意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刊聯合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河南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農業農村農民雜誌社等省級涉農媒體組織實施「農媒總編走基層
  • 「農媒總編走基層」唱山歌、念林經,「林+N」走出特色扶貧路
    策劃:範小紅 王澤遠 張克宣 楊學識 楊秋意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刊聯合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河南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農業農村農民雜誌社等媒體組織實施「農媒總編走基層
  • 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走進孟津
    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農村廣播、《農村農業農民》雜誌社、《農家參謀》雜誌社等河南三農新聞媒體,組織「農媒總編走基層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報導活動。
  • 「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暨「鄉村振興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媒體採風活動啟動儀式隆重舉行
    8月27日上午,「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暨「鄉村振興 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市縣融媒體中心採訪採風活動啟動儀式在南召縣國儲林項目基地隆重舉行。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總監、河南省廣電協會縣級臺工作委員會會長張克宣在儀式上致辭農媒總編
  •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音響空間常識100問 之一
    答:所謂「生理音響學」指的是聽覺器官接受聲波、以及發聲器官發出聲波的一切研究。而所謂「心理音響學」指的是二耳聽覺與大腦結合之後,所產生的一切認知、判斷以及反應。舉例而言,人耳能夠接受的頻率響應範圍就是生理音響學的範疇;音響迷能「看到」二喇叭之間有SoundStage的存在,就是心理音響學的範疇。
  •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以影響聲音的巨細來論重要性排序
    有人私下問我,總編是以什麼依據來排好聲的100分?為何空間佔50分?器材本身優劣與搭配佔20分等?【「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音響調聲學基本概念【「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MQA與D類擴大機【「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實體唱片的生存之道敬請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視聽發燒網」,獲取更多更新快音響資訊。
  • 窮山溝大「變身」 旅遊託起農民致富路
    來到窮山溝 他說要帶村民「搞旅遊」  曾有這麼一個故事,松柏有個村子,進村只有小路,山高路陡。有一次縣裡獎勵了一臺拖拉機,可是拖拉機開不進山,眼睜睜的放在山下兩年,最終竟是村民將拖拉機拆開扛上了山。  道路不暢,雖然那時的松柏已是遠近聞名的林果之鄉,可這水果卻常常由於運輸不出去,爛在地裡。
  • 【「音響論壇」劉漢盛總編觀點說】調聲二大難關:飽滿的低頻與好的音質音色
    常去不同音樂廳現場聆樂的人就知道,不同的音樂廳就會有不同的音質與音色,即使是樂團相同,聽起來音質、音色也會不同,這就是空間所帶來的「聲紋」。到底音樂廳要如何打造出優美的音質與音色呢?老實說除了該有的技術指標要達成之外,真正要靠的是運氣。君不見那麼多音樂廳都是專家所設計,但是被公認好聲的音樂廳卻只有少數。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了空間的音質與音色呢?
  • 蝙蝠俠管家「阿福」外傳,傑克班農特種部隊出身創神秘組織
    華納也深明這點,劇集《潘尼沃斯》(Pennyworth)就以「蝙蝠俠」的管家「阿福」,原名「潘尼沃斯」(Alfred Pennyworth)為主角,由現年29歲的英國演員傑克班農(Jack Bannon)擔正主演。
  • 穿越到窮山溝,粗布淡茶還有個奶娃,她開鑿冰山成霸主!種田寵文
    穿越到窮山溝,粗布淡茶還有個奶娃,她開鑿冰山成霸主!第一本:《農門財女,金牌養生師》——作者:紅苕尖尖簡介:穿越來便在陰森漆黑的窮山溝竹林間,更要命的是自己大腹便便看樣子是要生了!貧苦生活,粗布淡茶,前世身為養生師,處處注重營養搭配,調理美容的某女傻眼了,看著懷中舔著手指,眼巴巴的奶娃,要養生得先吃飽飯!
  • 【融媒走村看脫貧】老教室變身「金疙瘩」
    【融媒走村看脫貧】老教室變身「金疙瘩」 2020-12-18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月薪5000,負債10萬,「精緻窮」毀了多少年輕人?
    節目的主題也是一個比一個扎心,比如這期聊的是「隱形貧困人口」。指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實際上非常窮。 雙十一要「剁手」,618要「剁手」,戀愛了要「剁手」,分手了要「剁手」,開心了要「剁手」,不開心更要「剁手」。 暫且不論有多少只手可以剁,單是我們開給自己的各種理由,就足以讓我們收穫一個超出預期的帳單。
  • 溧陽上興:小漿果大產業,窮山溝變身小康村
    近年來,村裡相繼湧現出日日春、天之福、紫竹林、芳芝林等四大排頭兵農企,年實現利稅上千萬元,可為當地農民帶來近千個就業崗位。如今的龍峰村早就摘掉了窮帽子,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還是溧陽市七彩曹山田園綜合體項目所在村。隨著新時代到來,龍峰村緊抓溧陽發展全域旅遊的新機遇,努力打造莓竹相依、農旅融合的新名片,描繪出了一幅「北有十裡莓林,南有萬畝竹海」的詩畫美景。
  • 她生於海南島的窮山溝,如今,卻是川普最有可能的女繼任者!
    出生海南窮山溝,父母都是文盲,高考落榜,「上世紀70年代初,山溝裡貧窮人家的孩子能吃飽飯就已不錯,上學簡直是一件太奢侈的事。可是,我父母窮得都快揭不開鍋,照樣想盡辦法供我上學,我比同村的孩子要幸運太多。」
  • 異界玄幻,山溝的窮小子,掌控萬古時空,踏上太古神道,以求證道
    異界玄幻,山溝的窮小子,掌控萬古時空,踏上太古神道,以求證道又到了各位書迷們來補充精神食糧的時間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期待呢,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異界玄幻,山溝的窮小子,掌控萬古時空,踏上太古神道,以求證道這幾本小說相信是可以解決書迷們的書荒了吧,小編認為這幾本小說內容都是非常優質的,希望能夠符合書迷們的口味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郭海軍:山溝裡的帶貨網紅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想不到山溝裡的郭海軍會是一個坐擁十幾萬粉絲的網紅。「70後」的郭海軍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妻子王巧玲是「80後」,暱稱「圓貓兒」。夫妻倆現在通過每日在「快手」直播平臺上賣貨年收入可達4萬多元,誰也想不到他們一年前還是村裡的貧困戶,更想不到的是郭海軍的妻子還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
  • 日媒「最喜歡的2018夏季男性角色」排名公開,「Free」霸榜!
    日媒「最喜歡的2018夏季男性角色」排名公開,「Free」霸榜!近日,隨著10月的到來,7月開播的夏季番也陸續到了收尾的階段,日本にじめん動漫網站特地做了一次「2018夏季男性角色」投票活動,現在結果已經揭曉,一起來看看這份榜單吧!
  • 地中海貧血治療指南將出「基層版」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地中海貧血」防治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基層醫療機構在輸血標準、排鐵和移植治療上亟待規範。近日,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等在廣州聯合舉辦「中國關愛地中海貧血患兒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