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媒總編走基層」生態南召入畫來

2020-09-04 農村農業農民雜誌

文/圖 高 陽 李 蘇 趙潤澤 楊鈞丞

飛機漫天嗡嗡響,「長槍短炮」齊閃光。群山環抱禽聲笑,荷花池畔眾欣賞。
8月27日上午,「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暨『鄉村振興 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市縣融媒體中心採風活動儀式」在南召縣上店鄉玉蘭博覽園國家儲備林基地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200多名記者用無人機、攝像機、照相機、手機等現代新聞報導工具,記錄著生態南召的大美風光。

「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生態的南召,希望媒體朋友在南召多走一走、看一看,好好感受南召這些年來的顯著變化……」在儀式上,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介紹起近年來該縣在圍繞生態發展推動全縣整體上臺階的經驗與成績時,精神抖擻、底氣十足。

南召縣位於伏牛山腹地,南陽盆地北緣,總面積2946平方公裡,轄15個鄉鎮310個行政村,總人口59萬人,人文歷史悠久、物產資源豐富、自然風景獨特。然而,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稱的南召,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因為耕地面積少,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相對滯後,2011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秦巴山系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

近年來,南召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創新機制,圍繞發展定位、走好四大路徑、構建六大體系,以生態興縣為核心,以林業產業發展為支撐,走出了一條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多元化發展推進產業、生態為基帶貧富民的新路徑。

國儲林:綠了環境富了民

南召縣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是該縣近年來因地制宜發展林業經濟、打造生態南召的重要舉措,該項目總投資為15.37億元,建設總面積30萬畝,計劃集中流轉土地5萬畝。目前,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等方式已支付給貧困農戶現金400餘萬元,帶動當地近30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國儲林基地鴨河口項目區位於南召縣城郊鄉上店村、柴崗村,緊鄰風景秀麗的鴨河口水庫。走在綠樹成蔭、蔥鬱蒼翠的山間林地,記者仿佛置身於綠色的海洋,一眼望不到邊,就連呼吸都是享受。

「我們這個項目是按照林苗景一體化和林藥遊一體化模式打造的,現已建成玉蘭園、海棠園、紫薇園、櫻花園……還配套興建了婚紗攝影基地、七彩景觀稻田、水上樂園……」談起一年多來的建設成就,該項目負責人興奮不已。

樹亭、樹瓶、樹長廊,黨旗鋪在稻田上;水清、岸綠、花海潮,熊貓懶懶曬太陽。這些場景,在基地各具特色、隨處可見,難怪早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上店村、柴崗村共有貧困戶160餘人,鴨河口項目建成以來,有130餘人在基地務工,人均年收入可達1.6萬餘元。「鴨河口項目共完成土地流轉2.7萬畝,其中流轉160戶貧困戶的土地2000餘畝,戶均土地租金3116元。」南召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少瀛介紹說,「2.2萬畝的新造林項目區,共吸納周邊2000餘人就近務工,在改善生態居住環境的同時,大大增加了群眾的收入。」

南召的國儲林項目,探索走出了林苗景一體化、林果藥一體化、林養遊體化、林蠶菌一體化的「林+N」特色建設模式,昔日的荒山禿嶺正在一步步變成綠色銀行,真正實現了儲良材、強生態、富民生。

雲陽鎮:古村美景氣象新

雲陽鎮是中原人類的發祥地,早在五六十萬年前,「南召猿人」便在境內繁衍生息,鎮域內歷史人文薈萃,自然資源豐富。「我們鎮是歷史古鎮、人口大鎮、交通要鎮、經濟重鎮、旅遊名鎮……目前我們圍繞生態發展,形成了東西南北四大板塊,西部是花卉苗木、東部是萬畝桃園……」郝振延是雲陽鎮鎮長,訴說起自己家鄉的輝煌歷史與如今良好的發展態勢,滔滔不絕。

「咱們貧下中農一定要擦亮眼,咱學學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團結起來打垮敵人,咱們革命意志堅,這一篇咱記心間,革命的大旗咱們要扛在肩吶,跟著黨走永向前……」

伴著鏗鏘有力地音樂,跳著韻味十足的舞蹈,唱著《老兩口學毛選》的歌詞……這不是某個大型紀念活動的演出現場,而是在雲陽鎮鐵佛寺村的中國傳統村落——石頭村遊客廣場,村舞蹈表演隊正在歡迎記者一行的到來。

這個地處雲陽東南部九裡山下的石頭村,位於鐵佛寺村的石貨(窩)坑組,村內至今還保存著上百年的石頭房屋42座,現存房屋100餘間。

近年來,石頭村投資8000多萬元實施了綠化亮化工程,建成了千年紫藤小廣場、玻璃棧道;打造了旅遊觀光公路、七彩滑道、懸崖鞦韆等娛樂設施,舊貌換新顏。

走在乾淨整潔的村道,古樸的石房、百餘年的「夫妻樹」,水車轉動聲、土特產叫賣聲、遊人歡笑聲……「這塊奇石真美,多少錢?」「我這個饅頭,一個九兩」「來吧,吃西瓜,我們是石頭村第一家農家樂。」「就在這裡吧,給我拍張照片。」一切喧囂交織迴蕩在一起,熱鬧了整個村莊,也改變和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與質量。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大概就是這般模樣了。

山頭村位於雲陽南約1.5公裡處,面積2.5平方公裡,共831戶,3268人。目前,該村有黨員76名,村民代表55人。2015年成立山頭村黨總支部,下設玉蘭家園社區和錦天園林公司兩個黨支部。

該村黨總支書記馬長來向記者說道,他們正在全力貫徹實施全域黨建工作,主動抓好三個重點,即把班子建好、把黨員管好、把村組兩級的辦公陣地建好。「我們堅持用好知識人才、黨員和復原軍人,把改變老百姓的居住環境、提高全民素質、增加群眾的收入,作為基層幹部工作的核心任務。沒有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建設,一切經濟發展都無從談起。」

近年來,山頭村大力興辦企業,發展花卉苗木,實現了特色農業經濟的規模化、基地化和產業化。目前,全村已引入大小企業18家,年產值2.6億元,發展花卉苗木3000多畝,人均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不僅有效解決了村內100多名留守人員的就業問題,還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農企興:玉蘭園裡大文章

南召玉蘭,歷史悠久,品種眾多,素有「中國玉蘭之鄉」的美稱。

「雲陽鎮玉蘭生態園」坐落於雲陽鎮山頭村,由南召縣錦天園林綠化公司投資1億多元精心打造。27日下午,記者一行漫步在玉蘭園中,儘是愜意。

據了解,南召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北樹南遷、南花北移的天然馴化基地。近年來,南召縣花瓣苗木產業緊緊圍繞打造」河南領先、國內先進」的花木強縣目標,以「十大園區」和「百公裡玉蘭長廊」建設為重點,把苗木花卉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生態文明、美麗鄉村、觀光旅遊相融合,全縣苗木花卉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雲陽鎮玉蘭生態園就是典型代表。

「我們園區以『引領南召玉蘭經濟』『玉蘭精準扶貧』『預防未富返貧』為使命,在新品種研發培育上下功夫,產業延伸至生態旅遊、苗木花卉生產、購銷等。」園區負責人王曉向記者介紹,2013年以來,園區建成了1000餘畝的核心展示區,種植玉蘭苗木50多種,再加上其他景觀樹種,總計20多萬顆,綠色覆蓋率高達95%。同時,園區聯合全縣150餘家苗木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與苗農籤訂勞動合同,帶動苗農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其實,「雲陽鎮玉蘭生態園」只是近年來南召縣大力發展花卉苗木農企的一個縮影。目前,南召縣的花卉苗木面積已達到40萬畝,產值30億元,全縣苗木花卉產業從業人員已達11.5萬餘人,專業合作社200餘家,生產專業村55個,專業經紀人6000多人,省級龍頭企業9個,市級龍頭企業10個,國家級花木專業合作社示範社1家,省級示範社5家,市級示範社12家。全縣及周邊區域直接或間接從事苗木產業的人員近30萬人。初步形成了以玉蘭花木為主、適應北方種植的多種花木並存、有較大行業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產業格局。

以花卉苗木為基礎、以玉蘭花木為主導的一大批具有競爭力、創造力的農企正在走出一條規劃引領、科技促進、品牌打造、產業融合的科學發展之路,未來還要書寫更大的文章。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時代的要求、發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十九大報告為鄉村發展描繪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偉藍圖,就是要讓農村興旺發達起來。南召一定要吃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精神實質,把握核心要義,增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責任感緊迫感。」劉永國在採訪中信心滿滿地說,「南召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結合客觀實際、利用自身優勢,著力打造『生態南召』,不斷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農民實現現代化的進程,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可以預見,在南召縣委縣政府的科學規劃與引領下,在基層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的勤勞奮鬥中,南召的未來將會更加富美。今天,生態的南召已經漸漸走進了鄉村振興這幅宏偉藍圖的歷史畫卷。

相關焦點

  • 「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暨「鄉村振興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媒體採風活動啟動儀式隆重舉行
    8月27日上午,「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暨「鄉村振興 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市縣融媒體中心採訪採風活動啟動儀式在南召縣國儲林項目基地隆重舉行。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總監、河南省廣電協會縣級臺工作委員會會長張克宣在儀式上致辭農媒總編
  • 「農媒總編走基層」唱山歌、念林經,「林+N」走出特色扶貧路
    策劃:範小紅 王澤遠 張克宣 楊學識 楊秋意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刊聯合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河南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農業農村農民雜誌社等媒體組織實施「農媒總編走基層
  • 「農媒總編走基層」窮山溝變身「金銀川」
    策劃:範小紅 王澤遠 張克宣 楊學識 楊秋意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刊聯合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河南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農業農村農民雜誌社等媒體組織實施「農媒總編走基層
  • 「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暨「鄉村振興 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市縣媒體採風活動即將開幕
    鄉村振興戰略」及《河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展示南召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全域旅遊、項目建設、黨的建設等工作取得的典型經驗和豐碩成果,由河南省廣播電視協會、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有限公司、南召縣委
  • 「農媒總編走基層」民權:黃河故道話振興
    策劃:範小紅 王澤遠 張克宣 楊學識 楊秋意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刊聯合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河南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農業農村農民雜誌社等省級涉農媒體組織實施「農媒總編走基層
  • 西峽縣融媒體中心參加「鄉村振興 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市縣融媒體中心採風活動
    8月27日,以「農媒總編走基層,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暨「鄉村振興 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市縣臺全媒體採風活動在南召縣開機。河南省廣播電視協會縣級臺工作委員會、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中共南召縣委宣傳部承辦。
  • 全省五家農媒總編、百家市縣融媒體中心媒體記者採訪採風活動啟動
    8月27日,「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暨「鄉村振興 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市縣融媒體中心採訪採風活動啟動儀式在南召縣國儲林項目基地隆重舉行。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等出席啟動儀式。全省5家知名涉農媒體及省內50家市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參加啟動儀式。
  • 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走進孟津
    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農村廣播、《農村農業農民》雜誌社、《農家參謀》雜誌社等河南三農新聞媒體,組織「農媒總編走基層鄉村振興中原行」主題採訪報導活動。
  • 聚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南召
    河南省南召縣2020年2月份已正式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退出貧困縣序列,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請他結合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談一下南召縣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想法和做法,下面是訪談實錄。《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南召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運廣參加南召城關鎮訴源治理工作推進會
    南召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運廣參加南召城關鎮訴源治理工作推進會 2020-07-06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南召楹聯學會精心指導會員參賽點讚
    為南召楹聯學會精心指導會員參賽點讚百姓文化視點卞廣軍報導近年來,南召楹聯學會的會員們在全國楹聯大賽中屢屢拿大獎。南召楹聯學會自成立以來,潛心培養新人,一個個新聯友的茁壯成長與孫炳倉會長、劉金錄副會長的精心組織和耐心輔導分不開。廖永炳第一次拿全國大獎時,無不感激地對劉金錄老師說:「這全是您的功勞啊。」在南召楹聯學會大家都稱劉金錄為老師,說他是楹聯文化的痴心傳承人。近幾年,隨著聯友們寫聯水平的提高,孫會長決定把學會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指導會員參加大賽上。
  • 「紙刊婉君總編文藝評論/你的愛心如明珠一樣閃光」
    「紙刊婉君總編文藝評論/你的愛心如明珠一樣閃光」◎你的愛心如明珠一樣閃光/文藝評論——記世界詩歌作家文集總編審,翰苑文學作家協會常務主席陳鳳鳴喜歡你在黑夜裡畫梅的風姿,你描繪的梅花充滿了靈性,我想用奇葩做她的筆名,她們是你詩花的開放,是你用心靈之筆,描繪著的多彩人生。姐姐啊姐姐,你從來都是紙一樣簡單,你從來都是水一樣透明,你的性格如水,清澈自然,超凡脫俗。你說今生不求富貴,只求平安,平淡,平常。樂於助人,奉獻愛心是你的本性。
  • 河南南召:「四水同治」潤山城
    為破解守著金碗要飯吃的困局,河南省水利廳把南召縣作為定向幫扶單位和試點單位,結合南召自然生態條件,因地制宜,把脈問診,開出良方,堅持以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為抓手,以引江濟淮、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衛河治理等十項省重大水利工程為引領,徹底改善南召水生態環境面貌,構建出水清安瀾、人水和諧的生態新格局。
  •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音響空間常識100問 之一
    答:所謂「生理音響學」指的是聽覺器官接受聲波、以及發聲器官發出聲波的一切研究。而所謂「心理音響學」指的是二耳聽覺與大腦結合之後,所產生的一切認知、判斷以及反應。舉例而言,人耳能夠接受的頻率響應範圍就是生理音響學的範疇;音響迷能「看到」二喇叭之間有SoundStage的存在,就是心理音響學的範疇。
  •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以影響聲音的巨細來論重要性排序
    有人私下問我,總編是以什麼依據來排好聲的100分?為何空間佔50分?器材本身優劣與搭配佔20分等?【「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音響調聲學基本概念【「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MQA與D類擴大機【「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實體唱片的生存之道敬請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視聽發燒網」,獲取更多更新快音響資訊。
  • 「農媒總編走基層 鄉村振興中原行」第一站——洛陽孟津
    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宣傳報導河南在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河南廣播電視臺農村廣播、農業農村農民雜誌社、農家參謀雜誌社、農民日報河南記者站等中央駐豫、河南涉農新聞媒體,將於8月至12月組織實施「農媒總編走基層鄉村振興中原行
  • Google 首款小程序來啦!「猜畫小歌」刷爆朋友圈~
    上線僅僅三個小時,小編就發現,自己的微信和朋友圈被這款小程序刷屏了,到處都是玩得不亦樂乎的「靈魂畫手」。在這款名為「猜畫小歌」的小程序中,你將與人工智慧競賽,完成一場人機版「你畫我猜」。操作簡單易上手,你只需要按照小遊戲上方的提示,在 20s 規定時間內,用手指在屏幕下方的白色畫板下畫出相應的物品即可。
  • 【「音響論壇」劉漢盛總編觀點說】調聲二大難關:飽滿的低頻與好的音質音色
    可是,一旦聽大型管弦樂作品時,問題就來了,100Hz以下的頻域大概涵蓋許多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弦樂組,還有大鼓、甚至低音管樂,這些樂器主要形成管弦樂厚實的低頻基礎。當100Hz以下頻域不足時,管弦樂的低頻基礎就會變得很單薄,此時原本高、中、低頻段很平衡的錄音就會變成低頻單薄、中頻與高頻突出,如此一來就破壞的音樂的平衡性。
  • 南召法院一周事記
    該期論壇,以「基層法院推進訴源治理實質化運行路徑研究」為主題,由三家法院5位同志做主題報告,並組織專題座談討論交流。上午的主題演講環節,南召法院黨組成員、四級高級法官餘承品同志作了題目為《訴源治理必須回答的四個問題:誰來治、治什麼、怎麼治、運作機制》的主題講座;方城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四級高級法官王勇同志作了題目為《基層法院參與訴源治理的若干思考》的主題講座;高新法院速裁團隊團隊長,一級法官雷川同志圍繞調解思路、調解方法和技能,作了上午的第三場主題講座。
  • 「入る」「入る」「入れる」的用詞區別你知道嗎
    想必各位優學霸在學習「入る」「入る」「入れる」這幾個詞語時傻傻分不清楚吧,別急,小小優今天在這裡給各位整理了一下這幾個單詞的讀音和用法,一起拿起筆和紙記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