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雖然是中國古代史上的最後一個朝代,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它存在的幾百年裡還是非常繁榮的,尤其是康乾盛世的形成。但一直以來大家或許都有一個疑問,當年順治帝在傳皇位的時候,為什麼沒選擇稍微大一點的兒子,反而選擇了八歲的愛新覺羅玄燁呢?
順治帝雖然去世了時候比較年輕,但是在他去世之前已經有八個孩子了,在這八個孩子當中長子和四子都早早的去世了。剩下的孩子中只有玄葉和福全兩個人的年齡稍微大一點,而其他的孩子年齡都非常的小,基本上也是沒有繼位的可能了。福全和玄燁相比,福全的年齡更大一點。如果是按照長子繼承的話,他繼承皇位的概率也更大,不過為什麼最後會選擇了玄燁呢?
在我國古代一直遵循著立長不立賢的立儲制度,也就是說只要你是嫡長子,那麼你就是繼承人,他們也不會考慮其他的孩子是不是有這個才能?這樣的制度在我們看來都是不公平的。但是大清是一個例外,他們剛剛入關而且是滿族人統治的,所以他們立繼承人根本也不遵循這一套,所以也造成了人們爭奪太子位置的鬥爭。
正是因為這樣玄燁和福全兩個人是都有可能被立為繼承人的,不過從最後的事實上來看,玄燁要比福全幸運很多。說起來也是讓人覺著不可思議,玄燁能夠登上皇位,其實還要感謝他小時候得的一場天花。天花這種病帶有傳染性,一旦得上很難治癒,就像當初明朝的時候,他之所以這麼快被女真族打敗,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當時的百姓和士兵染上了天花,大大的降低了戰鬥力。
玄燁在小的時候也染上了天花,但是他竟然逃過了從這場大病,也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所以當順治帝在決定讓誰來接班的時候,就有人給他提出意見,說立玄燁,因為他已經得過天花了,這輩子都不會再患上這種病,所以英年早逝的這種可能性不會那麼大。或許愛新覺羅玄燁也沒有想到自己能夠登上皇位,竟然還要感謝自己小時候得過的天花。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玄燁,他還有一個靠山就是皇太后孝莊。玄燁從小的時候就跟著孝莊太后,他學習了不少的本領,雖然他年紀小,但是他聰明,思想還出成熟,在這一點上,孝莊太后是非常支持玄燁做皇帝的。跟他相比福全就比較倒黴了,他的生母是董鄂氏,雖然這個董鄂氏並不是讓順治帝愛了一輩子的董鄂氏,但是卻出自於一個家族,孝莊太后難免對她有點恨,因此她也不喜歡福全。
不過這上面的原因也只不過是後人推測出來的,那麼真正的原因或許我們已經無法探究了,現在我們唯一知道的是,當年順治立玄燁為皇帝的這一個抉擇是正確的,他為清朝繁衍幾百年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打造了一個康乾盛世,是一個讓世人難忘的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