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閱卷公開 其意義遠大於該打幾分

2020-08-06 環球網

來源:中國青年報

高考作文閱卷公開 其意義遠大於該打幾分

今年高考語文浙江卷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公布後,引發網絡熱議。凡是會讀中文又能寫幾個漢字的中國人,無不對每年的高考作文題和作文具有一種先天性的評判衝動。無論是高考作文題年年成為熱搜,還是場外人士寫高考作文,都是這種公眾參與的體現。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實名點評滿分作文,而不是市面上流傳的真假難辨的「滿分作文」,很難不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對這篇高考作文當然有自己的看法。但寫此文不是為了做一次公開的作文批改演示,甚至也不是為了討論現行的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我只想問關注這篇作文的所有人一個問題:你們以前經由任何渠道讀過連帶詳細的作文評分過程說明(「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的高分」)的高考作文嗎?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沒有」。這才是我今天要說的問題。

高考恢復已四十幾年,試卷批改過程不對公眾開放,而且閱卷人員自身也要籤署保密協議——曾有某省份的閱卷者私自外傳作文評分標準而被訴諸法律。這樣的做法有其合理性,因為每年的高考都是全社會舉目關注的公共事件,其閱卷過程雖然嚴格而公平,但其中的諸多細節如果完全透明向社會開放,會引來不計其數的爭論,甚至會由此而引發備受焦慮折磨的家長們的群體事件。從這個角度來說,高考閱卷過程的保密,是個不容忽視的政治任務。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來看這次浙江滿分作文的公布渠道和引發的討論,才會認識到,這是一次多麼了不起(甚至是裡程碑式)的進步。這個公布必要嗎?當然!從教師的角度說,這些信息越細緻,他們就越能掌握閱讀和講解試卷的向度;從學生的角度說,學習不僅有了高考試卷和答案的指引,而且能知道具體的評分過程,從而能讓自己的解答更契合應試情境;從命題者和閱卷者的角度說,聽到不同的聲音和反饋,有助於他們調整好自己的工作思路,使之趨於進一步的準確合理。雖然發布後不久,這篇公眾號推送就迫於爭論的種種壓力而被刪除,但這恰恰說明公開的爭論還不是常態,也更需要常態。爭論形成常態乃至制度化,公布者才不會這麼戰戰兢兢。

當然,高考閱卷過程畢竟是一個嚴密、嚴謹而帶有科學性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公開,而且需要在學術層面就技術問題進行爭論,同時要摒除所有的情緒化、目的化和非學科性的聲音。所以我覺得,如果這次滿分作文的評分過程和標準能以學術論文的形式發表,並且允許有不同的文章進行爭鳴,對高考評分標準和評分過程的公平、公正會更有好處。如此,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其實是在科學前提下(業內人士的討論)由集中走向分流,學術的語境既能保證參與爭論者都是專業人士,又能對這個較為敏感的話題起到由門檻提升帶來的保護作用,減少非專業的輿論消耗。

浙江卷的滿分作文公布所揭示的高考閱卷公開化的問題,其意義遠大於這篇作文應該得多少分的爭論。公開越及時、越長久,評卷標準就會越經得起考驗和評述,類似於今年的爭論,將會變得少許多。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閱卷公開,其意義遠大於該打幾分
    今年高考語文浙江卷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公布後,引發網絡熱議。凡是會讀中文又能寫幾個漢字的中國人,無不對每年的高考作文題和作文具有一種先天性的評判衝動。無論是高考作文題年年成為熱搜,還是場外人士寫高考作文,都是這種公眾參與的體現。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實名點評滿分作文,而不是市面上流傳的真假難辨的「滿分作文」,很難不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 高考作文閱卷公開有什麼意義?
    今年高考語文浙江卷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公布後,引發網絡熱議。凡是會讀中文又能寫幾個漢字的中國人,無不對每年的高考作文題和作文具有一種先天性的評判衝動。無論是高考作文題年年成為熱搜,還是場外人士寫高考作文,都是這種公眾參與的體現。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實名點評滿分作文,而不是市面上流傳的真假難辨的「滿分作文」,很難不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給打幾分?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給打幾分?例如閱卷專家不建議模仿此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打了39分等細節,為事件增加了跌宕起伏的元素。所謂眾口難調,連莎士比亞這樣偉大的文學家都不能讓所有讀者喜歡,遑論一篇限時寫作的千字文。但回到對這篇作文的評價,兩極化特徵異常鮮明。反對者表示這是賣弄技巧、故作深沉,支持者則認為作者泛觀博覽、思想深刻,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教授則點評「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作文閱卷人看不懂,竟然得滿分,你來閱卷,能打幾分?
    2020年8月2日,「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讚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給39分,後來的兩位老師均給出55分的高分,最終被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此舉,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科學性與嚴謹性。 目前,「教學月刊」公眾號前述文章已刪除,此文卻已經高掛於網上。
  • 高考作文:用「規範公開」取代「擅自公開」
    按照相關程序,高考滿分作文的公開,應當獲得閱卷組集體同意,並報教育考試院批准,任何人員都不能私自將滿分作文刊登在媒體上。從這個意義上說,陳建新顯然是違規的。對於其「擅自公開」作文背後的動機和利益考量,也有待進一步調查。浙江這起高考滿分作文爭議,還牽出一個重要的議題,那就是類似滿分作文等高考閱卷信息,到底該不該公布?
  • 閱卷給作文打個滿分就被處理?憑啥?
    那個給高考作文打滿分的閱卷組長,終於被處理了!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就日前在網上熱議的那篇《生活在樹上》的高考作文被閱卷組長打滿分一事作出回應,其在官網發布公告: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大副教授陳建新擅自洩露答卷及評卷細節,決定停止其參加閱卷工作。
  •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給打幾分?
    例如閱卷專家不建議模仿此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打了39分等細節,為事件增加了跌宕起伏的元素。所謂眾口難調,連莎士比亞這樣偉大的文學家都不能讓所有讀者喜歡,遑論一篇限時寫作的千字文。但回到對這篇作文的評價,兩極化特徵異常鮮明。
  • 浙江考試院調查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出書,「答案」要公開
    文 | 土土絨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輿論爭議之後,更多的「料」被曝了出來。有網友發現,力排眾議給這篇作文打滿分的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不光以主編的身份出版了高考作文輔導用書,而且其所編選的作文風格與《生活在樹上》較為相似。
  • 高考零分作文是真的嗎?閱卷老師:題目寫對就有2分
    經記者調查,近期流傳廣泛的零分作文《中國式平衡》,在2013年已經被闢謠,該文章並不是真的高考作文。某遊戲微信公眾號於6月8日發表的《2018年高考零分作文新鮮出爐,你們來感受下》的文章,包含了多個省份的高考作文題目和答卷片段,然而在文章後面則大篇幅為其遊戲產品做廣告。
  • 還是手動給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點個讚
    摘要:我覺得這次討論是這幾年關於高考作文最深入的一次,將一個隱秘的、弊端多多的問題變成一個公開議題,將關於作文的公共討論從淺表熱鬧的「作文命題」深化到「什麼樣的作文才配得上滿分」的價值層面,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功不可沒。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坦蕩公開,敢於打滿分,敢於公開表達閱卷價值觀,在怕惹事、怕爭議、事事中庸的語境中,公心和擔當,實在難得。
  • 高考作文標題沒寫扣多少分?高考作文沒寫完扣幾分
    高考作文標題沒寫扣多少分?高考作文沒寫完扣幾分  按照近幾年的高考大綱及其語文評分標準,作文未寫題目扣2分。  1高考作文沒寫完會扣分嗎  高考作文沒寫完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字數不夠沒寫完;另一種是字數夠了,結尾沒寫完。下面小編來分別說一說這兩種情況。
  • 這篇高考作文,你給打幾分?|睡前聊一會兒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能引發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議論者有之,試寫者有之。畢竟,相比數學的解答題、英語的完形填空而言,作文往往凝聚著很多人的難忘回憶,那些頗有時代感的話題也最具討論基礎及分析空間。滿分作文作為這場競賽中的佼佼者,更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而《生活在樹上》之所以引發輿情,除了內容爭議外,事件本身也存在不少新聞點。
  • 網傳的高考零分作文都是假的 閱卷老師:題目寫對就有2分
    經記者調查,近期流傳廣泛的零分作文《中國式平衡》,在2013年已經被闢謠,該文章並不是真的高考作文。某遊戲微信公眾號於6月8日發表的《2018年高考零分作文新鮮出爐,你們來感受下》的文章,包含了多個省份的高考作文題目和答卷片段,然而在文章後面則大篇幅為其遊戲產品做廣告。
  • 高考閱卷:40秒改一篇高考作文!閱卷老師到底在看什麼?
    A:高考作文是否是「草菅人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談一談高考作文閱卷的基本流程: 第二步:當兩位評卷員所給分數之差小於事先設定的差值閾限時,計算機自動取兩人給分的平均分作為該考生該題目的最終得分。 第三步:如果出現兩位評卷員所給的分數之差大於事先設定的差值閾限的情況,計算機自動將該考生該題目的圖片發給該題目的題長,由題長進行三評。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官方回應:停止其高考評卷工作
    8月10日,浙江省寫作學會針對此事發布說明,提道「這兩天個別網文卻變了味,把一些不實之詞強加在陳建新老師身上」,並稱「有人公開發文指控陳建新老師與該滿分作者之間存在利益交換,甚至言明為『師生關係』。可以認為該指控就是誣陷。」 對此,李未熟回應稱,「無法接受寫作學會強加我頭上所謂的誣陷的罪名」。
  • 捲入滿分爭議後,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被曝涉利益輸送
    「教學月刊」表示,這篇作文先後經過三次評分,第一位閱卷老師評分為39分,後兩位老師為55分,由審查組判為滿分。文後還附有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的點評,稱其文字「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滿分「恰如其分」,但「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以親身經歷說說高考閱卷那些事
    據舉報信息可知,這篇滿分作文閱卷組組長陳建新,從浙大退休,擔任閱卷大組組長已有20年,同時開講座,辦網課,出作文書並且據公開的這篇滿分作文來看,裡面的一些生僻字,像是在做標記暗號。參與閱卷老師稱,2018年3月,陳建新在一講座中強調,作文要重視真情實感,反對矯揉造作,而這篇文章怎麼看都有強行打滿分的嫌疑。
  • 高考滿分作文與往年滿分例文相近?輔導書還是閱卷組長寫的
    近日,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一事,引發了網友的熱議。8月9日,浙江省教考院回應,確實有人實名舉報閱卷組長陳建新,稱其一邊批閱高考作文,一邊編撰作文輔導書,教考院已經開始調查此事。陳建新已經擔任了21年高考作文閱卷組長,不僅編寫高考作文輔導書,還在考前開辦高考作文的指導講座。8月2日,某平臺發表了一篇2020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文章引用了許多的名言和典故,陳建新點評該文章,文字老到和晦澀同在。同時還附上了閱卷老師的打分結果,第1位閱卷老師給作文打了39分,後2位閱卷老師都給作文打了55分,而審判組最後的評分為滿分。
  • 高考全國卷三篇作文範文出爐!這樣寫才能打動閱卷人,你給打幾分
    除了自主命題中的幾個少數省份6月9日還有場考場,全國絕大多數學子已經正式解放,真摯的祝賀千萬高考學子!接下來,考生們要認真完成的事情就是根據即將公布的參考答案進行分數的估算,把握自己估算所得分數,然後進行志願的模擬填報。在這裡,史育閣提醒各位考生一定要做到未雨綢繆,多加斟酌。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作文不能以「看不懂」為榮
    近幾年來,從來沒有哪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浙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面世,毀譽參半,專家說如何如何好,老百姓可不買帳。麥田老師一直以來專注於作文研究,這篇作文也反覆閱讀了,覺得打滿分過分了,但是也不至於打39分,如果我是閱卷老師,給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