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把財產贈給保姆 兒女該如何主張權利?

2020-10-18 風雨寒秋

   筆者不贊同遺囑繼承高於法定繼承,法定繼承是法律規定的繼承人必須應當享有的權利,而遺囑繼承則包含很多不確定因素,有損法定繼承人的權利,其存在的弊病應當引起重視。

   有媒體報導,某地某小保母伺候一位老人,在老人臨終時,老人給小保母寫了一份遺囑,將自己所有的財產贈給小保母,並且有公證處公證人員到現場作了公證.

   老人的女兒不服公證處的公證,故將其告上法庭,要求撤消其公證,二審敗訴.可見,老人的女兒將要喪失其法定的繼承權.

   這已不是個案,類似的情況早已有媒體報導過.看來此情況大有擴張之勢.那麼,是誰剝奪了子女們的繼承權?保母?公證處?子女們的父母?法院?

   保母說了;那是我的勞動所得,我應該得到那筆遺產.公證處說了;我們是依法公證,沒有過錯.子女們的父母說了;晚年是保姆陪他們度過的,遺產就該給保姆。法院說了;按照法律規定.

   那麼,法律是怎樣規定的呢?繼承法第五條規定;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什麼是法定繼承?法定繼承是指繼承人的範圍、順序、繼承份額、遺產分配以及繼承人先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的代位繼承、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後遺產分割前死亡的轉繼承均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的繼承方式。 

主要特徵: 1、法定繼承以一定的人身關係為基礎。 2、法定繼承中的繼承人的範圍、順序及遺產份額的分配原則都由法律直接規定.

   在這裡,筆者單就法定繼承問題談一點個人看法;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這是一條法定的義務,無論是子女還是父母都要依照法律規定履行義務.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以離婚者居多)不顧子女之年幼,不顧法律之規定,不顧良心之譴責,棄子女而去之.當那些被遺棄的子女們含辛茹苦地長大成人,立業成家後,一些一無所有的老人們回來了,回來找他的子女們要求養老.

更有甚者,一些沒找著子女的老人們,竟然找到媒體或一些熱心腸的人們來幫助他們四處查找.找到兒女們後,不管兒女們對遺棄他們的父母有多大的怨恨,多大的不願意,都要拿出錢來資助老人,或留下老人養老送終.

不然的話,就要由法院來強制你去履行義務.這是為什麼?這就是法律規定的兒女必須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具有法定性,強制性.

 然而,當兒女們被規定必須對老人履行贍養義務的同時,他們應當享有的權利也必須得到保障,這就是憲法裡規定的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既然義務是法定的,必須履行.那麼,權利也是法定的,應當享有.父母總不能沒錢時找兒女,有錢時給外人?

   繼承法第七條規定;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繼承人才能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如果子女們不具備上述條件,他們的法定的繼承權就不應當被剝奪.即使要剝奪某個子女的繼承權,也應當有一定的法律程序.或由受遺贈人以遺囑為依據,向法院申請,先剝奪其子女的繼承權,然後再依照遺囑接受其遺產.

或由立遺囑人在去世前,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剝奪其某個子女的繼承權,由法院裁定後,才能立遺囑,將自己的財產贈給外人.

   一個人的繼承權,既然由法律來規定,也應當通過法律程序來剝奪.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一個普通公民,居然把一個人享有的法定的繼承權通過立遺囑方式給輕易地剝奪了,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

   當然,一個人有權處分自己的財產,這也是法律規定的.但是,這個處分權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財產處分人必需具有民事行為能力,財產的處分符合法律規定,財產的來源具有合法性.

   當一個人在立遺囑時,沒有考慮到法定繼承人的利益,沒有顧及到法定繼承人的權利時,這個遺囑就應當認為不具有合法性.

   我國繼承法有以下一些原則:

  ⑴實行繼承權男女平等的原則;

  ⑵保護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的原則;

  ⑶養老育幼、團結互助的原則;

  ⑷繼承人權利和義務相一致的原則;

  ⑸對於被繼承人生前的債務實行限定繼承的原則。

   法定繼承人享有法定的繼承權,這個權利和他所承擔的義務具有互補性,一致性,是應當受到法律保護的.

在法定繼承人沒有違反繼承法有關規定情況下,在法定繼承人沒有主動放棄其繼承權情況下,立遺囑人是不應當將其所有財產贈給外人的.除非他腦子有病或其行為能力受到了限制.

   兒女不能因遠離父母,探望父母的機會少而認為是不孝.他們也要生活,也要工作.他們即使有機會請假回家探親,其時間也是有限的.正是因為有了保母的存在,子女們才能安心地在外地工作.

每個子女都不可能永遠地留在父母身邊,只要他們經常地打電話回來,或寫信回來告之他們的平安,掌握父母的生活狀況,健康狀況,及時地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安撫,就是在盡孝。

   如果老人在沒去世之前,在健康情況下,不是以遺囑形式將其財產處分給保母的,其子女也許無權幹涉.

但以立遺囑形式將其財產遺贈給保母,那就涉及到法定繼承問題了.享有法定繼承權的子女們有權對父母的遺產主張權利,有權對老人的遺囑提出質疑.

   在老人病重情況下,在其子女不在身邊情況下,他所立的遺囑是否是他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值得懷疑.這樣的遺囑,不排除保母有誘惑的嫌疑,不排除保姆有脅迫的嫌疑,不排除保姆與某些人勾結,謀取老人財產的嫌疑……。

有些清醒的老人,儘管在病前對保母有過承諾,他死後他的財產給她繼承,那是希望保姆能好好地照顧他。但在背著保姆寫遺囑時也許反悔,會考慮到其子女的利益問題.

如果保母在場,看著老人寫遺囑,老人是不敢毀諾的,他絕對會擔心以後保母不會再好好地伺候他,他只好當著保母的面,表達他的誠意了.這裡的誠意是否有被脅迫的意思是很值得懷疑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老太太先於老爺子駕鶴西去,她在天有靈,決不可能讓其丈夫把她的一半財產遺贈給一個和她毫不相干的女人。

應該有規定,老爺子只能處分屬於他自己那一部分財產給保姆,已故去的老伴的財產還應當以法定繼承方式來繼承,保姆沒有份額。

在將全部財產處分給外人時,夫妻一方一定要尊重另一方的遺願,給法定繼承人留有一定的份額.除非法定繼承人具備了繼承法第七條規定的條件喪失了繼承權,或自願放棄繼承權.否則,立遺囑人無權剝奪其法定繼承人的財產繼承權

鑑於上述原因,應當對照顧老人的保姆立下規矩,凡是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其保姆多拿工資可以,接受老人的部分贈予可以。但不能與老人結婚,不能接受老人遺囑。保姆照顧老人是一種職業,既然是職業就該有職業道德,遵守職業上的規矩。

保姆對老人盡心盡力,那是她應盡的義務。以感情為由,與老人結婚,以孝道為由接受老人遺囑,都違背了做保姆的職業道德。該規避的必須規避,何況年歲大的老人所立的遺囑不一定是自己的真實意思表示。

 在關照老人方面,應當給伺候老人的保姆立法,即《保姆法》,既不讓老人受到虐待,也不能讓老人的子女在財產繼承方面受到威脅。

保姆是一種職業,職業就該有職業的道德,職業的規定。在涉及老人財產方面,保姆應當迴避,既不能干涉,也不能謀取。

應當規定,伺候老人的保姆,不準與被伺候的老人結婚,也不準做老人的「兒子女兒」,多拿工資可以,與被伺候老人子女爭財產不可以。

對於一些半糊塗的老人,應以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來對待,他所立的遺囑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兒女沒有喪失繼承權等情況下,老人無權剝奪兒女們的繼承權。

即使是清醒的老人,也不能任其胡為。什麼感情獨立,婚姻自由。老人與保姆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想找寄託可以,但不能取保姆為妻。

若不如此,那些企圖利用伺候老人的機會,套取老人的感情,並以感情到位,結婚為名佔有老人財產的欲望必將得逞,兒女們應當繼承的權利也必將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相關焦點

  •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立下遺囑,將房屋贈給一直照顧他的保姆!法院:支持!
    蘇大強不顧兒女反對,要和保姆蔡根花結婚並在房產證上加上她的名字。近日,湖北省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就審理了一個類似案件:一位老人在去世前立下遺囑,將房屋贈給一直照顧他的保姆李某……陳某、姚某於1992年離婚,女兒陳某玲隨母親姚某生活,父親陳某獨自生活。1998年6月,陳某獲得其所在單位位於老河口市北京路的房改房一套。
  • 保姆獲贈房產引糾紛 老人兒女認為保姆偽造遺囑
    保姆獲贈房產 引遺囑糾紛  保姆訴老人兒女要求確權 老人兒女認為保姆偽造遺囑  保姆楊女士照顧宋大爺20年獲贈一套房產,但老人的兒女卻稱楊女士偽造遺囑,侵佔老人財產。宋大爺去世後,楊女士將這倆兄妹告上法庭,請求法庭確認該房產歸自己所有。今天上午,豐臺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 老人瞞著兒女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這樣的遺囑有效嗎?
    目前,老人子女尚不知情。賈老伯家有一兒一女,這在一般人看來不可思議,自己家的房產為何要給一個外人?據賈老伯介紹,六年前老伴在世時,因為身患多種疾病,包括吃喝拉撒睡在內的各種照料,大部分都由這位保姆承擔,一直持續到老伴過世。其間,她始終任勞任怨、貼心照顧,遠遠勝過自己的兒女。
  • 老人立遺囑將房產贈保姆 網友炸鍋
    此外,遺囑庫預約員還介紹,目前此事兒女並不知情,因為立遺囑時,只需要立遺囑的人過來,繼承人(兒女)沒有必要過來。同時,她還說,產權人有權利處置自己的財產,這是受法律保護的。老人百年以後,如果子女不同意,中華遺囑庫也會幫助這個保姆處理一些事情。電視劇《都挺好》截圖這樣的故事,不禁讓不少網友聯繫到此前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
  • 老人瞞著兒女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 有法律效力嗎?
    近日,一則八旬老人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的消息上了微博熱搜。消息中的主人公賈大伯在子女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遺贈的形式,將自己的房產留給了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這一舉動,引發社會關注。大眾關心,是什麼導致了這一情況的發生?瞞著子女立的遺囑有效嗎?
  • 兒女爭做糊塗媽監護人有隱情:無民事行為能力老人該如何分配財產
    類似趙老太這樣打官司的老人還有不少。老人遺產多,子女們便在庭審中爭當老人的監護人、代理人。那麼誰來維護這些老人的權益?趙老太的大兒子已去世,大兒媳母子二人和趙老太的小兒子此次訴訟目的明確,就是要求分割繼承趙老太老伴兒常老先生留下的一套房產,價值估計達到上百萬元,但目前這套房產卻在趙老太女婿的名下。他們認為女兒一家不該獨吞。
  • 債務人「假離婚」轉移財產,債權人如何主張權利?
    文/法之律劍駱方韋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現實中卻有人賴著不還錢,不還也就算了,為了防止自己名下的財產被法院強制執行,還動起了「假離婚」的歪腦筋,將名下財產轉移到離婚配偶名下,企圖以此逃避債務。在此種情況,債權人有什麼救濟途徑呢?
  • 兒女不孝!79歲老人立遺囑將房產留給自己的保姆,還相信養兒防老
    79歲的老王頭寫下遺囑,在自己走了以後,把房子留給51歲的保姆李大姐,老王兒女們知道後,大吵大鬧,罵李大姐老不正經,沒安好心,根本就不是真心做保姆,而是來欺騙老頭的財產。誰對我好,誰對我付出的多,我就對誰好,當下來看,兒女們一年到頭都不來一次,我的財產為什麼要留給他們?就這樣老王頭立了遺囑,將房子留給了李大姐。才惹出了兒女們大鬧王家的一齣戲,可是最終也沒能改變老王頭的主意,遺囑以立。
  • ...年女兒不聞不問,六旬老人將財產贈給「救命恩人」,他的遺囑有效...
    不過,近日方老接受周到君的採訪,願意現身說法,讓更多老人了解,如何通過遺囑來保護屬於自己的財產能夠按照自己的真實意願來分配。通過有效遺囑,個人財產「想給誰就給誰」每每提及女兒,方老總是心痛。子女沒有照顧過自己,沒有盡到贍養義務,還能順理成章得到自己的財產嗎?父母的財產只能由子女來繼承嗎?並不是!在沒有訂立遺囑的情況下,法定繼承人按繼承順序來分配遺產。■法定繼承人順序,一般情況下,同一順序的各繼承人均等分配遺產。而通過訂立遺囑,財產可以分配給任何一個個人或集體。
  • 說案|90歲老教授千萬遺產贈27歲保姆,法院為何判遺囑有效
    大殮後律師宣布了鄺某某留有的遺囑,稱將屬於其名下的動產、不動產悉數贈與朱某某,他人無權主張任何權利。遺囑財產全留給保姆,兩個兒子自然是不相信的,1992年11月,兄弟二人向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出售永福路房屋所得每人10萬美元系鄺某某對他們的贈與,故要求繼承母親宋某某的遺產。
  • 子女強行辭退保姆,99歲老人哭訴「我犯了什麼錯」 人到晚年,孤獨...
    每日商報訊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99歲老人的保姆被子女辭退」的新聞,引發社會廣泛討論。老人覺得沒有了稱心如意的保姆特別孤獨,而且錢都是自己的,為什麼做不了主?子女堅持認為保姆心懷不軌,必須辭退,老父親有任何不滿可以走法律程序。為了一名保姆,本該頤養天年的百歲老人和子女劍拔弩張,不禁令人唏噓感慨:「老來難!」
  • 「保姆」提供陪睡服務,揭開老年人生活內幕,兒女心裡都有數
    聽到陪床保姆,大概意思就是白天依舊打掃衛生做飯什麼的,照顧家裡的老人,但是到了晚上就不一樣了,只要家裡老人提出陪睡的要求,保姆就會答應,記者暗訪了一家家政公司,了解到保姆一個月工資是3000元,但是如果願意陪睡的話一個月可以拿到4000元工資,大家都知道大多數保姆都是來自農村,為了養家餬口基本上都是願意的,當記者問到那些老年人家中的兒女知道這些事嗎?
  • 99歲老人哭訴被子女強辭保姆:我一生沒這麼孤獨過,很心酸
    和老伴年紀大後,就用自己的錢請了保姆,先後請過六七個保姆,兩人都不滿意,直到兩年前找到這個保姆,期間這位老人還主動給保姆漲工資,希望自己走後,保姆能好好照顧自己老伴。可是今天三月份的時候,老人的老伴逝世,老人好不容易走出悲傷,大兒子卻把保姆辭了,老人想把保姆再請回來遭到兒女反對。老人在視頻裡哭訴,老伴走了,保姆也辭掉了,我一生沒這麼孤獨過。
  • 老人認保姆乾女兒 不是女兒勝似女兒繼承全部財產
    2016年3月10日訊,杭州83歲的獨居老人章大伯,沒有妻子、子女,由保姆王阿姨照顧十幾年。近日章大伯寫下遺囑:「王阿姨在我家搞衛生十多年,我感覺她心眼好,對人體貼入微,不是女兒勝似女兒,所以經我仔細慎重考慮後,在我百年之後,我的全部財產由王阿姨一人繼承。」
  • 債務人破產,債權人如何向保證人主張權利?
    債務人破產,債權人除了向債務人申報債權外,能否同時向保證人主張權利?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權利應當注意哪些問題?本文就債權人關心的問題作簡單梳理以示解惑。向債務人申報債權的同時,可以向保證人主張債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擔保法解釋》)第44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的,債權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也可以向保證人主張權利。」
  • 老人將房產留給鄰居,繼承糾紛該怎麼處理?
    一個「陌生人」給一個老人養老送終,相信大家聽到這樣的消息,都會覺得是貪圖老人錢財,但這樣的事卻在現實中發生了。老人的家屬卻突然現身,並給出一個不一樣的故事。所以房屋能否被「陌生人」繼承?遺產繼承糾紛該如何解決?
  • 子女強行辭退 99 歲獨立老人的保姆:碰上混帳事不想捏鼻子認罷了
    99歲的曹爺爺是教師出身,經濟獨立,有四兒兩女,原本他和老伴都由保姆胡女士照顧,對其非常滿意,其間還給她漲了工資。今年3月老伴逝世後,其子女卻因鄰裡傳言把保姆辭了,老人想請回卻遭到反對,哭訴道:「子女統一戰線針對我」。這個東西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兒女在防著保姆,怕出現老人贈予財產給保姆的不可預知的事情發生。
  • 「老人保姆」價高難尋 是保姆難找還是老人太挑?
    東北網7月9日訊 歲數大了,身邊總要有人照顧,兒女們工作忙的,都想花錢僱保姆。1500元難僱做飯阿姨,住家保姆要價3500元,私人保姆月工資4000元以上,還要有假期和福利。「老人保姆」價高難尋,是保姆難找?還是老人太挑?連日來,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1元 80萬元和房產全給保姆
    (原標題: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1元 80萬元和房產全給保姆)「老人、保姆、房產、遺囑」,這幾個詞語聯繫在一起時,你們會想到什麼?最近,上海一老人的做法,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老人明明有個女兒,卻把遺產和房產都贈給了保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2018年11月25日,上海一老人在臨終前,在醫院立下了一份遺囑。
  • 101歲老人和保姆結婚,不到一年堅決要離:我從沒被愛過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大家往往卻忽視了對家中獨居老人的陪伴,請保姆照料成了大部分子女的第一選擇。去年,李大爺與張保姆登記結婚了,可是婚後不到一年時間,就鬧到法院了來離婚。張保姆說:「照顧李大爺十年,一切都是因為愛情。」李大爺卻說:「我從沒被愛過,是被騙了!」這其中到底何故?百歲老人和保姆結婚後鬧離婚李大爺自從老伴去世後就常年一個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