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低落,不喜歡上班怎麼辦?心理學家:懂得「飢餓觀念」就好了
經常聽到有來訪者抱怨,「自己不喜歡工作,不喜歡上班,也不喜歡朝九晚五的打卡,非常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被工作中的條條框框所束縛,但現實和自己心中的差距太大,為此每天工作都很煩,開心不起來,怎麼辦?」
現實生活中,如果你問一百個人,有誰喜歡上班?
可能得到的答案會讓你大吃一驚,幾乎沒有人是喜歡上班的,哪怕自己的工作是每天帶著客戶四處吃喝玩樂,天天如此,時間長了也會失去新鮮感和樂趣。
很多時候,工作只是我們生存的一種手段。
那麼,我們又怎麼樣在殘酷的現實與內心快樂之間找到一種平衡點呢?
這裡就需要一點技巧了。
多年來的諮詢經驗告訴我,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比工作內容更能影響人的心情。
很多時候,我們討厭的,不喜歡的,並不是工作內容本身,而是在工作過程中,我們打交道的人。比如小氣的同事,比如嚴厲的領導,比如挑剔的客戶。讓我們頭疼的並不是工作內容本身,而是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或壓力,或自卑,或恐懼,是這些情緒影響了我們,而不是工作本身的這件事。
在我的來訪者中,有些人不管從事任何行業,任何工作,都開心不起來,用她們的話說,就是自己走到哪,都會遇到和自己過不去的人,租房子也是如此,換一家房東是小氣的,再換一家,是吝嗇的,合租的室友也不夠友好,斤斤計較,佔便宜沒夠。
她們的這些描述,讓我想到了李宏夫老師《戰勝抑鬱》書中的一則小故事:
百靈鳥遇到了烏鴉,烏鴉馱著自己的行李準備搬家,百靈鳥問「烏鴉大哥,你才搬家不久,怎麼又要搬家呢?」烏鴉嘆了口氣說到:「我也不想啊,可是,鄰居們都嫌我聲音不好聽,太吵了。我只好再搬到別的地方了。」
百靈鳥說:「烏鴉大哥,我勸你先別忙著搬家了,你如果不改變自己聲音的話,搬到哪裡都一樣,鄰居們還是一樣會嫌棄你的。」然而,烏鴉並沒有聽百靈鳥的勸告,還是飛走了。
這個小故事,寓意非常淺顯易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如果你與別人相處的模式沒有改變,你的心態沒有改變,那麼,換再多的工作也是一樣,讓你不快樂的並非工作本身,而是工作中的人際關係讓你感覺不快樂。
與其不斷的找工作,換工作,不如停下來,反思一下,是否與他人相處的模式出了問題?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及時做出調整和改變。相信不久以後,你會發現,工作還是原來的工作,但是,你上班的心情也已經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