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帶來的抑鬱情緒怎麼辦?

2020-10-09 心悅聆聽心理

當代社會,人們承受太多壓力,尤其是身處職場的人,大家會感受到職場所帶來的抑鬱情緒,嚴重情況下還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上班帶來的抑鬱情緒怎麼辦?當我們面對這種情緒時要懂得及時處理,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職場抑鬱情緒呢?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

上班帶來的抑鬱情緒怎麼辦?

1、要在心態上做到轉變思維,換個角度考問題

與其沉浸在不良言論裡,讓自己心態崩潰,倒不如換個思維,直接關掉,或者視而不見,因為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怎麼處理上班帶來的抑鬱情緒 上班抑鬱情緒處理方法

2、在工作中尋找自己的快樂點和成就感

工作是快樂的嗎?你要知道工作本質是不快樂的,但是工作的過程和取得的成就感是可以給你帶來快樂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工作中的快樂點和成就感。那怎麼找呢?

記錄下工作中遇到的好玩的事、好玩的人、好玩的場景等一切有意思的,把它分享給身邊的人,可以像開玩笑一樣講述出來,身臨其境,引起大家和你一起共鳴產生笑點,大笑是緩解情緒最好用的手段,這個效果很好一定要試試。

把工作目標拆分為若干小目標,分階段完成,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給自己打一下氣,鼓勵下自己,或者給同事分享一下成果,你會發現工作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3、生活上做到生活規律,學會釋放情緒,將抑鬱化整為零。

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其實我們身體的力量,對於心理的改變,從來不可忽視。

還有,我們白天工作不開心時,千萬不要堆積在心。不如下班之後,找一個釋放情緒的出口,可以健身、跑步、K歌或找個朋友吐吐槽,這樣人會更理性和淡然。

當感到壓抑的時候,要學會釋放情緒,讓負面能量遠離體外,從而避免鬱悶難過。

4、培養一個真正喜歡的愛好

有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愛好,也就有了自己除了工作以外的追求,愛好獲得滿足,也是追求獲得滿足,一樣會給自己帶來成就感。想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愛好,你可以這樣做:

不要限制自己,各類型都去接觸,都去嘗試,再逐步鎖定自己喜歡的,深入鑽研培養自己的興趣。

可以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點和有興趣的入手,請教練協助深入學習,做到精和深,找到愛好的精髓,才能從心底喜歡上。

什麼情況要開始擔心抑鬱了

首先,如果對你來說,覺得工作太多了壓力太大了,那就是太多了。你不需要其他人告訴你你的情緒是否困擾你。你對自己的感受是最直接最準確的判斷。有幾條線索會告訴你,你的抑鬱症需要臨床注意。如果你有抑鬱情緒並且十分低落至少兩周,則應該開始擔心。

如果你具有以下五個或更多症狀,則患抑鬱症的機會就會增加。

對工作失去興趣

在工作中無法集中精神

時常感到疲倦

近期突然體重超重很多或體重下降很多

近期睡眠質量很差

其他人已經開始注意到你似乎煩躁或遲鈍

比平時感受到更多罪惡感的情緒或自殺傾向的感受

如果你感到沮喪,這些都是重要的症狀。抑鬱症並不僅僅意味著某些事情在心理上使人衰弱。通常,它意味著潛在的醫學疾病。如果你有五個以上此類症狀,但是不確定它們是否嚴重到需要立即引起你的注意,請問問自己,我是否感覺到已經長期影響到我日常的工作關係?會長期影響我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嗎?我在工作中犯錯的次數比我平時多嗎?我是不是已經很久不能全神貫注地出現在工作中?如果對這些問題中的任何一個的回答為是,請安排與你的心理醫生預約。不要等待太久來處理它。

另外,在以下兩種種情況下:1.感到沮喪到想自殺;2. 或者有傷害他人的衝動,請立即撥打報警電話或者去當地正規醫院的急診室。

相關焦點

  • 自殺、厭學、抑鬱,怎麼辦?
    3.一個人患有抑鬱症,不想出門,不想與人交流,整天在家怎麼辦啊?抑鬱症或者抑鬱情緒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說,抑鬱情緒可以自我恢復,一般不超過6個月。但是,如果沒有專業幹預,抑鬱會引起明顯的社會功能損害,這些社會壓力又成為新的應激,反過來加重抑鬱,最嚴重的後果是自殺。
  • 抑鬱低落,不喜歡上班怎麼辦?心理學家:懂得「飢餓觀念」就好了
    抑鬱低落,不喜歡上班怎麼辦?心理學家:懂得「飢餓觀念」就好了經常聽到有來訪者抱怨,「自己不喜歡工作,不喜歡上班,也不喜歡朝九晚五的打卡,非常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被工作中的條條框框所束縛,但現實和自己心中的差距太大,為此每天工作都很煩,開心不起來,怎麼辦?」現實生活中,如果你問一百個人,有誰喜歡上班?
  • 情緒低落、悲觀,還失眠,可能是抑鬱了!該怎麼辦?
    說到抑鬱症,人們總是感覺熟悉又陌生,有人認為抑鬱症就是矯情、想得多,但在當今快節奏、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下,很多人承受過大的壓力,難免常情緒低落、抑鬱,使抑鬱症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抑鬱症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1、對任何事都沒興趣,情緒低落、抑鬱、悲觀、不快樂、心情沉重、絕望;2、自我否定,感覺非常絕望、無助和沒有價值感,常伴有自責和懊悔等情緒;3、還有一種情況,抑鬱症患者表面上很積極,嘻嘻哈哈的,但心裡早就潰不成軍;4、出現軀體化的表現特徵,如失眠,疲勞,疼痛,腸胃不適,胸口發悶
  • 為什麼人們不喜歡「抑鬱情緒」?迴避負面情緒會帶來更消極的結果
    抑鬱是一種情緒體驗,大多時候,它指的是心境低落、缺乏動機、感覺麻木。與悲傷、憤怒、沮喪、緊張、焦慮等情緒一樣,抑鬱也是大眾認知裡的負面情緒。人們不喜歡這種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的體驗往往是消極的,會給人的身心帶來不舒服的感覺,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進行,進而引發更多的問題。不好的東西,人們當然不喜歡。我說這個問題很深刻,是因為答案其實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 如何處理工作給我們帶來的焦慮和抑鬱情緒?
    它能夠讓我們在創造價值、釋放生產力的同時給我們帶來經濟收益,為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各種社交、娛樂活動提供經濟基礎。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夠因為工作認識許多同事和朋友,甚至會因此形成一個小的社交圈。與同事、上司的人際關係不和諧工作內容過於困難、枯燥當我們遇到這些情況,就很容易產生各種焦慮和抑鬱情緒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我老婆自從懷孕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覺得很慌張,一會心情大好一會又極度的沉悶,有時候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有時候又很安靜,整個人的情緒變幻無常,朋友說可能是患了焦慮症,可我看著像抑鬱症,請問她到底是焦慮還是抑鬱呢?
  • 身邊有一個抑鬱的朋友怎麼辦?
    事情是這樣的:我一個帶有抑鬱傾向的好朋友,準確來說是曾經有過抑鬱症並且有自殘行為的朋友。因為一些事情,經常向我大吐苦水。給我打電話,崩潰大哭。但是我真的要受不了,我要準備考研,但每天都會被影響,我該怎麼辦?
  • 工作讓我抑鬱,上班就和上墳一樣,感覺每天都很難受,怎麼辦?
    上班工作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場景,除了賺錢和生存的需要,它還要陪伴我們成長。這裡有三個詞很刺眼,描述出一種上班的心態:抑鬱、上墳、難受。抑鬱,是對工作的感觸,沒有熱情、沒有專注;上墳,是工作的感受,痛苦、煎熬;難受,是工作的反饋,不能忍受、不能融入。
  • 識別負性思維,與抑鬱情緒共處
    比如,你的抑鬱情緒是否會影響你的工作,會導致你工作效率低?你的抑鬱情緒是否會影響你的生活,讓你每天精神不振,對生活失去信心?以上,就是抑鬱症診斷的三個標準。如果自查發現患上了抑鬱症,就需要到醫院進行專業診療。
  • 抑鬱的症狀 孕婦產後抑鬱怎麼辦
    現在的社會抑鬱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他們由於各種原因抑鬱比如工作壓力、學習壓力、社會人際交往壓力等。那麼抑鬱前的症狀有哪些呢?得了抑鬱症該怎麼辦呢?孕婦產後抑鬱又該如何解決呢?關心這些問題的朋友請往下看吧。抑鬱的症狀1、抑鬱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
  • 抑鬱情緒與抑鬱症的區別
    但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情緒比較抑鬱,並不是得了抑鬱症。,悲傷、難過這種消極情緒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這只能說明你有強烈的抑鬱情緒,但是和抑鬱症比有著本質的差別。  那麼,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到底有何不同?又是如何判斷是一時情緒低落還是患上抑鬱症?
  • 感到抑鬱怎麼辦?
    抑鬱情緒是抑鬱症嗎?抑鬱情緒是一種正常情緒。當沒辦法積極面對時,或長期處於抑鬱情緒下,或情緒遭到指責時,就可能出現抑鬱症。在轉化過程中,提倡積極面對、坦然接受、合理表達抑鬱情緒,而抑鬱症需要找專業人員嚴謹診斷、規範治療。州優撫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 楊玲怎麼界定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人壓力越大時,產生的不確定性或者質疑自己能力的反應越大。
  • 抑鬱情緒≠抑鬱症,抑鬱情緒怎麼調理?
    抑鬱情緒是很常見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現,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情況時,理所當然會產生憂鬱情緒。但是抑鬱症則不同,它是一種病理心理性的抑鬱障礙,與遇到挫折後出現的抑鬱情緒完全不同,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不產生抑鬱情緒,那才是不正常。
  • 產後抑鬱怎麼辦?用這3種方法,可以幫你擺脫情緒焦慮
    時常會有寶媽跟我傾訴:「我討厭被貼上『產後抑鬱』的標籤,我沒有『抑鬱症』,遭遇變化和挑戰,我有一些抑鬱的情緒,這很常見」。很多媽媽被扣上「抑鬱症」的帽子,反倒愈發不能開懷。我們需要以平常心正確地看待「抑鬱(之情緒)」,向自己坦誠心結所在,接受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心結打開。
  • 產後抑鬱怎麼辦?用這3種方法,可以幫你擺脫情緒焦慮
    時常會有寶媽跟我傾訴:「我討厭被貼上『產後抑鬱』的標籤,我沒有『抑鬱症』,遭遇變化和挑戰,我有一些抑鬱的情緒,這很常見」。很多媽媽被扣上「抑鬱症」的帽子,反倒愈發不能開懷。我們需要以平常心正確地看待「抑鬱(之情緒)」,向自己坦誠心結所在,接受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心結打開。
  • 情緒低落帶來抑鬱焦慮,你是否會這樣?教你幫助自己走出去
    >焦慮可能會帶來抑鬱這種情緒。大家會經常聽到抑鬱這個詞。很多人會用抑鬱來形容自己,有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或只是碰破了皮,擦傷了手。可是抑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抑鬱有許多不同的級別,從情緒低落到臨床上的抑鬱,再到躁狂抑鬱症。
  • 如何緩解疫情帶來的焦慮、抑鬱等情緒?試試這幾種方法
    今年的新冠疫情,在全世界影響重大,迄今為止,已經奪走了上百萬人的性命,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給人的心靈帶來沉重的負面影響。抗疫情的醫護人員對於這種傳染性強、致死率高的新冠病毒,由於對它缺乏認識,人們在剛開始的時候,對它也是束手無策, 經常陷入恐懼,、焦慮和抑鬱等不良情緒之中,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活、工作
  • 孩子抑鬱了,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家長持續聽到孩子這樣的表述,並觀察到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迅速變化,就要引起重視:這可能不僅僅是孩子「鬧鬧情緒」,而是需要及時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 01.青少年抑鬱有哪些表現?但對於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來說,這些恰恰是青少年抑鬱情緒或疾病的表現,需要得到專業的治療與支持。否則,青少年抑鬱這樣的情緒問題未能得到及時幹預,久而久之就可能發展為情緒障礙,從而導致學習上失去動力,人際交往壓力逐漸增加甚至被孤立,情緒經常容易失控,從而厭棄自己,甚至是採取極端行為。
  • 每天焦慮抑鬱,怎麼辦?
    每天焦慮抑鬱,怎麼辦?焦慮是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負性情緒體驗,適度的焦慮能提升人的工作學習效率,開發人的潛能。但過度的焦慮會使人內心出現衝突,糾結,痛苦,還會出現軀體症狀,睡眠飲食障礙,交往障礙,影響身體健康等,所以研究焦慮的特點規律和消除焦慮的方法,是心理學從業者研究解決的重點。
  • 抑鬱情緒≠抑鬱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抑鬱情緒並不意味著患了抑鬱症。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張璐璐介紹,抑鬱情緒是我們人類的正常情緒之一,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時刻保持心情愉悅,肯定會有煩躁、焦慮、抑鬱的時候,這是一種合理的情緒體驗,莫把抑鬱情緒等同於抑鬱症。那麼,正常的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病理性抑鬱有哪些主要的區別呢?1.嚴重程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