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會有寶媽跟我傾訴:「我討厭被貼上『產後抑鬱』的標籤,我沒有『抑鬱症』,遭遇變化和挑戰,我有一些抑鬱的情緒,這很常見」。
很多媽媽被扣上「抑鬱症」的帽子,反倒愈發不能開懷。我們需要以平常心正確地看待「抑鬱(之情緒)」,向自己坦誠心結所在,接受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心結打開。
產後發生嚴重的抑鬱情緒怎麼辦?
70%-80%產後新媽媽產後消沉的情況。在寶寶出生後2-3天甚至分娩前,他們開始感到抑鬱、焦慮、心煩意亂。
很多人可能會沒有明確的原因便哭泣,在睡眠、飲食及抉擇方面出現問題,還可能總是懷疑自己是否能夠照顧好寶寶。類似的情形是常見的,一般未經治療,產後消沉可在幾個小時或一兩個星期之後不治自愈。
然而,有少數女性可能遭遇產後抑鬱。導致產後抑鬱的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內分泌的變化,婦女在懷孕時雌激素升高,孩子出生後雌激素迅速下降導致一些反應。
心理因素包括太擔心孩子、無法應付產後忙碌的生活、不滿意產後的身體、不能接受自身的角色變化等。引起產後抑鬱的原因往往不是單一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體激素的變化、生物化學、環境、心理以及遺傳等因素。
產後抑鬱在產後4周內發生,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
(1)情緒低落,但又超級敏感
(2)常常哭泣
(3)常常生氣
(4)焦慮和擔憂
(5)注意力渙散,思維能力減退
(6)對全部或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或愉悅感
(7)不斷的出現負面情緒,包括悲傷、無助感或有負罪感
(8)胃口或飲食習慣發生改變
(9)失眠
(10)疲勞乏力
(11)反覆出現死亡想法
對於產後抑鬱,心理疏導非常重要。通過心理疏導增強產婦的自信心,對產婦關心和無微不至的照顧,儘量調整好家庭成員之間的各種關係,指導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產後抑鬱約70%的人於1年內治癒,僅極少數人持續1年以上。
對於那些嚴重抑鬱者,尤其是失眠嚴重者,可以諮詢產後婦保科和精神科醫生,得到醫生的診治。決定嘗試藥物治療的女性應在醫生的正確指導下安全地用藥。
要減少焦慮,首先是不要被問題嚇到,之後通過一些方法幫助自己放鬆心態。
(1)儘量減少對身體的過度關注,轉移注意力,多與家人和朋友聊天,談一些放鬆性的話題。
(2)休完產假後,儘可能地回到自己原本的工作崗位上,返回職場可以加強與她人溝通,幫助分散精力,避免把精力過度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3)多參與一些安全適宜的室外活動,比如,散步,健步走等等,呼吸呼吸自然空氣,曬曬太陽,活絡活絡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