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1:以下內容只是討論理論上的可行性,不討論實際的概率性。說明2:以下內容只是針對性,不要用本地區縣級規章制度到全國通用。
看到有人提問,【事業單位工勤編能提拔為副科級幹部嗎?如何才能晉升?】,小編先給出結果,這是可以的,途徑還不止一條,下面簡單的分析下。
關於問題中需要指出來的幾個問題
一、體制內的編制
要知道,現在說的體制內的編制,一般指的是公務員的行政編(參公單位的事業編)、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其他(央企、電信、菸草、銀行等等)
簡單的判斷是不是體制內,就看看是不是滿足「逢進必考、逢考必審」的要求。
二、事業編崗位(這裡指討論事業編)與身份
工勤編這種說法是不準確錯誤的,準確的說法是事業編制工勤崗位人員。這類人員的主要來源是軍人轉業,目前正在逐步減少(特別說明,有些地方將臨時人員也稱為工勤人員,這裡討論的是正式編制內的工勤人員)。
自從2009年的事業單位改革,事業單位完成了「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過渡,也就是說由以前的幹部身份、工人身份逐步轉化為管理崗位員工、專技崗員工、工勤崗員工。事業單位人員可以在三個崗位中進行轉換。
這裡特別說下,雖然完成過過渡,但是檔案裡面還是有身份選項的,這個即使轉崗也不會改變。(比如,以前是工人身份的工勤崗員工轉為專技崗晉升職稱,退休的時候還是工人身份,退休後待遇如何計算暫時不確定。)
三、副科級幹部
副科級幹部說法不正確,但是各地都有在使用這種老舊的說法。
其實指的就是事業單位管理崗八級與公務員編的副科級領導。
事業單位工勤崗如何轉管理崗
事業編管理崗九級相當於是科員級別,管理崗八級就等同於公務員中的副科(這裡說的是職級,不是薪資待遇等)。
正常情況下,事業單位管理崗最高級別比管理隸屬行政部門的低半級。比如鄉鎮最高領導是正科,那麼鄉鎮直屬事業單位管理崗最高級別為八級(副科)。
一、工勤崗轉管理崗(以鄉鎮為例)的硬性條件
1、學歷要求
對於需要從工勤崗位轉管理崗位的要求很低,只需要是教育部認口的大專以上學歷即可。成人高考、繼續教育、函授等等都是教育部認口的學歷。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是最低標準,有些地方的人事部門可能會提拔學歷要求。
2、年齡要求
正常情況下,離退休時間只有10年的是無法再次完成轉崗的。男的不能超過55歲,女的不能超過45歲(不討論延遲退休情況)。
以鄉鎮為例,時間還要提前幾年。因為鄉鎮工勤崗轉管理崗,肯定只能是轉管理崗九級(科員),需要工作幾年才能晉升管理崗八級(副科),而現實中,一般男55歲再想管理八級基本不可能。
3、工作經歷
需要轉崗的工勤人員必須在本單位連續工作5年,且每年考核必須是合格及以上。
有些單位、人事不認甚至要求有1至2個優秀。要知道一個鄉鎮以100人(行政編加上事業編)計算,優秀人員也只有10個,條件還是比較苛刻的。
4、有空額崗位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沒有崗位一切都是空話。
二、工勤崗轉管理崗(以鄉鎮為例)的軟性條件
1、單位同意,組織、人設核准
這個是個軟性條件,正常情況下只有一把手同意的話,基本就是沒有問題。反過來,硬性條件再優秀,一把手不同意,連上報申請的機會都沒有。對於這個事,一把手擁有絕對的決定權。
2、通過考試
有些地方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考試才可以有資格申請轉崗。
三、晉升管理八級(以鄉鎮為例)
工勤崗人員從工勤崗轉為管理崗九級只是第一步,重點是如何晉升為管理八級。
管理九級晉升管理八級在鄉鎮就是一道坎,理論上條件滿足即可晉升,但是實際上,不多說了看個人工作能力,也看人脈關係。
事業單位工勤崗轉公務員行政副科(以鄉鎮為例)
有人說事業單位工勤崗不可能轉為公務員行政副科,其實是錯誤的。理論上是存在兩種方法的——公選、換屆選舉(不討論破格提拔)。
一、公選
很多人知道遴選,但是不知道公選,這是由於公選比遴選還要少見。
遴選:公務員遴選公務員,事業單位遴選事業單位。各級黨政領導機關、下屬機關有計劃地面向下級機關公務員、事業編進行公開遴選。
公選:公開選拔,各級黨政領導機關在公開選拔領導幹部時,有一定比例的職位用於選拔基層和生產一線的優秀幹部和人才。
公選也許五年八年才出現一次,加上各種條件限制等,只能說這是理論上的一種可能性。
二、換屆選舉
鄉鎮街道每五年進行一次選舉(不要糾結時間,有時候由於各種因素影響,會延期一兩年也是正常的),在換屆選舉的時候,符合條件的「四類人員」是可以參加鄉鎮副科選舉的。
「四類人員」:鄉鎮事業編(以管理崗、站所中心負責人為主)人員、村委會總支書記、優秀村幹部、大小寫村官。
因此事業編工勤人員第一步還是先轉為管理崗九級或者成為股級人員(負責人都是股級,很多地方取消了這個)。
說下現實中的比例,最近的一次整個區級一共是4個人。有2個是小編鄉鎮的村委會書記選舉成功變成鄉鎮副鄉長。目前一個在區局擔任局長,一個是鄉鎮黨委委員、政法委員。
總結
上面小編分析了事業編工人崗轉為副科的主要途徑。
一開始也說了,只是討論理論上的可能性。
實際中,1000個工勤崗人員也不一定有一個能成為副科級,畢竟無論是原來的管理崗九級還是公務員科員都在盯著副科級,又豈是一個「半路出家」的人能拼得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