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詞壇,有一個人頗受女性讀者的偏愛,他就是清初的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字容若。
他寫下了許多讓萬千少女為之心動的詞句「人生若只如初見」「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生一代一雙人」。納蘭性德筆下的愛情總是那麼纏綿悱惻,尤其是他所許下的那些愛情誓言,更是感人肺腑。
納蘭性德的父親是康熙朝權傾一時的納蘭明珠,他的母親是英親王的第五女愛新覺羅氏。納蘭性德從小就是天之驕子,十八歲中舉,二十二歲中進士。他文武兼修,儀表不凡,又溫柔多情,是少女心儀男子的化身。
他是貴胄,是才子,是情種。他的初戀,妻子,小妾,三個不同的女人,帶給他三段不同的愛情,可是每一段愛情都無疾而終,每一段愛情留給納蘭的都是遺憾和傷痛。
年少時只喜歡看那些盪氣迴腸、轟轟烈烈的愛情,對於納蘭的「賭書消得潑茶香」也是只道是尋常。
甚至覺得納蘭和表妹那段求而不得的初戀比之他與妻子盧氏的感情來的更為感人,也更喜歡他為表妹作的那首《畫春堂.一生一代一雙人》。
「一生一代一雙人」這樣的詞句簡直直擊粉紅色的少女心,而「爭教兩處銷魂」又讓多少少女替他心碎。上天怎麼這樣殘忍,青梅竹馬的一對玉人,卻被一道宮牆分割兩地。餘生只能共望一片藍天,卻無法再次重逢。
據說納蘭當年甚至因無法忍受相思之苦,還冒著生命危險偷溜進皇宮,只為隔著人群偷偷看表妹一眼。
只是一眼,便勝卻千言。只一眼,便已是萬年。物是人非,已是殊途。刻骨相思,留待初心。
這多麼像一出賺人眼淚的瓊瑤劇啊,讓曾經年少的我都嚮往什麼時候會有像納蘭和表妹這樣如胸口硃砂痣般的感情。
可隨著年紀漸長,卻越來越喜歡納蘭性德為亡妻所作的《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當年19歲的納蘭帶著痛失初戀的憂鬱,迎娶了妻子盧氏。這個盧氏,父親是兩廣總督,兵部尚書督察院右副使,在納蘭性德眼裡與盧氏的婚姻是一場政治婚姻,他帶著無奈,帶著不甘。
可慢慢地盧氏的善解人意、靈動鮮活,給內心苦悶不已的納蘭帶來脈脈春風、寸寸柔情,也一點一點的撫觸著容若本就敏感易傷的心。容若慢慢開始接受,開始習慣,開始歡喜。二人漸入佳境,琴瑟和鳴。
只是原本以為,這一切不過是最平常的煙火日子。只是當時的容若並不知曉,愛情已經悄然來到。
奈何彩雲易散,霽月難逢。
誰知短短三年後,盧氏懷孕產下一子。這本是令人欣喜的事情,但誰知,盧氏產後受風,僅僅一個月之後就撒手人世,只留下納蘭一個人。
又一次品嘗失去的滋味,又一次肝腸寸斷。
人說,愛情有兩個極致之美:未得到和已失去。對於容若來講,已經全部體味。
「誰念西風獨自涼」西風漸緊,寒意侵人。遙想妻子還在的時候,定早早拿來衣裳,親手給自己穿戴好,並會溫柔的叮囑自己「小心著涼」。可現在西風已至,佳人在何方呢?耳畔好似還迴響著妻子溫柔的叮囑,轉頭卻只看到西風吹起的窗簾。可見那獨自的並不只是西風而已啊。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僅此起首一句,便已傷人心髓,後人讀來不禁與之同悲。
「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秋日斜陽,精巧的雕花木窗後納蘭負手而立,背影如同那殘陽中徘徊的孤雁,落寞,孤單。納蘭望著窗外片片如折翼蝴蝶般的黃葉在風中打著旋兒,心中更覺苦澀。想要關閉窗欞把惆悵和失意關在窗外,可記憶卻如潮水般不自覺地湧入腦海。
記憶中的她是那麼清晰,甚至可以看到她鬢間插著的那支蝶戀花。納蘭微蹙的眉梢下,划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那日暖春,納蘭還記得,自己在醉眼迷濛中,模模糊糊地看到妻子輕輕地把一床薄被搭在自己身上。那段記憶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忘記了是怎樣的被子,忘記了窗外是否有暖陽,有鳥啼,只是記得妻子輕輕走近的身影,綽綽約約,縹緲朦朧,還記得妻子彎下腰輕輕把自己手中拿著的書卷抽出時不經意間划過自己臉龐的發梢,是那樣的溫柔,如同那年的三月陽春,直到現在想起臉龐還能感受到當時的溫度。
記憶翻轉,還是這窗前的座椅,還是這明淨的圓桌,自己和妻子賭書消遣,直到那時自己才驚覺原來自己的妻子也是博覽群書,過目不忘的才女,妻子的才氣絕不輸於自己。可為什麼平時自己並沒有發覺呢?
已經記不清當時是誰輸誰贏,也記不得賭的是哪冊書,只是記得那潑在裙衫上的茶香,沁人心脾,記得妻子當時抿唇巧笑,嫣然如花。
還記得妻子那次突然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所有字中,哪個字最傷感?自己苦思冥想終不得答案。妻子靠在自己肩頭,輕輕吐出一個字:若。
當時只覺得是妻子是為了贏自己而耍的一個小聰明,和妻子玩笑之後,也拋在了腦後。可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鑽心的疼痛。
是啊,一個若字道盡了自己此刻心中的無奈。若是當初早一點試著去了解妻子,是不是就會少些遺憾;若是當初妻子懷孕的時候,自己堅持留在妻子身邊,是不是妻子就不會早逝;若是……
可惜一切都晚了,都錯過了。
納蘭也只能在蕭瑟的秋風中,無邊的落葉中久久佇立在殘陽之下,傷感,惆悵,又無奈。那些曾執手看過的靜花清月,那些曾留在衣群上的茶香,都隨著妻子的翩翩衣袂漸行漸遠。
對於愛情,我們總在輾轉反側、孜孜以求,卻往往忽略了,它可能就在我們身邊,那一簞一飲,一餐一飯,那雪後的一件毛衣,那晚歸的一句叮嚀,才是愛情最真實的模樣。
而人性的弱點,往往使我們捨近求遠,無視當下。
何不惜取眼前人?
緣分有深有淺,有始有終。我們不會知道命運會如何安排,那何不在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失去的時候不要追悔莫及。
追憶納蘭,感嘆他的感情,欣賞他的詞句,不也是提醒著自己不要再犯納蘭公子「當時只道是尋常」的錯誤?請珍惜眼前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