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提醒:網絡非法外之地 言論自由有底線

2020-09-10 六枝特區人民法院

9月3日,六枝法院關寨法庭成功調解一起因發布抖音短視頻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案件。

被告龍某某在抖音平臺發布內容為「湖南某建設有限公司老總王某某專門喜歡欠農民工工資,希望知道的朋友注意點」的短視頻,該短視頻發布後得到超過1000人的點讚,並有用戶進行了評論。隨後,湖南某建設有限公司將龍某某訴至法院,要求龍某某停止侵害名譽行為,刪除涉案抖音短視頻,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100000元。

案件受理後,承辦法官詳細了解案情,組織雙方進行了調解。調解中,法官耐心向龍某某釋法析理,告知其如有糾紛應當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龍某某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行為,湖南某建設有限公司也表示,只要龍某某停止侵害行為並道歉,可不予追究賠償責任。最後,龍某某當庭刪除該短視頻,並當場錄製賠禮道歉視頻發布於抖音平臺,湖南某建設有限公司表示諒解,雙方握手言和。

當下,抖音等短視頻APP已成為社會大眾普遍流行的網絡社交平臺,但正因其受眾面廣,許多言論極易引發侵權糾紛。法官提醒:網絡非法外之地,用戶需規範網絡言行,遵守法律規定,切忌隨意發布、轉發未經調查核實的言論。

相關焦點

  • 法官提醒:網上「掛人」極有可能涉嫌侵犯他人名譽權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近期刷微博的人多了,發帖、留言的網民也多了,但有部分網民將網絡當成負面情緒的宣洩地,隨意公開他人身份、言行,發布虛假、甚至是涉嫌侮辱他人的言論。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法官助理潘昌認為,雖然網民的「掛人」行為能逞一時口舌之快,但極有可能涉嫌侵犯他人名譽權。
  • 以案釋法丨網絡非法外之地!公眾號上發布侮辱他人視頻應擔責
    以案釋法丨網絡非法外之地!當下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媒介傳播迅速,影響力大,公民在享受網際網路社交便利的同時,應注意自己在網際網路上的言論,嚴守法律底線、遵守社會秩序、弘揚社會正氣,通過網絡自媒體向社會傳播正能量。
  • 東方時評丨侮辱江歌者獲刑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這一案件是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給了我們深刻的警示,網絡不是噴子們的法外之地,千萬不可亂「噴」。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博客、微博、微信、論壇/BBS等為代表的自媒體應運而生,在信息傳播中具有越來越顯著的影響力。在眾聲喧譁的網際網路時代,讓中國的輿論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新聞輿論的生成機制和傳播機制,帶來了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傳播者的時代。
  • #網絡安全# 以「言論自由」為名的網絡暴力有哪些法律風險?
    如今,網絡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但網絡安全的形勢卻很嚴峻!本期小金為您分析以「言論自由」為名的網絡暴力有哪些法律風險?網絡暴力您在網絡上發表過評論嗎?您知道哪些評論會導致網絡暴力嗎?也許,很多人都還不清楚什麼是網絡暴力。
  • 於志剛:網絡謠言與網絡言論自由背道而馳
    原標題:網絡謠言與網絡言論自由背道而馳   網絡謠言是網絡空間的視覺汙染,也是信息化時代的一大公害。網絡謠言在自媒體和移動網際網路的背景下愈演愈烈,公眾早已不堪其擾,很多人因為網絡謠言付出了名譽受損、經濟損失等代價。
  • 全世界就中國沒有網絡自由?呵呵……
    德國:納粹復興,不可觸碰在西方國家中,德國是第一個對網絡危害性言論進行專門立法規制的國家。為了對網絡上的某些言論進行管控,德國立法者專門通過了《多媒體法》。他們認為,相較於個人的言論自由,公共利益更加重要。對涉及兒童色情和法西斯復興的言論,德國的網絡管制尤其嚴格,這是他們不能觸碰的底線。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而這名網友似乎也是「肖戰黑粉」,其底下的言論更是令人震驚三觀,更是有網友揚言「炸飛機」!希望該網友謹言慎行,上一個在網絡大放厥詞的已經進去了。網絡空間從不是「法外之地」,網絡江湖亦不是「叢林世界」這不是第一次小編看到這種迷惑言論了,從227事件以來,肖戰和肖戰粉絲都陷入巨大的輿論漩渦,一舉一動都能引發關注。
  • 哈佛事件 言論自由底線何在?
    (記者唐嘉麗/攝影)一個月前,Reddit網站即有人披露自己的朋友因為在私人臉書群的言論,與另外11人被哈佛大學撤銷錄取資格的貼文。但事情直至5日哈佛學生校報Crimson報導後,才被公開。哈佛校方至今仍以不討論個別學生入學信息為由,對此事保持緘默。進哈佛可能是許多申請大學者的夢想。即使是各校最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其中只有5.2%能拿到這個萬金不換的入學許可。
  • 言論自由與名譽侵權的邊界究竟在哪?看法官如何解讀?
    言論自由與名譽侵權的邊界究竟在哪?看法官如何解讀?怎樣把握言論自由與名譽侵權的邊界?6月12日,《湖南日報》記者採訪了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肖芝樂和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法官李亞飛,結合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相關規定,解讀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捍衛名譽權。
  • 網際網路非法外之地:非法出版發行「個人志」8人獲刑
    網際網路非法外之地:非法出版發行「個人志」8人獲刑 原標題:   武漢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一大隊民警崔江濤介紹,2017年8月,武漢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前往杭州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調查取證,甄別整理出相關非法出版物交易信息1166起,涉案金額141萬元。12月,專班人員赴上海、廣州、武漢等地抓獲犯罪嫌疑人唐某等5人,搗毀儲存倉庫、文印部、印刷廠4處,查扣非法出版物41種20763冊。
  • 言論自由的法律邊界:不得誹謗他人
    原標題:言論自由的法律邊界:不得誹謗他人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種種複雜原因,國內信息網絡上各種不實言論——甚至公然誹謗他人的信息甚囂塵上,嚴重侵犯了相關公民的權利,損害了國家與社會整體利益。
  • 美國的言論自由終於淪為了笑話
    自推特今年刪帖封號藍標審查用戶言論開始,美國人的言論自由其實已名存實亡。 而美國時間12月9號,油管又發了一則通告,表示有關選舉舞弊的視頻即日起將會被刪除。 油管這一突然的舉動無疑是將奄奄一息的自由價值觀徹底打翻在地,親手為它挖墳送終。
  • 沸沸揚揚的羅某某案,警示——網際網路非法外之地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已受理羅某與梁某等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案。後劇情反轉,雙方達成和解,梁某律師已代替梁某發文道歉。網際網路非法外之地,今天從法律角度分析羅某案。梁某故意捏造事實的行為可能引起的責任主要有民事和刑事責任兩方面,民事責任方面主要是名譽侵權,從羅某的回應看,其已經向法院提起訴訟,梁某要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責任;刑事責任方面如果是故意編造的言論,可能是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刑事責任,也可能是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自訴。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
  • 中央發布《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 強調網絡空間絕非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
  • 法官自由裁量權的界限之問
    (一)類電作品的獨創性有無與高低之爭在新浪網訴鳳凰網之案中,法官認為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兩個權利體系,即著作權及與著作權相關的權利(以下簡稱「鄰接權」),類電作品在鄰接權體系中有錄像製品與之相對應。法官依據前述條件對中超賽事的公共信號所承載的畫面進行分析:首先,直播團隊對素材的選擇不具有自由性,其僅能如實地反映比賽進程,無權選擇哪場或者哪個時段的比賽作為素材;其次,賽事的製作有統一的標準,觀眾需求的滿足、符合直播水平要求的攝影師所常用的拍攝方式及技巧等客觀因素極大限制了直播團隊在素材拍攝上個性選擇的空間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  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網絡平臺不是法外之地!男子發布侮辱女性言論被警方行政處罰
    法律連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 不是法外之地!朋友圈對罵兩個月,法院判雙方道歉
    朋友圈中可以無所顧忌地發布言論,甚至辱罵他人、隨意「洩憤」嗎?法院審理認為,本案中,張某在其朋友圈多次發布辱罵、侮辱文某言論,主觀上具有毀損文某名譽的惡意,客觀上實施了侵害文某名譽的行為,最終導致文某在一定範圍內社會評價降低,應當認定張某侵害了文某的名譽權。
  • NBA高層表態再惹眾怒:西方「言論自由」,是誰的自由?
    有中國網友形象地概括:「NBA用30年打開的中國市場,被莫雷關上了,肖華又加了一把鎖。」誰是莫雷?他是休斯頓火箭隊總經理。他5日發推特稱「為自由而戰,和香港在一起」,公然支持香港暴徒。這一嚴重傷害中國人感情的言論,立刻引起火箭隊中國贊助商與合作夥伴的強烈反應,第一時間紛紛與其「割席斷交」。(圖:休斯頓火箭隊經理莫雷。)生活有時比戲劇還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