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重拳打擊美國科技公司為哪般?中國就是前車之鑑,不得不防

2020-12-18 排頭國際

谷歌、蘋果、微軟、亞馬遜……

過去幾十年間,美國科技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崛起,讓全世界都認識到了這些科技巨頭的強大。如今各國都重視起對這些巨頭的監管,一旦違規,動輒就是巨額罰款。

當地時間12月10日,法國就給兩家美國科技巨頭公司開出了天價的罰款。根據法國國家信息與自由委員會(CNIL)發布的公告,由於谷歌以及亞馬遜法國網站存在違規使用Cookie的情況,該機構決定對兩家公司分別開出1億歐元(約合8億元人民幣)和3500萬歐元(約合2.8億元人民幣)的罰單。

法國此次的罰款金額不可謂不重。這一方面反應出了法國乃至歐洲對巨頭們侵犯隱私問題的關注;另一方面,這還涉及著歐洲各國多年來與科美國技巨頭的博弈。

早在2015年,歐盟就曾對著名的亞馬遜公司進行過反競爭調查。當年,就有媒體列出來了一個赤裸裸的對比,該媒體指出,在美國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有3家是在過去50年中創立的科技公司:蘋果、微軟和谷歌。而在歐洲,市值前10的公司裡沒有科技公司。歐洲在科技領域的掉隊其實早就開始,當時這篇報導出來之時,美國各大科技和網際網路公司都已經幾乎壟斷了歐洲市場。

但是對於歐洲各國以及歐盟而言,美國公司的壟斷地位無論是對其本地的創新還是更高的戰略層面都不是什麼好消息。眾所周知,在川普上臺後,歐盟以及歐洲的一些主要國家與美國的分歧越來越大。這讓這些國家不得不考慮到,他們未來如果與美國脫鉤或者關係惡化,他們會面臨怎樣的局面。

很明顯,想想都可怕。在科技領域,美國各大科技公司就像一個生命力極其強大的藤蔓一樣,將觸角伸到了歐洲的方方面面。歐洲人也不是沒關注到這樣的問題。多年以來,歐盟以及歐盟各成員國,都沒少對美國科技公司進行罰款,或者直接將他們告上法庭。

2018年歐盟就推出了號稱世界上最嚴格的《通用數據法案》,其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震懾美國強大的科技網際網路公司。歐盟一方面在給美國的巨頭們下絆子,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扶植起來自己的科技公司,他們想要在歐洲再造一個矽谷,只是美國科技公司的壟斷地位早已形成,想要打破他們的桎梏並不容易。

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歐洲各國看到川普是如何壓制中國公司後,他們更加看清了美國的醜惡嘴臉:只能我比你先進,如果你超過了我,那我少不了要收拾你。這樣的例子,前有中興,後有華為。

美國政府對待中國技術先進公司的制裁讓歐洲人看得脊背發涼。尤其是在川普這樣一個政治人物的操作下,歐洲人仿佛更能看清楚美國政府的邏輯以及套路了。在中美貿易戰之中,美國政府在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之時,經常會拿出"與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背道而馳"這樣的霸王條款。

更不可理喻的是,美國5G落後,不思創新趕超,反倒給中國公司使絆子,情急之下,他們甚至掐斷了華為的晶片供應。雖然歐盟一些國家也在5G問題上緊跟美國的步伐,但長期以來被美國科技公司支配的歐洲國家,已經怕了。晶片是電子產業的核心,如果美國將下一個制裁大棒揮向歐盟或者其他歐洲國家,那怎麼辦?

這樣的掐脖子行為,誰都受不了,歐盟也不例外。據外媒報導,不久前,德國、法國、義大利等13個歐盟國家,決定共同投資1450億歐元開發晶片,以減少對外國(美國)晶片的依賴。這更加證明了在川普政府這種"霸凌"制裁之下,所有國家都感到了危機。

過去幾年裡,美國政府在中美貿易戰中的卑劣手段,讓許多國家都看清了美國這個世界"霸主"的醜惡嘴臉。在這個競爭多於合作的時代,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能做的或許就是,一方面要不懼與人競爭,保護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也要埋頭苦幹,積極攻關,爭取有朝一日不會在任何領域被人掐脖子,相信這也是歐盟現在的想法。

相關焦點

  • 歐洲科技公司指責美國利用制裁將其擋在中國門外
    作者: Yuan Yang 編輯:嗷嗷豬[摘譯 - 原文 FT -- 2020年12月23日]歐洲科技行業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制裁機制將它們擋在中國市場之外,同時對美國公司提供豁免。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迄今為止,美國公司獲得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而歐洲供應商則沒有。」許多生產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歐洲企業都受到美國制裁的影響,因為它們依賴於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另一位歐洲科技企業高管表示,他們的公司曾被禁止向中國買家供應零部件。但這位高管稱,零部件市場很快被通過中間商銷售的美國供應商佔據。
  • 中國科技公司該如何美國「卡脖子」
    美國商務部再度延長華為的臨時許可到8月13日,但同時他們正在更改一項出口規則,意圖打擊華為的晶片供應鏈。根據這項規則變動,即使晶片本身不是美國開發設計,但只要外國公司使用了美國晶片製造設備,就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才能向華為或其附屬公司提供晶片。華為繼續獲取某些晶片或使用某些美國軟體或技術相關的半導體設計,也需獲得美國的許可。這意味著美國試圖切斷華為在全球的晶片供應。
  • 歐洲晶片巨頭:美國太損!利用制裁將其拒之門外卻為美公司開綠燈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受美國將眾多中國公司拉入黑名單的影響,歐洲政府以及晶片類科技公司都對制裁越來越感到沮喪,並希望減少對美國智慧財產權的使用。歐洲科技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制裁製度將其拒之門外,同時卻為美國公司提供豁免。
  • 歐洲科技界:美國利用「黑名單」之名,為美國企業「謀利」
    圖片來源: FT集微網消息,據FT報導,歐洲科技行業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制裁將它們擋在中國市場之外,同時對美國公司提供豁免。過去兩年,美國對華為等中國企業實施了嚴厲制裁,阻止它們購買多數含有美國技術的設備及相關產品。但一名歐洲高管表示,這些制裁創造了「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包括美國企業獲得豁免,而其他國家的企業則被排除在外。迄今為止,美國公司獲得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而歐洲供應商則沒有。
  • 摧毀歐洲中世紀的一記重拳——黑死病,天災與人禍的雙重打擊
    相比於其他地區轟轟烈烈的新帝國崛起、舊帝國覆滅,當時的歐洲打響的不是朝代更迭的戰爭,而是關乎著人類生死存亡的抗疫大戰,在這場戰爭中,歐洲犧牲了2500萬人口,相當於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就是讓人聞之色變的歐洲黑死病大瘟疫。
  • SPAC帶動美國科技IPO,歐洲科技公司欲從中分羹|文銀國際
    spac據路透社倫敦報導,一些歐洲科技公司正準備在明年年初加快自己的上市計劃,以搶奪投資者手上數十億美元的現金。在今年,這些現金將美國的科技IPO推向了創紀錄水平。儘管這些來自歐洲的科技公司尋求上市的心思十分急切,但實際情況是,歐洲的證券交易所並不能確保所有潛在的IPO候選人的上市需求都得到滿足。因此有些人可能會選擇歐洲交易所作為其首次亮相的市場,也有更多的人會選擇考慮在美國上市,畢竟後者今年的SPAC熱潮已經帶動了全球投資者的狂歡,其更加寬鬆的上市規則更是十分切合科技企業發展的痛點。
  • 日本最大合法黑幫山口組遭警方重拳打擊
    中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日本最大的黑社會暴力組織山口組,日前正遭到日本警方的「重拳打擊」,繼2號人物和3號人物相繼落網後,山口組的一名高級幹部昨天(6日)在神戶市的家中舉槍自殺。至此,山口組形同消亡。山口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組織?日本警方為何要消滅山口組?
  • 環球深觀察丨歐盟再出重拳 成了「靶子」的美國科技巨頭冤嗎?
    儘管歐盟方面並未列出「看門人」公司的名單,但《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文章認為,新法案劍指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科技巨頭的意味顯而易見。因為根據法案內容,主要監管對象是擁有超過歐盟人口10%即4500萬用戶的大型在線平臺,而能滿足這些條件的公司寥寥無幾。
  • 引渡孟晚舟到美國?一旦美國成功,阿爾斯通高管便是前車之鑑
    川普早在孟晚舟被逮捕的初期就公開表示:我認為它對美國有利,能夠幫美國達成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協議,就會在必要時候出手幹預。任正非在電視採訪中也表示,如果罰點錢是沒問題,但是美國想要的不是這個。所以孟晚舟千萬不能被引渡到美國,一旦讓川普得逞,阿爾斯通高管就是前車之鑑,今天不妨來了解一下阿爾斯通。
  • 環球深觀察丨歐盟再出重拳 成了「靶子」的美國科技巨頭冤嗎?_國際...
    儘管歐盟方面並未列出「看門人」公司的名單,但《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文章認為,新法案劍指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科技巨頭的意味顯而易見。因為根據法案內容,主要監管對象是擁有超過歐盟人口10%即4500萬用戶的大型在線平臺,而能滿足這些條件的公司寥寥無幾。
  • 《經濟學人》:破解歐洲科技創業落後美國之謎
    本月《經濟學人》雜誌刊登文章《歐洲科技企業家開花》,文章以矽谷為參照,指出了歐洲科技行業目前的發展 態勢,總結了當中的一些問題。
  • 美政府重拳打擊中國孕婦赴美產子 突襲多家月子中心
    美政府重拳打擊中國孕婦赴美產子 突襲多家月子中心【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聯社、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3月3日清晨,美國國土安全部在南加州突擊搜查了20餘家幫助中國孕婦赴美產子的月子中心。據官員介紹,此次突襲的主要目標是月子中心的負責人,旨在搜集他們或涉嫌籤證和報稅欺詐、洗錢等相關犯罪行為的證據,現場並無孕婦被捕。
  • 美國教授:中國這項技術,將我對美國科技自豪感給擊碎了!
    最近這些年,我們中國科技在發展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將我們的進展速度給予否認,實話實說現在即便是美國也逐漸對我們中國感覺到了忌憚,這是因為我們中國在科技發展上面的進步太過迅猛了,這也間接影響到了美國在科技領域上的地位,就在最近數十年,我們中國不論是經濟還是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都是讓世界為之驚嘆,就連美國都擁有了危機感!
  • 美國自顧不暇 下一個崛起的科技創投中心是歐洲?
    文:若卡2018年,在全球發生的風險投資交易中,美國佔了最大份額:58%。雖然美國目前仍是初創企業交易發生最多的地方,但隨著國際環境關係變化,歐洲的發展勢頭增強,情況有可能會改變。此前海外頭條介紹過,騰訊剛剛投資了一家法國小遊戲公司,並且有進一步布局海外企業的打算,歐洲正在成為中國企業境外收購的積極選擇。
  • 美國盟友被坑慘,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是在跟歐洲盟友搶市場?
    原來你美國是禁止歐洲國家的供應商和中國合作,自己卻來搶奪中國市場了。歐盟可以說是歐洲最重要的力量,歐盟如今已經有27個加盟國。而21世紀全球三大經濟中心就是美國、中國、歐盟。我們可以看看這份2019年世界各國GDP的表單,美國以21.37萬億美元的GDP位居榜首,而如果把歐盟看做一個整體的話,其GDP達到了15.59萬億美元,與我國的GDP相差不大。
  • 法媒:美國有GAFA、中國有BATX,歐洲有什麼?
    畢竟,根據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近期公布的一項統計,在全球範圍內,歐洲獨角獸企業比例僅略高於10%。另一個數字也極具象徵意義:美國蘋果公司股市市值高達2.1萬億美元,相當於法國股市指數CAC 40所有公司的市值總和。像其他科技巨頭一樣,蘋果公司憑藉自身強大的資金實力,有能力收購任何一家試圖與其競爭的企業。
  • 歐洲傻眼:我們遵守華為禁令,美國人卻背後捅刀
    自川普政府上臺以來,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愈發瘋狂,不僅在本國為中國企業經營設置層層障礙,而且還打著維護國家安全和共同價值觀的旗號遊說歐洲盟友抵制中國企業。歐洲有些國家在美國的脅迫和忽悠之下,明裡暗裡對中國科技企業在當地的經營實施了歧視性限制。
  • 歐洲終於發現了:美國對中國制裁,其實是衝著我們
    來源:環球時報資料圖 圖源:美聯社歐洲科技公司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對華)制裁將他們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同時為美國公司提供豁免。過去兩年,美國對中國公司實施了咄咄逼人的制裁,這使得它們無法購買大多數美國製造的技術。但一位歐洲企業高管表示,制裁造成了一種「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美國公司獲得豁免,其他國家的企業則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另一名歐洲科技企業高管表示,因為被懷疑可用於軍事目的,其公司被阻止向中國買家供應組件。但這些市場缺口很快就被通過中間商銷售的美國供應商填補。
  • 歐洲終於發現了:美國對中國制裁,其實是衝著我們!
    本文譯自英國《金融時報》12月22日文章,原題:歐洲科技公司指責美國利用制裁將其排除在中國之外歐洲科技公司高管和外交官指責美國利用(對華)制裁將他們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同時為美國公司提供豁免。過去兩年,美國對中國公司實施了咄咄逼人的制裁,這使得它們無法購買大多數美國製造的技術。但一位歐洲企業高管表示,制裁造成了一種「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美國公司獲得豁免,其他國家的企業則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另一名歐洲科技企業高管表示,因為被懷疑可用於軍事目的,其公司被阻止向中國買家供應組件。但這些市場缺口很快就被通過中間商銷售的美國供應商填補。
  • 欺詐騙保行為必須重拳打擊
    雖然國家和省市加大打擊力度,欺詐騙保行為得到一定遏制,但仍在一定範圍內存在。我市嚴厲查處欺詐騙保行為,就是重拳打擊欺詐騙保行為的具體行動,無疑會產生強大的震懾力。打擊欺詐騙保行為必須常抓不懈,持續推進。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新聞媒體和網絡媒體,全方位開展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的宣傳,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