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一說就哭一碰就炸,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2020-09-12 小鴻兒媽媽

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何做好情緒管理,是人一生的課題。人難免總有七情六慾,高興快樂有時,悲傷憤怒有時,成年人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即使內心風起雲湧,也能保持表面的淡定自若,而孩子還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生起氣來,力量超過你的想像。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鬧情緒,他明明已經擁有很多玩具了,而且同款系列也有好幾個,但是帶他逛商場經過玩具區的時候,即使遇到同樣的東西,他還是想要擁有,對此父母是覺得沒有必要買太多的東西,因此就會給予否決。

但是孩子想要就是想要,哪怕父母說再多的道理,他依然只在乎自己的關注點,一旦父母表示拒絕,他就會使出自己的殺手鐧,一哭二鬧三撒潑,即使是在公眾場合,也是說哭就哭,在地上打滾,說生氣就生氣,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一生氣就哭鬧,而且是父母一說就會哭得更加厲害,一碰他就炸,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呢?孩子為什麼會有壞情緒,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排解壞情緒?

一、孩子出現壞情緒,都是有因可尋,有跡可蹤

1. 來自父母的影響

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的性情決定孩子的秉性,一般文質彬彬、懂禮貌的孩子背後都有善解人意、知書達禮的父母,而易燃易爆的孩子,背後則是動不動就發火、擁有暴脾氣的父母。

孩子本身是一張白紙,上面的色彩與一筆一畫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孩子產生影響,使孩子對其有樣學樣,動不動就生氣,有著壞脾氣的孩子,父母該從自身先找找原因。

2. 父母的溺愛

都說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個放在任何關係中都適用,愛是一個人面對眾多繁事、行走於人世間的底氣與勇氣,孩子亦是如此,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是看父母的態度而做出的反應。

如果是有原則講規矩的,孩子便不敢造次,如果父母是有求必應,縱容溺愛的話,那麼便給孩子放肆的機會,孩子便會動不動就發脾氣,時不時地鬧下小情緒,一切都取決於父母的教育方式。

3. 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

這個世界精彩紛呈、豐富多彩,網絡資訊時代,獲取資訊極其便利,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人在家中,盡知天下事,因此當代人幾乎都有手機依賴症,不分年齡段,即使已經是為人父母。

當父母沉迷於手機的世界無法自拔,而忽略孩子,得不到關注的孩子,就會生氣,鬧一下小脾氣來吸引父母的注意,當他第一次這麼做的時候,發現有用,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注與關心,便會屢試不爽,動不動就生氣,鬧情緒。

孩子生氣的背後都是有因可尋,有跡可蹤的,父母只有在了解孩子生氣原因的基礎上,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排解壞情緒做出合理的引導。

二、對於孩子鬧情緒,父母該如何正確引導?

1.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一個人沒有無緣無故的脾氣 ,人的言行舉止,有的時候是基於外界的反應而做出的,就是說當外界是溫和有愛的,人的性情也會被感染而變得溫柔,而當處於劍拔弩張、關係緊張的環境下,人也會變得暴躁、易怒,狀態不好。

環境對人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擁有一個好脾氣,為其營造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氛圍是關鍵。

2. 讓孩子釋放情緒

人都有情緒,當成年人有情緒的時候,發洩完之後,會感到一身輕鬆,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父母不要過多幹預,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他盡情排解、釋放自己的情緒。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父母如果幹預、阻止孩子的情緒,會造成孩子情緒、負面能量積壓於心,從而導致情感障礙。

3. 溝通交流

讓孩子抒發情緒是第一步,當孩子釋放完自己的情緒時,父母就要與孩子溝通交流,一起分析情緒的來源,分析問題,讓孩子正確地認識情緒,下一次有同樣的情況發生,孩子就會懂得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緒。

管理情緒是一門學問,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管理好人生,不要讓情緒影響生活,當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一說就哭,一碰就炸,父母要做好引導,幫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鴻兒媽媽,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我哭!我鬧!我生氣!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媽媽怎麼辦?
    我哭!我鬧!我生氣!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媽媽怎麼辦?媽媽怎樣做,才能教會孩子控制情緒?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曾經有一位媽媽說:「養育孩子的過程就像坐過山車。他剛出生時我手忙腳亂,好不容易漸漸上手了,好比過山車開始緩慢地爬坡,讓你覺得可以舒心了。結果一過3歲,立刻一個急轉直下,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變得叛逆了,學會發脾氣、使性子了,就像過山車一路飛過去,根本剎不住閘。他總能有辦法讓你焦頭爛額,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應對。」
  • 孩子動不動就哭?大人錯誤教法讓孩子更愛哭
    孩子好愛哭、動不動就哭,真的會把大人的耐心都磨光,尤其當孩子一哭就什麼都不聽,一哭就哭好久,大人理智線不斷都難。例如高敏感、感統失調、內在焦慮、表達能力不足、生理疲累、吃錯食物……等,都會讓孩子比較容易哭,但一個巴掌拍不響,孩子愛哭,除了本身的氣質外,大人如果不小心教錯,孩子也會動不動就用哭的。
  • 孩子動不動就哭,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孩子是家庭的小天使,對於每個孩子家長的教育方法都不同,而每個孩子的性格也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有著非常活潑的性格,而有的孩子卻比較內向,而且動不動就哭,對於這個問題家長非常擔心,擔心寶寶會養成不好的習慣,那麼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辦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是為什麼?父母非說矯情,其實誤會孩子了
    年齡段在1~2歲的孩子,是最愛哭的年齡,小孩子愛哭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哪家孩子是不哭的。不過,有些孩子,你會發現,好像動不動就會哭,父母認為孩子太矯情,嬌弱了!,讓他自己哭一會,不管他,讓他先宣洩情緒,然後冷靜下來後,告訴孩子一些控制情緒的方法。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打人?「情緒溫度計」幫你搞定小魔怪
    老公一下子也被惹毛了,作勢要打孩子,讓寶寶停下來。一場「世界大戰」即將爆發,我趕緊跑過去,抱起孩子。誰知,孩子變得更生氣了,改用拳頭攻擊正抱著他的我。老公也在氣頭上,抱怨我不該攔著他收拾臭小子。一個要滅火,一個要哄著,我提醒自己要穩住情緒,才讓這場家庭大戰暫時熄火了。不容易啊!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拿我一個高中舍友來說吧。她基本算是大學剛畢業就結婚生子了,但那個時候夫妻兩個人都還不成熟,對於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並沒有感到很歡喜。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 孩子動不動就哭,背後的原因你應該重視一下(附解決方法)
    那問題出在哪裡了呢?是姍姍管理不了自己情緒的問題(這個年紀的孩子還談不上情緒管理)?還是媽媽太不耐煩?或者其實只是沒有找對方法?我問了一個問題,解決了這個一直以來的難題。我們正在廚房做菜,聽到客廳傳來生氣的尖叫聲:「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姍姍大喊著跑進廚房要找媽媽。姍媽本來正在和我們興高採烈的聊天,看到女兒的「哭包」樣子的告狀其他孩子搶她的玩具,生氣放下手中的菜說:「你怎麼又哭哭哭,你自己找他們要回來啊,別人都沒有像你這樣子。」說完要孩子出去。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要分清孩子的脾氣類型,才能對症下藥!
    "我是真的拿她沒辦法,她軟硬都不吃,動不動就發脾氣,扔東西,人家的孩子都是暖心的小棉襖;我家這就是可怕的刺蝟服啊!"其實做了父母之後才會知道為人父母的不容易,要面對孩子的情緒,面對他們莫名其妙的亂發脾氣;有些急躁的父母直接就會更加兇,被孩子的哭鬧點燃了內心的火藥桶。卻總忽略了孩子為什麼生氣,生氣又是怎麼樣的。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不愛刷牙、不守規矩......怎麼辦?
    這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第一個內容,關於安全感很多時候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我們哄好之後,讓朋友家的孩子坐在我家的邊上(他家的1歲過一些)還是跟上面一樣的場景朋友先抱起了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自然是不害怕他的(估計在家裡就這樣子去抱小孩)然後放下他的孩子,對著我家寶寶說「來讓叔叔抱一下」這一次我家孩子雖然還是有點害怕,但是沒有再哭
  • 孩子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有這兩種習慣,家長注意了
    孩子「情緒暴走」的兩個表現,家長要注意了動不動就哭,以「哭」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孩子還在嬰兒時期的時候,他不會說話,也不知道如何表達,所以只能通過「哭聲」來吸引父母,以此來表示自己的需求:餓了、拉粑粑了、不舒服了等。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小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問題。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有時候在外面和小朋友不知道怎麼不高興了,回家什麼也不說,就是哇哇哭。生氣哭、委屈哭、不高興還哭,簡直就是行走的瀑布,每次哭還不容易哄好那種,讓我和她爸感覺特別頭疼,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34;了。
  • 崔玉濤: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才能讓他乖乖聽話?
    大家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呢,可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形,那就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出現了動不動就哭鬧的毛病,而為了解決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家長們可能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但最後的結果好像都不太如意,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
  • 孩子動不動就哭是玻璃心?不是的,相反是家長這幾個方面沒做好
    導語:小孩子小的時候,都有很多相同的習性,其中之一就是愛哭:嘗試新鮮事物失敗挫折的時候,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哭;被迫做不喜歡的事情時,哭。從大人的角度去看,這確實很難以理解,小孩子動不動就哭,他們的&34;
  • 孩子遇事動不動就哭怎麼辦?心理學:父母警惕孩子的「縮殼心態」
    導讀:孩子遇事動不動就哭怎麼辦?心理學:父母警惕孩子的「縮殼心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遇事動不動就哭怎麼辦?心理學:父母警惕孩子的「縮殼心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怎麼那麼玻璃心,太脆弱了……前些天在廚房裡摘菜,突然聽到隔壁孩子在哭,我一想定是孩子又淘氣了,過了沒幾秒鐘,孩子家長大聲吼叫起來,責怪孩子不聽話,我並不是有意想聽,而是聲音太大了,家長吼得聲音越大,孩子哭得越是傷心,感覺有些撕心裂肺。
  • 寶寶手腳突然不動一碰就哭 需警惕骨髓炎得送醫驗血拍片
    這群小朋友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手腳突然不動了,或動得少了,一碰就哭。  骨髓炎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廈門市兒童醫院小兒骨科裴新紅主任介紹說:兒童骨髓炎多見於嬰兒和1歲-2歲小兒,男孩稍多於女孩,主要是由於細菌經過傷口進入骨髓或通過血流由其他組織感染擴散而來,最常見的病原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骨髓炎會出現什麼症狀?大多數患兒在患骨髓炎之前有外傷或感染史,如中耳炎或皮膚感染。
  • 家長動不動就和孩子「冷戰」,生氣過後,到底收穫了什麼?
    但是每次去商場還嚷嚷著要買,不買就不走,目前家裡已經有三十幾個這樣的奧特曼玩具了。有一次去玩具店,我就堅決沒讓買,孩子馬上就不樂意了,開始和我生氣,突然轉過身,雙手抱著胸,低著頭不和我說話,打起了冷戰。回到家,就自己坐在她的小床上生悶氣,你和她說話,她也不吱聲,就是怎麼都不行,然後我就氣級了,不在搭理她,讓她自己呆著,直到爸爸回來。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發脾氣被認為沒教養?給他講講這個小故事
    有讀者在後臺諮詢我說:我兒子最近動不動就發脾氣,發脾氣時特別壞,作為家長不由得說兩句,他就不讓了,摔物品,這時,作為家長我生氣了,他的脾氣就更加一等,甚至會將我的書撕的粉碎,將我的衣服泡到盆裡。今天因為他想吃韓國烤肉,我也沒說不給他買,我只是說再到一家看看,他就又發脾氣,騎車自己回去了,也不捎我,回到家一句話也不理我,感覺我怎麼養出這麼沒教養的孩子呀,我該怎麼辦呀?看得出來,這位讀者心情激動,說的有點亂了。
  • 一點就炸,一說就哭?3招幫趕走「炸彈」,讓孩子成管理情緒高手
    在生活中要是稍微有做不好的地方,父母一批評一說的話,孩子就會暴脾氣,情緒就會爆發,孩子會變得很是生氣,或者已被父母說得比較嚴重一點,孩子就會變得很是傷心難過。現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很難辦,不知道該如何去應對孩子的情緒化,一旦有個批評,一說教,孩子的情緒就會爆發,孩子不是炸了就是哭了,實在很難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