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動不動就和孩子「冷戰」,生氣過後,到底收穫了什麼?

2020-09-04 代亞曼德英語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上天賜予父母最好的禮物,但是有時候父母對孩子也是無可奈何。

多家長想出了一種新的教育方式「佛系教育」,一種讓孩子自由發揮和發展的新觀念,雖然很多家長並不認同,而是更傾向於把它理解成與孩子間的」冷戰「。

佛系教育

父母和孩子之間經常矛盾不斷,其實也都是一些小事。父母認為孩子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孩子必須按照父母的想法,否則就不是一個懂事和聽話的」好孩子「。大人有大人的想法,但是孩子雖然小,她們也是獨立的個體,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噠,與年齡無關。

冷戰

比如說我閨女,就特別地喜歡奧特曼系列玩具,每次去玩具店都要買幾個,可是回家後卻玩不上5分鐘,就會扔到一邊不玩了。但是每次去商場還嚷嚷著要買,不買就不走,目前家裡已經有三十幾個這樣的奧特曼玩具了。

有一次去玩具店,我就堅決沒讓買,孩子馬上就不樂意了,開始和我生氣,突然轉過身,雙手抱著胸,低著頭不和我說話,打起了冷戰。回到家,就自己坐在她的小床上生悶氣,你和她說話,她也不吱聲,就是怎麼都不行,然後我就氣級了,不在搭理她,讓她自己呆著,直到爸爸回來。

小脾氣

一看到爸爸就開始哭,說媽媽不好,不愛她了,把她扔了之類的話,一個4歲大的孩子竟然說出這樣的話,我就立刻感覺到,作為父母的我們,日常教育孩子存在一定的問題。深深地領悟到之前的教育底子沒打好,佛系教育在這裡並不能行得通。

每當這時候爸爸就當和事老,會詢問孩子問什麼哭,是怎麼回事,然後先說媽媽做的不對,在之後就會說寶寶的做法,其實我感覺我老公對付孩子還是很有一套噠,不像我每次都是對孩子不是罵就是打,這樣傷害我的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會拉開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交流溝通

首先孩子不聽話,不能一味的埋怨孩子,應該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交流,告訴她錯在哪裡,應該怎麼做,雖然孩子小,但是她也能理解,知道這麼做是不對的,下次會注意。

自信

其次不能和孩子進行冷戰,雖然在身體上沒有影響,但是心理上就有了創傷,孩子長大後就會自卑、不自信和懦弱,對孩子的成長經歷極為不利。

大人孩子平等

最後不能打孩子,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但是好孩子一定不是打出來的,就好比彈簧一般,壓得越狠,反彈得就會越強烈。所以一定要和孩子好好進行交流,像大人和大人相處一般,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只有著這樣,家長們才能真正地走入到孩子的內心,體會和理解他們的想法,這才是最有利於孩子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一說就哭一碰就炸,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鬧情緒,他明明已經擁有很多玩具了,而且同款系列也有好幾個,但是帶他逛商場經過玩具區的時候,即使遇到同樣的東西,他還是想要擁有,對此父母是覺得沒有必要買太多的東西,因此就會給予否決。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一生氣就哭鬧,而且是父母一說就會哭得更加厲害,一碰他就炸,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呢?孩子為什麼會有壞情緒,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排解壞情緒?一、孩子出現壞情緒,都是有因可尋,有跡可蹤1.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不一定是孩子小心眼,而是家長這些做的不夠好
    導讀: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不一定是孩子小心眼,而是家長這些做的不夠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不一定是孩子小心眼,而是家長這些做的不夠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發脾氣被認為沒教養?給他講講這個小故事
    有讀者在後臺諮詢我說:我兒子最近動不動就發脾氣,發脾氣時特別壞,作為家長不由得說兩句,他就不讓了,摔物品,這時,作為家長我生氣了,他的脾氣就更加一等,甚至會將我的書撕的粉碎,將我的衣服泡到盆裡。的確,孩子小時候家長沒有幫助孩子控制好情緒,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長大了,會更加不會處理自己情緒,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很生氣,發脾氣,這一點在青春期的孩子之中更常見。本來也是叛逆期到了,想自主自己的生活,卻又無法脫離父母獨立生活,這讓他們變得敏銳,暴躁,不知道發洩口在那裡,就會動不動就發脾氣。
  • 如何改掉孩子動不動就生氣的毛病呢?四大原因,兩種辦法,錯不了
    導讀: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始終的各位家長的重中之重,怎樣教育孩子才算成功,沒有具體的標準,但是有些家長很苦惱自己的孩子在家動不動就生氣,雖然知道不好,但是家長卻無能為力,想問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改掉孩子這個壞毛病呢?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打人?「情緒溫度計」幫你搞定小魔怪
    老公一下子也被惹毛了,作勢要打孩子,讓寶寶停下來。一場「世界大戰」即將爆發,我趕緊跑過去,抱起孩子。誰知,孩子變得更生氣了,改用拳頭攻擊正抱著他的我。老公也在氣頭上,抱怨我不該攔著他收拾臭小子。一個要滅火,一個要哄著,我提醒自己要穩住情緒,才讓這場家庭大戰暫時熄火了。不容易啊!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要分清孩子的脾氣類型,才能對症下藥!
    "我是真的拿她沒辦法,她軟硬都不吃,動不動就發脾氣,扔東西,人家的孩子都是暖心的小棉襖;我家這就是可怕的刺蝟服啊!"其實做了父母之後才會知道為人父母的不容易,要面對孩子的情緒,面對他們莫名其妙的亂發脾氣;有些急躁的父母直接就會更加兇,被孩子的哭鬧點燃了內心的火藥桶。卻總忽略了孩子為什麼生氣,生氣又是怎麼樣的。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喜歡跟家長對著幹?錯不在孩子,在大人
    早上起床時間到了,讓孩子趕緊穿衣服,孩子一臉不情願,做事情拖拖拉拉,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養育孩子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都說養育孩子不能大吼大叫,可是當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時,要怎麼教育、怎麼引導呢?託爾斯泰說:「養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利的方法。」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小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問題。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有時候在外面和小朋友不知道怎麼不高興了,回家什麼也不說,就是哇哇哭。生氣哭、委屈哭、不高興還哭,簡直就是行走的瀑布,每次哭還不容易哄好那種,讓我和她爸感覺特別頭疼,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34;了。
  • 孩子動不動就打人?家長需要這3步,化解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幼兒打人雖然不至於造成多大的傷害,但動不動就打人確實不是好習慣,並且這種行為可能持續到長大後。如果孩子只是在一段時間內有「攻擊性行為」,那麼家長無需擔心,這是孩子進入了叛逆期,但是如果一段時間過後孩子還是如此,就另當別論了。很多家長總把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當成是小孩子都會有的階段性行為,認為「沒關係,長大了就好了」,對孩子傷人的行為一點都不重視,這是不提倡的,家長們應該了解「攻擊性行為」對孩子會產生哪些影響。
  • 我生氣!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媽媽怎麼辦?
    我生氣!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媽媽怎麼辦?一不高興就大喊大叫;媽媽不同意就在地上打滾;誰勸也勸不住,不答應他就誓不罷休;……家有「暴脾氣」小孩,估計會讓媽媽非常頭疼。媽媽給他講道理,他不聽;媽媽耐心勸說,他根本不理;媽媽給他定規矩,他也絕不服從!無論是在超市、餐廳、車站等任何公共場合,他稍不滿意就大吼大叫、遍地打滾,勸都勸不住!
  • 動不動就掌摑孩子的家長和動不動就請家長的老師:不是錯題是悲劇
    每一次留言區都是:這個家長真夠無知的了!怎能夠當眾掌摑孩子!甚至有粉絲痛批:老師太不負責啦,動不動就請家長!什麼事情是家長做,什麼是老師做。其實現在幾乎演變成,雙管齊下,不分伯仲,弄得孩子直發蒙。孩子畢竟是孩子,有點頑皮和天性在所難免。一旦孩子在班級搗亂,大多數老師就請家長。因為老師認為家長是孩子的軟肋。老師認為,把家長請到學校中來,可以一定程度的遏制孩子的惡習和威風。請家長已經成為一部分老師制服學生的殺手鐧。
  • 孩子動不動就哭,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孩子是家庭的小天使,對於每個孩子家長的教育方法都不同,而每個孩子的性格也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有著非常活潑的性格,而有的孩子卻比較內向,而且動不動就哭,對於這個問題家長非常擔心,擔心寶寶會養成不好的習慣,那麼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辦
  • 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到了我這個年齡,朋友們都有了孩子,有的在上幼兒園,有的在上小學,我們這些老朋友相見少,平常偶爾會在手機上聊天,而聊天內容基本上都和孩子有關,大家都常常吐槽一件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
  • 家長動不動就獎勵孩子?錯誤的獎勵孩子,只會產生"德西效應"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用獎勵的方式來激勵孩子。比如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只要你考到100分,我就獎勵你一百元、只要你聽話,我就答應你一個條件."類似這樣的話,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家長動不動就獎勵孩子?錯誤地獎勵孩子,只會產生"德西效應",家長們不要得不償失。
  • 動不動就生氣冷戰,長達2個月不理老婆的男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後面和好,也溝通過了,我跟他說,凡事要溝通,千萬別冷戰。我本人很討厭冷戰,我寧願把問題吵出來。一個月多月後,我家人動手術,我照顧了一段時間,自己也做一份兼職。那段時間,我一忙起來,就忙到接不到電話或沒有接到視頻。但我跟老公解釋過後,他還是跟我冷戰。雖然和老公有四年的婚姻,但堅持下去好累啊!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原來和"吃"有關係,家長要改善他們飲食
    導語:&34;,相信很多家長都對這句話深有感觸。尤其是1歲到2歲之間的小朋友,自從學會走路之後,就像是徹底被解放當了天性,根本不受控制。整天在家中搖搖晃晃,什麼都想要摸一摸,家長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現問題。這還不算什麼,最氣人的是小朋友年紀不大,脾氣卻不好。
  • 孩子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有這兩種習慣,家長注意了
    孩子「情緒暴走」的兩個表現,家長要注意了動不動就哭,以「哭」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孩子還在嬰兒時期的時候,他不會說話,也不知道如何表達,所以只能通過「哭聲」來吸引父母,以此來表示自己的需求:餓了、拉粑粑了、不舒服了等。
  • 老公愛冷戰冷暴力怎麼辦?老公動不動就對我冷戰冷暴力怎麼解決?
    而後配合他冷戰,他對你不聞不問,你就對他不聞不問。他不跟你說話你也不跟他說話,你做飯了他不說吃就不要叫他吃飯。故意冷對他。並持續十到三十天。 最後主動找他跟他說「你以為我怕冷戰,所以動不動就跟我冷戰,毫無顧忌,不管我的感受。我為了家為了孩子不想和你離婚都忍受了,誰知道忍了你你還蹬鼻子上臉把冷戰當習慣了。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孩子剛斷奶她就拉著丈夫一起半工作半玩了,每次看到她發朋友圈基本都是不一樣的城市。而孩子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後來過了一年多兩年,她來找我,說自己很後悔沒有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時候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現在孩子不僅不和她親,還有點怕他們夫妻兩個,稍微嚴肅一點就眼淚汪汪的。所以有時候孩子動不動就哭,和安全感的缺失有很大關係。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所以有時候孩子動不動就哭,和安全感的缺失有很大關係。就比如,孩子的學習不好,但體育方面十分優秀,但家長就會覺得別人家孩子都能學好,你為什麼學不好?體育那就是玩,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