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視導讀:高考結束之後,多部高考、留學劇來襲,勢必成為近期電視劇熱點話題。
高考已經結束一周,除了暑期檔電影將迎來青春成長類影片之外,各種有關高考、家庭教育的電視劇也紛紛來襲。
6月9日,高考結束後的第一天,由閆妮、張嘉譯、趙今麥等主演的電視劇《少年派》在湖南衛視首播。6月13日,曾遭遇突然撤檔的《帶著爸爸去留學》重新歸來,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雙臺播出。本定檔於6月13日播出的《小歡喜》未能按時播出,但相信也會在近期與觀眾見面。
毋庸置疑的是,在近期一段時間內,有關家庭、教育等話題將會成為熱點。
留學&高考劇來臨
這是孩子的考試,也是父母的成長。
《少年派》講述的是四位少年在高中三年生活中除了面對高考,還存在著友情的危機和各自家庭的煩惱。四個少年的家庭在這段過程中也經歷了種種變故與波折,但幸運的是最終找到了各自的方向並收穫了成長。
與展現國內高考的電視劇相比,《帶著爸爸去留學》通過三組不同家庭在陪讀生活中的歡笑淚水與辛酸相伴,講述了親子與留學話題的故事。
未播出的《小歡喜》可以說是《小別離》的姊妹篇。題材從初中到高中,變的是孩子的學歷,不變的是父母的操心。《小歡喜》與《少年派》一樣講述高考,以三個孩子、三對家庭為例,體現這段特殊的歲月。
然而,不論是出國留學還是參加國內的高考,對於孩子和父母來說,不管結果的好壞,這都是彼此之間最珍貴的回憶。
現實題材引關注
不論是聚焦國內高考的《少年派》《小歡喜》,還是關注留學生活的《帶著爸爸去留學》,這都是當下的熱點話題。
而有關這類型的現實題材劇早前就不少:先有聚焦小學時期的孩子教育以及學區房的《虎媽貓爸》,近兩年有聚焦初中生教育和出國留學問題的《小別離》以及留學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陪讀媽媽》等等。
這其中的每一部都掀起了一番熱度,成為大眾議論的中心。這類現實主義題材劇集之所以能夠成為觀眾討論的話題、引發觀眾共鳴,離不開它真實且貼近生活的劇情設置以及豐富的戲劇衝突。
像電視劇《少年派》中所展現的廣播體操、老師上課以及宿舍生活等畫面都令觀眾直呼「跟我的高中一毛一樣」。
與《最好的我們》《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等校園劇不同,這類劇既展現校園時光,更展現家庭生活,從內容上來說要更為豐富,更貼近現實。
誰將成為話題王?
《虎媽貓爸》是在2015年播出,《小別離》則是在2016年播出,《陪讀媽媽》是在2018年與觀眾見面。這幾部不同題材的電視劇是在不同的年份播出,每部都有著很高的關注度。
但最近播出的幾部劇播出時間上就有看點。《少年派》《帶著爸爸去留學》都是6月份播出,《小歡喜》雖然未能播出,但之前定檔時間也是6月份。《帶著爸爸去留學》雖遭改檔,但之前的定檔時間也是在5月中旬。可以看出,這幾部電視劇的播出時間都是緊挨著。
選擇在暑期檔播出無疑關注度會更高一些。但接二連三地播出同類型的劇,大眾難免會在彼此之間作比較。從前面的劇情介紹來看,這些劇也有著相似的地方。
《小歡喜》《少年派》都是講述高考,《帶著爸爸去留學》雖然題材上有所不同,但和《小歡喜》一樣,都是以三對家庭來展現父母與孩子的成長。
除此之外,在父母與子女的互動過程中,講述高考的兩部劇都採用了「女強男弱」的父母形象設置,《少年派》中的控制欲極強的王勝男和《小歡喜》中嚴格要求孩子的童文潔。相比之下,兩位父親都扮演者和事佬的角色,比較理性且溫和。
這樣相似的人物形象塑造,先後出現在觀眾眼中,在一定程度上會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
當然,不同演員的不同演繹定會不同的感覺。可以預測到的是,在近一段時間內,有關高考、留學等討論將會成為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