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稱帝全憑法正,曹操有張文遠,孫權虎踞江東全憑甘興霸

2021-02-07 每日推送養身

溫馨提示: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精彩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清聯繫刪除。                                                                                                                                                                                           

原標題:劉備稱帝全憑法正,曹操有張文遠,孫權虎踞江東全憑甘興霸

都知道東漢末年的時候諸侯混戰相互徵伐,不是你吞併我就是我吞併你,整個時代整片大陸上都是腥風血雨,除了打仗還是打仗。劉備能稱帝,第二位貴人當屬法正,法正是劉備座下最強的謀士,相當於曹操身邊的郭嘉,他跟張松聯合,一起出賣了劉璋,幫助劉備拿下益州,沒有法正等人的裡應外合,劉備也沒機會奪得益州,後來劉備取得漢中,更是法正的功勞。

建安二十二年,漢中的曹操突然撤軍走了,法正就向劉備建議,立馬拿下漢中,因為法正斷言曹操急速退軍,定是後方出了問題,果然當時許都有人造反,曹操感到威脅,只能先退回去,曹操走後留下夏侯淵,夏侯淵自然不是法正的對手,直接被劉備秒殺了,就這樣漢中歸了劉備。

蔡、張允、文聘,這三個人投降了曹操。孫權直言「曹操有張文遠,孤有甘興霸。」甘寧可謂是一位虎將,讓孫權可以虎踞江東!早期的軍閥包括佔徐州的呂布、佔宛城的張繡、佔準南的袁術、佔幽州的公孫豫,都陸續下場領盒飯了。然後還有割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的小霸王孫策(死後由其弟孫權襲位),割據益州(四川盆地)的劉璋,漢中的張魯,還有荊州的劉表。

東漢末年,諸侯紛爭,天下都在打仗,可是有個地方卻是非常的太平,那就是荊州。魏延年少開始就在荊州軍隊裡面任職,熟悉荊州各種地形,在軍隊裡面也有不少威望,曹操軍隊內部大多都是北方將領不精通水戰,他很快就得到重用後也立了不少戰功。劉備見他作戰勇猛而且思維縝密領軍有方,在漢中之戰打敗曹操後漢中太守這個職位就交給了魏延,那麼重要的職位連張飛和關羽都不能做,可見他的能力。

三國鼎立,劉備稱帝全憑法正,曹操有張文遠,孫權虎踞江東全憑甘興霸。每個英雄人物能夠長存,都有一定的猛員虎將,大家覺得呢?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哦 


相關焦點

  • 劉備稱帝了嗎?劉備全盛時期的地盤有多大?
    從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建都長安。至公元263年蜀後主劉禪向鄧艾投降,在這465年的歷史中,得到史學家承認的劉姓皇帝一共有26人。其中被稱為「祖」的皇帝只有三個,分別是:漢太祖劉邦、漢世祖劉秀、漢烈祖劉備。所以劉備不僅是稱帝了,而且是季漢政權的開國皇帝。他的諡號是漢昭烈帝,在位兩年有餘。
  • 孫尚香睡覺有個習慣劉備受不了,法正說了4個字,劉備才鬆了口氣
    而劉備的老婆孫尚香睡覺的時候,也有一個習慣,令劉備受不了,差一點就被嚇跪了,最後還是法正說了4個字,劉備才鬆了口氣。那麼,孫尚香睡覺的時候到底有什麼習慣令劉備受不了,還有法正又到底說了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孫尚香孫尚香是東吳孫權的妹妹,孫尚香並非是她的名字,是後人給他加的,《三國志》稱她為孫夫人。
  • 三國風起雲湧,曹操劉備成人傑,孫權卻是過客
    三國早期,曹操虎踞中原定天下大勢,三國中期,劉備逆流而上對天下徐徐圖之,而遠在東吳的孫權,從頭到尾似乎都在打醬油,在三國存在感並不是很強。其實,孫權之所以落入這般局面,是因孫權在東吳內部都沒整明白,所謂的東吳基業,都是靠著孫堅孫策白手起家打下的基礎,而孫權對外沒有尺寸之功,對內沒有威望,比如,孫家在東吳只是一個外族,江東地方宗族是迫不得已俯首稱臣。
  • 三國之東吳政權創始人孫權,為何寧願偏安江東,沒有統一天下之志
    如果拿東吳政權和蜀漢政權做一個對比的話,你會發現孫權的東吳政權幾乎毫無進取之心,蜀漢政權劉備當政期間,進攻漢中、北伐襄樊,諸葛亮當政期間,七年五次北伐,後諸葛亮時代,光是姜維前後就有十一次北伐,而東吳政權呢,赤壁之戰後滿打滿算不過6次北伐。
  • 周瑜主張限制劉備,孫權為何棄而不用,反而與劉備結親
    原文如下:卻說孫權差人來柴桑郡報周瑜,說:「我母親力主,已將吾妹嫁劉備。不想弄假成真。此事還復如何?」瑜聞大驚,行坐不安,乃思一計,修密書付來人持回見孫權。權拆書視之。書略曰:「瑜所謀之事,不想反覆如此。既已弄假成真,又當就此用計。劉備以梟雄之姿,有關、張、趙雲之將,更兼諸葛用謀,必非久屈人下者。
  • 曹操劉備死後,孫權獨活了30年,為什麼沒能一統天下?
    其次,孫權的性格也決定了他對於稱帝和一統天下並沒有十分濃厚的興趣。在孫權的哥哥孫策臨死前,曾經對孫權說過「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 孫權的能力、相貌如何?其兄孫策為什麼讓他接掌江東?
    孫權是孫堅之子、孫策之弟,孫堅和孫策經過拼搏奠定了東吳政權,不過可惜的是孫策英年早逝,臨終前孫策讓孫權接掌江東,從而孫權成為一方諸侯。那孫權相貌如何,能力才華又如何呢?孫權父兄孫堅、孫策打下江東奠定江東基業,孫權後來在赤壁之戰中聯合劉備打敗曹操,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並且後來他又登基為帝,能和劉備、曹操兩個英雄人物三足鼎立,並且後來能得以稱帝,這一切都是說明孫權的能力才華是不弱的。當然,孫權的能力和孫策的能力側重點不同。江東基業是孫堅、孫策經過衝鋒陷陣打下來的。
  • 孫策把江山給了孫權,孫權是如何對待孫策的?
    三國東吳國主孫權,十八歲坐領江東,同他對壘的曹操、劉備對孫權的評價非常高。孫權稱帝共23年,統領江東更是長達五十多年,在他之前這是非常罕見的。如果沒有孫權,我國江南地區的開發可能還要晚許多年。孫權治理江東,江東的農業、手工業等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孫權與劉備曹操鼎足而立,威震漢末,更成為後世開發中國南方的先行者。
  • 孫權諷刺劉備為昏君,他一句話就讓孫權啞口無言
    後來劉備招攬諸葛亮後,在博望坡大敗曹軍,劉表更是對這位頗有仁義之名的遠房堂弟十分忌憚,唯恐劉備勢大後侵吞荊州,於是找了個藉口將劉備調往樊城,暗中監視,防止劉備發展壯大。 在劉表暗中監視劉備期間,伊籍借探查之名,常常來到樊城與劉備見面,並將劉表的一舉一動完完全全的告訴劉備,可以說,正是由於伊籍在內部打探消息,為劉備出謀劃策,劉備才能在荊州平安度過那漫長的七年,以至於最終能與曹操,孫權一共平分荊州,從而起勢,就這段時間的功勞而言,伊籍絕對不在孔明之下。
  •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全琮篇(中)——孫權的駙馬爺
    全琮重大事件之四——迎娶孫魯班黃武七年(228),以周魴詐降為導火索,曹魏大司馬曹休親率十萬大軍伐吳,孫權以陸遜、朱桓、全琮各領兵三萬迎戰,石亭之戰爆發。這場戰役此前在曹休、賈逵、朱桓等人篇章裡有介紹,這裡就不重複了,我們重點講一下全琮緊接著的經歷。且說曹休多年來對東吳採取攻勢,江東各郡有些人不看好孫權,於是紛紛起兵造反,攻破不少縣城。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兼得二者卻為何失敗?後面還有一句話
    說起劉備手下的謀臣,相信不少讀者最先想到的乃是諸葛亮與龐統。劉備在荊州之時,水鏡先生司馬徽便曾對他說過這麼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者便可安天下!」事實上,諸葛亮與龐統最終都投入了劉備麾下。可即便如此,劉備依然沒能統一全國。因此,不少人對劉備的能力產生了懷疑。然而大家卻不知道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恰恰揭示了這一問題的答案。
  • 不把孫權當幹部?從魯肅《榻上策》看諸葛亮《隆中對》的一廂情願
    名著《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部分全是圍繞著荊州這塊四戰之地展開,從劉備投奔荊州劉表,到請諸葛亮出山,再到關羽大意失荊州,三國交鋒的精華全部濃縮在其中。這裡面和東吳孫權相關的有兩點,其一是佔據和東吳接壤的荊州,作為北伐的一路前進基地,其二是佔據荊州後還要和孫權結好。但這兩點全是諸葛亮的一廂情願,似乎,孫權統領的東吳就應該待在吳地毫無作為,任由劉備佔據荊州和兩路北伐?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 如果三國時期東吳也評五虎將,孫權哪些大將有資格?
    (千年風霜·第108期·三國史 文案/沐小瞳 圖片/沐小瞳)熟讀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劉備在戰場上徵戰最得意的便是他的五虎大將,個頂個的英勇,而曹操集團也有智勇雙全的五子良將,雖說江東孫權沒有那麼強的猛將陣容,但他手下也少不了能徵慣戰的大將,除過四大都督
  • 同為三國霸主可為何孫權的名聲卻差曹操劉備這麼多?只因這兩個字
    也有的人說,是因為孫權太過注重利益所致,他為了利益把自己的妹妹孫尚香嫁給了劉備,沒有很好的照顧好妹妹的感受,在劉備取西川的時候,出人意料的又把妹妹給忽悠回了江東,兩次都只顧著自己利益,雖說孫尚香和劉備感情不怎麼樣,但到底是夫妻,多少也有了交集,此事後人甚為不齒。
  • 劉備因何借到南郡?孫權為尋求戰略主動,加之可能為了遏制周瑜
    首先要說一下赤壁之戰最大的受益者是誰,是劉備,經過此戰, 他從客居荊州的勢力一躍成為取代劉表掌控荊州五郡的地方勢力,而且後來攻入益州,建國稱帝,在赤壁之戰前,劉備的經歷總結一個字,跑,相比之下,孫權就比較悲催了,作為擊敗曹軍的主力,卻並未在戰後獲得最大的利益。
  • 《靈魂擺渡黃泉》中的好色鬼阿香真的己是江東郡主嗎?
    靈魂擺渡黃泉她自稱江東郡主,心裡思念的人是伯言。伯言是陸遜,字伯言,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入孫權幕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耿直。孫權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伯言,此女正是孫策與大喬之女,是伯言的正妻,說她是江東郡主也是可以,但劇中阿香英姿颯爽,行事豪邁,卻讓我想起了三國中的另一個人物――孫尚香。孫尚香是孫權的妹妹,為鞏固孫劉聯盟,孫權將十九歲的妹妹嫁給年近半百的劉備。孫尚香可算得上是正八經的江東郡主啦,哥哥是王,侄子也是王。
  • 孫尚香睡覺時有一壞習慣,劉備不敢碰她,法正說了4個字解決問題
    這嗜好孫尚香雖獨特,但在古代卻是個大問題,不管孫尚香再漂亮,找男人結婚都有點難度,再加上她是東吳之主孫權的妹妹,一般人肯定降不下來。想與劉備結盟的孫權想到的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孫權,在古時候流行的是婚內通婚,公主嫁給別國的太子,如果在民間還好說,門當戶對就行了,但在宮中卻不同,孫尚香沒有其他選擇,因此被政治通婚綁架了。
  • 都說「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歷史上的劉備真的借過荊州嗎?
    劉備借南郡 曹操南徵之後,荊州牧劉琮帶著荊州地區投降曹操,劉備領著殘兵敗將逃到江夏郡繼續抵禦曹操。為了更好抗衡曹操,劉備派遣諸葛亮到東吳結盟。諸葛亮以唇亡齒寒的理念打動孫權,孫權果斷派遣魯肅前往江夏和劉備結盟。曹操得知劉孫結盟後果斷從南郡出兵,想要跨江攻打江東,進一步統一天下。
  • 劉備為何如此喜愛法正?或許是法正活出了劉備年輕時候的樣子!
    一次劉備親自督戰,戰事依舊對蜀軍不利,按理說,此時本應該馬上撤退,但劉備卻因接連的戰敗而勃然大怒,堅持不肯撤軍,當時眾人怕惹來劉備的雷霆怒火,都不敢上前勸諫。那時箭如雨下,眼看流矢就要傷到劉備了,這個時候,法正走到劉備的前面為劉備擋箭。劉備見狀,當即將法正拉了回來,並讓法正避箭,法正稱劉備都要冒著箭雨在前方指揮,更何況他法正了,劉備無奈之下,只好同意與法正一同撤退。足見法正在劉備心中地位之重。
  • 孫堅孫策稱帝,吳國才算完整?《三國志14》的孫權原來這麼沒用!
    那自然是吳大帝孫權了。孫權年少有為,在老派大臣建議不要與曹操發生爭鬥時,孫權接受了周瑜的意見,與劉備聯軍在赤壁上大敗曹操,迅速拿下了江東的勢力範圍。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孫權不過是在父輩們搭好的階梯上行走罷了,如果不是孫堅和孫策早逝,哪能輪得到孫權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