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國電影,片子裡充滿天籟童聲,充滿人性的溫情,是一部會讓你靜靜流淚的電影。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影片中出現的人物。馬修老師:一個長像普通,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一直想要在音樂上取得什麼成果,但是顛沛流離多年後,一無所有。無奈之下,為了生計來到「池底學校」當老師。當面對一群無法無天的問題兒童時,他嘗試用音樂來感化他們。事實證明,在音樂的感召下,孩子們開始呈現出他們內心中陽光的一面。但是電影的最後,好不容易組建出一個合唱團的馬修老師卻被無能又殘暴的校長趕走。
其實,馬修老師可以說是一個想像中的理想的父親形象。他對我們很好,容許我們犯一些小錯誤,而且從來不會用粗暴的手法來對待我們的胡鬧頑。但他卻不是一個成功人士,只是芸芸眾生中極平凡,極普通的那一個。這說明自私的我們把他的那些春風化雨都視做理所當然,無需報答,那些其實改變我們生活的重要時刻,在成功後已經被漸漸遺忘,我們記得有那個人,但是我們卻已忘記他所做的一切,這樣我們才能驕傲的告訴自己,我所取得的所有榮譽,都是靠我自己,我不欠任何人。這樣我們就不再需要感恩。
校長:一個仗著自己的職位並且只知道作威作福的混蛋。他時時刻刻都想著怎麼將自己的權力運用到極致,到處欺負弱小。他的霸道專制讓在他的天地中,你只能選擇服從,並且不允許任何人來挑戰他的權威。馬修老師剛到學校時,見面幾句話,就將他的性格暴露無遺,比如回話時候要加上校長大人。校工受傷時,他毫不動情,甚至懷疑流血的老頭是在裝可憐。在他的世界,無所謂善,無所謂美,只有利害關係,對我有利的,就是好的,對我有威脅的,那就是壞的,是絕對不允許的。
他代表了我們對主流社會的恐懼和蔑視。我們小心翼翼的生活著,防備他的「犯錯,處罰」原則,但是私下裡我們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他,偷他的錢,燒他的房,不屈的與其鬥爭。雖然這種鬥爭的方式實質上可以算得上是破壞,但是只要能讓他焦頭爛額,大發雷霆,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皮埃爾的媽媽:美麗優雅的單身母親,讓可憐的馬修老師愛過痛過,最後尷尬的坐在街頭的咖啡桌邊目送她搭上那機械師的汽車遠去。這也是我們潛意識中的母親形象,美麗並且永遠美麗。而且,大部分時候我們認為母親只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所以,在片中,其貌不揚、一無所成的老好人馬修老師就只能單相思。因為平凡普通的馬修只能像父親一樣的對我們,但是不能真的成為我們的父親,他的相貌,他的職業都不配真的成為我們的父親。因為,他實在太平凡了,自命不凡的我們拒絕這樣的人,但是我們不拒絕他像父親一樣的愛護我們。其實沒有人可以做我們的父親,最後母親為了我,把自己喜歡的機械師也放棄了,一生孤獨終老。捍衛了我們心目中聖母般的貞潔形象,可是我們呢?直到母親去世才回到故裡,這之前,我們真的還記得媽媽嗎?我們是否體會到她為了我們放棄了太多的幸福,這樣是否公平呢?
皮埃爾:電影的中心人物,「天使面孔,毒蛇心腸」,那位離開的老師這個評語前半句真實,後半句就有些惡毒了。他只不過是個敏感,自尊,些許自閉的孩子,就如我們一樣。既然得不到「當家」的讚揚,那就成為同類的偶像,將創造力化為破壞力,蔑視一切主流價值觀,包括真的,善的,美的,為了反抗而反抗。固執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他和我們一樣,因為害怕被拒絕,不會主動的去要求什麼,但是我們會為自己喜歡的事務偷偷努力,如果被人讚賞,則會更專心的去學習,因為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我有能力會做到最好。他和人的相處都是平等的,包括馬修老師,並不會因為他是改變自己的伯樂而過多接觸,他永遠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方面因為他的清高,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的敏感多疑,他認為「他人即地獄」,甚至對自己的母親也不是完全信任。他是一個私生子,在他的成長曆程中,各種風言惡語,造謠中傷一定沒有停止過,這是他一生都沒有解開的結,甚至功成名就之後,因為對別人的不信任感,他選擇了獨身。當他發現馬修老師愛慕他的母親時,他從樓下扔出了墨水瓶,警告馬修老師不要再接近。是的,他不希望任何人接近他的母親,這會傷害到他的自尊。影片結束時,馬修孤單的走出校門,皮埃爾只是和其他孩子們一起扔下紙飛機,並沒有更多的表示,因為他是皮埃爾,因為他是我們。
佩皮諾:他代表了我們的童年印象,傻乎乎的小孩子,但是還喜歡耍點小聰明,考試的時候,故作老套的跟鄰桌套近乎,卻得到一個5+3=53的答案。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童年,被人欺負不知道如何解決,只有等待長輩的救助,自己認定的希望就會永遠等待。在照片裡,他位於第一排的正中間,正好在皮埃爾的下方,暗示著那是一個過去的皮埃爾。讓過去的皮埃爾跟隨馬修老師離開學校,正好能滿足我們虧欠馬修老師的地方,畢竟有一個孩子跟你走了,把你當作父親,同時,這也提醒我們,其實我們也需要一個父親,但是我們不敢或者不願承認,只有懵懵懂懂,不通世故時,我們才會安享最樸實無華也是最真的世間大愛。
看完這些,你是否和我一樣,發現整部影片都是一個自私孩子的夢呢?因為所有的情節,所有的人物設定都是以皮埃爾來設定的,只有他的幸福與自由,別人的生活全部都是他的陪襯,所以得出這個結論,如果你們要說那句馬修老師對體育老師的話:「你怎麼只看到骯髒黑暗的一面?「我也要用體育老師的那句話說:「在這?是的!」